《羌村三首 (其二)》 - 杜甫 -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2019-06-10 可可诗词网-经典唐诗解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此抵家稍自宽慰之景。“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两句,写出孩稚依依景象。(杨伦《杜诗镜铨》)

【诗例】

羌村三首 (其二)

杜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解析】

鲁迅曾劝诫一位嫌自己作品幼稚的青年作家:“稚嫩,这并不是缺点,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成熟起来的。就像一个人对着自己儿时光屁股的照片,大可不必脸红一样。”的确,孩子的稚气并不是缺点,非但不是缺点,而正是其可爱之处。孩子的纯朴、率真,往往是通过其幼稚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的,而这种纯朴和率真,正是一些哲人努力追求和力图保持的人类本性。所以,西方的天使是个孩子,东方的孟子也要人们“不失其赤子之心”。至于文学艺术,更是把孩子的稚气作为咏歌或描摹的对象:契诃夫的《儿童》,宋人的《小庭婴戏图》,卢宾汉的《儿童群像》,哥本哈根的《撒尿的小男孩》,即是从小说、绘画、雕塑等不同领域来咏歌孩稚的不朽之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先注意到孩子的稚气并加以咏歌的首推左思的《娇女诗》。全诗56句,满怀兴致地描写出他的女儿蕙芳和纨素的种种天真。特别是其中的“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黄,黄吻澜漫赤”四句,写未懂人事的小女儿也学大人描眉点唇,结果画成的眉毛就像扫帚拖过的一样,口红也弄得满嘴都是。孩子在任意涂抹中流露着天真,诗人是在嘲谑中体现着溺爱,读者也在忍俊不禁中体察到了孩子的真率和稚气,也感受到了乃父舐犊之深情。从此,以嘲谑的方式来写孩子的天真,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写父爱,几乎成了中国古代咏子诗的传统,后来的陶渊明、李白、白居易、韩愈等人的咏子诗几乎都是这种数落之中杂夹着幽默,也体现着深情的基调。如陶渊明的《责子诗》:“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诗中数落几个男孩不是好吃懒惰,就是不识数、不好读书。但唠叨之中把孩子的真率,为人之父的期待与深情,流露得也很充分。惟有杜甫,对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他继承了历代咏子诗表现童稚依依的传统手法,但不再是嘲谑的口吻和幽默的基调,也不再单纯地体现亲情、溺爱与个人的期待,而是在社会动乱、民生凋蔽的大背景下,反映“安史之乱”给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带来的巨大灾难,从中流露出诗人思亲忧国的爱国情怀,格调更高了,社会意义也更广了。如《北征》中写自己经过颠沛流离回到鄜州,家人完聚时小女儿的表现和行为:“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竟挽须,谁能即嗔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晓妆”四句,很像左思的 《娇女诗》;“问事”一句,更活画出小儿子的天真淘气样子。但由于放在“乾坤含疮痍,人烟眇萧索”的社会大背景下,以及“妻子衣百结”、“见耶背面啼”的家境困顿中,所以已无嘲谑口吻,而是“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女儿的胡涂乱抹和儿子的淘气胡闹,竟成为乱世生还、家人完聚的欣慰和庆幸了。至于下面这几句:“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更无丝毫的幽默感,而是在民不聊生的大背景下写童稚的娇痴和贫困之中对美的追求,更催人泪下,更能体察出此时的杜甫身为人臣却不能有补于国,身为人父却不能有顾于家的愧疚和自伤。于是,一个忧时伤乱、为国忘家的诗人形象就凸现于其中。

《羌村三首》中的“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两句也是如此。至德元年(756年)六月杜甫离开鄜州奔灵武,第二年八月返回羌村探亲,之间虽只14个月,但战乱中14个月的变化却是一天等于20年。况且杜甫又曾陷贼被拘于长安,音信断绝、吉凶难料。现在突然归来,对于亲人来说,不啻于一个从天而降的喜讯。“娇儿不离膝”两句正是通过小儿女对父亲依恋的情态和早熟又稚拙的心理、动作来表现大乱之中亲人生还、一家完聚的庆幸和喜悦。其中的“娇儿”一句重在描摹孩子对父亲的依恋情态。父亲出外多时未归、生死未卜,孩子们生活失去依靠,精神上也失去寄托,现在从天而降,当然如小鸟依人,叽叽喳喳诉说个不停了。而对于诗人来说,也是“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想想陷贼之时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现在一家团聚,娇儿绕膝,一种乱世生还的宽解欣慰油然而生,哪里还会厌烦孩子的纠缠和聒噪呢。如果说出句意在表现童稚依依的情态,那末对句则重在表现孩子早熟又稚拙的心理。父亲乱中偶然生还,举家欢庆,但欢庆之中又夹杂着忧伤和担心。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忧伤倒不是诗中一再申说的生计窘迫,而主要是担心父亲的再次离去,战乱之中又陷入孤苦无依的境地。但怎样才能使父亲不离去呢?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围在父亲身边纠缠不休,大概父亲就不会离去了吧。战乱和困顿使孩子早熟了,但这种早熟的心态仍然是种孩子式的稚拙,而这种稚拙的心理再加上出句依依的情态,把战乱给社会、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灾难表现得异常形象、深刻,这正是杜甫对传统咏子诗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