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 - 王维 -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024-04-03 可可诗词网-经典唐诗解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近天”状其高,“到海”言其迥,白云、青霭若合若无,远近之异观也。山形既广,非一星之分野所能该,今指中峰为限,而各属一分野矣。壑间之阴晴,亦因云气之升而异焉。至于投宿无所,就樵者而问之,见山远而人居寡也。(吴昌祺《删订唐诗解》卷十七)

【诗例】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解析】

中国古代画家,自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始,便讲究“经营位置”。尤其是山水画,“以咫尺之图,写百千之景,非布置妥适,即不成画;而其布置之方法,固须兼顾远近高低疏密春秋朝暮晴雨种种。”(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作为山水画南宗创始人的王维,深通其间秘诀,他的“诗中有画”,突出表现为运用画家笔法作诗,运用远近法构造、经营典型的画面,创造一片神游的意境。

中国绘画的远近法,与西方油画的焦点透视迥然不同。西画是选取一个固定的角度,像照相那样,画出这个固定观察点见到的景物,而中国的山水画是用俯仰往还的视线,采取数层视点以构成“全景”,往往是“令人抬头先见远山,然后由远至近,逐渐返于画家或观者所流连盘桓的水边林下。”(宗白华《美学散步》)读王维《终南山》,俨然似在欣赏一幅山水长卷,而且达到了随诗人的指引,信步漫游其中的境界。

开头两句,“ ‘近天’ 状其高,‘到海’ 言其迥。”高迥,非远观不可得,“山水大物也,鉴者须远观,方见一障山水之形势。”(郭熙语)可见,首联正是站在山外,自下而上远观终南所得。而王维《画学秘诀》有所谓“远景烟笼,深岩云锁”,第二联便以烟霞云霭写山之精神,其中包含了多层意蕴:远远望去,白云袅袅,青霭萦绕,而走近前去,身临其“境”,则看不见,摸不着。这是“远近之异观”的景致,也是每个登山穿云霭的人都可以得到的真实感受。所以,这两句写的是人行进在半山中所得之景:“回望”,当是回头远望登山路径,与李白“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仿佛,然而,这里是高山之上,所以突然发现已被白云笼罩,处处山头有如漂浮在滔滔云海上的岛屿,而继续前进,走进那青霭缥缈的峰壑间,竟发现烟霭全无,清朗如是。这样,一句写回望,一句写前瞻,一句远眺,一句近观,人物在其中,人物的行踪亦在其中,十分细腻,很有特色,而山的高耸、幽深,山中景色的变幻奇趣,无不在暗中传达出来。第三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写的是人站在中峰极顶上,放眼望去,终南之广大,南北东西“各属一分野”,而各个山峦沟壑间,有明有晦,阴晴不同。运用的是国画家画山 “三远”的 “平远”技法,“自近山而望远山”,绘出的一幅鸟瞰图。结尾两句: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画面由远至近,登山者已由山上下到山脚,返回到了水边林下。攀登已尽,而游兴未阑,日既暮矣,而流连忘返,拟就山中投宿,“至于投宿无所,就樵者而问之,见山远而人居寡也。”写人居少,目的在于表现山远,而问樵夫,一问“欲令众山皆响”,问声的回音谷应,遥遥传响,便给了人深幽空灵的感觉,这是由近知远而见的山景,由 “山前而窥山后”,再写“深远”者的一笔。游山者,已返水边林下,却还要“问”,便含有重重叠叠的感觉和情思,似乎要“饮吸山川于胸怀” 才肯罢休。

读完全诗,或者说通过周回曲折、俯仰往还地游目周览这幅山水图,我们得到的是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不同于日常认知心理时空观照到的对象,这是用心灵的眼睛——审美心理时空——总览体悟到的“全景”。正由于是用心灵的眼睛——审美心理时空观照,所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远近之异观也”,不是某一固定角度得到的景色,也不是一幅平面图画,这是一个从远看、近观、拉开距离、身临其间等各种不同角度得到的整体空间境界,要用电影艺术推移镜头的手法才能表现出的动态画面,是诗人压缩整合多种画面构成的物我交融的多重意境。这种多重意境的构建,如同“山色湖光共一楼”、“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的美学追求,正典型地体现着中国诗人、画家的空间意识。苏轼的《题西林壁》,有似于此,他写庐山,也正是把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近看到的全部峰岭收摄胸中,构成整体形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欣赏者读如上的诗句,也只有用心灵的眼睛,联想领悟“全景”,才能在美感心理中得到 “象外之象”,得到畅神悦志的审美愉快。

以画笔写诗情,除了这种将远近异观的景致整合凝缩在诗句、诗篇中外,还有一种表现是移远就近的描写。如王勃“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维“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确有一种空灵的美感和万物皆备于我的审美享受。可见,用画家技法,也就是从视觉艺术的手法着眼,描绘画意诗情,或者探索诗情中的画意,利用全身心的力量,调动各种感官把握对象,沟通各类艺术,通过审美时空的互渗,会使艺术感觉进一步丰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