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水龙吟》

2019-05-24 可可诗词网-唐宋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晁补之《水龙吟》晁补之

晁补之

次韵林圣予惜春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尊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 ①壅(yōng)培:以土肥培积在植物根部,以助其生长。②芳醪(láo):美酒。③“那知”三句:意本王建《宫词》:“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花鸟图(局部) 【宋】萧瀜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这是一首惜春词,从词中表达的感情以及“世上功名,老来风味”等语句来看,当写于作者晚年,可能是崇宁二年(1103)闲居金乡归来园之时。词中提到柳树、桃树,正是归来园之景,见《摸鱼儿》(买陂塘、旋栽杨柳)和《行香子》(前岁栽桃)。词题为“次韵林圣予惜春”,可知这个“林圣予”当有一首惜春词,然已失传。从晁补之的这首次韵词来看,林词肯定是表达了一种哀伤、悲凉的春愁,故而晁补之作这首词来劝解他。词中指出春去春来为自然之理,去无须惜,亦无须愁,以旷达乐观的情绪安慰春愁之人。

词上阕在一句似长叹的疑问中开篇,作者问:春天为何总是匆匆逝去,去时还带着风雨,如同飞驰一般? 春末夏初季节变换之时,往往伴随着风雨的增多(南方会出现漫长的梅雨季节),作者抓住这一特点进行形象地比喻,突出了春天离去的飞快。接下来“幽葩细萼”六句写春去之后园中的景色。尚未完全盛开的小花,在园中低垂,显得柔弱无力;春天离去时带来的风雨,“吹尽繁红”,把一切春花都打落。唯有垂柳,虽然春去而依然茂盛,在风雨后更显鲜绿,这才是春天最长久的象征。看到这些柳树,作者想到春天并不会因为百花的凋零而老去,所以他说“春常不老”。“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这三句层层递进,一步步否定了春愁的真实性,含蓄而富有哲理。

下阕开篇是自嘲式的回忆。“春恨十常八九”回忆作者自己曾有的深深春愁,当时他想到的解决办法是“芳醪经口”,即借酒浇愁。但是后来他渐渐明白了“春常不老,人愁春老”的道理,于是不再怨春、愁春。下阕中,这一道理是化用王建《宫词》中的句子来表达的:桃花的凋谢不是因为春天的离去,而是因为它要结出果实。至此,春愁之“无谓”已经再三强调,可谓论证已足。于是“世上功名”三句便进入了真正的主题。上阕中作者只是说明了单纯的春愁是没有道理的,春愁是因为人愁。那人为何要愁呢?原来是因为“世上功名,老来风味”,也就是壮志难酬、年华逝去的无奈。正是在这种境况下,面对“春归时候”的人,才会生出无限的愁绪。这几句历来为人叹赏,其原因正在于含义之幽远深刻。结尾三句也是承接“世上功名”三句而来。“纵尊前痛饮,狂歌似旧”写欢乐,“情难依旧”则陡然转为悲凉。

全词写景、议论、抒情三者交融,写惜春情怀却从“不惜春”写起,富有新意。词中层层铺叙春愁,又多处转折、回环,感情密集而读来不觉厌烦,这全是因为作者将一片真情灌注其中,因而气势极为充沛。本词与一般惜春词的空灵蕴藉有所不同,它展现的是一种饱满、充实而富有理性的美。(姚苏杰)

链接 宋代的果业。两宋时期,果业繁荣,出现果树种植专业化,果品交易商品化的现象。经商周以来数千年的培植引进,宋时南北各地果品种类已极繁富。黄河中下游地区有桃、李、柰、杏、栗、梨、枣、海红、林檎、旋樱桃、甘棠、西瓜、柘榴、查子、榅孛、木瓜、油桃、无花果等,而洛阳一地,其花兼作观赏的果子即有57种。四川地区有荔枝、柑橘、梨、杏、石榴、枇把、绿葡萄、樱桃、核桃、李子、枣、栗、甘蔗、龙眼、橄榄、羊桃、木瓜、香蕉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桃、李、柰、枇杷、杨梅、枣、柑橘、甘蔗等。华南地区有甘蔗、柑橘、橙、柚、橘、龙眼、荔枝、枇杷、椰子。其中明、福、广、遂、汉等州的甘蔗,苏州的柑橘,兴化军的荔枝,吴兴的杨梅,皆名著全国。宋人还对果业经验加以理论总结,用以指导生产,出现有关果品种植、采摘、保藏、加工、运输的专著,如韩彦直《橘录》、王灼《糖霜谱》、蔡襄《荔枝谱》、郑熊《广中荔枝谱》、张宗闵《增城荔枝谱》、徐师闵《莆田荔枝谱》等。一般性的农学与物产著作,如吴怿《种艺必用》、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等,也有专论果品的篇章。除记述种子、始栽、培植、去病、浇灌等一般技术外,还论及嫁接技术,并有《四时栽接花果图》之类果品嫁接专著问世。《种艺必用》论述不同科属水果嫁接教术颇详,认为:桑上接梨,脆美而甜;桑上接杨梅,果实不酸;接葡萄于枣树,得肉实如枣。《荔枝谱》则记述了因荔枝变异而形成的“龙乐”“小陈紫”等新品种。对某一果品的不同品种,各书亦多有记载,如《橘录》记柑8品、橘14品、橙近似于橘者5品。宋代果业发达有多重原因,当时垦地剧增,粮食亩产提高,使一部分农民可专门从事果品生产;城市生活的需要,对果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特别是水上交通的发达,为长途运输创造了条件;而种植果树较种植稻麦得利多数倍,亦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这些因素皆对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