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行香子》
苏轼《行香子》苏轼
苏轼
丹阳寄述古①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销魂②。故人不见,旧曲重闻③。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④。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⑤。
注释 ①述古: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②销魂:指与朋友离别之后的哀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③“旧曲”句:熙宁六年苏轼与陈述古同游西湖寻春时的吟咏,当时能够入调歌唱,此时苏轼又听到了同一个曲调。④“绣罗衫”二句: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⑤陇:即“垄”,指孤山。
鉴赏 苏轼一生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交游之广恐怕前无古人。耿直、率真的个性,使得在他的眼中每个人都显得可亲可爱,所以他的朋友中有道德崇高的长者,也有奸邪小人。但是无论对谁,苏轼一直秉持着自己真诚的心,这种脾气到他的晚年尤其明显,他曾对弟弟苏辙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有如此之多的朋友,自然少不了互相之间的唱酬,而这首作于熙宁七年(1074)通判杭州任上的小词,便是其中情真意切者的代表。
陈襄是苏轼的上司兼朋友,苏轼任杭州通判的次年(熙宁五年)陈襄便担任了杭州太守。两人官职上一正一副(在品级上,陈襄比苏轼高很多),但私下里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有一起修复钱塘六井的公务合作,也有携手同游西湖的亲密交情。在生活上,作为长辈和上级的陈述古,也曾给予苏轼很多照顾。苏轼熙宁六年曾作《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一诗,可以看出太守对他的关心。这次城外寻春之行也就是本词中苏轼一直念念不忘的场景,陈襄的和诗有“暗惊梅萼万枝新”之句,可以跟这首词的第二句“梅雪飘裙”呼应。不过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在去常州、润州等地赈饥的途中,这次公出似乎比他自己想象的要麻烦,也耽误了不少时间,到了熙宁七年三月才回来,其间苏轼又写了《卜算子》(蜀客到江南)一词,与本词一起来读,就能够明白两人之间友情的深厚。
金陵八景图之石城瑞雪 【明】 郭存仁 南京博物院藏
这首词主要使用了把旧日的场景与眼前孤独的处境穿插对比的写法,触目兴怀,抒写自己对友人的相思之情。全词情真意切,诗意盎然,含蓄蕴藉,不仅表现了对西湖自然景物的热爱,而且流露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本词同时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全词的结构比较简单,但是也不乏细致之处。上阕怀旧是实写,先回忆了当年同游江村的美好情景,由一句哀叹过渡,回到“故人不见,旧曲重闻”的现实。紧接着,用三个杭州典型的风景写自己的思念,一个“向”字描绘出作者引领遥望,归心似箭的心情。下阕思人是虚写,虽然“寻常”两句也是两人一同游玩唱酬的真实回忆,但是要结合“绣罗衫”两句的典故(见本词注释④)才能真切领会它们的含义,这是一种不以富贵贫贱相弃的真诚友情。苏轼生性诙谐,这里也有一种调侃的味道,这种调侃却更能体现与顶头上司陈述古的亲密之情。“别来”两句也是虚写,作者仿佛感觉到有人在思念他,却说“知是何人”,最末三句再将之点破。“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呼应上阕的“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是作者想象自己引领回望所看到的景色,也是以杭州特有的景色来指代所思念(思念他)的那个人。
苏轼在杭州任通判三年左右,其间和陈襄共事达两年之久。熙宁七年七月,陈襄调离杭州赴南都,苏轼又写了《菩萨蛮》(娟娟缺月西南落)、《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菩萨蛮》(秋风湖上萧萧雨),《清平乐》(清淮浊汴)、《南乡子》(回首乱山横)等词,以及大量的诗文送别,足见两人的情谊。(姚苏杰)
集评 明《卓人月:“前后三句结语自然。”(《古今词统》卷一○)
链接 苏轼的古文理论和文章创作。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古文上的成就也突出,他的古文理论,在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苏轼主张作文必须“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苏轼《凫绎先生文集序》)。同时,他又非常重视文采、技巧,倡言辞达,他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曾这样说道:“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是之谓辞达。”所以,他尤其赞赏这样的文章,即他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所说的:“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样的观点,苏轼曾不止一次地提及,他在《论文》中又专门以自己的作文体会来论述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苏轼自己的散文创作确也能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文思如“万斛泉源”,故而他的文章能集中体现出“随物赋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