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宜黄县县学记》
曾巩《宜黄县县学记》
古之人,自家至于天子之国,皆有学;自幼至于长,未尝去于学之中。学有诗书六艺2,弦歌洗爵3,俯仰之容4,升降之节5,以习其心体耳目手足之举措6;又有祭祀、乡射、养老之礼7,以习其恭让8;进材论狱出兵授捷之法9,以习其从事10;师友以解其惑11,劝惩以勉其进12,戒其不率13。其所以为具如此,而其大要,则务使人人学其性14,不独防其邪僻放肆也15。虽有刚柔缓急之异,皆可以进之于中16,而无过不及17,使其识之明,气之充于其心18,则用之于进退语默之际19,而无不得其宜,临之以祸福死生之故20,而无足动其意者。为天下之士,而所以养其身之备如此21;则又使知天地事物之变,古今治乱之理,至于损益废置、先后终始之要22,无所不知。其在堂户之上,而四海九州之业23、万世之策皆得。及出而履天下之任24,列百官之中,则随所施为无不可者。何则,其素所学问然也。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25,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26。其动于视听四支者27,必使其洽于内;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28。驯之以自然29,而待之以积久30,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31,则刑罚措32;其材之成,则三公百官得其士33;其为法之永34,则中材可以守35;其入人之深,则虽更衰世而不乱36。为教之极至此37,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从之岂用力也哉38!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余年之间,学有成者,亦非古法。人之体性之举动39,唯其所自肆40;而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41。士有聪明朴茂之质42,而无教养之渐43,则其材之不成夫然44。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45。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盗贼刑罚之所以积46,其不以此也欤!
宋兴几百年矣47,庆历三年48,天子图当世之务49,而以学为先,于是天下之学乃得立50。而方此之时51,抚州之宜黄,犹不能有学52。士之学者,皆相率而寓于州53,以群聚讲习。其明年,天下之学复废54,士亦皆散去。而春秋释奠之事55,以著于令56,则常以主庙祀孔氏,庙又不理57。皇祐元年58,会令李君详至59,始议立学,而县之士某某与其徒,皆自以谓得发愤于此,莫不相励而趋为之60。故其材不赋而羡61,匠不发而多62。其成也,积屋之区若干63,而门序正位讲艺之堂64,栖士之舍皆足65;积器之数若干,而祀饮寝室之用皆具。其像,孔氏而下从祭之士皆备66。其书,经史百氏、翰林子墨之文章67,无外求者。其相基会作之本末68,总为日若干而已。何其周且速也!
当四方学废之初,有司之议,固以谓学者人情之所不乐。及观此学之作,在其废学数年之后,唯其令之一唱69,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为恐不及。则夫言人之情不乐于学者,其果然也欤?
宜黄之学者,固多良士70;而李君之为令,威行爱立,讼清事举,其政又良也。夫及良令之时,而顺其慕学发愤之俗71,作为宫室教肄之所72,以至图书器用之须73,莫不皆有,以养其良材之士。虽古之去今远矣;然圣人之典籍皆在,其言可考,其法可求。使其相与学而明之,礼乐节文之详74,固有所不得为者。若夫正心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务,则在其进之而已75。使一人之行修,移之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归,非远人也76;可不勉欤!县之士来请曰:“愿有记!”故记之。十二月某日也。
【注释】 1宜黄县:今江西南城县。 县学:县级设的官办学校。2诗书:《诗经》、《尚书》。代指儒家经典。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弦歌:音乐。 洗爵:清洗酒器,代指礼仪。 4容:仪容。5升降:在礼仪活动中的进退。 节:规矩。 6习:训练。 举措:举止动作。 7祭祀:包括祭天、地、鬼神。乡射:周代“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州党的学校)”(《仪礼》)。养老:对国中年高有德之人给以生活上的优待。 8恭让:恭敬谦让。 9进材:荐举有才之人。论狱:断狱。 出兵:出征。 授捷:献捷。 10从事:指做进材、论狱等的本领。 11惑:疑问。 12劝:鼓励。 惩:处罚。 13不率:不接受教育。 14性:善良之性。 15邪僻:不正当。 16中:指正道。 17过不及:过分或不够的地方。 18充:充沛。 19默:不语。 20临:遇。 故:事。 21身:指身心。 22:损益:削减与增加。废置:应停和应该举办的。先后终始:《礼记·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3四海九州:指全国及其域外之地。 24履天下之任:肩负治理国家的大任。 25大体:大事。26斯须:顷刻。 27视:指眼。 听:指耳。 支:同“肢”,指手、足。 28“其谨于初者”二句:意同善始善终。要(yao邀):贯彻。29驯:习惯。 30待:期待。积久:日积月累。 31俗:指好的风俗习惯。成:养成。 32措:搁置,不用。 33三公:周代指太师、太博、太保;西汉指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东汉指太尉、大司徒、大司空。此代指宰相人材。 34永:久远。 35中材:指材质中等的人。36更:经。 37极:最高成就。38用力:指强制。 39体性:性格。 40自肆:自我放纵。 41素:常。 42朴茂:朴实美好。质:材质。 43渐:浸渍,指潜移默化。 44夫然:那当然。 45不教:未受教育。 46刑罚:指受刑受罚者。 积:增多。 47几:近。48庆历:宋仁宗年号。三年:疑作四年。 49图:计划。 务:大业。 50“而以学为先”二句: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下诏命路、州、军、监设立学校。凡一县有学者二百人以上,也允许设立县学。宋代举国办学始于宋仁宗,所以说当时“以学为先”。 51方:当。 52“抚州”二句:当时抚州宜黄县须读官办学校者还不满二百人,按规定不能办县学。53相率:大家一道。 54“其明年”二句:庆历五年(1045)宋仁宗曾下诏说:“顷者尝诏四方州增置学官,而吏贪崇儒之虚名,务增室屋使四方游士竞起而趋之,轻去乡闾,浸不可止。自今有学州县毋得辄容非本土人入居听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引) 55释奠:祭先圣先师的典礼。 56以:已。 令:法令。 57理:治,管理。 58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皇祐,宋仁宗年号。 59令:县令。 60趋(cu):急。 61材:指建校舍的建筑材料。赋:征收。羡:有余。62发:征调。 63积屋之区:指校舍的建筑群。积,聚。 64序:堂的东西墙。 讲艺:讲授六艺,授课。 65栖:止息,休息。 66孔氏:孔子。从祭之士:指孔子之外祀礼的圣贤。《文献通考》学校四:“宋初增修先圣及亚圣十哲塑像,七十二贤及先儒二十一人皆画像于东西廊之版壁。” 67百氏:百家,即诸子。《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共一百八十九家。翰林子墨:泛指诗赋,语出扬雄《长杨赋》。 68相基:选择校址。会作:集合工匠。始末:从开工到竣工。 69唯其:只是。 唱:同“倡”,提倡。 70良士:优秀人材。 71顺:顺应。 俗:社会人情。72教:教学。肄:肄业,学习。 73须:通“需”,需要。 74节文:礼节仪文。 75进之而已:努力前进罢了。 76非远人:不是与人们相距遥远的。
【今译】 古时候,从家庭到天子的国家,都有学习的场所,从幼小到长大,都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些地方。学习的内容,有《诗经》、《尚书》和礼、乐、射、御、书、数,有音乐和敬客的礼节,俯仰的仪容,进退的规矩,用以训练心体耳目手足的举止动作;又有祭祀、乡射、养老的礼仪,用来训练恭敬谦让;通过举荐人才、讨论狱讼、发兵出征,胜利奏凯,以练习办事能力;师友回答疑问,有奖励有处罚,以勉励进步,禁止不遵循教诲。学校之所以有这些措施,原因就是这样的。而它最主要的目的,就在务必使每个人通过学习来恢复他们的善良本性,而不单单是为了防止他们的不正当,不守规矩。人的性格虽然有刚烈、柔顺、慢性、急性的不同,但都可以使他们走上正道,而不会有过分或不够之处;使他们善于识别,使浩然之气充满他们的心,那么,用之于进与退,说话与沉默,都莫不恰当,遇上祸福死生的事,也不能动摇他们的意志。作为国家的人才、应当进行这样全面的培养;同时还要使他们懂得天地事物的变化,古今治与乱的原因,至于什么应削减,什么应增添,什么应停止,什么应举办、什么是根本的,什么是次要的,什么应先办,什么应后办,一一都清楚。他们虽在学校的堂户之内,而海内外的功业、长治久安的策略都掌握了。待到他们出仕肩负治国大任,身居朝廷百官之中,那么他们做任何事都能做好。为什么呢?全是他们平日学习的结果。总之,小至于人的起居饮食动作,大至于道德修养治国平天下,都与学习有关,而没有一刻能离开教育。耳目四肢的活动,必须使它们与内心一致;开始慎重的,一定要使它贯彻到底。使其习惯成自然,而期望所学能日积月累,唉,这是多么高的要求啊!由于培养成好的风俗,那么刑罚就用不着了;人材培养出来了,三公百官便有了合格的人选;有了长治久安之法。那么中等人材就可以照着办而搞好国事;教育深入人心,那么虽然经历衰世也不会乱的,进行教育搞得好,达到这个样子,天下人在不知不觉中便受到了鼓舞,大家都学好的,难道是强迫的结果么!
到了三代衰落的时候,圣人的制作尽都被破坏了。一千馀年间,学校虽然还有留下来的,但进行教育已不是三代兴盛时候的办法。人的性格举动,任其放纵;而办理行政事务和管理老百姓的方法、平常从来不讲习。学子有聪明朴实美好的本质,而没有循序渐进的教育培养,那么其不成材也就是当然的了。用不学习不成材的人去做天下的官吏,又在世道衰落弊端多的时候,去管理没受过教育的老百姓。唉唉,仁政之所以不能推行,盗贼和受刑者之所以增多,难道不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吗!
宋朝的兴盛快一百年了;庆历三年(1043),仁宗皇帝筹画当今的事务,把办学放在第一位,于是各地(按规定)才设立学校。而在这个时候,抚州的宜黄县,(因学员不满二百人)还不能建立学校。士人求学的,都一道客居于抚州,聚集在一起学习。第二年(诏令“有学州县毋得辄容非本土人入居听习”)天下的学又废了,学员也都散去。但春秋两季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已有明文规定,所以常以庙祭孔子,然而庙又无人管理。皇祐元年(1049),遇到县令李详上任,才开始商议设立县学,而县中的学者某某与他的弟子,都认为能在这里发愤读书,莫不互相勉励而争着办这件事。因而建筑材料没有征派就有富余,工匠没有征调就很多。县学落成时,房屋连片的地方若干,而修得很正规的讲艺课堂,学员休息的屋子都很齐备,成套的器皿器具若干,而供祭祀、饮食、寝室用的东西一一具备。县学中的画像、从孔子到十哲、七十二贤、二十一先儒个个都有。县学中的图书,经史百家、诗赋作家的文章,一应俱全,无须到校外去借。县学选择地址,召集工匠,从开工到完工,总共历时若干而已。何其周到而快啊!
在各地办学刚衰落的时候,有关官员的议论,本以为设立学校是人们所不情愿的。看看宜黄县学的兴建,是在天下废学几年之后,仅由县令一提倡,全县响应,唯恐落后。那么那些说民情不愿意建学的,难道是真的么?
宜黄县的读书人,本来有很多优秀的;而李君任县令,办事有威信又仁爱,讼清事举,为政又很好。遇上贤明的县令,能顺应慕学发愤读书的民风,建造校舍教学,图书、用具等等需要之物,应有尽有,用以培养当地优秀的人材。虽然古代离今天很遥远,但圣人的典籍尚存,他们的言论可以查考,他们的办法也可以寻求,让学子共同学习而了解它们。礼乐礼节仪文的种种规定,其中确有不能实行的,但端正思想,提高品德修养,去管理国家大事,关键却在自己的努力前进。使一个人的行为美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行为美好,会影响到整个乡里,那么一个县的好风气形成了,人材也出来了。教化的实现,道德的回归,不是和人们相距遥远的啊,应当努力啊!宜黄县人士请求说:“希望写一篇学记!”因而我就写了。十二月某日。
【集评】 清·方苞《唐宋文举要》引:“观此等文,可知子固笃于经学,颇能窥见先王礼乐教化之意,故宋子爱而效仿之。”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宜黄》、《筠州》二记,论学之旨皆精甚。然《宜黄记》随笔曲注,而浑雄博厚之气郁然纸上,故最为曾文之盛者。”
【总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兴办学校,培养人材,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古代有识之士已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曾巩写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的这篇文章,借江西宜黄县令李祥兴办学校的事,阐述了他对于宋代教育的见解,肯定了地方集资办学的社会意义,有议论、有叙事,议叙结合,援古励今,寄希望于人材素质的提高。
全文分为五段,第一段夹叙夹议颂扬古代兴学的成就;第二段揭示后世不重视教育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第三段热情讴歌宜黄县兴学的事迹;第四段顺理成章反驳“人之情不乐于学”的谬论;第五段寄厚望于宜黄人,希望他们努力学习,提高文化道德素质。
《宜黄县学记》议论发人深思,叙事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转换自然,结构完整,不独优于作者自己的《筠州学记》,而且也胜过王安石的《慈溪县学记》。
-
岳珂《冰清古琴》
[2019-06-12]
-
苏轼《决壅蔽》
[2019-06-12]
-
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2019-06-12]
-
苏轼《前赤壁赋》
[2019-06-12]
-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