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
碧,本义是指青绿色的玉石。将红色的血称为碧血。典出《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成玄英疏:“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椟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
春秋时期,周敬王的大夫苌弘忠于君王,因受人陷害,被流放到蜀地(今四川)。他怨恨自己一片忠心却受到小人的谗害,感到十分悲愤,于是剖腹而死。当地人为之感动,用匣子盛起他的血,三年之后,匣中的血化为碧玉。人们说,这是苌弘精诚所至的缘故。
后来,人们常将“碧血”与“丹心”连用,称赞忠臣义士为国殉难、保持高尚的节操;也将“为正义事业而流的鲜血”称为“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