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跋扈

2018-09-26 可可诗词网-词语故事 https://www.kekeshici.com

飞扬: 放纵。跋扈: 蛮横。原谓意气冲动,超越常规,不受约束。语出《北史·齐本纪上》:“(侯)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侯景是北魏时人,左脚短跛,虽不会骑马射箭,但善于出谋划策。起先任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外兵史。后高欢掌权,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称东魏,自己担任丞相,侯景便归附高欢,任丞相府长史,并兼任定州(今河北定州)刺史。此后他统率军队10万人,专门管制河南(今甘肃西南部黄河以南地区)13个州,长达14年。在任期间,滥用职权,奸诈逢迎,贪污腐化,草菅人命。高欢死后,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执政,侯景因与他们之间有矛盾,怕遭遇不测,便于547年率兵归降了南朝的梁武帝萧衍。第二年,侯景与梁武帝之弟萧正德相勾结,发动叛乱。占领了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后,侯景又用阴谋诡计,先是把萧正德勒死,然后立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为帝,称简文帝,自任相国,逼皇帝封其为“宇宙大将军”。三年不到,又废简文帝,立萧衍的孙子萧栋为帝,两个月后,派人用土袋压死简文帝萧纲,同时杀害了他的十几个儿子。最后逼迫萧栋让出皇位,改国号为汉。

侯景用种种残酷的杀人方法来巩固他的王位。他禁止两人以上交谈,假如有人违反,不但判死罪,连犯罪人的亲友也要治罪。他还设立一个大舂碓(chōngduì),凡是对朝廷不满被他抓住的人,都放入大石臼(jiū)中,用舂碓一下下捣死。侯景残酷的暴行和非人的统治终于激起百姓和一些正直官吏的反抗,萧衍的第七个儿子、任荆州刺史的湘东王萧绎率军打败了侯景,侯景在仓皇出逃途中,被部下羊鹍(kūn)杀死,后被百姓分尸,焚骨扬灰,他罪恶一生的结局与篡夺西汉的王莽有着惊人的相似。

现“飞扬跋扈”用以比喻人的性格与行为超越常规,放肆横暴,不守法度。有时也用来形容意气昂扬,豪放不羁。含褒义。如唐·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今日更新
  • [2018-09-3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