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
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是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只青蛙,生长在一口废井里。它只知道井底小小的一块地方,只看得见井上小小的一块天空,根本不知道井外有多么大的世界。
一天,来自东海的大鳖出现在井口上。蛙跟它吹牛:“喂,你瞧我这里多好!高兴的时候,我可以自由跳跃,游泳;累了,就到井洞里休息。和我一起的小蝌蚪、小螃蟹之类,谁也比不上我!我独享这一坑水,逍遥自在,快乐无边!你何不下来玩玩,参观一下我这一汪大水?”
海鳖听了,倒真想下去看看,可左脚还没有跨进,右脚的膝盖已被井口卡住了。于是,它退了回去,对井蛙说: “你见过海吗?海之广,何止千万里;海之深,何止千万丈!闹几年水灾,海水涨不了多少;连旱几年,海水也并不见得浅多少。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真的逍遥快乐呢!”可是跟井底蛙谈海,根本谈不通。这好比和只能活到夏天的虫儿谈打雪仗的乐趣一样,它们是无法体会的。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以“井底之蛙”比喻眼界狭小或只局限于一处的人,以“井蛙之见”形容极狭隘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