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敌
对等、相当的意思。出自《左传·成公二年》:“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
春秋时,晋国与齐国在鞌(ān)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大战,结果齐军惨败。晋军乘胜紧追,齐顷公只好求和。他派上卿带着礼器、乐器,并以割地为条件,请求停战。晋国人不接受齐国的礼物,提出了苛刻的条件: 一是要把萧同叔子作为人质;一是要齐国将田垄改变方向,由原来的南北方向一律改为东西方向。
这两个条件使齐方的谈判代表十分为难,经过一番研究,齐国的上卿拒绝了这两个条件。他反驳对方说:“萧同叔子不是一般人,而是我国国君的母亲。齐晋两国地位相等,这样也可以说萧同叔子也是你们晋国的国君的母亲。扣押国君的母亲当人质,这是不孝的行为。以这种不孝的方式来号令诸侯,你们不就成了不孝之人吗?至于改变田垄的方向,那仅仅是为了你们兵车进出的方便。以你们一己之利而改变别的国家原有的情况,这就是不义的行为。既不义又不孝,你们怎能成为各国的盟主呢?”
一番反驳,义正辞严,使晋方无言以对,只好达成了停战的协议。
“匹敌”一词就是齐国代表谈判时驳斥对方所留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