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东野语

2018-09-28 可可诗词网-词语故事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意指齐国(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东部(今山东东北部地区)的没有教养的人的无稽之谈。源自《孟子·万章上》。

孟子的学生咸丘蒙一次向孟子问道:“俗话说:‘道德高尚的人,国君不能用他为臣子,父亲不能以他为儿子。’大舜做了国君,唐尧就率领众诸侯去向他朝拜;舜的父亲瞽瞍(gǔ sǒu)也得去向他朝拜。舜看到他父亲(这样对待他)感到不安。孔子说:‘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知道此话真是这样吗?”孟子答道:“不是!这不是君子之言,而是齐东野人之语也。尧年岁大了,让舜来代理天下。《尧典》上说过:‘二十八年之后,尧死了,百姓如丧考妣,服丧三年,全国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孔子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若大舜真的是在尧死之前就当了国君,而又率领天下诸侯为尧服三年丧,那就同时有两个国君了。”

“齐东野语”即由此而来,比喻荒唐无稽或道听途说,与其原意已有所变化。

今日更新
  • [2018-09-3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