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事宁人
原意是平息事端,使人安宁。语出《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东汉刘炟(dá)即位(即章帝)后,知人善任,体察民情,他经常出巡各地,视察地方官吏的政绩。汉章帝还曾为出访之事专门诏告臣属不要隆重欢迎接送他,不得破费钱财,借机耗用民资。出巡途中,章帝常减免受灾地区的租税,开仓救济鳏寡孤独、生活无法自理的百姓。章帝曾多次诏谕天下,严防贪官污吏,要启用贤能之人。元和二年(85年),章帝诏谕三公说:“执行法令条文时,对那些不必杀死的罪犯应予以放生,不要听信纸面上的告发,以此来息事宁人。”
“息事宁人”即源于此。现在多用于指调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