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
把禾苗拔起,以助其生长。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后人将孟轲讲的这段故事概括成“揠苗助长”这一成语。文中“揠”字,自赵岐以来就释作“拔”,故今之成语,也作“拔苗助长”。然而“揠苗”并非等于“拔苗”。“拔”字,意为用手将原来固定或看不见的隐藏物往外拉。“拔苗”,就是要把禾苗往上提一点,而且只能拉起少量,绝对不可拉离地面。但是禾苗经此拉动,必然不可能再存活。这是农民都知道的“苗拔则死”的常识。所以,宋国人“揠”苗之说,必不同于一般的拔。况且,苗根部一旦被拔动,就会出现“枯萎偃卧”的状况,却不是“槁”状。“槁”字《说文》训作“木枯”,树木都是从顶端的枝叶开始枯的,且枯后树干仍立,根部不动。“苗槁”应也是这个规律。原文称“苗则槁矣”,按此规律苗的根茎应仍立于原处不动。可见宋人“揠”苗并不是将苗连根拔动。
《小尔雅·广物》云:“拔心曰揠,拔根曰擢。”苗心,即禾苗最上端被叶子包住的部分。尝试用这个意思去解释《孟子》中的“揠苗助长”,则可推断其意为拔了苗心苗还是活不长,但没有连根拔起那么离奇,较可信为农夫的行为。再者拔苗心且根茎未动,其状符合前面推断的“苗槁”的规律。
后人用“揠苗助长”一语借指违反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又作“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