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
源于伯牙鼓琴的传说。出自《吕氏春秋·本味》,又见《列子·汤问》。《列子》的原文是:“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后人据此引出“知音”一词,比喻彼此非常了解的知心朋友。并以“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得或乐曲的高妙。
这个传说,也见于其他古书,并流传于民间。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最富有故事性。
春秋时期著名音乐家楚国人俞伯牙,在晋国做官,称“上大夫”。一次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顺便回家乡看看。那天正是中秋佳节,俞伯牙坐的船停泊在汉阳江口。他一边欣赏月色,一边取出瑶琴,弹奏起来。此时,有一个年轻的樵夫在暗中赞赏他的琴音,于是俞伯牙找来了樵夫,问:“你听得懂吗?”樵夫说:“你弹的是《孔子叹颜回》,是不是?”俞伯牙十分惊异,当即以礼相待,并且与他交谈起来。俞伯牙和他谈论琴理,他都对答如流。俞伯牙非常高兴,对他说:“有一回,孔子正在室内弹琴,他的学生颜回进来,忽觉琴音中有凶杀之意,不免一惊。问明之后,才知刚才有一只猫,想捕捉一只老鼠,孔子见了,不由得在心情上受到一点影响,并在琴音中表现出来。像颜回这样,真可算得是知音了!现在,我来弹琴,你试听听我在想什么。”俞伯牙举目远望高山,用琴音表现山的高大之状。樵夫听了,说道:“巍巍乎志在高山!”俞伯牙又对着江水,用琴音表现水的奔流之势。樵夫听了,说道:“汤汤乎志在流水!”俞伯牙大喜,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问他姓名,答曰:“姓锺名子期。”于是,两人结为至交,当晚在船上谈了一夜。天明临别时,俞伯牙与锺子期约定,明年回楚国时,一定到锺家去拜访。谁知第二年俞伯牙如期趋访锺子期时,子期已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锺子期墓前,弹了最后一曲,便把瑶琴摔个粉碎,表示他从此以后,绝不再弹琴,因为他失去了唯一的知音。
现人们常用“知音”比喻乐曲高妙,或者朋友知己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