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哭嫁歌
土家姑娘利用“哭”这一形式尽诉心中的情感,离家的恋情与对未来生活的忧虑,交织错综,使哭嫁歌表现得有声有色,哀怨动人,如《哭爹娘》:
z
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在出嫁前一天亲朋乡邻都前来哭别祝贺。新娘家要请九位姑娘陪伴新娘,称为“陪十姊妹”,这九位姑娘是陪哭的重要角色,因此无论路途远近无论风雨阴晴,新娘家均要打轿去接。新娘家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摆在堂屋中间,大家围桌坐下,比新娘年龄大的坐上方,年龄一般大的坐两旁,新娘在姑娘中间坐,哭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姐妹友情,也有鼓励,勉励的话语,“一劝姐,孝双亲,人人都父母生,姐姐也,养儿要报父母恩”。“二劝姐,要勤快,吃穿要靠劳动来,姐妹也,人勤地勤家生财”。
唱到半夜时,家里摆上夜宵,新娘以此为题要哭一段,感谢九姊妹的相陪。
媒人在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配年代里充当着重要角色,她常常是包办婚姻的帮办者,因此土家姑娘常借骂媒人,来控诉旧式的婚姻。如《哭媒人》:
媒人尽找好话说,不怕二天烂舌根!善于言词的媒人,并不甘示弱,即边哭边唱:
摇摇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
你不要媒人不要“中”,你背起包袱去找老公?
摇摇 不是我给你搭个桥,你在娘家坐天牢。
……
哭嫁是土家婚礼的序曲,他们认为“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前来送别,哭是一种友好,哭是一种礼貌。因此陪客常常也大放哭声,对于坐在席中不哭唱的陪客,新娘会不高兴,有时你会听到新娘这样的哭词:
到了迎娶之日,新娘随着一道道的婚嫁程序,唱出一首首哭嫁歌。新娘出嫁时,要穿婆家送来的“露水衣”,新娘一般不肯穿,一边推却,一边哭:
为新娘穿好露水衣,露水鞋,搭好露水帕后,还要在露水鞋外套上一双旧鞋,意思是在上轿之前不要踏了娘家的门槛,否则就不吉利。然后,由新娘的兄长用七尺红绫作“背亲带”,拦腰将新娘背起,嫂嫂打开新郎家里送来的红伞,将新娘遮住上轿。新娘上轿后,伞仍由嫂子打着,围花轿转三圈,新娘的亲兄弟要站在轿子两旁,意思“守护”。娘家总管提两壶美酒,在轿周围撒,意为“辞行酒”。这时新娘唱“哭上轿”:
在新娘的“悲切”的哭嫁歌中,一对土家男女在经历了各种复杂礼仪之后,结合了。
现在土家人还保留了哭嫁习俗,哭嫁犹如一台赛歌会,有独唱、对唱、轮唱、伴唱、合唱。自由婚恋的年轻姑娘出嫁,虽满心喜悦,但一听到迎亲的唢呐锣鼓,也会大放悲声,在姐妹、兄嫂、父母的劝告之下,才似乎无可奈何地收住哭声。当然,如果爹娘真不让她出嫁,那她真要大哭大闹了。
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在出嫁前一天亲朋乡邻都前来哭别祝贺。新娘家要请九位姑娘陪伴新娘,称为“陪十姊妹”,这九位姑娘是陪哭的重要角色,因此无论路途远近无论风雨阴晴,新娘家均要打轿去接。新娘家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摆在堂屋中间,大家围桌坐下,比新娘年龄大的坐上方,年龄一般大的坐两旁,新娘在姑娘中间坐,哭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姐妹友情,也有鼓励,勉励的话语,“一劝姐,孝双亲,人人都父母生,姐姐也,养儿要报父母恩”。“二劝姐,要勤快,吃穿要靠劳动来,姐妹也,人勤地勤家生财”。
唱到半夜时,家里摆上夜宵,新娘以此为题要哭一段,感谢九姊妹的相陪。
媒人在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配年代里充当着重要角色,她常常是包办婚姻的帮办者,因此土家姑娘常借骂媒人,来控诉旧式的婚姻。如《哭媒人》:
媒人婆呀媒人婆,天天都到我家坐。
坐窄了我家的堂屋,坐矮了我家的门槛。
茅草丛走出大路来,大路带来灰尘多。
踩干了大河里的水,踩平了门前的坡。
媒人是个狗,好吃两头走。
媒人是个猪,这头吃哒吃那头。
媒人是只瓢,这头舀来那头舀。
你到这家吃餐饭,说这家有谷好多担;
你到那家端个碗,说那家有粮好几千;
你到这家喝杯茶,说这家屋里要大发;
你到那家喝杯酒,说那家屋里样样有;
你到这家喝口汤,说这屋有个好田庄;
你到那家吸杆烟,说那家儿郎要做官。
媒人尽找好话说,不怕二天烂舌根!善于言词的媒人,并不甘示弱,即边哭边唱:
摇摇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
你不要媒人不要“中”,你背起包袱去找老公?
摇摇 不是我给你搭个桥,你在娘家坐天牢。
……
哭嫁是土家婚礼的序曲,他们认为“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前来送别,哭是一种友好,哭是一种礼貌。因此陪客常常也大放哭声,对于坐在席中不哭唱的陪客,新娘会不高兴,有时你会听到新娘这样的哭词:
你是大户人家的狗,走到穷家不开口;
你是大户人家的牛,走到穷家不抬头。
到了迎娶之日,新娘随着一道道的婚嫁程序,唱出一首首哭嫁歌。新娘出嫁时,要穿婆家送来的“露水衣”,新娘一般不肯穿,一边推却,一边哭:
这件苦衣我不穿,身穿苦衣苦万年;
苦衣裹身窄又短,您儿穿起心里怨。
为新娘穿好露水衣,露水鞋,搭好露水帕后,还要在露水鞋外套上一双旧鞋,意思是在上轿之前不要踏了娘家的门槛,否则就不吉利。然后,由新娘的兄长用七尺红绫作“背亲带”,拦腰将新娘背起,嫂嫂打开新郎家里送来的红伞,将新娘遮住上轿。新娘上轿后,伞仍由嫂子打着,围花轿转三圈,新娘的亲兄弟要站在轿子两旁,意思“守护”。娘家总管提两壶美酒,在轿周围撒,意为“辞行酒”。这时新娘唱“哭上轿”:
一块地坝四角团,哥哥弟弟跟轿站。
灯笼火把二边分,两壶美酒跟梯淋。
油伞右边打三转,打在女儿轿跟前。
油伞左边打三转,打在女儿嫁妆边。
大门前边三步坎,深闺日子今日满。
朝门外头三步梯,您儿哪舍得离去!
在新娘的“悲切”的哭嫁歌中,一对土家男女在经历了各种复杂礼仪之后,结合了。
现在土家人还保留了哭嫁习俗,哭嫁犹如一台赛歌会,有独唱、对唱、轮唱、伴唱、合唱。自由婚恋的年轻姑娘出嫁,虽满心喜悦,但一听到迎亲的唢呐锣鼓,也会大放悲声,在姐妹、兄嫂、父母的劝告之下,才似乎无可奈何地收住哭声。当然,如果爹娘真不让她出嫁,那她真要大哭大闹了。
今日更新
-
月老 千里姻缘一线牵
[2019-05-28]
-
送子观音 保佑人们子嗣众多
[2019-05-28]
-
炉神 红红火火,家家兴旺
[2019-05-28]
-
井神 生活不能缺少水的滋养
[2019-05-28]
-
床神 高枕无忧,美梦成真
[2019-05-2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