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华北地区著名道教建筑

2024-09-26 可可诗词网-文化典故 https://www.kekeshici.com

        


        


        

北京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位于西城区滨河路(原西便门外)白云观街。此观历悠久,规模宏大, 是北京最大的道观,被称为“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和 “全真三大祖庭”之一(另两处是 陕西户县重阳宫和山西芮城永乐宫)。1979年被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开放的的道教宫观。2001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道教学院设于此。
        


        

白云观牌楼


        关于白云观的历史沿革,白云观内的碑刻以及《帝京景物略》 、《日下旧闻考》、 《帝京岁时记胜》 、《燕京 岁时记》 、《北平庙宇通 检》 等文献中有详细的记 载,白云观始建于唐开元 二十九年(741年) ,初名天 长观。唐刘九霄《再修天长 观》中记载,唐玄宗为 “斋 心敬道” 奉祀老子而建造此 观,白云观现存的老君坐像 就是当时所制石刻。又掘元 王鹗《重修天长观》记载, 金正隆五年(1160年) ,北 方契丹族南侵,天长观遭兵 火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大定十四年(1174年)竣工,并更名为 十方大天长观。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 ,著名道士孙道明曾于此编修《大金玄都宝 藏》。金泰和二年(1202年) ,天长观又毁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建成后 改名曰“太极宫” 。金宣宗贞祐二年(1215年),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金末 元初,丘处机(1148~1227年)西游归来,受命于成吉思汗,主持太极宫,并改名长春 宫。丘处机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之一,又是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死后, 金正大四年(1227年)其弟子尹志平购长春宫东侧院落,扩大原有规模。元末,连年战 争,长春宫逐渐衰落。明代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长春宫为兵火所毁,明初易名为 白云观。传说,明成祖朱棣曾见一团白云从长春宫升起,便将长春宫更名为白云观。明 正统三至八年(1438~1443年)大规模修建。消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再次重修,基 本形成现在的格局。后来,清乾隆二十一年(1765年) 、四十五年(1780年) 、清嘉庆 十二年(1808年) 、光绪年间(1875~1908年)和民国时期(1911~1949年) ,都对白 云观进行了修缮。解放后,1956年和1980年也曾对白云观进行修葺。
        白云观规模宏大,坐北朝南,南北长约280米,东西宽约160米,各种殿堂50余座。 全观以丘祖殿为中心,沿中轴线分布,大体上可以分为中路、东路、西路、后花园四大 部分。中路是全观的中轴线,从前往后依次布列照壁、牌楼、山门、窝风桥、灵官殿、 玉皇殿、老律堂、丘祖殿、三清阁、四御殿。
        照壁上嵌有 “万古长春” 四个绿色琉璃大字,出自宋末元初大书法家赵孟頫之手, 其书法遒劲有力,令人叹赏。
        牌楼为四柱式歇山顶,正面上方匾额题 “洞天福地” 。道教所称的 “洞天” ,意指 山峦合抱、能兼采阴阳二气之地。洞天福地为道教徒所居的人间仙境。牌楼背面题 “琼 林阆苑” 。“琼林” 指美玉,“阆苑”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琼林阆苑” 指这里像是用 美玉修成的清静超凡的神仙境界。
        


        

白云观山门


        


        

罗公之塔


        山门由三券门组成,墙上雕刻着流云、仙鹤、 花卉等图案,其刀法浑厚,造型精美。中间券门东 侧雕刻着一个巴掌大小、玲珑活泼的小猴。相传, 诚心抚摸小石猴,便可四季平安、吉祥、如意。因 此,前来找猴、摸猴,已成为风俗,并流传至今。 山门正中上方有一块题有 “敕建白云观” 的匾额。 由此可知此观原来为奉皇帝谕旨而修建。
        进入山门,便是窝风桥,这是一座单孔石桥。 传说,由于北方风猛雨少,庙外原有座 “甘雨 桥” ,当时人们便在观内修建了这座石桥,取名 “窝风桥” 。这两座桥象征风调雨顺、时有和风细 雨滋润苍生之意。
        灵官殿面宽三间,单檐硬山顶。殿内灵官像为 明代木刻雕像,高约1.2m,比例适度,雕造精美。 殿前立有两块石碑,东边为民国年间刻立的《重修 白云观殿宇桥梁碑》,记载白云观第二十一代方丈 陈明霖集资修建观内中路殿堂及窝风桥之事。西边 为《白云观表德述异记》,记载民国时檀越施主向本观捐助布施之事。
        玉皂殿面宽五间,歇山顶。此殿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 ,原名 “玉历长春 殿”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改为今名。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又进行了改建。殿 前有两通乾隆亲书的石碑,东边的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白云观重修碑记》, 记述了乾隆年间修缮白云观的情形。西边的是御题诗文碑。碑文书法流畅不拘,刚中带 柔,是难得的佳作。
        老律堂在玉皇殿北,原称七真殿。殿内供奉着我国道教全真道七位真人像: 中为丘处 机; 东为谭处端、刘处玄、马钰; 西为郝大通、王处一、孙不二。但是,此处原为全真道 历代律师说戒传法的地方,后来才更名为老律堂。今天,老律堂仍然是白云观道众从事宗 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殿内悬清康熙帝御书的“琅简真庭”横匾。殿前有一头铜铸骡子。据 说,康熙皇帝游历江南时,曾骑了一头骡子。为了表彰这头骡子的功绩,就仿其模样用铜 铸造了一头骡子。殿前东西两侧还各有一座石碑。东面的一通为《长春真人行道碑》; 西边的一通为《七真行道碑》。这两 座石碑均立于清光绪十二年(1866 年)。
        丘祖殿在老律堂北,面宽三间, 歇山顶,处于白云观建筑群的中心位 置。
        


        

白云观戒台


        三清阁和四御殿在中路最北端, 分为上下两层,上为三清阁,下为四 御殿。三清阁内供攀着道教的三位最 高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 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阁是观内藏书之地,藏有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所 刻的《正统道藏》共5350卷。四御殿内供奉着昊天金阙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勾陈上宫南极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四御殿的两侧是方丈室和监院室,方丈和监 院是本观的最高住持人。
        中路两侧的配殿有钟鼓楼、三宫殿、财神殿、救苦殿、药王殿等。特别之处是,白 云观的钟楼在西侧,鼓楼在东侧,和一般寺庙不同。这种独树一帜的布局,令人遐想, 其原因不得而知。其中的一种说法是,北京白云观的西面,西风强劲,西面置钟是为了 镇压西风。
        西路有祠堂院、八仙殿、吕祖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等。东路有南极殿等。 后花园名云集园,又名小蓬莱,主要建筑有戒台、云集山房、退居楼、有鹤亭、妙香 亭、云华仙馆、遇仙亭等。戒台和云集山房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戒台为道教 全真派传教时演教之处; 云集山房是向受戒弟子讲经说法之处。
        白云观保存了大量的碑刻,有重修碑记、捐产碑记、亩产碑记、香火碑记等。如清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御制重修碑记及御笔诗碑,光绪十二年重刻明正德年间赵士贤 撰白云观重修碑、明嘉靖年间顾颐寿撰白云观重修碑等。记载了白云观建筑、发展、变 迁的历史情况。观内保存有宋末元初大书法家赵孟頫书的《道德经》刻石,笔法遒劲有 力,为刻石中的佳品。另外,观内所存历代帝王所赐诸物以及丰富的楹联等,都具有重 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
        白云观自唐代修建之时起,就一直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他们或赐匾,或赐钱,或赐 物,或亲自前往拜访,使得白云观兴盛不衰。现在,白云观庙会是北京四大庙会之一。
        

北京东岳庙


        北京东岳庙位于朝阳门外神路街北口,是我国道教两大派别之一正一道在华北地区 最大的道观。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在此正式成立北京 民俗博物馆。
        


        

东岳庙牌楼


        东岳庙始建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 ,创始人是元代显赫一时的玄教大宗师 张留孙(1248~1322年)。张留孙晚年建立东岳庙,主要原因是发现大都当时未有泰山 神东岳大帝之行宫,遂发愿筹资兴建。此后,张留孙之弟子吴全书(1269~1346年)继 承师志,于至治二年(1322年)春建大殿及大门,次年建东西廊庑和四子殿,并且塑了 神像,敕赐额曰 “仁圣宫” 。元泰定二年(1325年)鲁国大长公主捐资修建后殿作为神 寝。元天历元年(1328年)文宗即位,公主进京朝贺,正值寝殿完工,文宗赐名 “昭德 殿” 。元朝末年,由于战乱,毁坏严重。
        明代时,东岳庙历经修葺。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 ,英宗修葺东岳庙。完工后, 英宗亲自撰写《御制东岳庙碑》。根据庙内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碑刻《重整岳帝 司神修葺续墓碑记》记载,这年乾清宫太监偶因疾感,祷于东岳庙,不久便痊愈,见庙 宇颓圮,乃出资命整修庙宇,将大殿、后宫、东西配殿及神像、祭器整修一新。又掘庙 内明隆庆四年(1570年)碑刻《东岳庙重新圣像碑记》,隆庆三年(1569年) ,京都会 首雷洪、余和、王盘、王敏,督工雷清等捐资重修东岳大帝、七十六司等神像。根据明 万历四年(1576年)张居正撰的《敕修东岳庙碑记》的记载,明万历三年(1575年)八 月,神宗生母李太后带领神宗、潞王、公主等捐资重修东岳庙,建钟鼓楼。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东岳庙因居民不慎而失火,毁坏严重。从遗留下的元代 木构件及明代塑像等,证明此次火灾并未波及全部殿宇。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再 度大规模重建,四十一年(1702年)六月完工。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重修西廊之 斗姥殿、火祖殿、新建海神殿、仓神殿。至此,东岳庙的基本格局已经具备。
        


        

东岳庙棂星门


        东岳庙建筑群布局整齐,规制 宏丽,由中路正院和东、西廊院三 个部分组成。中路沿轴线从南到北 依次排列琉璃牌楼、庙门 (已拆 除) 、棂星门、瞻岱之门、岱宗宝 殿、育德殿等。
        东岳庙最南边是一座高大雄 伟,巍峨壮观的黄绿彩琉璃牌楼, 歇山顶,正间南北两面各有一石 匾,北面书 “永延帝祚” ,南面刻 “秩祀岱宗” ,意为皇图永固、国 运绵延。落款为 “万历丁未孟秋吉 日” ,“内官监总理太监马谦、陈永寿、卢升立” 。
        棂星门左右各有一座旁门,为平时香客、道士通行用。前面两侧分别有钟鼓楼。钟 鼓楼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重檐歇山顶,覆绿琉璃瓦。棂星门前立有两座形状 大小完全相同的石碑。东边一座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高宗御制草书诗划。西边 是一块无字碑,有人解释说此乃 “天书” ,是专门献神的,天机不可泄露,所以无字。
        棂星门以北就是瞻岱之门,俗称龙虎门,始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 ,明正统 十二年(1447年)重修。瞻岱门面宽五间,庑殿顶,悬有楹联,书 “阳世奸雄,违天害 理皆由己; 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另外,东旁门楹联书 “阳是阴非,在尔心还 想欺饰; 假善真恶,到此地难讨便宜” ; 西旁门楹联书 “倚势欺人,人或容神明不恕; 瞒天昧己,己未觉造物先知” 。这些楹联耐人寻味。
        过瞻岱门,是一条高出地面1米、长约60米的甬通,连接主殿岱宗宝殿。甬道两旁分 别屹立着康熙、乾隆皇帝亲赐的御碑楼。这两座御碑楼均为重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 红色墙面,造型庄严优美。东侧碑楼内矗立的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立的康熙御制 碑,刻满汉文,首题《东岳庙碑文》。西侧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立的乾隆御碑。 首题《东岳庙重修砷记》。
        


        

东岳庙岱宗殿


        


        

东岳庙碑刻


        岱宗殿始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 年) ,清康熙、乾隆朝又加修葺,面宽三 间,歇山卷棚顶,前后均有抱厦。殿外悬 挂楹联 “枢要专司握万化阴阳之纽,仁威 自在统群生封陟之权” 。殿内奉东岳大 帝,坐像高4.46米,两侧是四文臣、四武 臣。每尊塑像的神态各不同。文臣有儒者 风范,武臣则威武儒雅。殿内横梁上有两 方匾 “功宏业震” 、“岱宗昭贶” ,均为 乾隆皇帝的御笔。
        岱宗殿后面有一条幽静的穿堂,通向 寝宫育德殿。这种前为朝堂、后为寝宫的 格局,是典型的“前朝后寝”的宫室规制。现在殿内供奉着三官神像,天官居正中,地 官、水官分坐左右。两侧及外间抱厦,分立九位文武府臣。这些神像雕成于明成化十七 年(1481年),十分精美,风采动人,神韵超俗,堪称古代艺术的精品。
        育德殿北面为二层的后罩楼,旧时供奉着神像。现为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展厅。
        中路两侧有东西廊院,其布局相对自由。东廊由六个小院组成,北边是仿照苏州园 林风格建造的花园。穿过花园往北,有御坐房,是供皇帝和后妃们休息的地方。东廊还 有春秋殿,供奉关圣帝君。西廊院供奉多为民间俗 神,有药王殿、鲁班殿、马王殿、月老殿、火祖 殿、玉皇殿、斗姥殿、岳帅殿等。
        东岳庙碑刻丰富,散落在东西碑林、正院、东 廊、西廊、北院各处。东岳庙碑刻究竟有多少块,一 直众说纷纭,民间流传着“东岳庙的碑刻数也数不 清”的说法。碑刻的数目历次统计数目也有所差异。 根据2002年出版的《东岳庙》一书(陈巴黎编著,中 国书店出版社)统计,东岳庙有资料记载的碑刻多达 163通,最早的碑刻是元天历二年(1329年)的《大 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最晚 的是民国31年(1942年)立于鲁班殿前的鲁班会碑。 其中,康熙、乾隆朝的碑刻数目最多。现中路正院中 就有石碑89通。这些碑刻中,最著名的就是由元代著 名书法家赵孟頫撰额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 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俗称道教碑。赵孟頫好佛道之学,与玄教宗师张留孙、吴全节交往 甚密。元至治二年,张留孙羽化,赵孟頫悲痛不已,奉诏撰上述碑刻,详细记述张留孙之盛 迹。该碑至今保留完整,树立在东碑林张留孙祠堂前。碑体高达4米,碑文为两面刻,各28 行,行60字,共2780字,2001年经专家鉴定,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北京火神庙


        北京市火神庙众多,均为祭祀火神而建。其中,什刹海火神庙又名 “敕建火德真君 庙”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什刹海旁,是北京市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历 史最悠久的一座,属道教全真道祖庭白云观的下院。1981年,被北京市政府公布为市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帝京景物略》、《日下旧闻考》等记载,火德真君庙始建于唐代贞观六年(632 年)。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重修,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扩建,并覆琉 璃碧瓦顶。清代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又重修,门及后阁俱加黄瓦。
        火神庙保存相对完好,共三进院落,主体建筑有隆恩殿、火祖殿、斗姥殿、万岁景 命阁。隆恩殿位于庙内最南端,殿内供奉隆恩真君王灵官。主殿火祖殿位于隆恩殿北 面,殿内供奉火祖南方火德荧惑星君。火祖殿殿顶有一漆金八角蟠龙藻井,非常精美。 斗姥阁位于火祖殿北面,阁内原悬有乾隆御匾“妙统辰枢” 。万岁景命阁又称玉皇阁, 位于庙内最北端,阁内供奉玉皇大帝。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为火祖圣诞,盛况空前。
        


        

北京火神庙


        

天津天后宫


        天津天后宫位于天津旧城东门外三岔河口西岸,处于大运河与海河的交汇处。天后 宫又称天妃宫,俗称娘娘庙,和福建莆田湄洲岛妈祖庙、台湾北港妈祖庙,并称为祖 庙。天津天后宫是唯一一座由皇朝敕建的妈祖庙宇。1954年和1982年,天后宫两次被天 津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离大海不远,是江南盐、茶、粮食、丝绸通过运河输往北京的必经之道。为保 佑水上交通的安全,元泰定三年(1326年),人们便往这里修建了天后宫。天后宫初建 时称为天妃宫,宫名来自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年) “护国明著天妃” 的封号。消康熙 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敕封海神娘娘为 “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慈天后” ,天妃宫从此 改称天后宫。
        


        

天后宫献殿


        天津天后宫自建成之后,屡经修葺。明代永乐元年(1403年) 、正统十年(1445 年) 、万历三十年(1602年) ,曾先后三次重修天津天妃宫。嗣后,自清顺治十七年 (1660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先后十次重修。其中以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 修的规模最大。民国时期(1911~1949年),也对天后宫进行过修葺。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对海河,占地面积5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734平方米。天后宫 从东至西,由戏台、幡杆、山门、牌楼、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分列南北 的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建筑组成。
        天后宫戏台,坐东朝西。“文革” 中戏台被拆毁,1985年重建。旧时农历的三月 二十三日是天后的诞辰。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在天后宫举办庙会,山叫皇会。届 时,天后宫中有舞龙灯、跑旱船、踩高跷、耍狮子、演戏等各种活动,人山人海,盛况 空前。
        幡杆,又名旗杆,高高地耸立在山门之前。过去,除庙会期间挂幡之外,夜间还点 灯为运河上的航船指明方向。
        山门单檐歇山顶,门额镌刻 “敕建天后宫” 。中间圆形拱门内,迎面有 “佑护三 津” 匾额,背面有 “灵护万方” 匾额。天后宫初建时并没有这座山门,此山门为清乾 隆十四年(1749年)建。同治五年(1866年)因宫前火灾,山门遭焚,由 “涌源号修 补” 。1923年,为拓展宫前道路,将山门后移。
        牌楼迎面斗栱中央竖嵌木匾 “天后宫” ,下侧有匾额为 “海门慈筏” ,牌楼背面匾 额为 “百谷朝宗” 。牌楼原在宫外。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增建山门后,牌楼变为在 宫内。康熙十三年(1674年) ,天津道副使薛柱斗重修牌楼并变更了额名。清同治五 年,因宫前失火,殃及牌楼,由 “公善堂修补” 。“文革”期间,牌楼被拆毁。1985年 在原址重建。
        牌楼的两侧,北为鼓楼,南为钟楼,重檐歇山顶。钟鼓楼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重建。
        前殿是天后宫过去的山门,歇山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前殿前檐下正中匾额为 “三津福主” ,后檐下为 “普天同济” 。殿内有五尊泥塑神像。前殿中供奉着道教护法 神王灵官的神像。此外,前殿还有天后四大金刚的神像。这四大金刚就是千里眼(朱 雀) 、顺风耳(玄武) 、加善(青龙) 、加恶(白虎)。需要注意的是,现存前殿为 1985年根据历史照片复原重建。
        


        

天后宫戏台


        正殿俗称大殿,是天津天后宫中的主体建筑,为敬奉天后娘娘之所。天后娘娘中居 佛龛,凤冠霞帔,容颜慈祥,前后左右分列四位侍女。正殿建于宽大的台基之上。清道 光二十七年(1847年)台基曾更换过部分阶条石和压面石,石面留有“道光二十七年五 月重建”题刻。正殿平面建筑呈 “凸”字形,前接抱厦,后接凤尾殿,由三座建筑勾连 搭建组成。前为卷棚悬山顶抱厦,面宽三间,进深一间; 中部为七檩单檐庑殿顶,面宽 三间,进深三间;后接凤尾殿,系卷棚悬山顶,面宽、进深均一间。
        藏经阁旧称后楼,二层楼阁,面宽五间,青瓦硬山顶,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 年)。自藏经阁建立到民国成立的四百多年时间里曾多次修葺。1923年,因藏经阁“代 远年深,柱石下陷,山欹欲倾,瓦败垣颓” ,庙内决定由众绅商重建。为纪念此次重 建,1924年和1925年,在藏经阁楼下的南北山墙上,分别镶嵌《重修天后宫后楼碑记》 两块。
        启圣祠又称后殿,面宽五间,原为祭祀天后父母之殿,后作为存放皇会期间天后娘 娘出巡的木雕轻便像的处所。
        天后宫是天津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群体,素负盛名。
        

天津吕祖堂


        吕祖堂位于天津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 家胡同18号,是为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而修建的道教寺观,也是全国现存惟一的 一座义和团的坛口。1982年国务院将吕祖 堂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吕祖堂始建于明代宣德 八年(1433年) ,当时为永丰屯屯中祠 堂。清朝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修葺 后,改为吕祖庙观,定名为 “吕祖堂” 。 乾隆六十年 (1795年) 、道光十九年 (1839年)和民国9年(1920年)三次修葺,形成了现在这样的规模。
        现存建筑主要有山门、前殿、后殿和五仙堂。前殿主要供奉吕洞宾,后殿供奉北斗 元君,两侧有药王和药圣。西侧院五仙堂供奉着道教北五祖。
        需要注意的是,吕祖堂之所以出名,主要在于它曾是义和团的总坛口。清朝光绪 二十四年(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喊出了 “扶清灭洋” 的口号。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八国联军妄图占领大沽和天津,进而攻占北京。著名的乾字团首领曹福田 率领数千名义和团战士来到了天津。由于吕祖堂濒临南运河,距天津城西门仅三里地, 交通方便,于是就将总坛口设在了吕祖堂内。曹福田(?~1900年),直隶静海人, 游勇出身,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在静海、盐山、庆云一带设坛建团,被推为团首。刘呈 祥、林黑儿和独流镇“天下第一团”首领张德成等人,经常到此处拜坛、聚会,商议抗 击八国联军事宜,指挥义和团作战。鏖战老龙头火车站、攻打紫竹林租界等许多战斗对 策,都发自此坛口。在义和团和帝国主义侵略军奋战的数月期间,吕祖堂坛口成为当时 天津义和团活动的中心之一。
        1985年国家文物局拨款修复后建立“天津义和团纪念馆” 。馆内陈列有吕祖堂义和 团坛口复原陈列、五仙堂义和团首领议事厅复原陈列、义和团运动发展简史陈列、义和 团运动在天津的陈列。
        


        

天津吕祖堂


        吕祖堂里还摆放有各式各样的石碑、匾额、雕刻,更显出了这里的沧桑与厚重。
        

河北曲阳北岳庙


        北岳庙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城内西南隅,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简称北岳真 君庙或北岳庙,是历代帝王遥祭北岳恒山的一组道教建筑群。
        


        

曲阳北岳庙


        在清代以前,北岳庙是祭祀恒山北岳神的主庙。直到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祭 祀活动才移到山西浑源县恒山的主峰下。同时,北岳庙的祭祀活动仍在继续。1982年, 北岳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据《曲阳县志》载,北岳庙的前身为北岳祠,始建于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 年)。南北朝北魏宣武帝年间(500~512年),在此大兴土木,扩建成北岳庙。辽时, 北岳庙毁于战火。宋淳化二年(991年),奉宋太宗之旨重修北岳庙。按庙内现存明代 碑刻中所绘北岳庙图,当时有三重门,最南为神门(同时为县城的西南门),神门之 内,还有牌坊、朝献门、御香亭、凌霄门、三山门、飞石殿、德宁之殿、厚载门,两侧 还有附属建筑。可惜不少建筑已毁。
        北岳庙坐北向南,现存建筑大部分为宋元时期风格,建筑布局呈田字形,中轴对称,中 轴线上自南向北,现存古建筑依次有御香亭、凌霄门、山门、飞石殿遗址和德宁之殿等。 御香亭为明代遗构,平面八角形,三层檐布瓦顶,花琉璃脊,内外檐柱各八根,四 面设券门,精致玲珑,保存完好。
        飞石殿毁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大火,现仅存殿基。
        德宁之殿是北岳庙的主体建筑,于元代至正七年(1347年)重建,是我国现存最大 的元代木结构建筑,通高30米,占地2000多平方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重檐庑殿 青瓦顶,琉璃脊。殿堂前有高大的 月台,台阶石砌,周围有白玉石栏 杆。殿内悬 “德宁之殿” 四字巨匾。 殿内两侧壁上有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 的壁画 “天宫图” ,东壁为 “云行雨 施” ,西壁为 “万国咸宁” 。其中, 西壁的 “飞天之神” 钟馗像最为珍 贵。东壁画 “云行雨施” ,高8米, 长18米,是天神兴师动众施云布雨、 普降甘霖的场景,画中最大的人物高 3余米,尺度很大,画中的苍莽巨龙腾云驾雾,体态蜿蜒,极富动感。西壁画“万国咸 宁” ,是众天神在圆满完成施云布雨的任务后,浩浩荡荡、胜利回宫的场景。东西两侧 壁画共有73个人物,线条流畅,形象各异,栩栩如生,其构图严谨,场景宏大,是中国 艺术的瑰宝。此外,殿内北面墙壁上绘有“北岳恒山神出巡图” 。
        北岳庙是河北省最大的碑群之一,庙内保存有北魏、北齐、唐、宋、元、明、清等 各代碑碣、经幢、石雕等160余件,是研究北岳庙历史的宝贵资料。其中最早的碑刻立 于北魏和平三年(462年),非常珍贵。另外还有元代赵孟頫《大元朝大夫骑都尉弘农 伯杨公神道碑铭》、被康有为称之为“神品”的大魏王府君碑、被誉为三人宋碑之一的 韩琦碑等。
        


        

北岳庙山门


        

山西芮城永乐宫


        


        

永乐宫宫门


        永乐宫位于山西芮城县城北2公里,北面中条山,南临黄河,是中国现存著名的元代 道教宫观,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宫内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山门、龙虎殿、三清 殿、纯阳殿和重阳殿。除山门是清代建 筑外,其余四座均是元代建筑。殿内有 精美的壁画约1000平方米,这些壁画是 我国非常珍贵的艺术遗产。1961年永乐 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永乐宫原建于芮城县西南的永乐镇 (旧属永济) 。20世纪60年代修建三 门峡水库时,因永乐镇位于三门峡水库 淹没区,遂按原貌搬迁于现址。永乐宫 是唐代道士吕岩(字洞宾,号纯阳)故 里。吕洞宾是 “八仙” 中传闻最多、影响最大、故事最多的一位,许多地方都有祭祀他 的吕祖阁。《宋史》记载: “(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 里,世以为神仙。” 《全唐诗》收有他的二百余首诗。根据宫内有关碑碣和文献记载, 吕洞宾生于唐贞元十四年(798年) ,64岁中进士,生前普济众生,为民造福,云游四 方,为贫困百姓治病解危。民间俗语有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赖人” 。据史料记载,宋 徽宗曾下诏赐吕洞宾为 “妙通真人” 。吕洞宾死后,唐人为了纪念他,就将他的故居改 为祠,名为 “吕公祠” 。
        金末,祠毁于火。蒙古定宗二年(1247年),开始在原基址上修建。宫内元中统三 年(1262年) 《大朝重建纯阳万寿宫之碑》中记载了修建的相关情况。由于工程浩大, 前后经历一个多世纪,到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才基本竣工。
        永乐宫的主体为元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采用了辽金时期的 “减柱造” ,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风格,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无极门是永乐宫原有的宫门,又称龙虎殿,清代增筑宫门之后,演变成现在的第二 重门殿。殿内两梢间原有青龙、白虎塑像,故以 “龙虎”命名。无极门面宽五间,进深 两间六椽,单檐庑殿顶,举折坡度平缓,斗栱五铺作单杪单下昂。门上悬“无极之门” 竖匾,字体秀美,笔力遒劲。中柱上装板门,门枕石上雕刻石狮,台基压栏石上雕角 兽,姿态生动,刀法有力,是石雕艺术中的佳作。
        


        

永乐宫三清殿


        


        

永乐宫纯阳殿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面宽七间,进深 四间八椽,单檐庑殿顶,供奉玉清元始天 尊、上清灵宝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三位尊 神,是永乐宫中最主要的一座殿宇。该殿 取名无极殿,源于道教以 “三清” 为 “无 极至上” 的缘故。殿前设大月台,为陈 设供器和进行祭祀活动而设。殿内采用 “减柱造” ,仅在后半部设金柱八根,以 安置三清神像,其余内柱均减去不用。殿 内绘制大幅人物壁画《朝元图》,精美绝 伦。殿顶藻井镂刻贴金的蟠龙。屋脊镶 黄、绿、蓝三彩琉璃,龙吻高达3米,整体为一条盘旋的巨龙。正脊饰宝珠、龙、凤、 牡丹、莲、菊等,垂脊有海马、牙鱼、狮子等。四檐角各安角神,威猛庄严。这些琉璃 制品,鲜艳夺目,充分反映了元代山西琉璃手工业的成就。
        纯阳殿又名混成殿,用甬道与三清殿相连,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八椽,因供奉道教 祖师吕洞宾,故又称吕祖殿。殿内减去次间四根金柱,空间颇显宽敞。殿内梁枋和藻井 还保留着部分彩画。
        重阳殿又名七真殿,也称袭明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因供奉全真 教祖师王重阳和他的七个弟子而得名。重阳殿是现存四座殿宇中规模最小者,殿内的梁 架结构简洁,用材比较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永乐宫早已闻名中外,但无极门(龙虎殿)兼作戏台则未被人 注意。景李虎在《永乐宫龙虎殿考论》 (《中华戏曲》第8辑,山西人民出版 社,1989)中论及无极门虽为宫门,但 同时兼为戏台。无极门在建筑构造上最 大的特点就是后檐 (正对三清殿)明间 的踏步缩至台基内侧,宽2.54米,进深 2.95米,而且在踏步开口两侧有低于殿 内地平面的凹槽,宽深均为0.15米。如 果在槽上架上木板,则正好盖住台基内 侧的踏步,使殿内成为一个完整的适合于演出的空间。前檐踏步则如普通建筑,从建 筑自身伸出。因此,根据无极门在整个建筑群中的位置以及建筑特点,特别是根据后 檐明间台阶的特殊形式、台阶口的凹槽、正对主殿的特殊位置,可以推断这是一座宫 门兼作戏台的 “多功能” 建筑。实际上,明清时期甚为流行的山门戏台的创建,大概 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此种形式戏台的启发。
        永乐宫的壁画艺术极其珍贵,是我们研究艺术科学和历史科学的宝贵资料。
        


        

永乐宫八仙故事壁画


        


        

永乐宫陈大帝壁画


        龙虎殿内壁画在两梢间,内容为神荼、神将、神吏、城隍、土地等神祗,人物造型 高大雄昂、威风凛凛,虽有残损,但别具风致。
        无极殿内四壁满绘壁画,面积约403平方米,画面 壮丽,价值极高,堪称中国壁画史的明珠。根据殿前明 代天启四年(1624年) 《重修诸神牌位碑记》中记载: “(三清殿)规模宏巨,广庑翼翼,邃靓轩豁,金碧辉 煌,壁画纷天神像三百有六十。”但实际共有大小神像 286尊。像的高度不一,多在2.50米左右。这些壁画统 称《朝元图》,描绘的是群仙朝谒元始天尊的情景: 前 墙以青龙及白虎星君为先锋; 神龛背面画三十二天帝 君; 东部画两位帝君及一位圣母; 西边画两位帝君及一 位圣母; 中间神龛的左右侧壁,各画一位帝君作领班。 这些主要神像周围有雷公、电母、各方星宿神及龙、 蛇、猴等多位神君,还有武将、力士、玉女在旁侍奉。 全图近300个神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形成了一道朝圣的洪流,气氛神圣、庄严。这 些神像,姿态各异,坐立俯仰尽有; 表情不同,喜怒哀乐尽现。画面利用了不同的面部 颜色、衣着和神态,去表达不同神仙的身份、性格,帝君多比较肃穆;武将则全身披 甲,鬓发飞扬; 玉女则神态轻巧,有的在对话,有的含情微笑,有的在沉思,也有些在 顾盼,各具特色。
        纯阳殿门的两侧墙上绘有两幅反映道士日常生活及举行宗教仪式的壁画,上角有作 者题记: “禽昌朱好古门人张遵礼十八人” 。此画完成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比 三清殿晚30余年。全殿壁画通过52幅连环画,把吕洞宾的一生巧妙地穿插组织在一起, 内容包罗万象,有酒楼、茶肆、山野、村舍、舟船、宫廷、厨房、医馆等。每幅画都有 明确主题,技法多种多样,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再现。 如“黄粱梦觉”绘出了乡村旅店的情况,“瑞应永乐”反映了婴儿初生及当时家庭生活 状况,“神化赵相公”描绘了当时私塾儿童读书的情形。壁画也多有反映建筑的,强调 建筑外轮廓线,色彩艳丽。
        重阳殿的壁画主要反映王重阳和他的7个弟子的传教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有宫 观、市井、官府、民宅、茶肆、酒店等。画中人物三教九流,鬼神幽明,杂处其间。壁 画无作者题记,在东壁石碑上有明洪武元年(1368年)字样,可见绘制时间相对较晚。 永乐宫的壁画画技高,画幅大,保存好,是古代绘画精品。我国著名美术史家王朝 闻先生在视察永乐宫壁画后赞誉: “这一审美对象的特殊价值尚有待于继续深入认识, 它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放异彩。至于它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奇谈怪论,也可能引起回 头是岸的积极作用。”
        

山西洪洞霍泉水神庙


        水神庙位于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 里的霍山脚下霍泉源头处,左傍霍山, 面临霍泉源头,与广胜下寺仅一墙之 隔,是祭祀霍泉水神明应王的庙宇。火 神庙与广胜寺一起,已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庙始建于唐,后毁于地震。元 延祐六年(1319年)重建,明、清时重 修了山门和仪门。
        火神庙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往北依 次为山门、仪门和明应王殿。
        山门上面为戏台,建于明代,清康 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修,面宽三开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正面塑有巡水神两 尊,背面为戏台。
        仪门亦称献殿,建于明代,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重修,面宽三开间,进深 四椽。
        


        

水神庙明应王殿


        明应王殿位于寺内后部中轴线上,元延祐六年(1319年)重建,面宽五间,四周回 廊,重檐歇山顶。殿内供奉水神明应王,全殿共有塑像十一尊,形象逼真。殿内四壁绘 有大型壁画,北面墙壁上为《尚食图》,南面墙壁上西侧为《唐僧回国图》,东侧为一 幅戏剧壁画,绘成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 ,画面上横楷书 “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 场” 。该壁画非常珍贵,反映了元杂剧兴盛时期的真实情景,是我国戏剧史上的重要作 品,是研究我国戏曲发展史的珍贵史料。
        水神庙的壁画充分表现了我国元代壁画的艺术成就,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已成为研 究我国元代社会状况的珍贵资料。
        

山西浑源恒山北岳庙


        恒山又名常山,横跨晋、冀两省,称北 岳,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 岳嵩山并称为五岳。恒山蜿蜒几百里,号称 有108峰,主峰海拔2017米,高度为五岳之 冠,分为东西两峰,为天峰岭与翠屏峰。唐 贾岛游北岳庙后写诗一首: “天地有五岳, 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人 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 天地德。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山上寺、观林立,明、清时恒山就有 “三 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 之称。恒山以道教闻名,道教称恒山为三十六洞天的 第五洞天,名总玄洞天。恒山现存有大量古建,如北岳庙、纯阳宫、文昌阁、九天宫、 会仙府、关帝庙、龙王庙、娘娘庙、白衣殿、朱衣殿、太乙庙、灵官殿等。恒山古建筑 群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岳庙是恒山上最宏伟的庙宇,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年) ,坐落于西峰 上,是恒山上较早的道教宫观。明洪武年间进行大规模重建,并留存至今。明弘治十四 年(1501年)改为寝宫。
        


        

恒山北岳庙全景


        


        

恒山北岳庙正殿


        山门为单檐悬山顶,面宽三间。山门两侧为青龙殿、白虎殿。山门后为百余级石 阶,石阶上为正殿,又称 “朝殿” 。 朝殿为恒山规模最高、最大的建筑, 依山势修建,地势险峻,气势雄伟。 徐霞客曾这样形容道: “上负绝壁, 下临宫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 下,穹碑森立。” 朝殿建于明弘治 十四年(1501年) ,面宽五间,进深 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前石碑、匾额 众多,有元代铁铸菱形云碑等,非常 珍贵。其中有明成历二十七年(1599 年)立的藏经碑,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立的御碑,以及《恒山真迹图碑》等,均 非常珍贵。殿前檐悬竖匾,书“贞元殿”。殿内正中供奉北岳大帝金身像,两侧为四位 文官和四大元帅。殿内悬有清康熙御书 “化垂悠久”匾额一块。殿外两侧有东西耳房、 藏经楼、钟鼓楼等建筑。
        

山西浑源恒山九天宫


        九天宫又名东道院,位于恒山青柯坪东。
        九天宫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坐东向西,依山势而建,四合院式建筑, 布局严谨。
        山门为砖砌拱形门洞,上书“九天宫” 三字。山门两侧有钟鼓楼。
        正殿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彩色琉璃覆顶。殿内供奉九天娘娘等。九天娘娘又称 为九天玄女,为道教尊崇的上古女神、圣母元君的弟子、轩辕皇帝的师傅。
        


        

恒山九天宫


        

山西浑源恒山会仙府


        会仙府又名集仙洞,位于恒宗殿西北处会仙崖的半山崾间,是恒山最早的道仙居住 之所。现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会仙府道教历史悠久。据《广仙列传》载: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29年),三茅真君 茅盈、茅衷、茅固曾在此修炼。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1年),恒山著名道士裴文度曾 在此修炼。
        会仙府依崖而建,凿崖为府,为会仙崖的主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硬山顶内共 有神仙塑像27尊,正中为福、禄、寿三星。东西两侧为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共24位 神仙,包括人们熟悉的“八仙” 。众仙塑像神态各异,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会仙府四周崖壁上遍布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摩崖石刻,有“天下名山” 、 “昆仑首派” 、“天地大观” 、“一 统河山” 、“南观万国’ 、“北地洞 天” 、“景对南天” 、“物外仙都” 、 “云中揽胜” 、“壁立万仞” 等。其 中,金代的 “天地大观” 、明代的 “壁 立万仞”字体巨大,价值最高。
        会仙府建于恒山最高处,可观云 海、日出等美景,风景独秀。沿会仙府 向西北而上,可见一巨石裂缝,沿裂缝 登上陡璧,有不足3平方米的方形岩石, 岩石上刻棋一局,这就是恒山八景之一 的“琴棋台” 。琴棋台是昔日文人对弈、赋诗、作词、赏景之处。会仙府东侧有玉皇 阁,为二层木构建筑,歇山顶,上供玉皇大帝,下供北斗魁星。玉皇阁东侧是御碑亭, 八角形,亭中有清康熙帝御书“化垂悠久”石碑一通。
        明代董泽在《琴棋台》一诗中写道: “恒山绝顶即蓬莱,传说神仙到此台。当日琴 囊随野鹤,至今棋局锁苍苔。砌旁瑶草年年长,洞口桃花岁岁开。直上云梯凭一览,恍 然身向广寒采。”
        


        

会仙府山门及总体


        

山西浑源恒山寝宫


        寝宫位于恒山飞石峰山腰的一个天然大石窟前,三面环壁,一面临崖。该石窟是恒 山十八景之首的“幽窟飞石” ,又称“飞石窟”。窟内建有北岳寝宫。寝宫原是恒山的 旧主庙。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扩建时,在恒宗峰的山腰处建了恒宗殿,作为恒 山最主要的建筑。这样,旧主庙就变成北岳大帝夫人的寝宫。寝宫是恒山现存最早的古 建筑。
        寝宫正殿为上下两层结构,下层面宽五间,上层面宽三间。正殿右侧高台上,建有 后土娘娘庙。寝宫前方还有梳妆台,传说每日北岳娘娘在这里梳妆打扮后,就去帮助北 岳大帝处理事务。正殿东南侧有“还原洞”。飞石窟外南崖峭壁上有“紫霄洞”。
        飞石窟内外有许多摩崖石刻,如“飞石遗踪” 、“峻极九天” 、“云中盛景” 、“洞 门春晓”等,其中明御使王献臣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和雁门使者锦洛题的“耸 翠流丹”最有价值。这些石刻优雅大方,美化了恒山,是恒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恒山北岳寝宫


        


        

飞石窟石刻题诗


        

山西太原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是集古建园林、自然山水,雕塑碑刻和古树名木为一 体的著名旅游胜地,保留了宋、元、明、清、民国等时期的建筑,其中尤以圣母殿、渔 沼飞梁、献母殿、水镜台等古代建筑和宋代侍女塑像、周柏、唐太宗李世民《晋祠之铭 并序》碑等尤为珍贵。刘大鹏(1857~1942年)在《晋祠志》中写道: “三晋之胜,以 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1961年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于,乃周武王之子,周成王胞 弟,晋国开国诸侯。晋祠就是为纪念唐叔虞而建,历史悠久,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最早 的文字记载见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其中提道: “沼西际山枕水, 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 羁游宦子,莫不寻梁集契,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北齐初年,魏收在《魏 书·地形志》也提道: “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东入汾,有晋王 祠。”从这些记载可知,早在1500多年前,晋祠的建筑已有一定的规模。后来历经修葺 和扩建,终成现在的规模。
        晋祠的整体布局错落有致,自东向西形成一条轴线。中轴线上从山门起,依次有水 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北部随地势自然 错综排列,有文昌宫、东岳庙、关帝庙、唐碑亭、唐叔虞祠、朝阳洞、待凤轩、三台 阁、读书台和吕祖阁等。南部具有江南园林风格,有胜瀛楼、白鹤亭、傅山纪念馆、三 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等。在祠区最南部还有奉圣寺、浮屠院、 舍利塔和翰香馆等。其中,宋代建的圣母殿、龟沼飞梁和金代建的献殿,被文物部门鉴 定为三大国宝建筑。
        


        

晋祠圣母殿


        下面介绍一下东西轴线上从山门到圣母殿的主要建筑:
        水镜台是进入山门后的第一座建筑,是古代演戏的舞台。东面悬挂着消康熙年间 (1622~1722年)晋祠人杨廷翰所书 “晋名泉”横匾,字迹雄劲有力。四面 台中央悬挂着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年)翰林院编修晋祠人杨二酉所书 “水 镜台” 匾,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水 镜台” 山门《前汉书·韩安国传》 “清 水明镜,不可以形逃”之句,谓忠奸是 非尽人皆知。旧时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 晋祠庙会、六月十五晋祠河会期间,都 会在水镜台演戏娱人酬神。
        


        

晋祠对越坊牌坊


        从水镜台向西,经智伯渠、金人台,就是对越坊。对越坊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 年)。“对越” 二字出自 《诗经·周颂·清庙》: “秉文之德,对越在天。” “对” 为 报答,“越” 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对越” 匾与傅山书 “难老” 匾 (在难老泉亭) 、杨二酉书 “水镜台” 匾并列为晋祠三大名匾。
        钟、鼓楼分列于对越坊两侧,两楼形制相同,创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下 面为石砌基址,楼顶为重檐十字歇山顶,上饰彩色琉璃瓦。钟楼内有9999斤大钟一口。 鼓楼内置大鼓一面。
        献殿在对越坊以西,是旧时举行隆重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献殿创建于金大定八年 (1168年) ,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晋 汾古建考查纪略》一文中写道: “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梁身 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殿之四周均无墙壁,当心间后辟门,其余各间 在坚厚的槛墙之上安直棂栅栏,如营造法式小木作中之叉子,当心间门扇亦为直棂栅栏 门。” 献殿是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鱼沼飞梁位于献殿与圣母殿之间,是进入圣母殿的要道,似为祭祀仪式而设。古 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因沼内多鱼,故名 “鱼沼” 。古人又曰“架桥为虚,若飞 也” ; “飞梁石磴,陵跨水道” ,故有 “飞梁”之称,飞梁的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据北 魏《水经注》提到: “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 可 见飞梁最迟始建于北魏。现存飞梁 则是北宋时和圣母殿同时修建。这 种结构奇特的十字形桥梁为我国建 筑史上的实物孤例,是研究我国古 代桥梁建筑的重要实物史料。近代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评价 道: “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 见,实物仅此一例,洵为可贵。
        


        

晋祠鱼沼飞梁


        献殿以西就是晋祠最为著名的 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 鱼沼,左有善利泉,右有难老泉, 位置居中,是晋祠现存建筑中规模 最大、最古老的建筑。《太原县 志·礼典》提道: “晋源神祠在 晋祠,祀叔虞之母邑姜。宋天圣 间(1023~1031年)建,熙宁十 年(1077年)以祷雨应,加号昭 济圣母。崇宁三年(1104年)初 奉敕重建,政和元年(1111年) 加封 ‘显灵’ ,次年(1112年) 改 ‘惠远’ ,元至正二年(1342 年)重修。” 1993年翻修时于后 墙发现许多宋代壁画,可见圣母殿的,建造年代确是北宋天圣年间。圣母大殿,面宽七 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四周围廊,所谓 “副阶周匝” ,是我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 “副阶周匝” 的最早实例。殿四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角柱显著升起,使前檐曲线弧度 加大,增加了建筑的外观美。殿内和前廊采用减柱造,共减去12根柱子。圣母殿是我国 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特别应该关注的是,圣母殿中完整地保存了43尊彩绘泥塑像,两尊小像为明代补 塑,其余则为宋代原塑。其中,最为珍贵的是33尊侍女像。这些侍女像无一雷同,生动 活泼,活灵活现,举手投足,顾盼生姿,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59年我国雕 塑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看到这组雕塑后,在他所著的《中国古代雕塑的杰出作品》一书 中写道: “她们各有各的特殊形象: 身体的丰满与俊俏,脸形的清秀与圆润,各因性格 和年龄的大小而异; 口有情,目有神,姿势自然,各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全身 比例适度,服装鲜艳,衣纹随身体动作而转动。我们站在这些像中间,不但看见她们轻 巧的动作,还像听见了她们清脆的笑声,快乐的言谈,或不乐意的小小的讽言讽语,清 楚地了解她们彼此间的思想感情关系; 这是人的社会,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
        晋祠内文物荟萃。如晋祠现有历代碑刻300余通,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 序》共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李世民东征高丽归来,率 群臣重游晋祠,并亲撰铭文,留下了代表他晚年高超书法和政治思想的名牌,被后人誉 为仅次于王羲之《兰亭序》的行书杰作。
        最后,撷取唐代大诗人李白和白居易咏叹晋祠的两首诗,以飨读者。李白在《忆 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云: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 微波龙鳞莎草绿。兴来携妓态经过,其若杨 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 娥。” 诗中详细叙述了作者在晋阳受到好友 热情款待,相偕游览晋祠的情景。白居易在 《和裴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中云: “旧 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 在中央。春变烟波色,睛添树木光。龙泉信 为美,莫忘午桥庄。” 唐代的这两位大诗人 对晋祠的赞美可略窥一斑。
        


        

晋祠胜瀛楼


        


        

晋祠水母楼


        

山西太原纯阳宫


        


        

山西太原纯阳宫


        纯阳宫俗称吕祖庙,位于山西省太原 市五一广场西北隅,是为了供奉吕洞宾而 建。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 山西省博物馆二部。
        纯阳宫始建年代无考,相传元代道 教长春真人的弟子宋德芳曾主持过这座 道观。元明两代,吕洞宾被封为 “纯阳 帝君” ,在道教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因 此,专祀吕洞宾的纯阳宫、吕祖庙遍及全国各地。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道教 兴盛。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朱邦祚和范朝引等对纯阳宫进行大 规模扩建和改建,在宫内构筑了很多洞石亭阁,将中国道观建筑艺术和园林建筑艺术巧 妙地融为一体,设计新颖。明代朱求桂在诗中描写了纯阳宫的幽静奇妙,写道: “嚣尘 不到处,碧洞可栖霞。白鹤时临水,青猿独卧沙。古松邀月隐,修竹弄风斜。闲共山人 语,清幽兴最赊。”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 ,郡守郭晋、太谷人范朝升曾先后出 资扩建和修葺纯阳宫,使纯阳宫更加恢宏壮观。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 ,道士高 炼冒主持,又在后院窑顶建三层阁楼。明清时期,纯阳宫一直是太原的胜景之一。《山 西通志》中描写道: “最高处,名曰小天台,登其巅,朔望日香火之盛,全省首屈一 指。”
        纯阳宫共四进院落,坐北面南,占地1.1万平方米,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四柱三楼 木牌坊、道德门、纯阳殿、方形两层亭、巍阁等。
        宫门前为四柱三楼式牌坊,斗栱重叠,琉璃覆顶,悬“吕天仙祠” 匾。
        宫门为三孔砖砌拱门,中间拱门高大。中间拱门上书 “道德之门” 四字,两侧有楹 联,背面有砖刻,“蓬壶佳瑞” 四字。
        跨入宫门,则一连四进院落。第一进院有过厅、耳房和配殿。院内古树参天,环境 幽雅。第二进院落有纯阳宫的主殿吕祖阁,面宽三间,单檐歇山绿色琉璃瓦顶。绕过吕 祖殿后,穿过檐下门洞(檐下书 “瀛洲妙境”楷书四字) ,可进第三进院落,院中有方 形两层亭,上层为八角攒尖顶,下层呈方形,面宽和进深均为三间。整座建筑设计独 特,按八卦方位而建,又称八卦楼。这进院 落平面别致,四角建攒尖屋顶的亭,风格独 特,空间丰富。
        第四进院落是两层的四合院,正面底层 为砖石结构的窑洞,其余三面上下均为木构 建筑。正楼背后有三层楼阁,名为小天台, 为纯阳宫的最高点。清乾隆年间 (1736~ 1795年)所建。可扶梯而上,登高远眺,心 旷神怡。
        


        

纯阳宫宫门


        

山西太原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位于太原市西南20余公里处的龙山东巅,为国内仅存的元代全真道教石窟 群,也是国内最大的道教石窟群。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石窟主窟开凿于元太宗六年至十一年(1234~1239年),由道人宋德芳主持修 建,现第四、第五窟则约建于唐高宗和唐玄宗时期(650~755年),现保存完好。
        龙山石窟现存石窟8个,雕像65尊。八个洞窟分别是: 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 真龛、三天大法师龛、七真龛以及两座辩道龛。
        第一窟为虚皇龛,共有雕像21尊,圆拱形门洞,正壁供奉元始天尊坐像,头不存。 东西两壁各有侍者像10尊,部分头已不存。洞顶原雕有盘龙两条,现已风化。第一窟中 有洞口可以通往第二窟。
        第二窟为三清龛,共有雕像15尊,亦为圆拱形门洞。洞内正壁供奉三清即玉清元始 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坐像。东西两壁各有真人和侍者像6尊。洞顶雕有 盘龙五条。
        第三窟为卧如龛,共有雕像3尊,拱形门洞,外方内圆,洞内正壁供天尊侧身卧像1 尊。东西两壁各有侍者像1尊。
        第四窟为三天大法师龛,共有雕像11尊,圆拱形门洞,洞内正壁正中供天尊坐像1 尊,两侧为两真人像。东壁有真人及侍者像3尊,西壁有真人及侍者像5尊。
        第五窟为玄真龛,圆拱形门洞,正壁供石像3尊,东西两壁无雕像。
        第六窟为辨道龛,拱形门洞,共有雕像4尊,正壁供奉真人坐像1尊,北侧壁有雕像1 尊,南侧壁有雕像2尊。洞顶雕有双凤图案。
        


        

山西太原龙山石窟


        第七窟为七真龛,又称玄门列祖洞,原洞门已毁,现洞门为新筑。洞内共有雕像8 尊,分内外两室,内室门额上题有 “玄门列祖洞” 七字,洞内有雕像8尊,正壁3尊,南 壁2尊,北壁3尊,其中7尊为王重阳七大弟子像。洞顶雕有祥龙图案。
        第八窟为辩道龛,圆拱形门洞,洞内现仅存雕塑残泥。
        龙山石窟是研究道教发展史和道教石窟艺术的重要资料,有很高的价值。
        

山西晋中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晋中市榆次区旧城东 大街中段北侧。1996年,被国务院公 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 (1362年) 。初建时仅建有大殿、 东西廊房、山门一间。明代曾多次扩 建。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年) 又 增建道院、财神庙。清道光三十年 (1850年)增建了配殿。庙内所存嘉 庆十四年(1535年) 《增修榆次市城 隍庙显佑祠记》记载了城隍庙在明成 化年间、弘治年间、正德年间、嘉庆年间的几次扩建情况。
        榆次城隍庙布局严谨,大致分为前、中、后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均建于 高台之上。现存建筑有山门、玄鉴楼、城隍殿、后殿、东西廊庑等。
        山门面宽五间,单檐歇山顶,雄宏壮观。
        山门后前院正面为玄鉴楼。玄鉴楼建于明正德四年(1491年) ,与乐楼和戏台有机 地组合为一完整的建筑。庙中碑记载,明弘治十年(1497年) “吉辈又于殿之迤南, 当神道正中,为阁而两廊合抱焉” ,即在正殿的南面建厂玄鉴楼。同碑又载,正德六年 (1511年) “于是左桂原、李弘道辈欲报神惠,起楼于阁之北面,为作乐之所” 。就是 在玄鉴楼的北侧建了乐楼,也即玄鉴楼的出厦。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清代,当地人又匠 心独具地在乐楼前建戏台。此时,乐楼的一层充当戏台的后台。戏台的两侧为斜向的八 字音壁,尺度较大。玄鉴楼为重檐歇山顶,戏台为单檐卷棚顶,两侧的音壁为单檐歇山 顶,几种屋顶形式高低错落形成优美的造型。总之,玄鉴楼、乐楼和戏台三者虽为不同 时期所建,可三者有机组合,宏伟壮观,兼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玄鉴楼东西两侧建有钟 鼓楼。
        中院正面有城隍殿,又称显佑殿,面宽五间,歇山顶,须弥座砂石台基上,前间抱 厦为献殿。
        后院正面为寝殿,东西各有三间配殿。寝殿与东西配殿间各有一砖雕影壁,造型生动。
        


        

山西晋中城隍庙


        

山西阳泉关王庙


        阳泉关王庙位于山西省阳泉市东北郊10公里的荫营镇林里村南玉泉山腰,背山面 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王庙。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阳泉关王庙


        阳泉关王庙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 重修。现存正殿仍为宋代原构。
        阳泉关王庙原来规模较大,但多毁于“文革” ,现存大部分建筑为后来复建。但其 正殿为宋代建筑中的杰作,是宋代原构,是研究宋《营造法式》的重要实例,并沿袭唐 风,非常珍贵。
        现存正殿为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重建,殿内正脊下有当时重修题记。殿前无月 台。大殿呈方形,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檐角飞翘。前檐设廊,深一间, 正中间设门,两旁有窗。斗栱五铺作,梁袱上有驼峰、蜀柱、叉手等,屋脊负荷由叉手 传递。殿内有宋代重修庙宇墨书题记。四壁有清代所绘关羽故事壁画。
        庙内现有宋代经幢两块,元天历元年残碑一块,明碑两块,清碑四块。
        

山西阳泉市小河村关帝庙


        小河村关帝庙位于阳泉市小河村村边的山岗上,依山而建,高低错落,规模恢宏。 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庙内石碑记载,关帝庙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 年) 、乾隆二年(1737年)、嘉庆十三年(1707年)、光绪十一年(1895年)分别重修 和扩建,始成今日规模。
        关帝庙占地面积1850平方米,布局严谨,中轴对称。关帝庙前后共五进院落,位于 不同的标高处,中轴线从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