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葵《卢沟河记》
蒋一葵《卢沟河记》
蒋一葵
卢沟水,东南流,分为二派。东经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南经固安,至武清小直沽入海。每当晴空月正,野旷天低,曙色苍苍,波光淼森。为京师八景之一,曰卢沟晓月。
卢沟河,金时呼黑水河,桥亘周行。金明昌初建。本朝正统间重修。长二百馀步。左右石栏,刻为狮形,凡一百状。数之,辄隐其一。
卢沟桥,由西北行十里,度王家岭。岭势由西来。蜿蜒数里,至此复西向。川原献媚,林谷争奇。余登岭南望,则浑河一绣,势如游龙。东望则宫阙参差,与石相映。北望则九陵在焉。佳气葱笼,似领袖西山而襟带之者。
卢沟河即今北京市的永定河。卢沟河是充满历史情韵的河流,因有卢沟桥而著名,卢沟桥又因“卢沟晓月”而成为京师八景之一 (今称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河记》记述的就是这一著名胜景。
本文分三个层次: 先写卢沟晓月,次写卢沟桥,最后写登王家岭 (在卢沟桥附近) 远眺,既介绍了卢沟河的源流、卢沟河的历史,又描绘了卢沟河的美景。丰富的历史知识,独特的审美感受凝缩在简短的篇幅中,给读者一个悠远宏大的美的境界。
作者写“卢沟晓月”这一美景,只用了16个字:“晴空月正,野旷天低,曙色苍苍,波光淼淼。”天空、月亮、田野、曙色、波光,五个意象,交相叠出。作者没有对景物进行细致的刻画,而是用“低、正、旷、苍苍、淼淼”等印象式的词语,写出卢沟晓月的意境。作者写月,不说”月圆、月明、月清”,而单用一个“正”字。“正”的本义是处在中间位置,与偏、斜相对,故而有恰好、纯正的意义,说“月正”,既包涵了圆、明、清等义,同时,又有圆、明、清在作者眼中的综合印象。犹如一幅印象派画,画面上有一轮明月,但它给你的视觉形象不是能说清的圆、明、清,而是一个总的意象,这个意象只能用一个“正”来表达才贴切。“低、旷、苍苍、淼淼”这些词语与“正”字一样,它们传达的是作者站在卢沟桥上所得的印象,是意与象、景与情的混合物。正象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说的:“这是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的东西”,“是一个人内心感觉的直接表达。”只有从这些词语组合而成的语境中,从作者渲染的整个画面中,才能领悟到它们的恰当涵义。
作者用意象派的笔法写“卢沟晓月”,正好写出了这一美景的特色。“卢沟晓月”如作者所说是“京师八景之一”,一座桥,一片月,何以能与“西山晴雪”、“居庸叠翠”、“玉泉垂虹”等优美的山川风物媲美呢。现代作家王统照有一篇写“卢沟晓月”的散文,他对此有极充分的解说。他说:“本来,‘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最易引动从前旅人的感喟与欣赏的凌晨早发光景,何况在远来的巨流上有这一道雄伟壮丽的石桥,又是出入京都的孔道,……每个行人谁没有忧、喜、欣、戚的真感横在心头。……朝气清濛,烘托出那钩人思感的月亮——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桥。京城的雉堞若隐若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大野无边,黄流激奔,……这样光,这样色彩,……总可凑成一幅佳画,渲染飘浮于行旅者的心灵深处,发生出多少样反射的美感”。可见,“卢沟晓月”的特色就在行旅人的情思反射出它的美感。本文作者若用一般的写景方法细细描摹,反倒失去了卢沟晓月特有的风格和美感。
在极简短的篇幅中,既要写出卢沟河的源流、历史,又要绘出卢沟河的近景远景,这是极不容易的事。作者首先在结构上作了精心的安排。前两段写近景: 晓月与桥,把介绍交待的文字,融进描写之中,既自然又简练。后一段写远景,写站在王家岭上远眺所见,为晓月与桥绘制出壮丽的背景,以使《卢沟河记》一文形成完整和谐的画面。然后作者在遣词用语上刻意用功,力图用最精简的语言,表现出最丰富的内容。作者写远眺,东西南北全方位写出,但一个方位只一句话,语言极富概括力和表现力。如作者写南望浑河 (永定河的上游),只说“浑河一绣,势若游龙。”“绣”这词意义极其丰富,既有浑河的优美,又有作者心中的鲜明印象: 浑河象一条明亮鲜艳的彩带镶嵌在山岭和田野之中。用“一绣”一词,再辅之以“势若游龙”的比喻,浑河的壮美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一句话一片景需要极深的语言功力,从作者对王家岭远眺一段的描写中,可以见出作者用语的精当与凝练。
凝练的笔致是山水游记小品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深入的观察,丰富的感受,全赖它来表现。《卢沟河记》一文,可以说是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
范成大《峨眉山行记》
[2019-06-22]
-
敖英《峨眉山记》
[2019-06-22]
-
和瑛《巩宁城望博克达山》
[2019-06-22]
-
和瑛《度海都河冰桥》
[2019-06-22]
-
陈子昂《度荆门望楚》
[201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