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律
排律之作,其源自颜、谢诸人古诗之变,首尾排句,联对 精密。梁陈以还,俪句尤切。唐兴,始专此体,与古诗差别。 贞观初,作者尤未备。永徽以下,王、杨、卢、骆倡之于前, 陈、 杜、 沈、 宋极之于后, 苏、 二张又从而申之。 其文辞之 美,篇什之盛,盖由四海晏安,万机多暇,君臣游豫赓歌而得 之者。故其文体精丽,风容色泽,以词气相高而止矣。 (高棅《唐诗品汇·五言排律叙目》)
开元后,作者之盛,声律之备,独王右丞、李翰林为多 得。非王、李为独得,而孟襄阳、高渤海辈实相与并鸣。 (同上)
排律之盛,至少陵极矣,诸家皆不及。诸家得其一概,少 陵独得其兼善者,如《上韦左相》、《赠哥舒翰》、《谒先主庙》 等篇,其出入始终,排比声韵,发敛抑杨,疾徐纵横,无所施 而不可也。(同上)
中唐来,作者亦多,而钱、刘二子尤盛。他若皇甫冉、卢 纶诸人,不过所录者是。贞元后,杨巨源有《圣寿词》等作, 声律亦相绍。(同上)
元和以还,柳宗元、刘禹锡、韩愈、张籍与夫姚合、李 频、郑谷诸人,所作亦不少,然格律无足多取者。(同 上)
长篇排律,唐初作者绝少。开元后,杜少陵独步当世,浑 涵汪洋,千汇万状,至百韵千言,力不少衰。及观杜审言《和 李大夫嗣真》之作,乃知少陵出自其祖,益以信“诗是吾家事” 矣。次则高达夫数首可法。元和后,张籍、杨巨源各首,格律 亦可取。……若韩、柳辈,虽肆才纵力,工巧相矜,往往不惬 人意。(同上)
七言排律,唐人不多见。如太白 《别山僧》、高适《宿田 家》等作,虽联对精密,而律调未纯,终是古诗体段。独此四 篇(按指崔融《从军行》、清江《月夜有怀王端公兼简朱孙二 判官》、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温庭筠《秘书省有贺监知章 草题诗笔力遒健风尚高元拂尘寻玩因有此作》),言从字顺,音 响冲和,故录之附于卷末,以备一体。(《唐诗品汇》卷 九○)
沈、宋前,排律殊寡,唯骆宾王篇什独盛。佳者“二庭归 望断”、“蓬转俱行役”、“彭山折坂外”、“蜀地开天府”,皆流丽雄 浑,独树一时。(胡应麟《诗薮》 内编卷四)
排律,沈、宋二氏,藻赡精工,太白、右丞,明秀高爽, 然皆不过十韵,且体在绳墨之中,调非畦径之外。惟杜陵大篇 钜什,雄伟神奇。如《谒蜀庙》、《赠哥舒》等作,开辟驰骤, 如飞龙行云,鳞鬣爪甲,自中矩度,又如淮阴用兵,百万掌 握,变化无方,虽时有险朴,无害大家。(同上)
唐大历后,五七言律尚可接翅开元,惟排律大不竟。钱、 刘以降,篇什虽盛,气骨顿衰,景象既殊,音节亦寡。韩、白 诸公,虽才力雄赡,渐流外道矣。(同上)
钱、刘诸子排律,虽时见天趣,然或句格偏枯,或音调孱 弱,初唐鸿丽气象,无复存者。独杨巨源《圣寿无疆词》十 首,典赡精工,庄严律切,大有沈、宋风骨,第每篇不过六 韵,要之中唐诸作,此最杰然。(同上)
钱制作富而章法多乖,刘篇什钜而句律时舛,盛之降而中 也,二子实首倡之。(同上)
大概中唐以后,稍厌精华,渐趋澹净,故五七言律清空流 畅,时有可观。至排律亦仿此,则踬矣。排律自杨、卢以至 王、李,靡不丰硕浑雄,益其体制应尔。惟老杜大篇,时作苍 古,然其材力异常,学问渊博,述情陈事,错综变化,转自不 穷。中唐无杜材力学问,欲以一二致语撑拄其间,庸讵可乎? (同上)
唐大历后,五七言律尚可接翅开元,惟排律大不竟。钱、 刘以降,气味总薄; 元、白中兴,铺叙转凡。所见中唐杨巨 源,晚唐李商隐、李洞、陆龟蒙三家,杨则短韵不失前矱,三 家则长什尤饶新藻。将无此体限于材即难,曙于法亦自易乎? 惟深于诗者知之。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
初唐五言,虽未成律,然卢照邻“地道巴陵北”、“骆宾王 “二庭归望断”及陈子昂“日落苍江晚”三篇,声体尽纯,而气象 宏远,乃排律中翘楚,盛唐诸公亦未有相匹者。(许学夷 《诗源辩体》 卷一二)
初唐五言,古律混淆。古诗既多杂用律体,而排律又多失 粘,中或有散句不对者。此承六朝余弊,盖变而未定之体也。 (同上书卷一四)
唐人五言排律,其法最严,声调四句一转,故有双韵无单 韵。 初唐沈、 宋虽为律祖, 然尚不循此法。 张说、 苏、 李 峤、张九龄诸公皆然,此承六朝余弊,不可为法。(同 上)
五言排律,有双韵,无单韵。盛唐惟李、杜、高、岑、孟 浩然极守此法,而浩然实不严整。摩诘而外,复多有单韵者 矣。(同上书卷一六)
五言排律有双韵无单韵,中唐刘长卿止有五韵一篇,而他 皆严整。钱起而下,复多有单韵者矣。(同上书卷二○)
唐人省试皆用排律,本只六韵而止,至杜始为长律。中唐 元、白又蔓延至百韵,非古也。其法则首尾开合、波澜顿挫, 八字约略尽之。(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二九)
自六朝以骈丽成诗,而唐人遂制为排律。大约以六韵为 准,盖试格也。其长者不过十数韵而止。杜必简《送李嗣真存 抚河东诗》四十韵,榘矱森严,遂为文孙衣钵。即少陵集中, 百韵者仅得一首。迨元、白倡酬,夸多斗靡,而后之效尤者益 众。然连床架屋,不患无材,而患无法; 堆金积粉,不恨无 色,而恨无气。闽人徐存永《挽曹能始》一首,排至一百八十 韵,有声有泪,如颂如铭。虞山钱宗伯评曰: 述阳秋,询琬 琰,富矣哉! 古良史也。(宋长白 《柳亭诗话》卷三○)
七言排律,作者罕传。即五言排律亦罕传于中唐以后,盖 中晚格调渐弱,句欠警严,故较之初盛大异。如七言排,则尤 难于精警。所以选家多不入帙。(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卷一二)
长律所尚,在气局严整,属对工切,段落分明,而其要在 开阖相生,不露铺叙、转折、过接之迹,使语排而忘其为排, 斯能事矣。唐初应制、赠送诸篇,王、杨、卢、骆、陈、杜、 沈、宋,燕、许、曲江,并皆佳妙。少陵出而瑰奇鸿丽,一变 故方,后此无能为役。元、白滔滔百韵,俱能工稳,但流易有 余,熔裁未足,每为浅率家效颦。温、李以下,又无论已。七 言长律,少陵开出,然《清明》 等篇已不能佳,何况学步余 子? (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长律较古体长篇,熔铸最精,音韵更切,不容一字不入格 也。唐初及开、宝诸公,浑雄富丽,出以整暇。至杜子美,更 纵横于排比中,斯为至矣。元、白篇幅虽长,波澜未阔。柳州 长律,极峭蒨可喜。(乔亿 《剑溪说诗》卷下)
五言长律 (明人亦曰“排律”),作者颇伙,然不能以颢气 驱迈,健笔抟捖,则与四韵无大异,不过衍为长篇而已。杜老 五言长律,开合跌荡,纵横变化,远非他家所及。……至七言 长律,最为难工,作者亦少,虽老杜为之,亦不能如五言之神 化,他家无论也。(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各体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