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李隆基
唐明皇资禀英迈,只看他做诗出来,是甚么气魄。今《唐 百家诗》,首载明皇一篇《早渡蒲津关》,多少飘逸气概,便有 帝王底气焰。越州有石刻唐朝臣送贺知章诗,亦只有明皇一首 好,有曰:“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何!” (朱熹《朱子语类 辑略》)
唐明皇以英锐身致极治,以荒淫身致极乱,自古人君成败 之速,未有如明皇者。郑毅夫诗云:“四海不摇草,九重藏祸 根。十年傲尧舜,一笑破乾坤。”盖是意也。开元之盛,能致兵 寝刑措之治者,实姚、宋辅政之功,明皇可以无疑矣。不三四 年,遽使去位。及李林甫用事,则盘旋纠固至十八九年,败国 蠹贤,无所不至,犹以为未足也。晚年顾力士曰:“海内无事, 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林甫。”天下安得而不乱乎! (葛立方 《韵语阳秋》 卷七)
或曰: 唐自神龙以还,品格渐高,颇通远调。夫上有好 者,下必甚焉,其于诗义,亦固然尔。玄宗内智明朗,睿心疏 畅,既新国步,遂拾词华。开元之际,君臣悦豫,饯别临游, 动纾文藻,而感旧瞩芳,探奇校猎,情欣所属,辄有命赋。一 时赓歌之盛,上武虞皇,下收葑藻,词人竞进,六艺争长,固 已陵夸建安之迹,而泳贞观之余波矣。然贞观之初,浮靡虽 去,而绮丽犹扬。殆乎垂拱之后,法章陈具,吏事深刻,人怀 密志,无复疏节,先时风轨,为之一变。故感惕之言,易流于 激,悲愤之调,不吐其华,骨气顿高,风神遂委,而藻思丽情 渐异往时矣。天宝之后,治人凋谢,而乱梗外集,飘零奔溃, 无复治朝之风,求之风人闲雅之意,盖亦微矣。三变之端,殆 有出于此乎! (徐献忠 《唐诗品》)
明皇藻艳不过文皇,而骨气胜之。语象,则“春来津树 合,月落戍楼空”; 语境,则“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 语 气,则“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语致,则“岂不惜贤达, 其如高尚心”。虽使燕、许草创,沈、宋润色,亦不过此。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六朝帝王鲜不能诗,大抵崇尚纤靡,与文士竞长,编杂软 滞,略于文字中窥其治象。至明皇,而骨韵风力一洗殆尽,开 盛唐广大清明气象,真主笔舌与运数隆替相对。(钟惺 《唐诗归》)
玄宗排律,远胜太宗。(吴乔《围炉诗话》卷二)
明皇五律,盛唐高手,元美谓“藻艳不及文皇”,是陈隋之 见。(同上)
(玄宗)为诗远追古人,近蔑齐梁。建安一体,开盛唐之 风,帝实肇之。而唐诗自太宗至于中宗,未闻有律; 玄宗探韵 分题,始见近体。意四子及沈、宋由齐梁翻成近体律诗,至此 始闻于宫禁耳。(丁仪《诗学渊源》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