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之华
〔原文〕
苕之华,
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
维其伤矣!
(黄、伤,阳部。)
苕之华,
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
不如无生!
(青、生,耕部。)
牂羊坟首,(齐坟作羵。)
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
鲜可以饱!
(首、罶、饱,幽部。)
〔译文〕
凌霄花儿开了,花的颜色深黄。内 心是多么忧愁呀,又是多么的悲伤。
凌霄花儿开了,花的叶子青 青。早知我今日这般苦,不如不来 到这个世上。
母绵羊体瘦头大怪可怜呀,三 颗大星冷清地照着空鱼篓。灾荒年 头人们将吃什么呀,粮食少得可怜 又怎么能够吃饱呀。
〔评介〕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关于诗之 主旨,《毛诗序》云:“《苕之华》,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 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 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之,故作是 诗也。”其中所云“师旅并起,因之以 饥馑”等情况倒是甚合诗意,而所谓 “大夫闵时”、“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之 事,却难免贴标签之嫌。方玉润《诗 经原始》云:“周室衰微,既乱且饥, 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也。人民生 当此际,‘不如无生’,盖深悲其不幸 而生此凶荒之世耳。”此说较合诗情。 从本诗内容和抒情方式来看,其作者 当是一位生当乱世凶年的饥民。他已 实在受不了饥饿的煎熬了,于是含着 无比悲伤的心情,唱出了这首苦难者 之歌。从一个侧面深刻揭露了西周末 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悲惨现实。
一、二两章以 “苕之华,芸其 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起兴, 曲折而深沉地传达了诗人无比忧 伤、怨恨至极的心情。凌霄花儿的 深黄美丽和其叶子的青绿茂盛,本 是一片美好的自然景色。然而,这 在诗人眼里却丝毫不能激起美感和快意来。因为此时此刻的诗人正 是“心之忧矣,维其伤矣”之时,正 是感叹“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的 痛不欲生之时。美景与愁情的极度 反差与强烈对比,更突出了诗人愁情之浓郁。正如王引之 《经义述 闻》所云:“芸其黄矣,言其盛非言 其衰,故次章云其叶青青也。诗人 之起兴,往往感物之盛而叹人之 衰。有杕之杜,其叶湑湑,何其盛 也。独行踽踽,何其衰也。隰有苌 楚,猗傩其华,何其盛也。乐子之 无家,何其衰也。然则,‘苕之华, 芸其黄矣’云云,‘苕之华,其叶青 青’ 云云,物自盛而人自衰,诗人 所叹也。”这种以美景反衬哀情之 手法,必然收到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 《姜斋诗话》) 的艺术效果。
末章开头两句仍为起兴,但所 兴之物已非“苕之华”,而是“牂羊 坟首,三星在罶” (“牂羊”: 母绵 羊。“坟首”: 大脑袋。“三星”: 参 星。“罶”:捕鱼的竹篓。)这犹如两 幅特写镜头,一边是瘦弱的母绵 羊,一边是寒星高照着空空如也的 鱼篓,二者叠映,便构成了一幅荒 凉萧条的景象,与人们无食可饱 (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 “可 以”: 即何以。)的忧伤之情十分和 谐地交融于一起。如果说前二章是 以乐景写哀情的话,那么,此章便 是以惨景写悲情了。前为反面衬托 法,后为正面衬托法。起兴手法之 变化非常灵活。
此诗抒发饥者忧伤痛苦之情率 真直露,悲惨动人。从“维其伤矣” 的忧叹,到“不如无生”的悲叹,再 到“鲜可以饱”的浩叹,一唱三叹,催人泪下。清人王照圆《诗说》云: “尝读《诗》至《苕之华》,‘知我如 此,不如无生’,二语极为深痛。…… 至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真极为 深痛矣,不能卒读矣。”甚而至于 “读此诗为之太息弥日。”可见此诗影响之久,感人之深矣。
苕之华,
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
维其伤矣!
(黄、伤,阳部。)
苕之华,
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
不如无生!
(青、生,耕部。)
牂羊坟首,(齐坟作羵。)
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
鲜可以饱!
(首、罶、饱,幽部。)
〔译文〕
凌霄花儿开了,花的颜色深黄。内 心是多么忧愁呀,又是多么的悲伤。
凌霄花儿开了,花的叶子青 青。早知我今日这般苦,不如不来 到这个世上。
母绵羊体瘦头大怪可怜呀,三 颗大星冷清地照着空鱼篓。灾荒年 头人们将吃什么呀,粮食少得可怜 又怎么能够吃饱呀。
〔评介〕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关于诗之 主旨,《毛诗序》云:“《苕之华》,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 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 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之,故作是 诗也。”其中所云“师旅并起,因之以 饥馑”等情况倒是甚合诗意,而所谓 “大夫闵时”、“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之 事,却难免贴标签之嫌。方玉润《诗 经原始》云:“周室衰微,既乱且饥, 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也。人民生 当此际,‘不如无生’,盖深悲其不幸 而生此凶荒之世耳。”此说较合诗情。 从本诗内容和抒情方式来看,其作者 当是一位生当乱世凶年的饥民。他已 实在受不了饥饿的煎熬了,于是含着 无比悲伤的心情,唱出了这首苦难者 之歌。从一个侧面深刻揭露了西周末 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悲惨现实。
一、二两章以 “苕之华,芸其 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起兴, 曲折而深沉地传达了诗人无比忧 伤、怨恨至极的心情。凌霄花儿的 深黄美丽和其叶子的青绿茂盛,本 是一片美好的自然景色。然而,这 在诗人眼里却丝毫不能激起美感和快意来。因为此时此刻的诗人正 是“心之忧矣,维其伤矣”之时,正 是感叹“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的 痛不欲生之时。美景与愁情的极度 反差与强烈对比,更突出了诗人愁情之浓郁。正如王引之 《经义述 闻》所云:“芸其黄矣,言其盛非言 其衰,故次章云其叶青青也。诗人 之起兴,往往感物之盛而叹人之 衰。有杕之杜,其叶湑湑,何其盛 也。独行踽踽,何其衰也。隰有苌 楚,猗傩其华,何其盛也。乐子之 无家,何其衰也。然则,‘苕之华, 芸其黄矣’云云,‘苕之华,其叶青 青’ 云云,物自盛而人自衰,诗人 所叹也。”这种以美景反衬哀情之 手法,必然收到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 《姜斋诗话》) 的艺术效果。
末章开头两句仍为起兴,但所 兴之物已非“苕之华”,而是“牂羊 坟首,三星在罶” (“牂羊”: 母绵 羊。“坟首”: 大脑袋。“三星”: 参 星。“罶”:捕鱼的竹篓。)这犹如两 幅特写镜头,一边是瘦弱的母绵 羊,一边是寒星高照着空空如也的 鱼篓,二者叠映,便构成了一幅荒 凉萧条的景象,与人们无食可饱 (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 “可 以”: 即何以。)的忧伤之情十分和 谐地交融于一起。如果说前二章是 以乐景写哀情的话,那么,此章便 是以惨景写悲情了。前为反面衬托 法,后为正面衬托法。起兴手法之 变化非常灵活。
此诗抒发饥者忧伤痛苦之情率 真直露,悲惨动人。从“维其伤矣” 的忧叹,到“不如无生”的悲叹,再 到“鲜可以饱”的浩叹,一唱三叹,催人泪下。清人王照圆《诗说》云: “尝读《诗》至《苕之华》,‘知我如 此,不如无生’,二语极为深痛。…… 至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真极为 深痛矣,不能卒读矣。”甚而至于 “读此诗为之太息弥日。”可见此诗影响之久,感人之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