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

2023-01-06 可可诗词网-地域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松花 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的同江、饶河、抚远、虎 林、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县境内,是我国人口 最少的民族之一,共有人口1400余人(1982年)。 赫哲族还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 和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历史上曾因以鱼皮为衣 和善于使犬,而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赫哲 族历史悠久,与我国东北地区的古代民族肃慎、挹 娄、勿吉、靺鞨以及野人女真都有可溯的族源关 系,清代时有“黑斤”、“赫真”、“赫真喀喇”等称谓。
        赫哲族自古以来就以渔猎为主。为了适应渔 猎业生产的需要,他们往往选择江河两岸高处和 接近猎场的地方居住。早期住所有临时和固定两 种。临时住所有“撮罗安口”(即尖顶棚之意)、“昆 布如安口”(圆形棚),尖顶棚类似鄂伦春人居住的 “仙人柱”,是用十几根至几十根丈余长的木杆子 搭成的圆锥形房子,周围苫上茅草,也有围以桦树 皮的。固定性的住所有卓(马架子)、希日免克(地 窨子),是寒带居民的一种较原始、简陋的住所,挖 进地表三四尺深,筑墙三四尺高,架木苫草于其 上,里面搭有火炕,是古人穴居的发展。赫哲族人 的服饰、饮食习俗也与渔猎经济密切相关。美丽富 饶的三江水域盛产鳇、鲟鱼和鲑鱼(大马哈鱼),绵 延的完达山脉的茂密森林中栖息着各种猛兽珍 禽,这些都为赫哲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衣食来源。 赫哲人的服装、被褥多是用鱼皮、兽皮缝制的,鱼 皮制衣是赫哲人服饰文化的一大特点。赫哲族妇 女把鱼皮剥下,晾干去麟,再把它鞣制成和布一样 绵软的成皮。若干张鱼皮缝合成一大张,就可以用 来制作衣服了。赫哲人穿的鱼皮上衣,式样颇像旗 袍,身长过膝,腰身较为狭窄,袖子肥而短,只有领 窝,没有立起的高领。在领边、衣边、袖口处都镶缀 各种颜色的鹿皮剪成的云纹或图案,妇女穿的鱼 皮上衣所绣纹饰更是色彩藻丽。衣服边上镶嵌贝 壳和铜钱,显得风格浑厚古朴。赫哲人还用鱼皮缝 制套裤,穿上这种套裤捕鱼不易透水,穿它狩猎时 也柔韧耐磨。赫哲人除穿鱼皮衣外,还比较普遍穿 狍皮做的皮衣皮裤。皮衣坚固耐磨,又能挡风御 寒,在冰天雪地的冬季里狩猎是很理想的服装。此 外他们还用鱼皮或兽皮制做靰鞡鞋,里边套上狍 皮袜子或垫上靰鞡草,既暖和又轻便。
        赫哲族人以鱼、兽肉为主食,平时除吃新鲜的 鱼、兽肉外,在捕鱼旺季他们还将鱼肉采用日晒和 熏烤的办法加工成鱼干、鱼条、鱼披子贮存起来, 以备淡季时食用。严冬季节赫哲人外出捕鱼时常 常就地野餐,他们把冻鱼撕去鱼皮,削成薄薄的鱼 片,加上食盐,在篝火旁稍加熏烤就可以食用了。 赫哲族人习惯吃“刹生鱼”,视为上等菜,待客以吃 “刹生鱼”为敬。“刹生鱼”赫哲语称为“塔拉卡”,做 法是选用新鲜的活鱼,鲤鱼、鲟鱼、鳇鱼均可,从活 鱼身上剔下两片整鱼肉,然后切成鱼丝,与土豆 丝、绿豆芽、粉皮、韭菜拌好,再调以辣椒油、醋、食 盐,一盘风味独特、脆香可口的“刹生鱼”就做好 了。赫哲族妇女还把各种鲜鱼煮熟后去皮去骨,弄 碎后加工成鱼毛(鱼松),赫哲语叫“它斯根”。鱼毛 不仅味道鲜美,而且不易变质。
        赫哲族人善于驯养狗,狗拉雪撬是赫哲人早 期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历史上赫哲族地区又被 称为“使犬部”或“使犬国”。狗拉雪撬赫哲语称为 “拖日气”,每个“拖日气”可套狗三四只至八九只 不等,有的甚至达几十只。挽“拖日气”的头狗经过 训练,在驭手的指挥下带动其它狗前进。狗拉雪撬 行走如飞,日行可达二百余华里。赫哲人春、夏季 还使用桦皮船和小板船在江河中游弋,冬季出猎 则用滑雪板。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