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冲要无双地”
山西地区自古为中原门户,山川形势险固,东有太行山为屏障,西、南有黄河为襟带,北有阴山、大漠隔绝,万里长城护卫,地理形势“最为完固”,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夏王朝以后,历代统一的王朝大都在山西附近建立都城,使山西在全国长期处于重要的地位,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京师之安危,常视山西之治乱”。晋北一带又是古代中原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征战沙场,担负着戍边重任。山西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使得历代王朝都十分注意山西地区的军事建设,屯驻重兵,委任重臣,修建长城关隘。
早在战国时代,赵武灵王为抗击北方胡人,就在云中、雁门(今山西北部)修筑了赵长城。秦统一后,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在秦、燕、赵旧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以防备匈奴南侵。晋北的长城防线,防御作用尤为重要。故从汉代直至明代,这一带的长城关隘不断被修固、加强。相传,历代在三晋长城沿线修筑的雄关险隘有四十余处,著名的有雁门关、宁武关、平型关、娘子关、杀虎口等。其中位于晋北一带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长城外三关。
九塞尊崇第一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在山西代县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太原府外三关。相传每年春暖花开时节,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于关隘之上,直到芦叶凋零方才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雁门关关城2里,高2丈,门三重,关门内有战国时赵国北边良将李牧祠旧址,尚有碑石数通。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1374)所建。雁门关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清代学者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形象地描述了雁门关的天险之势:“雁门古句注,西陉之地,重峦迭,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古人称雁门关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雁门关的险要地势决定了它自古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曾进行过许多著名的战役,掩埋过无数将士的尸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如周代名将尹吉甫,战国时赵将李牧,秦朝大将蒙恬,汉高祖刘邦,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曾在雁门关据天险、抗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唐朝大将薛仁贵也在这里抵御过突厥人的入侵。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辽十万大军进攻雁门关,北宋名将杨业在此以数千骑兵,采取出奇制胜的战术,击败入侵的十万大军,使辽兵闻风丧胆。宋雍熙三年(986),潘美、杨业又率宋朝大军出击雁门关,收复失地,然而由于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的失误,在这次行动中,杨业身陷敌军重围,被俘后绝食而死。壮士的英魂、战地的白骨,使雁门关古战场显得格外悲壮肃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以雁门关为题,抒发怀古忧边的诗情。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便是突出代表:“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金代诗人元好问的《雁门关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秋望》、清代诗人朱彝尊所作《雁门关》等,或思古忧边,或歌颂边陲和睦,都是咏雁门之名篇。
抗日战争时期,雁门关在抗击日本鬼子侵略中又谱写了新的英雄战歌。1937年,我八路军120师挺进雁门关伏击日本运输队,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雁门关大捷”。
李自成倒取宁武关
宁武关,在山西宁武县城南恢河岸上,筑于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原辖边墙20公里,是太原府外三关——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的中路,也是三关镇守总兵驻地。《边防考》称宁武关:“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头,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世。”
历史上宁武关曾是一处重要的军事关隘。明末李自成的起义军就是在攻下宁武关后,又北进大同、宣化,最后打下北京的。至今在宁武县一带还广泛流传着李自成倒取宁武关的故事。传说宁武城是由一只美丽的凤凰变成的,每逢兵荒马乱、战祸临头之际,为使百姓免遭战祸,凤凰都悄悄飞走,把宁武变成一片旷野,待到交战双方撤走后,它又悄然飞回,因而宁武城有宁战息武之意。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后,攻占了代州城。代州总兵名叫周遇吉,连夜逃回了自己的老巢宁武城,想借凤凰的神力逃过义军的追击。李自成率军追到宁武城,正要攻下城关,忽见城池变成一只凤凰飞到空中,转眼不见了,李自成只好下令撤退。就在义军撤退的路上,李自成看见有个牧童倒骑着一头牛在赶路,心里不由一动:“牧童能倒骑牛,我就不能倒取宁武关吗?”于是重率起义军返回宁武城下。周遇吉见起义军突然又回身攻打城池,有些措手不及,急忙命令将城门用土石堵上,没想到石垛压住了凤凰的翅膀,凤凰就再也飞不起来了。这样,李自成顺利攻取了宁武关。
如今古老险固的宁武关关城已不复存在,两侧长城遗迹却仍历历在目。如想体味边关古塞的昔日风貌,只有借助于古人的诗文了。如明人李濂《宁武关》一诗云:
边庭无日不风沙,白草黄云万里赊。夜夜城头听 觱篥,吹残陇水又梅花。
塞障北环偏头关
“黄河曲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这是明进士崔镛《偏头关》诗中的一句。偏头关又名偏关,位于山西省北部,黄河东岸,外长城以南,邻接内蒙。与宁武、雁门合称三关。它东衔菅涔山,西濒偏关河,因东仰西伏,故有偏头关之称。现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筑,当时太原镇总兵驻此。清改制县,属宁武府,辖边墙四道。第一道在关北60公里处,东接平鲁县崖头墩界,西抵黄河,长150公里。第二道在关北30公里处,北贯草垛山,西抵黄河岸老牛湾,南至河曲县石梯隘口,东达老营好汉山。长城至此分为内外,外长城即山西、内蒙古自然分界,内长城为雁北、忻县两行署分界。第三道在关东北15公里处,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长45公里。第四道在关南1公里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今存关城最佳处为黄河岸桦林堡地段,约30公里,全为砖构,高耸河岸。其余大部分夯土犹存,随山据险,好似黄龙逶迤于群山峡谷之中。
有人说:“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全晋。”由此道出了偏关内屏晋冀以至京都的重要地位。明代曾在偏关严密设防,当时偏关比起宁武、雁门二关尤为严固。
早在战国时代,赵武灵王为抗击北方胡人,就在云中、雁门(今山西北部)修筑了赵长城。秦统一后,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在秦、燕、赵旧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以防备匈奴南侵。晋北的长城防线,防御作用尤为重要。故从汉代直至明代,这一带的长城关隘不断被修固、加强。相传,历代在三晋长城沿线修筑的雄关险隘有四十余处,著名的有雁门关、宁武关、平型关、娘子关、杀虎口等。其中位于晋北一带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长城外三关。
九塞尊崇第一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在山西代县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太原府外三关。相传每年春暖花开时节,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于关隘之上,直到芦叶凋零方才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雁门关关城2里,高2丈,门三重,关门内有战国时赵国北边良将李牧祠旧址,尚有碑石数通。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1374)所建。雁门关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清代学者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形象地描述了雁门关的天险之势:“雁门古句注,西陉之地,重峦迭,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古人称雁门关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雁门关的险要地势决定了它自古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曾进行过许多著名的战役,掩埋过无数将士的尸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如周代名将尹吉甫,战国时赵将李牧,秦朝大将蒙恬,汉高祖刘邦,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曾在雁门关据天险、抗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唐朝大将薛仁贵也在这里抵御过突厥人的入侵。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辽十万大军进攻雁门关,北宋名将杨业在此以数千骑兵,采取出奇制胜的战术,击败入侵的十万大军,使辽兵闻风丧胆。宋雍熙三年(986),潘美、杨业又率宋朝大军出击雁门关,收复失地,然而由于监军王侁和主帅潘美的失误,在这次行动中,杨业身陷敌军重围,被俘后绝食而死。壮士的英魂、战地的白骨,使雁门关古战场显得格外悲壮肃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以雁门关为题,抒发怀古忧边的诗情。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便是突出代表:“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金代诗人元好问的《雁门关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秋望》、清代诗人朱彝尊所作《雁门关》等,或思古忧边,或歌颂边陲和睦,都是咏雁门之名篇。
抗日战争时期,雁门关在抗击日本鬼子侵略中又谱写了新的英雄战歌。1937年,我八路军120师挺进雁门关伏击日本运输队,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雁门关大捷”。
李自成倒取宁武关
宁武关,在山西宁武县城南恢河岸上,筑于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原辖边墙20公里,是太原府外三关——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的中路,也是三关镇守总兵驻地。《边防考》称宁武关:“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头,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世。”
历史上宁武关曾是一处重要的军事关隘。明末李自成的起义军就是在攻下宁武关后,又北进大同、宣化,最后打下北京的。至今在宁武县一带还广泛流传着李自成倒取宁武关的故事。传说宁武城是由一只美丽的凤凰变成的,每逢兵荒马乱、战祸临头之际,为使百姓免遭战祸,凤凰都悄悄飞走,把宁武变成一片旷野,待到交战双方撤走后,它又悄然飞回,因而宁武城有宁战息武之意。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后,攻占了代州城。代州总兵名叫周遇吉,连夜逃回了自己的老巢宁武城,想借凤凰的神力逃过义军的追击。李自成率军追到宁武城,正要攻下城关,忽见城池变成一只凤凰飞到空中,转眼不见了,李自成只好下令撤退。就在义军撤退的路上,李自成看见有个牧童倒骑着一头牛在赶路,心里不由一动:“牧童能倒骑牛,我就不能倒取宁武关吗?”于是重率起义军返回宁武城下。周遇吉见起义军突然又回身攻打城池,有些措手不及,急忙命令将城门用土石堵上,没想到石垛压住了凤凰的翅膀,凤凰就再也飞不起来了。这样,李自成顺利攻取了宁武关。
如今古老险固的宁武关关城已不复存在,两侧长城遗迹却仍历历在目。如想体味边关古塞的昔日风貌,只有借助于古人的诗文了。如明人李濂《宁武关》一诗云:
边庭无日不风沙,白草黄云万里赊。夜夜城头听 觱篥,吹残陇水又梅花。
塞障北环偏头关
“黄河曲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这是明进士崔镛《偏头关》诗中的一句。偏头关又名偏关,位于山西省北部,黄河东岸,外长城以南,邻接内蒙。与宁武、雁门合称三关。它东衔菅涔山,西濒偏关河,因东仰西伏,故有偏头关之称。现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筑,当时太原镇总兵驻此。清改制县,属宁武府,辖边墙四道。第一道在关北60公里处,东接平鲁县崖头墩界,西抵黄河,长150公里。第二道在关北30公里处,北贯草垛山,西抵黄河岸老牛湾,南至河曲县石梯隘口,东达老营好汉山。长城至此分为内外,外长城即山西、内蒙古自然分界,内长城为雁北、忻县两行署分界。第三道在关东北15公里处,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长45公里。第四道在关南1公里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今存关城最佳处为黄河岸桦林堡地段,约30公里,全为砖构,高耸河岸。其余大部分夯土犹存,随山据险,好似黄龙逶迤于群山峡谷之中。
有人说:“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全晋。”由此道出了偏关内屏晋冀以至京都的重要地位。明代曾在偏关严密设防,当时偏关比起宁武、雁门二关尤为严固。
今日更新
-
深山中的鄂温克猎村
[2019-05-27]
-
鄂伦春·嘎仙洞·姊妹山
[2019-05-27]
-
恢复健康的圣城
[2019-05-27]
-
火山博物馆
[2019-05-27]
-
坦步葱雪 咫尺龙沙
[2019-05-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