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甲秀收春色
甲秀楼在贵阳城南南明河鳌矶石上,由贵州巡抚江东之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当年兴建时,先在河中垒台作“奋鳌状”,名“鳌头矶”,再于台上建阁,名“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楼曾几毁几建,1981年维修一新。
甲秀楼高20余米,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底层十二根石柱托檐,四周白色雕空石柱围护,画甍飞檐,翘然挺立。楼下浮玉桥横卧河上,桥上有涵碧亭,桥下为涵碧潭。远远看去,楼台碧潭,交相辉映。清代包家吉《滇游日记》赞此楼说:“登楼北望,贵阳城中烟火万家,历历在目。……(楼)依山临水,晴漪叠翠,积岫送青,如入辋川图画中。楹联云:‘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又云:‘烟雨楼台山外寺;画图城郭水中天’。……虽无六桥花柳,而四山环翠,中阜弄珠,又西子所不能及也。”
清代,贵阳人刘玉山曾仿昆明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作甲秀楼长联: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岩疆半壁。应识马乃碉隳,乌蒙菁扫,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莫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踞牛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僰道,汉置牂柯,唐定矩州,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多端。对此象岭霞生,螺峰云涌,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恍觉蓬莱咫尺,拟邀仙侣话行踪。
上联主要写四方景物,下联追叙贵州历史,寄兴寓情,多有歌功颂德之辞。甲秀楼楼壁嵌有不少诗人题咏。其中清代刘玉藻写道:“霜花寥落不胜秋,雨后亭台事事幽。何日登楼穷远目,满城春色已全收。”涵碧亭亭柱上镌有两副对联:“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银汉浮空星过水;玉虹拖雨雁横秋”,想象奇特,譬喻贴切。前一联为清代曾任贵阳知府的汪炳璈所书,字为行书,写得俊逸跌宕,富于气韵。而今,甲秀楼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贵阳市的标志。
刘玉山长联中所提到的“双柱重镌”,指甲秀楼前曾有两对分别立于清雍正十年(1732)和清嘉庆二年(1797)的铁柱。这两对铁柱为当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改土归流”时镇压古州(今榕江县)苗族人的反抗和云南总督勒保镇压布依族王囊仙起义而铸的“纪功柱”。
清初,由于明末动乱等原因,贵州一带各部族土司的势力极度膨胀,成为大清王朝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一大障碍。清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赋税,以靖地方”。清王朝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鄂尔泰进一步提出“计擒为上,兵剿次之;令其自首为上,勒献次之”,招服了一些地方土司,但也遭到一些地方土司的强烈反抗。鄂尔泰命张广泗等率军队围剿,一直进逼到当时苗族土司的主要据点古州。古州的苗、侗族人自恃工事坚固,地形险要,又有从吴三桂部下缴获的“大炮重甲火药”,准备顽抗。清军乘黑夜用数十只木船作浮桥偷袭成功,苗、侗族人被“擒斩四千”,残部逃进深山溶洞。清军没有遵行“计擒为上”等原则,而是一味“伐山通道,穷搜窟宅”,滥杀无辜。据清军报告,当时焚毁一千二百多个寨子,斩杀一万七千多人,俘虏二万五千余名,使贵州人民付出了重大代价。反抗被镇压下去后,鄂尔泰为了纪念自己的“功绩”,在甲秀楼前树起一对铁柱。
“改土归流”后,满汉官僚地主和原来的土司一起,加重了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人们在黔西南南笼府布依族女子王囊仙的带领下举行起义,南笼知府吓得“触楹而死”。义军声势震撼了清廷,嘉庆皇帝派云南总督勒保将其镇压。勒保回到贵阳,把缴获的义军武器销毁铸成两根铁柱并立于甲秀楼前,以纪其“功”。清人陈矩来此曾有诗叹曰:“甲秀晚凉寻古迹,血花斑斑生腥风。”铁柱现已被移到省博物馆。
贵州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高20余米,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底层十二根石柱托檐,四周白色雕空石柱围护,画甍飞檐,翘然挺立。楼下浮玉桥横卧河上,桥上有涵碧亭,桥下为涵碧潭。远远看去,楼台碧潭,交相辉映。清代包家吉《滇游日记》赞此楼说:“登楼北望,贵阳城中烟火万家,历历在目。……(楼)依山临水,晴漪叠翠,积岫送青,如入辋川图画中。楹联云:‘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又云:‘烟雨楼台山外寺;画图城郭水中天’。……虽无六桥花柳,而四山环翠,中阜弄珠,又西子所不能及也。”
清代,贵阳人刘玉山曾仿昆明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作甲秀楼长联: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岩疆半壁。应识马乃碉隳,乌蒙菁扫,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莫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踞牛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僰道,汉置牂柯,唐定矩州,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多端。对此象岭霞生,螺峰云涌,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恍觉蓬莱咫尺,拟邀仙侣话行踪。
上联主要写四方景物,下联追叙贵州历史,寄兴寓情,多有歌功颂德之辞。甲秀楼楼壁嵌有不少诗人题咏。其中清代刘玉藻写道:“霜花寥落不胜秋,雨后亭台事事幽。何日登楼穷远目,满城春色已全收。”涵碧亭亭柱上镌有两副对联:“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银汉浮空星过水;玉虹拖雨雁横秋”,想象奇特,譬喻贴切。前一联为清代曾任贵阳知府的汪炳璈所书,字为行书,写得俊逸跌宕,富于气韵。而今,甲秀楼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贵阳市的标志。
刘玉山长联中所提到的“双柱重镌”,指甲秀楼前曾有两对分别立于清雍正十年(1732)和清嘉庆二年(1797)的铁柱。这两对铁柱为当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改土归流”时镇压古州(今榕江县)苗族人的反抗和云南总督勒保镇压布依族王囊仙起义而铸的“纪功柱”。
清初,由于明末动乱等原因,贵州一带各部族土司的势力极度膨胀,成为大清王朝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一大障碍。清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赋税,以靖地方”。清王朝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鄂尔泰进一步提出“计擒为上,兵剿次之;令其自首为上,勒献次之”,招服了一些地方土司,但也遭到一些地方土司的强烈反抗。鄂尔泰命张广泗等率军队围剿,一直进逼到当时苗族土司的主要据点古州。古州的苗、侗族人自恃工事坚固,地形险要,又有从吴三桂部下缴获的“大炮重甲火药”,准备顽抗。清军乘黑夜用数十只木船作浮桥偷袭成功,苗、侗族人被“擒斩四千”,残部逃进深山溶洞。清军没有遵行“计擒为上”等原则,而是一味“伐山通道,穷搜窟宅”,滥杀无辜。据清军报告,当时焚毁一千二百多个寨子,斩杀一万七千多人,俘虏二万五千余名,使贵州人民付出了重大代价。反抗被镇压下去后,鄂尔泰为了纪念自己的“功绩”,在甲秀楼前树起一对铁柱。
“改土归流”后,满汉官僚地主和原来的土司一起,加重了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人们在黔西南南笼府布依族女子王囊仙的带领下举行起义,南笼知府吓得“触楹而死”。义军声势震撼了清廷,嘉庆皇帝派云南总督勒保将其镇压。勒保回到贵阳,把缴获的义军武器销毁铸成两根铁柱并立于甲秀楼前,以纪其“功”。清人陈矩来此曾有诗叹曰:“甲秀晚凉寻古迹,血花斑斑生腥风。”铁柱现已被移到省博物馆。
今日更新
-
深山中的鄂温克猎村
[2019-05-27]
-
鄂伦春·嘎仙洞·姊妹山
[2019-05-27]
-
恢复健康的圣城
[2019-05-27]
-
火山博物馆
[2019-05-27]
-
坦步葱雪 咫尺龙沙
[2019-05-2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