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费弗尔,亨利
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西方著名的研究日常生活的哲学家,创建了一整套论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
勒费弗尔1905年生于法国朗德省爱杰脱莫,曾师从莫里斯·布隆代尔学习哲学,尤其是奥古斯丁和帕斯卡尔哲学,尔后进入巴黎大学文理学院。20世纪20年代,他反对当时在法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流派(如笛卡儿哲学、新康德主义等),并加入法国共产党,出版理论刊物《马克思主义评论》。30年代,与古特曼合作,翻译出版了刚刚发现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列宁评论黑格尔的《哲学笔记》等。1938年写作《辩证唯物主义》一书,由于当局压制,1940年才得以出版。
二战结束后不久,受当时“冷战”形势的影响,勒费弗尔处境不利,既失去了在法国科研中心的职位,又被迫在党内做自我批评以检讨自己在哲学上的非正统观点。后转向研究社会学问题。1954年因研究法国农民问题而获得博士学位。
勒费弗尔重视对现代世界“日常生活”的探索,在60年代,“日常生活”成为他研究的重点。其代表作是《日常生活批判》。他所建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把对日常生活的考察看成是对那些非哲学的、反复出现的琐事所进行的哲学把握,试图“从哲学上进行清理与分析……以揭露日常生活的各种歧义———卑劣之处和繁茂之情,其贫困与富足一并通过这些非正统手段释放出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创造活力”。
他提出,现代资本主义能有效维持自己的地方是在“日常事件”的领域内,而不是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是在生产关系本身。该领域必然会发生争取崭新意识这种彻底变革的先决条件的斗争。现代生活使西方形成了“控制消费的官僚社会”,它对日常生活进行分解、分类和组织,从而使男女老幼越来越成为被动的存在,成为原子化了的消费者,并诱导他向日常需要的信号和图像作出反射性反应。这些存在通过消费获得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创造着“生产—消费—生产的按程序自我调节的时空”。我们通过广告知道了怎样去生活、穿戴和微笑,这种“现代性写诗法”安排我们在丰富的消费品中作选择时的存在。
勒费弗尔指出,如果彻底变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必须让日常生活而不是工作环境发生爆炸。他把前工业社会的“周期性时间”及该社会对自然的年度变化所表示出的喜庆和倾向性,与工业资本主义常规化了的“直线总累积时间”相对照,认为需要创立一种新的“能消除日常生活与喜庆气氛之间的冲突”的城市现实。即是说,“电路”并未完全接通,这是由“某种”不可还原的东西(可能是欲望或理性,甚至是城市)所造成的。
他强调需要通过重新产生人的创造性来把握文化生活,因为革命不仅涉及经济和政治方面,同样涉及文化“方面”,但大多数的马克思主义者未能看到这一点。文化革命将生成“新的生活方式”,这种革命将会变革存在而不只是变革状态和财产的分布,因为我们不会把手段当成目的。他为此提出了“让生活成为一件艺术品!把技术手段用于对日常生活的变革”等口号。
他认为,在这样的世界上,创造是艺术的创造,意味着人类集体承担起他们对管理自己生活的责任。
尽管勒费弗尔认为,1968年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远大前途,自己也未参加,但他仍支持学生的行动,尤其赞赏他们的斗争精神,即彻底反叛,拒绝任何形式的妥协。
勒费弗尔1905年生于法国朗德省爱杰脱莫,曾师从莫里斯·布隆代尔学习哲学,尤其是奥古斯丁和帕斯卡尔哲学,尔后进入巴黎大学文理学院。20世纪20年代,他反对当时在法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流派(如笛卡儿哲学、新康德主义等),并加入法国共产党,出版理论刊物《马克思主义评论》。30年代,与古特曼合作,翻译出版了刚刚发现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列宁评论黑格尔的《哲学笔记》等。1938年写作《辩证唯物主义》一书,由于当局压制,1940年才得以出版。
二战结束后不久,受当时“冷战”形势的影响,勒费弗尔处境不利,既失去了在法国科研中心的职位,又被迫在党内做自我批评以检讨自己在哲学上的非正统观点。后转向研究社会学问题。1954年因研究法国农民问题而获得博士学位。
勒费弗尔重视对现代世界“日常生活”的探索,在60年代,“日常生活”成为他研究的重点。其代表作是《日常生活批判》。他所建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把对日常生活的考察看成是对那些非哲学的、反复出现的琐事所进行的哲学把握,试图“从哲学上进行清理与分析……以揭露日常生活的各种歧义———卑劣之处和繁茂之情,其贫困与富足一并通过这些非正统手段释放出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创造活力”。
他提出,现代资本主义能有效维持自己的地方是在“日常事件”的领域内,而不是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是在生产关系本身。该领域必然会发生争取崭新意识这种彻底变革的先决条件的斗争。现代生活使西方形成了“控制消费的官僚社会”,它对日常生活进行分解、分类和组织,从而使男女老幼越来越成为被动的存在,成为原子化了的消费者,并诱导他向日常需要的信号和图像作出反射性反应。这些存在通过消费获得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创造着“生产—消费—生产的按程序自我调节的时空”。我们通过广告知道了怎样去生活、穿戴和微笑,这种“现代性写诗法”安排我们在丰富的消费品中作选择时的存在。
勒费弗尔指出,如果彻底变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必须让日常生活而不是工作环境发生爆炸。他把前工业社会的“周期性时间”及该社会对自然的年度变化所表示出的喜庆和倾向性,与工业资本主义常规化了的“直线总累积时间”相对照,认为需要创立一种新的“能消除日常生活与喜庆气氛之间的冲突”的城市现实。即是说,“电路”并未完全接通,这是由“某种”不可还原的东西(可能是欲望或理性,甚至是城市)所造成的。
他强调需要通过重新产生人的创造性来把握文化生活,因为革命不仅涉及经济和政治方面,同样涉及文化“方面”,但大多数的马克思主义者未能看到这一点。文化革命将生成“新的生活方式”,这种革命将会变革存在而不只是变革状态和财产的分布,因为我们不会把手段当成目的。他为此提出了“让生活成为一件艺术品!把技术手段用于对日常生活的变革”等口号。
他认为,在这样的世界上,创造是艺术的创造,意味着人类集体承担起他们对管理自己生活的责任。
尽管勒费弗尔认为,1968年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远大前途,自己也未参加,但他仍支持学生的行动,尤其赞赏他们的斗争精神,即彻底反叛,拒绝任何形式的妥协。
今日更新
-
阿伦特,哈娜
[2020-03-21]
-
阿契贝,契努阿
[2020-03-21]
-
阿特伍德,玛格丽特
[2020-03-21]
-
艾斯勒,理安
[2020-03-21]
-
奥茨,乔伊斯·卡罗尔
[2020-03-2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