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几何学起源:导论》
法国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德里达著,1962年由法国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了解德里达思想的入门之作。《导论》是德里达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又是一本相当晦涩的书。
总结德里达对现象学的解构阅读,最简单的概括是:现象学让事物本身显现出来,德里达却看到“现象”中隐藏的东西。胡塞尔晚年写了一部引起很大反响的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936),此书有篇附文,即“几何学起源”。
胡塞尔示意在通过对几何学起源的探讨,追溯意义的起源(因为几何学和意义都是“一般观念”)。胡氏认为,几何学研究的对象,是“绝对的观念对象”,只能用抽象语言表述它。在几何学中,对象本身就是对象的意义,可统称为观念的对象,语言则是揭示观念对象的工具,语言揭示观念对象是历史的,与先验主体相联系的。在这篇附文中,胡塞尔突破了严格的意义理论,因为他承认观念对象(意义)是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和源泉的。只有依赖我们周围的生活世界,才会有任何对象的意义。因此,几何学意义只有在这个最原始处才能被唤醒———它不仅是生活世界,也是本源的语言世界,人类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的世界,这个活的世界永远是原始的、开放的,其视野(horizon)是无限的,这也就是历史性的起源。
这样理解的生活世界不是精神性的,而是物质性的,德里达也把它称作地球学(geology)。他试图从中得出与胡塞尔不同的结论:胡塞尔认为,几何学意义在历史发展中通过语言得以保留,在生活世界的语言交往中被唤醒,在几何学的历史传递过程中,它的意义本身没有变化。德里达却认为,几何学意义在从历史“深处”寄给我们时,这种“邮寄”不是“直线”的,它被“延迟”了,在意义的历史传递过程中,必须通过许多曲线的交流形式,因此,它是一个充满疏忽、遗忘、隐秘、误解的过程。在保留中必有所遗失,真正的“起源处”是无法觅到的,它在寻找时已经被遗忘了。德氏指出,所谓历史不过是文字的历史(意义是由书写流传至今的),但文字没有历史,因为各种书写有不同开端,有不同的遗失,这些遗失“分延”了所谓原始意义,或者说,本来就没有原始意义。文字是不确定的,所谓历史意义只是不断涂改过的痕迹———这样一种读解把胡塞尔的意义概念“涂改”为德里达式的文字。
胡塞尔很重视文字,认为文字的书写活动把几何学意义从人际交往的现实时空中还原出来,得以保留。德里达认为,胡氏这里提到的书写领域具有非个性特征,即埋葬了自我意识和意向性特征。于是德氏的书写活动完全忽略了意义传播(作者和注释者)的作用,因为没有一个作者(甚至包括胡塞尔本人)是好的传播者,所以由现象学为代表的传统意义理论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德里达也消解了意识的意向性及其意义。
于是,现象学还原被德里达解构为对意义的延异,这里把“起源”问题悬搁了,这个“起源”从来未曾显现出来,其实它是“隐”。于是德氏认为,任何“在场”都是人为的虚幻,真正的自然把自己隐藏起来。在“隐”处,胡塞尔理解的生活世界中的在场“失去了作用”,德里达用“分延”置换了现象学的基本概念。
在《导论》中,德里达与胡塞尔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起源”的态度。德氏认为,胡塞尔从未说清楚或追溯到“起源”,其实起源只是“分延”的一个环节,而分延是无起源的,它就像无底深渊,或一望无际的海面,它已经离开了现象学轨道,失掉了对象的支撑。胡塞尔不会想到,当他寻找观念意义的起源时,却不自觉地为消解现象学理论提供了根据。胡氏本意是从生活世界中寻找摆脱现象学和欧洲文化危机的出路,结果却陷入更严重的危机———德里达在解构胡氏“起源”理论时找到了解构的脉络,从而使西方哲学文化面临更大的危机。
总结德里达对现象学的解构阅读,最简单的概括是:现象学让事物本身显现出来,德里达却看到“现象”中隐藏的东西。胡塞尔晚年写了一部引起很大反响的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936),此书有篇附文,即“几何学起源”。
胡塞尔示意在通过对几何学起源的探讨,追溯意义的起源(因为几何学和意义都是“一般观念”)。胡氏认为,几何学研究的对象,是“绝对的观念对象”,只能用抽象语言表述它。在几何学中,对象本身就是对象的意义,可统称为观念的对象,语言则是揭示观念对象的工具,语言揭示观念对象是历史的,与先验主体相联系的。在这篇附文中,胡塞尔突破了严格的意义理论,因为他承认观念对象(意义)是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和源泉的。只有依赖我们周围的生活世界,才会有任何对象的意义。因此,几何学意义只有在这个最原始处才能被唤醒———它不仅是生活世界,也是本源的语言世界,人类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的世界,这个活的世界永远是原始的、开放的,其视野(horizon)是无限的,这也就是历史性的起源。
这样理解的生活世界不是精神性的,而是物质性的,德里达也把它称作地球学(geology)。他试图从中得出与胡塞尔不同的结论:胡塞尔认为,几何学意义在历史发展中通过语言得以保留,在生活世界的语言交往中被唤醒,在几何学的历史传递过程中,它的意义本身没有变化。德里达却认为,几何学意义在从历史“深处”寄给我们时,这种“邮寄”不是“直线”的,它被“延迟”了,在意义的历史传递过程中,必须通过许多曲线的交流形式,因此,它是一个充满疏忽、遗忘、隐秘、误解的过程。在保留中必有所遗失,真正的“起源处”是无法觅到的,它在寻找时已经被遗忘了。德氏指出,所谓历史不过是文字的历史(意义是由书写流传至今的),但文字没有历史,因为各种书写有不同开端,有不同的遗失,这些遗失“分延”了所谓原始意义,或者说,本来就没有原始意义。文字是不确定的,所谓历史意义只是不断涂改过的痕迹———这样一种读解把胡塞尔的意义概念“涂改”为德里达式的文字。
胡塞尔很重视文字,认为文字的书写活动把几何学意义从人际交往的现实时空中还原出来,得以保留。德里达认为,胡氏这里提到的书写领域具有非个性特征,即埋葬了自我意识和意向性特征。于是德氏的书写活动完全忽略了意义传播(作者和注释者)的作用,因为没有一个作者(甚至包括胡塞尔本人)是好的传播者,所以由现象学为代表的传统意义理论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德里达也消解了意识的意向性及其意义。
于是,现象学还原被德里达解构为对意义的延异,这里把“起源”问题悬搁了,这个“起源”从来未曾显现出来,其实它是“隐”。于是德氏认为,任何“在场”都是人为的虚幻,真正的自然把自己隐藏起来。在“隐”处,胡塞尔理解的生活世界中的在场“失去了作用”,德里达用“分延”置换了现象学的基本概念。
在《导论》中,德里达与胡塞尔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起源”的态度。德氏认为,胡塞尔从未说清楚或追溯到“起源”,其实起源只是“分延”的一个环节,而分延是无起源的,它就像无底深渊,或一望无际的海面,它已经离开了现象学轨道,失掉了对象的支撑。胡塞尔不会想到,当他寻找观念意义的起源时,却不自觉地为消解现象学理论提供了根据。胡氏本意是从生活世界中寻找摆脱现象学和欧洲文化危机的出路,结果却陷入更严重的危机———德里达在解构胡氏“起源”理论时找到了解构的脉络,从而使西方哲学文化面临更大的危机。
今日更新
-
阿伦特,哈娜
[2020-03-21]
-
阿契贝,契努阿
[2020-03-21]
-
阿特伍德,玛格丽特
[2020-03-21]
-
艾斯勒,理安
[2020-03-21]
-
奥茨,乔伊斯·卡罗尔
[2020-03-2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