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源于法文différend,还可汉译为争论、纠纷、不和、争议、争执、争吵、意见分歧、矛盾、商讨、争辩、异议、辩论、争端和论战。原义是两人或几人间意见、观点、思想或兴趣的不和。后现代主义者利奥塔发表《后现代状态》(1979)、《分歧》(1984),从哲学上系统论述了分歧问题。分歧是后现代事物的状况或条件。历史学所描述的事件令人深感失望,历史叙述十分可疑,这是一种既往症。利奥塔的“分歧”观念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历史方面,主体在历史中不再拥有合法而普遍的地位,反而成了历史的惟一牺牲品,那么,许多分歧和矛盾产生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分歧,总是存在于野蛮和错误之中,必须建立新的词语对象和新规则。在语言方面,要建立和发明关于分歧的特殊语言(诸如妇女、流亡国外的女性劳动者),分歧居于语言之中,语言的歧义性总是存在的。后现代哲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事物的分歧性。分歧性是后现代文化的特点,是百家争鸣和文化多元化的可能性条件。语言的歧义性导致思想上的矛盾、异议和争论,它们又作用于社会,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差异—同一—争端的混合体。因此,到处有分歧,处处在论战。我们远离完美的总体性、主体和封闭而自足的合理性,还有许多未来得及思考的分歧现象(即还有一个未思或不思的领域),这表明后现代是一项远没完成的(甚至不可能完成的)计划。
今日更新
-
阿伦特,哈娜
[2020-03-21]
-
阿契贝,契努阿
[2020-03-21]
-
阿特伍德,玛格丽特
[2020-03-21]
-
艾斯勒,理安
[2020-03-21]
-
奥茨,乔伊斯·卡罗尔
[2020-03-2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