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耶阿本德,保罗
美国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后现代主义的重要思想家。1924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1947年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历史学、物理学和天文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后准备去英国跟维特根斯坦学哲学,维特根斯坦的逝世使他成为波普尔的学生。从1958年起,他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教授,1995年去世。费耶阿本德一直过着独身生活。他性情有些孤僻,较少与人交往,也很少出席学术会议。费耶阿本德的著作很多。《哲学文集》二卷本收录了他早年的一些文章。意义问题,实则是经验的地位问题构成这部文集的主要论题。70年代出版的《反对方法》是他最主要的一部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全面展开了其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并且考察了哥白尼革命的历史作为其科学哲学的事实支持。他的另一部较重要著作是《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在此,费耶阿本德回答了批评意见,并且从社会的角度进一步展开了他的观点。
由意义分析和历史考察到多元主义方法论,并进而论证这种多元主义方法论与人类的自由幸福的一致性,这既是费耶阿本德思想的发展过程,也是我们理解其思想的一条内在线索。
1.费耶阿本德的意义分析。在逻辑经验主义看来,经验观察是纯粹的、客观的。观察陈述最终是经验观察构成理论陈述的意义基础,观察构成对理论的最终判决。费耶阿本德完全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经验观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对经验观察施加了影响。观察的结果也许包含有观察对象的贡献,但是观察对象的贡献被其他的因素大大减少了,甚至消除了。费耶阿本德尤为强调理论对于观察的影响。在他看来,科学理论是看待世界的方式。接受某种理论,将影响人们的一般信仰和期待,从而影响人们的经验观察。理论规定人们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理论给予观察结果以表达、解释。因此,实验的证据不是由纯粹和简单的事实组成的,而是按照某个理论分析了的、模型化了的和加工了的事实组成的。没有理论给以描述解释的事实是根本没有意义的。因此对于费耶阿本德来说,观察(观察项)不仅仅渗透了理论,而且是充满了理论。不同的理论将得到不同的证据,观察陈述是分析性的。
因此,在费耶阿本德看来,不是观察陈述以及观察给予理论陈述以意义,相反,在观察中充满了理论,理论本身是意义更根本的来源。费耶阿本德的意义分析是激进的,其实质在于否定经验的绝对权威。费耶阿本德认为:“一个经验论者,从经验开始,从不后顾地在其基础上建筑。现在他失去了立足的基础。无论是地球,‘稳定的、牢固确立的地球’,还是他素日所依赖的事实都不再是可信的了。使用这样一个可塑的、可变的经验的哲学需要一种新的方法论原则,这种新的原则不再坚持经验对理论的非对称的判定了。”
2.科学发展是一个非理性的复杂过程。费耶阿本德属于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他极为重视对科学实际发展的考察,提出了“回到史料中去”的主张。费耶阿本德以前的科学哲学家大多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合乎理性的过程。费耶阿本德认为这种描述是不准确的。在他看来,科学的发展是一个非理性过程。一些科学理论得以存活下来,就在于历史上的一些思想家“或者决定不再受明显方法论规则的约束,或者不经意地打破了它们”。
费耶阿本德详细地考察了哥白尼革命的过程。他认为,托勒密学说与当时的整个知识背景是和谐一致的,而哥白尼学说则与之相矛盾。托勒密学说使用了本轮与均轮,哥白尼学说照样使用了本轮与均轮。而且,哥白尼学说刚提出时遭到了比托勒密学说更多的经验事实的反驳。因此如果按照理性主义的标准,我们就应该毫不迟疑地放弃哥白尼学说。
但是哥白尼学说最终作为科学的理论而接受了下来。伽利略是对哥白尼革命的成功作出了主要贡献的人。费耶阿本德认为,伽利略得以成功,就在于他不顾理性规则的束缚,利用一切有用的手段,来维护他坚信的理论。这些手段包括:让不成熟的理论互相支持;面对明若观火的反驳证据,或者置之不理,或者用特设性假说加以解释;通过宣传、暗示,用一套新的自然解释替换旧的自然解释,并且逐渐改变人们的感觉中心;自始至终,伽利略还利用那个时期人们对旧东西的厌恶和对新东西的渴望心理,如此等等。伽利略使用的这些手段没有一个是严格合乎理性标准的。。固然,哥白尼学说与当时的整个知识背景不相一致,但是并没有什么东西保证构成背景的知识体系是对的。错误就可能存在于那个知识体系之中,因为它处在一个古老的地层。的确,哥白尼学说遭到了经验的反驳,但是经验不是纯粹的、客观的,它是按照旧的理论方式表述的。因此,理论与经验观察的冲突可能反映的是两个世界观的冲突。新的理论有权要求一套新的观察语言、新的观察证据来检验。任何理论都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在其历史初期,它必然是不完善的。在这个时期,让它与成熟了的旧理论做比较是不公正的,就像安排一个小孩子与大人搏斗一样不公正。哥白尼学说没有得到像托勒密学说那样多的逻辑与经验支持,但并不能说明它是没有前途的。费耶阿本德总结说:“科学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开始于一种向后运动,这个运动将我们带到理论更模糊、更缺少经验内容的早期阶段。这种向后运动不止是一个偶然事件,它还具有某种确定的功能。如果我们想搞垮现状,它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给予我们必须的时间和自由,以便发展主要观点的细节和发展必要的辅助科学。”
3.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原则。意义分析和对科学发展历史的考察使得费耶阿本德得出这样的结论:“固定方法的概念或者固定理性理论的概念奠基在一个关于人和他的社会了历史提供的材料的丰富性的人,对于那些不想因满足其低级本能而使历史材料变得枯竭的人,对于那些不想用清晰、精确、‘客观’、‘真理’的形式来渴求理智上的安全的人,很清楚,仅只有·一·条原则可以在·一·切情况下,使人类在发展的·所·有阶段上可以加以卫护,这就是:·怎·么·都·行。”费耶阿本德反对传统科学哲学加之于科学和人类一切其他认识活动之上的种种理性限制。他说,旧科学哲学“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不适合的描述。这种描述容易阻碍未来科学的发展,因为科学要比它的方法论形象不整齐得多,‘非理性’得多。它们可能阻碍科学的发展,因为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使科学变得更‘理性’和更精确的企图必将消灭科学”。没有混乱就没有知识;不经常排除理智,就没有进步。“今日构成科学基础的那些思想得以存在,只是由于有偏见、奇想、激情这样一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反对理智,因为它们被允许为所欲为。”费耶阿本德主张一种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原则,对于他来说,不存在任何不可能排除的限制,不存在任何不能被使用的方法,不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在他看来,怎么都行的原则不仅仅是为科学的历史发展所确证了的原则,而且它还是鼓励未来知识进步的有效原则。因为解决问题,不管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都需要完全的自由。
为了表明任何普遍的方法都是没有局限的,任何方法都是可以使用的,费耶阿本德特别提出反归纳法以与归纳法相对抗。如果与归纳法这样的普遍方法完全相反的方法都是有用的,那么还有什么方法不能够被使用呢?所谓反归纳法就是指:引入并阐述与已经确立的理论和(或)已经确立的事实不相一致的理论,并创造新的经验。他认为,反归纳法是打破旧的意识形态、创新理论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4.理论多元论。如果在方法上采取了“怎么都行”的多元主义原则,必然得到多元的理论。理论的多元论已经蕴含在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的方法论之中了。不满足于此,费耶阿本德还提出了达到理论多元论的两种具体机制。这就是韧性原则和增生原则。费耶阿本德说:“我把这样一种作法———从许多个理论中选出一个可望取得最好效果的理论,即使遇到最大的困难,还加以坚持———称之为韧性原则。”所谓增生就是不断地提出新理论。反归纳法就是一个理论增生的机制。一方面是增生,鼓励提出新的理论;一方面是韧性,要求在理论面临困难时仍然坚持不息。二者的相互作用,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理论的多元论。
因此,费耶阿本德所构想的知识,就不是一系列自身一致的、聚向某一理想观点的理论,它不是向真理的逼近;而是一个不断增加的、相互不一一致的(甚至是不可能比的)可供选择者的海洋。每一个理论,每一个童话,每一个神话都是迫使其他的做进一步说明的集合的一部分。通过竞争,它们都对意识的发展作出贡献。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确定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从一个综合的说明中忽略掉。
方法论的多元论导致理论的多元论,通过多元理论之间的相互批判、竞争,从而达到知识的进步。如果说费耶阿本德也有其科学发展模式的话,那么这就是他的模式了。
5.方法论与人类自由幸福的统一。费耶阿本德是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者,他把自由视为人类幸福的根本前提。通过“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原则,他实现了在科学实践中的自由。通过理论的多元论,他实现了在科学与非科学的意识形态之间,在不同的科学理论之间选择的自由。这样,理论与方法的多元主义就不仅仅是促进知识进步的有效原则,而且与人类的自由幸福一致起来了。
参见“多元主义方法论”、“知识无政府主义”。
由意义分析和历史考察到多元主义方法论,并进而论证这种多元主义方法论与人类的自由幸福的一致性,这既是费耶阿本德思想的发展过程,也是我们理解其思想的一条内在线索。
1.费耶阿本德的意义分析。在逻辑经验主义看来,经验观察是纯粹的、客观的。观察陈述最终是经验观察构成理论陈述的意义基础,观察构成对理论的最终判决。费耶阿本德完全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经验观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对经验观察施加了影响。观察的结果也许包含有观察对象的贡献,但是观察对象的贡献被其他的因素大大减少了,甚至消除了。费耶阿本德尤为强调理论对于观察的影响。在他看来,科学理论是看待世界的方式。接受某种理论,将影响人们的一般信仰和期待,从而影响人们的经验观察。理论规定人们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理论给予观察结果以表达、解释。因此,实验的证据不是由纯粹和简单的事实组成的,而是按照某个理论分析了的、模型化了的和加工了的事实组成的。没有理论给以描述解释的事实是根本没有意义的。因此对于费耶阿本德来说,观察(观察项)不仅仅渗透了理论,而且是充满了理论。不同的理论将得到不同的证据,观察陈述是分析性的。
因此,在费耶阿本德看来,不是观察陈述以及观察给予理论陈述以意义,相反,在观察中充满了理论,理论本身是意义更根本的来源。费耶阿本德的意义分析是激进的,其实质在于否定经验的绝对权威。费耶阿本德认为:“一个经验论者,从经验开始,从不后顾地在其基础上建筑。现在他失去了立足的基础。无论是地球,‘稳定的、牢固确立的地球’,还是他素日所依赖的事实都不再是可信的了。使用这样一个可塑的、可变的经验的哲学需要一种新的方法论原则,这种新的原则不再坚持经验对理论的非对称的判定了。”
2.科学发展是一个非理性的复杂过程。费耶阿本德属于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他极为重视对科学实际发展的考察,提出了“回到史料中去”的主张。费耶阿本德以前的科学哲学家大多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合乎理性的过程。费耶阿本德认为这种描述是不准确的。在他看来,科学的发展是一个非理性过程。一些科学理论得以存活下来,就在于历史上的一些思想家“或者决定不再受明显方法论规则的约束,或者不经意地打破了它们”。
费耶阿本德详细地考察了哥白尼革命的过程。他认为,托勒密学说与当时的整个知识背景是和谐一致的,而哥白尼学说则与之相矛盾。托勒密学说使用了本轮与均轮,哥白尼学说照样使用了本轮与均轮。而且,哥白尼学说刚提出时遭到了比托勒密学说更多的经验事实的反驳。因此如果按照理性主义的标准,我们就应该毫不迟疑地放弃哥白尼学说。
但是哥白尼学说最终作为科学的理论而接受了下来。伽利略是对哥白尼革命的成功作出了主要贡献的人。费耶阿本德认为,伽利略得以成功,就在于他不顾理性规则的束缚,利用一切有用的手段,来维护他坚信的理论。这些手段包括:让不成熟的理论互相支持;面对明若观火的反驳证据,或者置之不理,或者用特设性假说加以解释;通过宣传、暗示,用一套新的自然解释替换旧的自然解释,并且逐渐改变人们的感觉中心;自始至终,伽利略还利用那个时期人们对旧东西的厌恶和对新东西的渴望心理,如此等等。伽利略使用的这些手段没有一个是严格合乎理性标准的。。固然,哥白尼学说与当时的整个知识背景不相一致,但是并没有什么东西保证构成背景的知识体系是对的。错误就可能存在于那个知识体系之中,因为它处在一个古老的地层。的确,哥白尼学说遭到了经验的反驳,但是经验不是纯粹的、客观的,它是按照旧的理论方式表述的。因此,理论与经验观察的冲突可能反映的是两个世界观的冲突。新的理论有权要求一套新的观察语言、新的观察证据来检验。任何理论都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在其历史初期,它必然是不完善的。在这个时期,让它与成熟了的旧理论做比较是不公正的,就像安排一个小孩子与大人搏斗一样不公正。哥白尼学说没有得到像托勒密学说那样多的逻辑与经验支持,但并不能说明它是没有前途的。费耶阿本德总结说:“科学史上的一个新时期开始于一种向后运动,这个运动将我们带到理论更模糊、更缺少经验内容的早期阶段。这种向后运动不止是一个偶然事件,它还具有某种确定的功能。如果我们想搞垮现状,它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给予我们必须的时间和自由,以便发展主要观点的细节和发展必要的辅助科学。”
3.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原则。意义分析和对科学发展历史的考察使得费耶阿本德得出这样的结论:“固定方法的概念或者固定理性理论的概念奠基在一个关于人和他的社会了历史提供的材料的丰富性的人,对于那些不想因满足其低级本能而使历史材料变得枯竭的人,对于那些不想用清晰、精确、‘客观’、‘真理’的形式来渴求理智上的安全的人,很清楚,仅只有·一·条原则可以在·一·切情况下,使人类在发展的·所·有阶段上可以加以卫护,这就是:·怎·么·都·行。”费耶阿本德反对传统科学哲学加之于科学和人类一切其他认识活动之上的种种理性限制。他说,旧科学哲学“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不适合的描述。这种描述容易阻碍未来科学的发展,因为科学要比它的方法论形象不整齐得多,‘非理性’得多。它们可能阻碍科学的发展,因为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使科学变得更‘理性’和更精确的企图必将消灭科学”。没有混乱就没有知识;不经常排除理智,就没有进步。“今日构成科学基础的那些思想得以存在,只是由于有偏见、奇想、激情这样一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反对理智,因为它们被允许为所欲为。”费耶阿本德主张一种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原则,对于他来说,不存在任何不可能排除的限制,不存在任何不能被使用的方法,不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在他看来,怎么都行的原则不仅仅是为科学的历史发展所确证了的原则,而且它还是鼓励未来知识进步的有效原则。因为解决问题,不管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都需要完全的自由。
为了表明任何普遍的方法都是没有局限的,任何方法都是可以使用的,费耶阿本德特别提出反归纳法以与归纳法相对抗。如果与归纳法这样的普遍方法完全相反的方法都是有用的,那么还有什么方法不能够被使用呢?所谓反归纳法就是指:引入并阐述与已经确立的理论和(或)已经确立的事实不相一致的理论,并创造新的经验。他认为,反归纳法是打破旧的意识形态、创新理论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4.理论多元论。如果在方法上采取了“怎么都行”的多元主义原则,必然得到多元的理论。理论的多元论已经蕴含在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的方法论之中了。不满足于此,费耶阿本德还提出了达到理论多元论的两种具体机制。这就是韧性原则和增生原则。费耶阿本德说:“我把这样一种作法———从许多个理论中选出一个可望取得最好效果的理论,即使遇到最大的困难,还加以坚持———称之为韧性原则。”所谓增生就是不断地提出新理论。反归纳法就是一个理论增生的机制。一方面是增生,鼓励提出新的理论;一方面是韧性,要求在理论面临困难时仍然坚持不息。二者的相互作用,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理论的多元论。
因此,费耶阿本德所构想的知识,就不是一系列自身一致的、聚向某一理想观点的理论,它不是向真理的逼近;而是一个不断增加的、相互不一一致的(甚至是不可能比的)可供选择者的海洋。每一个理论,每一个童话,每一个神话都是迫使其他的做进一步说明的集合的一部分。通过竞争,它们都对意识的发展作出贡献。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确定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从一个综合的说明中忽略掉。
方法论的多元论导致理论的多元论,通过多元理论之间的相互批判、竞争,从而达到知识的进步。如果说费耶阿本德也有其科学发展模式的话,那么这就是他的模式了。
5.方法论与人类自由幸福的统一。费耶阿本德是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者,他把自由视为人类幸福的根本前提。通过“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原则,他实现了在科学实践中的自由。通过理论的多元论,他实现了在科学与非科学的意识形态之间,在不同的科学理论之间选择的自由。这样,理论与方法的多元主义就不仅仅是促进知识进步的有效原则,而且与人类的自由幸福一致起来了。
参见“多元主义方法论”、“知识无政府主义”。
今日更新
-
阿伦特,哈娜
[2020-03-21]
-
阿契贝,契努阿
[2020-03-21]
-
阿特伍德,玛格丽特
[2020-03-21]
-
艾斯勒,理安
[2020-03-21]
-
奥茨,乔伊斯·卡罗尔
[2020-03-2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