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文化
“波普”有两层意义:一是“大众(popular)”一语的缩写,所谓“波普文化”即指“大众文化”;另一层意思是指一个专门的艺术流派———“波普艺术”。后者被普遍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而“大众化”也是被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大特征来描述的,所以两者常常被混淆。在广义的“大众文化”上,“波普文化”与“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纯艺术”等范畴相对,如指用现代技术制作的作品,电子音乐、流行歌曲、披头士乐队、摇滚乐,以及与爵士音乐继之和披头士乐队结合在一起的大众容易读懂的诗歌“波普抒情诗”等。而作为流派的“波普艺术”本身并不“大众化”与“通俗”,而是以“大众化”包装来表达后现代主义“消解意义(参见“意义”)”、“削平深度模式(参见“深度模式”)”、“平面化”等观念从创作流变来看,“波普”绘画作为与“商品化”联系之后现代文化特征与20年代欧洲形成的“达达派”主义画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纽带(参见“达达派”)。美国50年代兴起的“波普”画派是由画家劳申伯(R.Rauschenberg)1963年正式命名的。从“波普”与“达达”之间的关系反映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连续性,两者之间很难划出一条根本的界限,如美国本土画家乔治亚·奥基夫(GeorgiaO’Keeffe)1931年作的一幅题为《牛颅骨———红、白、兰》的作品就带有达达主义与波普之间难以区分的特点。而波普画派本身,不同画家,沃霍尔AWarhol)、劳申伯以及R.利希滕斯坦(Lichtenstein)等,他们个人形式上的区别并不比他们作为后现代整体同现代主义达达派的区别要小(后面还要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分析)。沃霍尔原是一个商业画家,绘制时装鞋并设计展览橱窗,他的作品有许多是商品广告,如可口可乐瓶子、坎贝尔的汤罐头、好莱坞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宣传画等。这些“作品”以商品的“直接性”来抵制任何转喻或隐喻式的本文意义。其另一幅作品《钻石粉末鞋》,显然这是几只实物女鞋或实物照片,正如达达派与波普派画家们经常所做的(如迪·让的《尿斗》)那样。沃霍尔的另两幅与其色彩鲜明的广告形成对比的作品,一幅是作于1963年的题为《绿色灾难》,是由十幅交通事故现场(一辆粉碎的汽车)拍下的照片,类似于广告方式加以排列而成,另一幅则是一架死刑《电椅》。死亡当然不仅对于后现代主义,几乎对于任何时代的艺术都是“永恒的主题”,在后现代主义确乎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另一位波普画家———劳申伯,则与沃霍尔迥然异趣。他出现于抽象表现主义的末梢。但他最近的作品中,发展了一整套后现代主义方法。他用以作画的材料同达达主义一样常常是日常废品与垃圾。而另一位波普画家利希滕斯坦又与他们不同,他的画完全像小说插图式的漫画,如他于1963年创作的一幅叫《哗!》(Wham)的作品,用漫画的技法绘着一架美国战斗机开火击中了前面的目标,画面上还像通俗连环画似地写了飞行员的说白:“我按下开火揿扭……在我前方火箭弹烧红了天空……”在一片火光上一个大“哗”字。这幅画显然与越南战争有关,然而是以这样一种深度削平的方式。由此可见,同是波普画家在风格上与方法上迥然异趣,表明了后现代主义的异质性。
而用以描述后现代特征的“大众化”、“商品化”也同样是一个不同时代都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30年代美国本土画家本顿(T.H.Benton)是以通俗形态表现当时美国世俗生活的代表。至于娱乐性、消遣性的大众文化,40年代弥漫整个欧美的爵士乐与后现代的摇滚乐,除了表现形式与传媒手段的差异,就大众化与普及性而言,并无实质的不同。
而用以描述后现代特征的“大众化”、“商品化”也同样是一个不同时代都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30年代美国本土画家本顿(T.H.Benton)是以通俗形态表现当时美国世俗生活的代表。至于娱乐性、消遣性的大众文化,40年代弥漫整个欧美的爵士乐与后现代的摇滚乐,除了表现形式与传媒手段的差异,就大众化与普及性而言,并无实质的不同。
今日更新
-
阿伦特,哈娜
[2020-03-21]
-
阿契贝,契努阿
[2020-03-21]
-
阿特伍德,玛格丽特
[2020-03-21]
-
艾斯勒,理安
[2020-03-21]
-
奥茨,乔伊斯·卡罗尔
[2020-03-2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