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特,罗兰
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后现代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15年11月12日生于瑟堡,曾就学于巴黎路易大帝中学(1930—1934),1933、1934年获中学毕业会考证书,1939年获巴黎索耶大学古典文学证书,1941年获古典悲剧高等教育文凭,1943年获语法学、语言学学士。1937年匈牙利德布勒森讲师,1939—1940年比亚里茨中学第三和第四分部文学教授和教区代理,1940—1941年巴黎伏尔泰卡诺中学教授和教区代理,1948—1949年布加勒斯特法语研究所图书管理员旋后任教授,布加勒斯特大学讲师;1950—1952年巴黎外交部文化事务总局指导司工作人员,1952—1954年供职于巴黎全法科学研究中心教育处和词典学部研究人员,1955—1959年社会学研究员1960—1962年供职于高等实验学院社会经济科学第6组“讯号、符号和群体表象”社会学教育处主任;1962—1976年任教授,1975年任法兰西研究院院士,1976—1980年任文学符号学教授,1967—1968年任巴尔的摩霍普金斯大学客座教授;1936年创办巴黎大学古典戏剧团,1953、1956年分别与人创办《大众戏剧》和《争鸣杂志》,1973—1980年美迪克斯奖评奖团成员,曾获法国教育棕榈奖,1980年3月26日逝世于巴黎巴尔特主要著作有:《神话学》(Mythologies,1957年);《论拉辛》(OnRacine,1963);《符号学原理》(ElementsdeSemiologie,1964);《批评集》(CriticalEssays,1964);《批评与真理》(1966年);《S/Z》(1970);《符号的王国》(TheEmpireofSigns,1970);《新批评文丛》(NewCriticalEssays,1972);《文本之乐趣》(ThePleasureoftheText,1972);《形象、音乐和文本》(Image,MusicandText,1977);《恋人絮语》(ALover’sDiscourse,1977);《结构分析与圣经考释》(StructuralAnalysisandBiblicalExegesis:InterpretationandEssaysbyRolandBarthesandOthers,1973);《巴尔特自叙》(RolandBarthesbyRolandBarthes,1975)。巴尔特是在战后西方文化与思想环境全面深刻变化时期出现的文学思想家,他与许多结构主义者不同,他的文字都是“可读的”,他所选用的一些偏词也均有明确的“所指”。他观察、分析、论述的角度和方式很有个性:重视理论,很少谈哲学概念;广泛运用符号学分析法,却不关心符号学理论体系的揭示;文学符号学分析侧重于小说叙事体而不是抒情诗体;注意美学分析与意识形态分析的密切结合。
号学加以发展并将它定义为“研究符号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方式的科学”。认为,符号是任意的,而且不存在什么诸如思想、情感和观念的“自然表述”,我们的思想和感觉的本质,并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词汇,自然而然地表达人内心最深处的本质奥秘。人是生活在一个代码统治的社会中。戏剧和小说中,符号之所以起作用就是因为小说读者和戏剧观众的头脑中总是有着代码和惯例系统的。他的旨趣在于“完全破除符号乃是自然的观念”,并在作品中热情呼吁读者要从拉辛的既成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看清拉辛本人的戏剧,这就不但需要依照现代人的思想方式,也要借鉴文学中首先是语言本身中的斗争所构成的观念。
义转向结构主义的戏剧过程中,巴尔特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许他是位典型的结构主义者,是对文化现象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的拥护者。他描绘了一幅结构主义“文学科学”的略图。他把结构主义定义为一种分析文化产品的方式,其根源是语言学方法,“一系列结构分析,目的在于界定大量非语言学的语言”。他认为“一切结构主义活动的目标,不论是反思的还是诗的,都在于‘重组’一个对象,以显示其运用规则”。他断言,“新颖之处是一种思想方式(或一种“诗学”),这种思想方式与其说是企图将完全的意义赋予它所发现的对象,还不如说是想了解意义是如何产生,以什么代价和运用什么手段的”。
特有独特的见解和贡献。首先,结构主义企图根据语言学描述文学语言,以便把握文学结构的特殊性。巴尔特采用的是某种“非法盗用式”的语言学方法,而不愿像一些结构主义者那样进行系统的语言学描述。第二,构想发展一门“叙事学”(narratology),其作用是在不同的叙事方法中识别叙事的诸组成部分和它们的可能组合。巴尔特在《叙事结构分析导论》中强调了情节结构在保证写作的可理解性中的作用,也强调了通过破坏叙事的预期而可能产生的效果,不可能产生一段叙事“而不涉及一个隐在的单元和规则系统”。第三,他因他所谓的“作者之死”的始作俑者而闻名于世,这就是将作者形象从文学研究和批评思想的中心地位中删除,他卓有成效地极力主张我们应当研究的是本文而非作者,认为“文学作品中至关重要的是使读者不再是本文的消费者,而是本文的生产者,读者的诞生必定以作者的死亡为代码”。第四,一种“抽绎”意义之线的拆解活动,是巴尔特坚持的结构主义分析方式。就像他关于巴尔扎克短篇小说《萨拉辛》的逐字逐句的研究,他把小说本文分解为诸片断,或他所说的诸“字词”,确定诸片断依存的诸代码,每一代码都是被积累的文化知识,它可使读者识别供特殊功能或序列调遣的细节
显然,在某种意义上,巴尔特已经超出了结构主义,走向了后结构主义,他的《恋人絮语》便是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也正因此,他被视为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号学加以发展并将它定义为“研究符号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方式的科学”。认为,符号是任意的,而且不存在什么诸如思想、情感和观念的“自然表述”,我们的思想和感觉的本质,并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词汇,自然而然地表达人内心最深处的本质奥秘。人是生活在一个代码统治的社会中。戏剧和小说中,符号之所以起作用就是因为小说读者和戏剧观众的头脑中总是有着代码和惯例系统的。他的旨趣在于“完全破除符号乃是自然的观念”,并在作品中热情呼吁读者要从拉辛的既成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看清拉辛本人的戏剧,这就不但需要依照现代人的思想方式,也要借鉴文学中首先是语言本身中的斗争所构成的观念。
义转向结构主义的戏剧过程中,巴尔特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许他是位典型的结构主义者,是对文化现象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的拥护者。他描绘了一幅结构主义“文学科学”的略图。他把结构主义定义为一种分析文化产品的方式,其根源是语言学方法,“一系列结构分析,目的在于界定大量非语言学的语言”。他认为“一切结构主义活动的目标,不论是反思的还是诗的,都在于‘重组’一个对象,以显示其运用规则”。他断言,“新颖之处是一种思想方式(或一种“诗学”),这种思想方式与其说是企图将完全的意义赋予它所发现的对象,还不如说是想了解意义是如何产生,以什么代价和运用什么手段的”。
特有独特的见解和贡献。首先,结构主义企图根据语言学描述文学语言,以便把握文学结构的特殊性。巴尔特采用的是某种“非法盗用式”的语言学方法,而不愿像一些结构主义者那样进行系统的语言学描述。第二,构想发展一门“叙事学”(narratology),其作用是在不同的叙事方法中识别叙事的诸组成部分和它们的可能组合。巴尔特在《叙事结构分析导论》中强调了情节结构在保证写作的可理解性中的作用,也强调了通过破坏叙事的预期而可能产生的效果,不可能产生一段叙事“而不涉及一个隐在的单元和规则系统”。第三,他因他所谓的“作者之死”的始作俑者而闻名于世,这就是将作者形象从文学研究和批评思想的中心地位中删除,他卓有成效地极力主张我们应当研究的是本文而非作者,认为“文学作品中至关重要的是使读者不再是本文的消费者,而是本文的生产者,读者的诞生必定以作者的死亡为代码”。第四,一种“抽绎”意义之线的拆解活动,是巴尔特坚持的结构主义分析方式。就像他关于巴尔扎克短篇小说《萨拉辛》的逐字逐句的研究,他把小说本文分解为诸片断,或他所说的诸“字词”,确定诸片断依存的诸代码,每一代码都是被积累的文化知识,它可使读者识别供特殊功能或序列调遣的细节
显然,在某种意义上,巴尔特已经超出了结构主义,走向了后结构主义,他的《恋人絮语》便是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也正因此,他被视为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今日更新
-
阿伦特,哈娜
[2020-03-21]
-
阿契贝,契努阿
[2020-03-21]
-
阿特伍德,玛格丽特
[2020-03-21]
-
艾斯勒,理安
[2020-03-21]
-
奥茨,乔伊斯·卡罗尔
[2020-03-2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