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梁启超的史学

2024-12-13 可可诗词网-中国史学 https://www.kekeshici.com

        1.梁启超(1873年—1929年)的生平
        梁启超一生可以分三个阶段:(1)二十岁以前是学习时期。他天资很高,三岁开始读书,六岁就读完四书五经;七八岁已会写文章,十来岁就能写一千字的文章;十二岁研究训诂学、考证学;十六岁中举,十七岁从学于康有为,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知识,如世界史、哲学、文学。至二十岁结束学习生活。梁已在二十岁之前打好了做学问的基本功,中国的世界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都通了。(2)二十一岁到四十七岁,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即便是学术也是与当时的政治相联系的。这时期参加了戊戌变法,二十一岁时协助康有为做宣传工作。他写文章文笔很好,笔锋常带感情,社会上都知道有其人,世称“康梁”。二十一岁以后的活动主要是办报和写文章,二十三岁时任上海《时务报》主笔,二十四岁离沪到长沙,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即总教师,培养了许多学生,如蔡锷等。戊戌变法失败以后逃到日本,至辛亥革命,其间也到过美国、南洋、澳洲,但主要是在日本,仍宣传变法思想,办了许多报。在日本期间读了许多西方哲学、历史书籍,写了许多政治、经济、史学、哲学的文章,文章的中心是宣传中国要结合自己的历史特点学习西方。辛亥革命后回国办报,袁世凯做总统时做过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时做过财政总长,但做官时间都不长,他与袁世凯、段祺瑞的思想是合不来的。1918年到欧洲游历英、法、意、瑞士等国,巴黎和会期间做中国全权顾问。(3)四十五岁以后以学术活动为主。1920年从欧洲回国,不再参加政治活动,也不写政治性论文,偶尔发表一些政见,致力于学术研究,文章全是学术性的。1925年清华办国学研究院,梁启超任导师(当时研究院有四大导师:梁启超五十二岁,陈寅恪三十五岁,王国维四十八岁、赵元任三十三岁)。总之,梁启超学问渊博、精力过人,一生著作宏富,涉猎极广,其著作收在《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是国学大师,是开创风气之人。人称其天资聪颖,写出来的稿子不用改动,往往等稿的人就在身边,他一挥而就,不加改动便付之来人。
        2.梁启超的史学理论
        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反对封建史学。在19世纪末年,他大声疾呼进行“史界革命”,曰:“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他把史学与救国联结在一起。他写的《变法通义》就援引历史说明非变法不可。在资产阶级史学理论上有代表性的文章是《中国史叙论》(1901年)、《新史学》(1902年),论述了为什么反对封建史学,要建立怎样的史学。其史学理论有下列几方面:史学原则、中国历史分期、史学的定义。
        关于史学原则有四点:(1)反对封建王朝的历史,建立国民的历史。二十四史都以朝代命名,《资治通鉴》也是分周纪、秦纪、汉纪,没有打破封建王朝的历史。历史家评述史之善恶,亦以封建王朝的利害为准。过去的正统都是君统而不是民统,都不是正统。过去以年号纪年是不科学的,过去的年号共一千多个,汉武帝以来正统的年号亦有三百多个,说年号不能明示距今有多少年。西方以耶稣纪年,中国应以孔子生年纪年。梁本人写文章就曰“孔子纪元××”,章太炎亦以此法纪年。直到辛亥革命以前,许多学者以孔子纪元纪年。(2)反对个人的历史,建立群体的历史。中国过去写的都是个人的历史,看到的只是一个个的历史人物。人物只是历史的材料,而不是历史,人物应附属在历史中,而过去的历史是历史附属在人物后面了。(3)历史不仅记载事实还要说明因果关系。(4)历史不仅记载过去还要益于今务,今务主要指几个方面:唤起爱国心(此说法章太炎等都有响应),要起团结全体的作用,要起改造社会的作用。
        关于中国历史的分期:梁启超学习西方史学家的历史分期法,把中国历史分为上世史、中世史和近世史。上世史:三皇五帝到秦的统一,特点是中国之中国(中国各民族在中国疆域内竞争,不与外国发生关系,活动不受外国影响)。中世史:秦统一到乾隆末年,特点是亚洲之中国(中国与亚洲各民族发生了关系,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亚洲各国互相影响)。近世史:从乾隆到当时,特点是世界之中国(中国与欧美、与马克思主义发生关系)。梁启超的这种分期法完全学习西方的分期法,现在看来是从现象上的分期,是从对外关系上看的,但在当时是一种新观点,总之是要说明中国史在世界史上有地位。此分期法对后代亦有影响,现在仍有人称先秦史为上古史。
        关于史学的定义,其原文曰:“历史者(即指史学)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者也。”公理公例当时的意思是道理和法则,即现在的规律之意。梁启超的定义比封建学者的定义进步多了。梁启超还解释为什么要研究公理公例,他说是为了造福于后世,这也是接近真理的。
        梁启超的史学理论有两个特点:(1)读了许多西方的书。吸取了西方的理论。(2)把中国的事实与世界的理论相结合。
        3.梁启超在史学上的贡献及影响
        梁启超对史学的最大贡献是开创史学的一代风气。尤其是晚年在清华研究院讲学,是以史学为主的。一生为反对封建史学、建立资产阶级史学而努力。他居资产阶级史学建立的首功。梁启超在学术界的影响比在政治上的成就要大得多。
        (1)在史学理论、史学著作方面写了许多东西,反对封建史学,是值得肯定的。
        (2)20世纪初期撰写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中国历史著作,对激励人们爱国、爱民族、奋发图强之心起了很大作用。1902年写《张博望、班定远合传》,讲了张、班通西域敢于进取和冒险的精种,有胆、有识、有毅力,开发了土地,亦开发了西域文化,在世界亦可称豪杰。1904年写《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写了中国到海外开发事业的人,用以说明中国亦有人到海外建立事业,如三佛齐(印尼)国王梁道明、暹罗国王郑昭都是中国人。1905年写了《郑和传》,用以说明中国在航海事业上不比外国人差。这些都是针对民族自卑感、要激发民族自豪感而写的。1908年写《王荆公传》,1909年写《管子传》,都是写变法图强的人,以激发人们爱国爱民族之心。梁的文章不是堆砌事实,笔锋带感情,有声有色有胆识。
        (3)介绍并借鉴外国历史知识以进行历史教育。20世纪初年,人们对外国史知识知之甚少,梁启超以借鉴为目的,介绍外国知识,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介绍外国亡国的历史。19世纪末写《波兰灭亡记》,1904年写《越鲜亡国史略》,1905年写《越南亡国史》;另一方面介绍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1902年写《意大利建国三杰传》,1903年写《新英国巨人克林威尔传》,克是17世纪英国独立党首领,推翻国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899年写《自由书》,是总起来介绍日本、美国等世界史,1902年写《斯巴达小志》、《雅典小史》是两部介绍世界史的著作。许多研究世界史的人由此产生兴趣,梁在中国的世界史学界亦有很大的贡献。
        (4)对史料学的研究。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对史料的范围、收集鉴别、整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观点。既继承中国传统的史料学又吸收西方史料学的研究成果,自其论史料的观点发表后,始有人关注、重视研究史料学。
        (5)对学术史,也可以说是对文化,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史学、哲学等皆有研究。他当财政总长并非虚名,他研究货币史、财政史颇有成就。1902年写《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1920年写《清代学术概论》,1924年写《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至今写学术史著作都引用梁启超的话,梁对清代学术的研究尤其细致入微。
        (6)倡导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因梁的倡导,中国才有史学史这门学科。各大学才开此科之课,各种史学史著作才出版,无论课程或著作都是按梁所设计的史学史的内容体例等讲授或撰写的。梁启超是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创始人。
        (7)培养史学研究人才有很大贡献。清华研究院的许多学生都受到他的指导。即便是没考上研究院的社会上的爱好者,梁启超也悉心指导,如蔡尚思即通信向梁启超、王国维求教。
        梁启超的缺点是晚年跟不上时代,与马克思主义持对立的态度,他一生很自负的是思想求新,但还是没能跟上时代。但他与其他的资产阶级史学家还是不同的,他死于1929年,他当时还是进行反封建的斗争,当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还没有建立(从李大钊开始传播,到正式建立经历了一段时间,20世纪30年代才正式建立),所以他未接受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是受其时代的局限。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