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院的钟鼓声

2024-07-20 可可诗词网-遗憾教训阅读材料 https://www.kekeshici.com

        随着历时百年的蛮族入侵和民族大迁移,古代城市及其古代文化荡然无存。古代奴隶制时代所创造文明为野蛮所代替。唯一存留的就是宗教,从此,西欧进入了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
        中世纪的教育开始于基督教的修道院,并长期为基督教所垄断。僧侣取得了知识教育垄断权,教育带有明显的宗教神学性质。
        在文化荒芜的中世纪,修道士成为唯一有文化的人,修道院成为保存文化的唯一场所。修道士要诵读圣书以及教父们的典籍,在书籍稀少的中世纪时代,修道士所不可缺少的工作就是抄写经典,大多数是基督教典籍。由于基督教会极为仇视异教徒的著作,所以古代希腊罗马作家的著作大批遭到破坏、销毁,许多著作佚散湮没,许多著作被删改得面目全非。在十一世纪以前修道院所保存的书籍数量有限、种类狭窄,而且还破坏了许多珍贵的古代著作。直到十一世纪以后,才改变对古代著作的态度,但许多佚失的古代著作已不复存在,成为人类文化史上永恒的遗憾。
        约在公元六世纪左右,修道院开始创办学校。九世纪时,大多数修道院都附设了学校。修道院学校办学的目的极为明确:培养僧侣。有的修道院学校分为内学和外学。内学是教育新入修道院的信徒,培养其成为未来的修道士。外学是教育非本院的世俗子弟,学成后仍返回世俗社会。
        修道院学校的宗旨,是圣·本笃(ST.Benedictc 480—543)所规定的“服从”、“贞洁”、“贫穷”。作为一个修道士或一名修道院学校的学生,要绝对服从修道院院长、院规以及教会的一切教义,要过严峻的禁欲生活,并且安于贫穷,杜绝一切生活中的享受和乐趣。凡入修道院的人,要宣誓永远献身于上帝、教会和修道院,并要遵守修道院的院规及办学宗旨。修道院的誓词是:“我特此宣告脱离父母、兄弟和亲属,脱离朋友和土地财产,脱离虚荣和人间享受。为上帝的意愿,我愿放弃我自己的心愿,接受修道院生活的一切困苦,对天立誓,坚守服从、贞洁、贫穷的信条,并愿终身在此修道院为僧。”服从、贞洁、贫穷后来成为修道院学校的宗旨和灵魂,它的基本精神是要人绝对服从教会的权威,弃绝现世生活,视现世为罪恶的渊薮,奉行禁欲主义,为灵魂的得救,为来生而终日忏悔,祈求上帝的宽恕。
        修道院学校的课程,主要是“七艺”。七艺是古希腊、罗马的传统课程,包括智者“三艺”:文法、修辞、辩论术,和柏拉图的“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是,这时候的“七艺”课程是为了神学服务,成为神学的奴婢。各科课程的学习都是为了论证宗教教义的合理性,上帝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成为教会打击异端的工具。应提出的是:当时所学的内容浅薄粗疏,搀杂着迷信、谬误和偏见。至于当时的教学方法,由于缺乏书籍,多采取口授方式,是僵死的、形式主义的,着重于记忆。
        修道院学校无论是教育宗旨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充满着宗教的神秘与欺骗及对人性的摧残、压抑,人们讽谕当时的修道院教育充斥着教堂的钟鼓声是恰如其分的。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