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母爱教育的错误批判

2024-02-23 可可诗词网-遗憾教训阅读材料 https://www.kekeshici.com

        1963年5月,《江苏教育》发表了《育苗人》一文,介绍南京师院附小优秀教师斯霞精心培养学生的事迹。5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斯霞和孩子》一文。这两篇文章都强调教师要以“童心”爱“童心”,儿童“不但需要老师的爱,还需要母爱”,教师要“像一个辛勤的园丁”,“给我们的幼苗带来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露。”
        斯霞自17岁(1927年)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教学工作,把全部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未来。1960年被授予先进儿童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称号。在她的身上始终蕴藏着慈母般的温情,流淌着爱的暖流。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温饱冷暖,无不挂在她的心上,她也受到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不少教师、学生家长、机关干部、师范院校的学生写信给她,赞扬她的辛勤工作和成功经验,感谢她为祖国培养了人才,表示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然而,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却认为,《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等文章,充满了超阶级的情调,看不到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革命观点,是教育上两种思想斗争的反映,要求教育部门进行讨论。1963年10月号《人民教育》发表了《我们必须和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划清界限》、《从用“童心”爱“童心”说起》和《谁说教育战线无战事?》三篇文章,以讨论“母爱教育”为题,批判《育苗人》、《斯霞和孩子》两篇文章中的观点,大加挞伐,乱扣帽子,无限上纲。把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的热爱,说成是“资产阶级教育家早就提倡过的‘母爱教育’”,讲“母爱”、“童心”,就是抹杀教育的阶级性,不要无产阶级方向,不要阶级教育。
        这三篇文章发表后,立即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部门,从高师院校校长、教授到农村中小学教师,争论十分激烈。在短短的三个月中,《人民教育》杂志编辑部就收到这方面的来稿563件,其中71.5%的稿件是赞成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进行批判的,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对这场批判不满,并予以抵制的。如1963年12月号《人民教育》发表的邓海波的文章《难道不能把教师比喻为母亲、园丁吗?》。然而,对“母爱教育”批判的调子越来越高,连教育部门负责人也起来公开批判“母爱教育”,把它说成是教育战线阶级斗争的突出表现。这是教育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典型事例。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