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粟死”

2023-06-04 可可诗词网-遗憾教训阅读材料 https://www.kekeshici.com

        古人把工矿业生产比喻为“金”,把农业生产比喻为“粟”,认为工矿业的勃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就会走向败落,导致“金生粟死”。战国时期秦国的执政者商鞅就持这种看法。他在所著《商君书》中说:“金生而粟死,粟死而金生”。它的意思是工矿业发展了,农业就会萎缩下去;相反,农业败落了,那是因为工矿业的兴起。可见商鞅把工矿业和农业的关系看成是水火不相容的东西。
        商鞅认为,华丽精巧的器物多了,从事工商业的人也就多了,农业就要废弛,投机的奸商就会占居优势,国力就必定会削弱。即所谓:“物多末众,农弛奸胜,则国必削。”他认为农民务农最为劳苦,但赢得利很少,远不如商人和手工业者。如果商业、手工业等不加禁止,手工业者就有利,从而各种不从事农耕而专靠周游谋生的人就多了。即所谓:“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为了鼓励农业和杜塞工商业的发展,他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粮价,加重非农业人口的徭役负担,增加市场交易税。即所谓“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租之利必重。”凡是努力从事农桑,在耕织方面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其徭役;从事商业、手工技艺,追逐货利,以及由于懒情而贫穷的,收其妻子为官奴。即所谓“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通过以上措施,迫使人们不得不放弃经商,放弃从事手工技艺,而专门从事农业生产。
        “金生粟死”论说在我国因循沿袭几千年,后世的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往往把它当做禁止民间私人开采矿业的思想武器,进而强化了“事本禁末”的经济政策。其结果是,工矿业、商业被禁,农机、化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农村的交通运输等等,都受到极大的抑制,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现代化受阻,使农业长期处于简单再生产的小农经济状态,中国农民和土疙瘩打交道打了几千年,仍然未能摆脱贫穷的困境,最终结局并不是“金生粟死”,而是金、粟两败俱伤。可见,农业的繁荣,离不开工矿业的发达。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