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与“野无留才”

2019-12-20 可可诗词网-遗憾教训阅读材料 https://www.kekeshici.com

        李林甫(?~752)在唐玄宗年间居相位十九年,他迎合唐玄宗意旨,结党营私,陷害异己,惯于玩弄政治权术和不露声色地搞阴谋诡计。《新唐书》说他:“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面柔令,初若可亲,即崖穽深阻,卒不可得。”因李林甫本人“无学术,仅能秉笔。”而尤忌文学之士。
        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唐玄宗下诏:征天下士人通一艺者,到京师长安,参加制举考试,以备皇帝征选。而李林甫却惧怕应试举人在策文中指其奸恶,对自己不利。于是,李林甫便向唐玄宗进言:“士皆草茅,未知禁忌,徒以狂言乱圣听,请悉委尚书省长官试问。”唐玄宗接受了李林甫的建议,命郡县官员对应试举人精加试练。这样,应试举人还没有到达京师,李林甫就运用手中的权力,在郡、县内就将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举人除名。
        唐制,制举考试应由皇帝亲自主持。经过郡县官员精加试练的应试举人到达京师后,不由皇帝亲自考试,而改由尚书省主持考试。唐玄宗命御史中丞监之。而在考试之时,突然改变制举考试的内容——策文,改试诗、赋、论,一如常选之科的进士试。本来,制举举人在临考前,要用大量时间揣摩时事,预先试做策文,而策文大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现实密切相关。改变考试内容,这对于制举举人来说,是措手不及的,当然也就不会有人登第了。
        试后,李林甫上表唐玄宗,贺:“野无留才。”
        当真是“野无留才”吗?
        参加这次制举考试的,其中就有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
        人才,是社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而封建社会的腐朽官吏,为了自己的私欲和乌纱帽,压制人才,阻遏人才出头之路,这已是司空见惯之事。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