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与谬误
战国时,七国并立,群雄纷争,那时要出一趟远门着实不易。在这个痛苦的年代,遍地烽烟,几乎没有一天是和平的。连坐在家里,都不知道早上起来之后能不能活到太阳西沉,更不要说出远门了。
不过总有一些胆大包天的人仍然在四处活动。魏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有事要去楚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事先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了能行动快捷,马车请了高手匠人专门特制,马匹也是请相马名手专程买来的骏马,驾车更是请了有名的赶马师傅,身边也带了大量盘缠。准备停当,选了个良辰吉日,他就出发了。
出发那天,他有个朋友赶来送行。不过这朋友住在城北,离得远,起身又晚了一步。送行的朋友急匆匆地赶路,正担心会赶不上送行。正走着,忽然听得有人叫了他一声,抬头一看,正是那人坐在马车上向他打招呼。他连忙迎上去,拱了拱手道:“老兄要出门,我来得晚了,倒要你专程过来,实在过意不去。”
那人笑了起来,道:“反正是顺路。就此一别,你也多多保重啊。”“顺路?”他怔住了。这个朋友是要去楚国办事,他听得清清楚楚。难道是自己听错了?他试探着道:“对了,你是不是改了路线,要往燕国去了?”
楚国在魏国的南面,燕国才在魏国之北。那人要出北门,定然是要去燕国了。哪知那人只是笑了笑,道:“我去燕国做什么?我是去楚国办事啊。”
他更觉得诧异,道:“可是,楚国是在南面啊……”他一时间几乎要以为是不是燕国被楚国灭掉了。楚强燕弱,楚若要灭燕那也并不太奇怪。只是楚和燕之间隔着不少国家,楚国实力再强,也不可能越过那么多国家去灭掉燕国。一定是听错了。他晃了晃脑袋,让自己清醒下来。一定是昨晚睡得太晚,直到现在还迷迷糊糊的,所以听不清楚。
“楚国在南边不假,不过现在南面有战事,不好走,往北的路好走,所以我转道从北边走。”这句话他听清楚了。虽然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可是他琢磨了半天,似乎仍然搞不清其中的意思。他试探着再问道:“你是说,往北边走,去楚国?”
“是啊。”回答倒是明白无误。这两个字,大概连聋子都不会误解。
“那怎么可能!你怎么想的,南边有战事,你转道向西或向东都可以,怎么往北去转道。”
“那有什么不可以,”那人拍了拍车边的栏杆,“你看看这车。这车的木头用的是上百年的枣木,硬得跟铁一样,怎么开都坏不了,足足可以行驶几万里而不坏。这可是按当初穆王天子的坐车图设计的,连驾车的马,都是上了《相马谱》的名驹,就算不是日行千里,日行八百总是没有问题的。”
看着朋友如此固执,他叹了口气,道:“可是,楚国是在我国的南边,你往北边去,怎么能到得了?”“那也没关系,我的盘缠带得足,怕什么,大不了多走几天,就当外出游玩吧。”
难道就真的一点都说不通么?他不禁有些恼怒了。可是看着朋友这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他仍然沉住气,道:“不管怎么说,楚国是在南边,你却往北走,一南一北背道而驰,你往北怎么能有到楚国的一天?”
朋友仍然毫不在意,道:“哈哈,你大概还不知道我请的这位师傅是谁吧?他可是当初造父先生一脉相承传下来的嫡派弟子,驾车之术天下无双。当初穆王天子西行,由造父先生驾车,一路不知行进了几千万里,直到昆仑山与西王母饮宴。如今我与穆王天子相差的,不过少了些前呼后拥的部队罢了,车相似,马也不比穆王天子的八骏差,驾车师傅更是了得,我也带足了盘缠,怎么可能到不了?一定能到楚国的。”
他终于绝望了。对于这个朋友,显然什么道理都说不通。他长叹了一声,道:“那就盼望你能早日向北抵达楚国吧,再见。”
看着马车出了北门,绝尘而去,他摇了摇头,又叹了一口气。
入选理由:
不要盲目坚持自己的意见,有时也许别人也是对的。
燕垒生语: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是战国时魏国大夫季梁为劝阻魏王攻打赵国而说的。季梁的用意是说,想要建立霸业,靠战争无济于事,等于想去南边而往北走。
季梁说的是正确的么?假如我们翻开史书,不妨看看季梁之前的春秋五霸是如何成就霸业的。除了一个莫名其妙硬塞进去的宋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他们靠的就是手头足以震慑旁人的军事力量。即使是那个宋襄公,虽然有点食古不化,但和混道上的一样,他也知道对不听话的随从非打一顿不可。所以季梁无非是基于儒家的仁义之道而说出这一番话来的。
然而季梁说的又是错误的么?我们同样不能说他错了。春秋五霸的得名,与其说是军事实力,毋宁说是基于他们的人格魅力。齐桓公不记管仲之仇,受曹沫之劫,晋文公的退避三舍,比他们的武力更令人折服。可以这样说,他们所行的仁义并不是一张空头支票,而是一笔无形资产,建立起的是自己的舆论基础,使得军事打击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此看来,季梁虽然说了一个好故事,但他的好故事并不全面,只能说在某一个阶段是正确的。师出有名,当没有一个好的舆论基础时四处出兵,只会给人留下一个好战分子的印象,结果使得那些小国家心生惧意,转而投靠别的有实力的国家,那么魏王想要建立霸业自然难上加难,毕竟国际争端不同于在道上混,拔出西瓜刀就能解决一切。
那么,仅仅从这个故事本身来看,其中所说明的道理是否一定正确?先秦道家说“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并非说没有是非之分,而是立场不同,看待问题就有不同的标准。从季梁的立场上来说,要去南方而往北走绝对错误。可是假如季梁生活在今天,恐怕他就不会再用这个故事去劝告魏王了。地球是圆的,那个要去南方的人一直向北走,只要他选择的交通工具正确,带的盘缠足够多,并且聘请了高明的驾驶员,那么绕过地球一圈后,他的确会有一天抵达南方的楚国!看吧,事情就是如此奇妙,当我们的立场发生了变化,南辕北辙就并非是个可笑的谬论,而是一个完全可行的事实了。
原文回放: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不过总有一些胆大包天的人仍然在四处活动。魏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有事要去楚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事先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了能行动快捷,马车请了高手匠人专门特制,马匹也是请相马名手专程买来的骏马,驾车更是请了有名的赶马师傅,身边也带了大量盘缠。准备停当,选了个良辰吉日,他就出发了。
出发那天,他有个朋友赶来送行。不过这朋友住在城北,离得远,起身又晚了一步。送行的朋友急匆匆地赶路,正担心会赶不上送行。正走着,忽然听得有人叫了他一声,抬头一看,正是那人坐在马车上向他打招呼。他连忙迎上去,拱了拱手道:“老兄要出门,我来得晚了,倒要你专程过来,实在过意不去。”
那人笑了起来,道:“反正是顺路。就此一别,你也多多保重啊。”“顺路?”他怔住了。这个朋友是要去楚国办事,他听得清清楚楚。难道是自己听错了?他试探着道:“对了,你是不是改了路线,要往燕国去了?”
楚国在魏国的南面,燕国才在魏国之北。那人要出北门,定然是要去燕国了。哪知那人只是笑了笑,道:“我去燕国做什么?我是去楚国办事啊。”
他更觉得诧异,道:“可是,楚国是在南面啊……”他一时间几乎要以为是不是燕国被楚国灭掉了。楚强燕弱,楚若要灭燕那也并不太奇怪。只是楚和燕之间隔着不少国家,楚国实力再强,也不可能越过那么多国家去灭掉燕国。一定是听错了。他晃了晃脑袋,让自己清醒下来。一定是昨晚睡得太晚,直到现在还迷迷糊糊的,所以听不清楚。
“楚国在南边不假,不过现在南面有战事,不好走,往北的路好走,所以我转道从北边走。”这句话他听清楚了。虽然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可是他琢磨了半天,似乎仍然搞不清其中的意思。他试探着再问道:“你是说,往北边走,去楚国?”
“是啊。”回答倒是明白无误。这两个字,大概连聋子都不会误解。
“那怎么可能!你怎么想的,南边有战事,你转道向西或向东都可以,怎么往北去转道。”
“那有什么不可以,”那人拍了拍车边的栏杆,“你看看这车。这车的木头用的是上百年的枣木,硬得跟铁一样,怎么开都坏不了,足足可以行驶几万里而不坏。这可是按当初穆王天子的坐车图设计的,连驾车的马,都是上了《相马谱》的名驹,就算不是日行千里,日行八百总是没有问题的。”
看着朋友如此固执,他叹了口气,道:“可是,楚国是在我国的南边,你往北边去,怎么能到得了?”“那也没关系,我的盘缠带得足,怕什么,大不了多走几天,就当外出游玩吧。”
难道就真的一点都说不通么?他不禁有些恼怒了。可是看着朋友这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他仍然沉住气,道:“不管怎么说,楚国是在南边,你却往北走,一南一北背道而驰,你往北怎么能有到楚国的一天?”
朋友仍然毫不在意,道:“哈哈,你大概还不知道我请的这位师傅是谁吧?他可是当初造父先生一脉相承传下来的嫡派弟子,驾车之术天下无双。当初穆王天子西行,由造父先生驾车,一路不知行进了几千万里,直到昆仑山与西王母饮宴。如今我与穆王天子相差的,不过少了些前呼后拥的部队罢了,车相似,马也不比穆王天子的八骏差,驾车师傅更是了得,我也带足了盘缠,怎么可能到不了?一定能到楚国的。”
他终于绝望了。对于这个朋友,显然什么道理都说不通。他长叹了一声,道:“那就盼望你能早日向北抵达楚国吧,再见。”
看着马车出了北门,绝尘而去,他摇了摇头,又叹了一口气。
入选理由:
不要盲目坚持自己的意见,有时也许别人也是对的。
燕垒生语: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是战国时魏国大夫季梁为劝阻魏王攻打赵国而说的。季梁的用意是说,想要建立霸业,靠战争无济于事,等于想去南边而往北走。
季梁说的是正确的么?假如我们翻开史书,不妨看看季梁之前的春秋五霸是如何成就霸业的。除了一个莫名其妙硬塞进去的宋襄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他们靠的就是手头足以震慑旁人的军事力量。即使是那个宋襄公,虽然有点食古不化,但和混道上的一样,他也知道对不听话的随从非打一顿不可。所以季梁无非是基于儒家的仁义之道而说出这一番话来的。
然而季梁说的又是错误的么?我们同样不能说他错了。春秋五霸的得名,与其说是军事实力,毋宁说是基于他们的人格魅力。齐桓公不记管仲之仇,受曹沫之劫,晋文公的退避三舍,比他们的武力更令人折服。可以这样说,他们所行的仁义并不是一张空头支票,而是一笔无形资产,建立起的是自己的舆论基础,使得军事打击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此看来,季梁虽然说了一个好故事,但他的好故事并不全面,只能说在某一个阶段是正确的。师出有名,当没有一个好的舆论基础时四处出兵,只会给人留下一个好战分子的印象,结果使得那些小国家心生惧意,转而投靠别的有实力的国家,那么魏王想要建立霸业自然难上加难,毕竟国际争端不同于在道上混,拔出西瓜刀就能解决一切。
那么,仅仅从这个故事本身来看,其中所说明的道理是否一定正确?先秦道家说“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并非说没有是非之分,而是立场不同,看待问题就有不同的标准。从季梁的立场上来说,要去南方而往北走绝对错误。可是假如季梁生活在今天,恐怕他就不会再用这个故事去劝告魏王了。地球是圆的,那个要去南方的人一直向北走,只要他选择的交通工具正确,带的盘缠足够多,并且聘请了高明的驾驶员,那么绕过地球一圈后,他的确会有一天抵达南方的楚国!看吧,事情就是如此奇妙,当我们的立场发生了变化,南辕北辙就并非是个可笑的谬论,而是一个完全可行的事实了。
原文回放: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战国策·魏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