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大为小
例文
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 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 辱,西行路千年风霜。
史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游记》中的三徒弟,在我 眼中,是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开路者的勇敢;八戒—— 行路者的坚持;沙僧——寂寞者的隐忍。
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勇敢 者的形象。他一路向前,披荆斩棘,敢于与一切挡路者搏杀。开 路,总是伴随着牺牲与流血,但是,只要有勇气,只要信念足够坚 定,开路者就能如孙悟空那样,有铜臂铁手,有金刚不坏之身。玄 奘就是这种意志如铁、心志如钢的开路人。黄沙千年,吹不去他 一个个坚实的足印,便是他勇敢勇气的明证。
八戒,他常常是被嘲笑的吧,可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坚持 的。没有诱惑,无法显示坚持的可贵;没有犹豫,无法彰显坚持的 艰难。西行的八戒,动摇得最多,可他坚持到了最后。这份难得 的可贵,是许多行路者坚持的动力。玄奘,贵在坚持。韶华数载, 寂寂半生,无数次,面临生死绝境。沙漠带给人的恐惧和绝望,在 玄奘咬紧的牙关中,消散。
沙僧,他总是默默的。小说中,他不善言谈,不苟言笑,老实 本分。沙僧在三师兄弟中,道行最浅,可他的步伐却丝毫不慢。 这才是行路的生活,也是玄奘西行一路的生命状态。多少个日日 夜夜,他独行在浩瀚沙海,无朋无伴。寂寞,对于一个独行者来 说,比自然的灾难更可怕。可玄奘的心中,有他至上的佛,在他深 沉的目光中,可以看见他不寂寞的心灵。
玄奘,作为师傅,他的生命诠释了信仰的意义。行路难,多歧 路,信仰是一切勇气和坚持的来源,是与寂寞抗争的力量。唐三 藏,是《西游记》中真正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强者,他是一切力 量与伟大的象征。
烈烈的边塞之风,吹得我生疼,更心疼着流落异国的中华宝 藏。今年,距王道士打开敦煌文明宝藏的耻辱之年,恰逢百年。 研究敦煌学的学者们,你们也一定常站在这里,西望玄奘之路吧? 是不是在这眼前的路上,你们悟得了勇敢和坚持,学会了忍受寂 寞? 然后,我知道,你们一定会举步行路,追寻着玄奘,去拯救莫 高窟,拯救敦煌文化,拯救中国文化。如今正在考场上作文奋书 的九百五十万考生,明天,也将踏上玄奘的路,踏上敦煌学研究者 的路,踏上中国文化复兴的路!
借鉴提示
化大为小的立意方法,就是通过对话题的整体思考,从宽泛的 话题中演绎出一个小角度,从具体的小事、小场景、小角度入手,从 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联想生发,深入发 掘,大题小做,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在叙事写景中透视 深刻的人生哲理。“人与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小作者在路 前面加修饰语,缩小写作的取材范围,将人具体为个体的人——玄 奘,将路限定为信仰之路。将大的话题演绎为以下这三个小的层 面:“意志如铁、心志如钢的开路人”、“彰显坚持的艰难”的“行路者”、 “不寂寞的心灵”的“独行者”。找准这样一个小巧的突破口,写细 写透,主题更容易把握,立意更加明确,思维更聚焦于题旨,避免面 面俱到,泛泛而谈的肤浅与空洞。
玄奘半生的信仰之路
□江苏考生
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 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 辱,西行路千年风霜。
史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游记》中的三徒弟,在我 眼中,是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开路者的勇敢;八戒—— 行路者的坚持;沙僧——寂寞者的隐忍。
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勇敢 者的形象。他一路向前,披荆斩棘,敢于与一切挡路者搏杀。开 路,总是伴随着牺牲与流血,但是,只要有勇气,只要信念足够坚 定,开路者就能如孙悟空那样,有铜臂铁手,有金刚不坏之身。玄 奘就是这种意志如铁、心志如钢的开路人。黄沙千年,吹不去他 一个个坚实的足印,便是他勇敢勇气的明证。
八戒,他常常是被嘲笑的吧,可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坚持 的。没有诱惑,无法显示坚持的可贵;没有犹豫,无法彰显坚持的 艰难。西行的八戒,动摇得最多,可他坚持到了最后。这份难得 的可贵,是许多行路者坚持的动力。玄奘,贵在坚持。韶华数载, 寂寂半生,无数次,面临生死绝境。沙漠带给人的恐惧和绝望,在 玄奘咬紧的牙关中,消散。
沙僧,他总是默默的。小说中,他不善言谈,不苟言笑,老实 本分。沙僧在三师兄弟中,道行最浅,可他的步伐却丝毫不慢。 这才是行路的生活,也是玄奘西行一路的生命状态。多少个日日 夜夜,他独行在浩瀚沙海,无朋无伴。寂寞,对于一个独行者来 说,比自然的灾难更可怕。可玄奘的心中,有他至上的佛,在他深 沉的目光中,可以看见他不寂寞的心灵。
玄奘,作为师傅,他的生命诠释了信仰的意义。行路难,多歧 路,信仰是一切勇气和坚持的来源,是与寂寞抗争的力量。唐三 藏,是《西游记》中真正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强者,他是一切力 量与伟大的象征。
烈烈的边塞之风,吹得我生疼,更心疼着流落异国的中华宝 藏。今年,距王道士打开敦煌文明宝藏的耻辱之年,恰逢百年。 研究敦煌学的学者们,你们也一定常站在这里,西望玄奘之路吧? 是不是在这眼前的路上,你们悟得了勇敢和坚持,学会了忍受寂 寞? 然后,我知道,你们一定会举步行路,追寻着玄奘,去拯救莫 高窟,拯救敦煌文化,拯救中国文化。如今正在考场上作文奋书 的九百五十万考生,明天,也将踏上玄奘的路,踏上敦煌学研究者 的路,踏上中国文化复兴的路!
借鉴提示
化大为小的立意方法,就是通过对话题的整体思考,从宽泛的 话题中演绎出一个小角度,从具体的小事、小场景、小角度入手,从 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联想生发,深入发 掘,大题小做,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在叙事写景中透视 深刻的人生哲理。“人与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小作者在路 前面加修饰语,缩小写作的取材范围,将人具体为个体的人——玄 奘,将路限定为信仰之路。将大的话题演绎为以下这三个小的层 面:“意志如铁、心志如钢的开路人”、“彰显坚持的艰难”的“行路者”、 “不寂寞的心灵”的“独行者”。找准这样一个小巧的突破口,写细 写透,主题更容易把握,立意更加明确,思维更聚焦于题旨,避免面 面俱到,泛泛而谈的肤浅与空洞。
今日更新
-
以景物命题
[2019-05-24]
-
以地点命题
[2019-05-24]
-
以时间命题
[2019-05-24]
-
以诗词、名句命题
[2019-05-24]
-
以文中的主要观点命题
[2019-05-2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