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叙法
技法解说
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事情按性质分类叙述的方法即类叙法。这种方法在叙述人物举例类的文章中较为常见。它和平叙法有显著的差异。平叙法有分有合,合是重点;类叙法则意合事分,在一个总纲下分别叙述几件事。典型的文章如《任弼时同志二三事》,这篇短文共记叙了任弼时同志的16件事。这16件事,发生的时间从解放前到解放后,地点在陕北、延安、晋察冀边区、北京。作者把这16件事分为五类叙述:1.忘我工作;2.事无大小,自己动手;3.事事关心;4.坚持原则;5.生活朴素,从不同的侧面叙述任弼时的精神风貌。
类叙法的另一种方式,是将某一种现象按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面分为若干类别,再叙述若干事例。如夏衍《包身工》中说到那些棉纱厂的包身工被资本家剥削,几乎丧失人身自由,罗列了三种状况:第一,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第二,包身工都是新从乡下出来,而且大半都是老板的乡邻,这在“管理”上是极有利的条件;第三,就是工价的低廉。在每一类中叙述部分事例,以增加叙述成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运用类叙法,一般来说,叙述的内容多,且可以归类,在每一类前有总起式的句子统领下属内容,这样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作文中,《××二三事》、《介绍×××》等题目最宜采用此叙述法。
例文评析
徐老师第一次跨进教室门时,我脑中马上反映出“陈景润”这三个字。一副最普通的白框眼镜紧紧地架在鼻梁上,背有些驼,脖子向前探,一张嘴毫无表情地闭着,矮小瘦弱的身子,不合身的衣服,显得那么没有生气。可他穿着那双小球鞋走向讲台时,倒是蛮有精神。左手一直插在兜里,用眼镜后隐藏着的那两只眼睛冷静、执拗地注视着大家——“同学们——好……”
但他讲课时,那双眼睛竟是那样富于表情,充满光彩,好像不只嘴在说,连眼睛都在向我们揭示着一个奇妙的世界。
“哎哟!你们看,这个集合是从哪个防空洞里钻出来的呀?”“无理数是啥物什呢?无理数可长着啦!从咱们这儿一直排下去,出了骑河楼,到了太平洋上也不会完。”——我们的脑中就是这样建立起了一个个清晰的数学概念。
“今天我们讲讲不定方程啊,大家看,这个方程怎么有两个小淘气呢?想一想啊,用个什么方法把他们都抓住。”说着,右手举起来在空中做了个抓的动作,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又盯住了我们,一张笑脸等待着我们的回答。
“哈哈!有办法了是不是?两个抓不住,先抓一个怎么样?好的,抓住了一个,先关好他,再去抓那个小淘气。喏,两个小淘气都抓住了吧!”说完话嘿嘿地笑的那副神态,使他变得更像陈景润了。
陈景润生活艰苦,比起他来,徐老师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家四口人挤在不到十一平方米的小屋里,全家只有一把椅子,一张凳子,床头坐满同学时,他只好和正在做功课的小儿子坐在一把椅子上了。他对自己的生活很随便,对工作却不一样。比如,他板书时一笔一画的那个认真劲儿,就跟电影里陈景润在写论文似的。要不,都要放学了他还来教室:“今天你们解题的错误可不少啊!凡是解错的同学,改好了一个一个地叫我看过才可以回家,我陪着你们。”
他把一腔心血都扑在同学身上,仿佛每时每刻都在我们中间。一回,我正在做功课,觉得前面有个人慢吞吞地坐下了,抬眼一看,是徐老师那张微笑的脸。我一时竟不知说什么了,倒是他先开口问我:“怎么样,这堂课听懂了吧!”
“懂!懂了!”
“你可要注意好好看书啊。你们不能光靠着老师,要学会自学,老师可不能跟你一辈子啊,你说对不对?”
“对!对!”
“我往后想改变一下方法,这样还是不行,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底下听,这都是几千年传下来的,不适合现代的要求。”这时他眯起眼睛说:“你们有什么建议可以提出来。我看以后你们自己看书自学,做习题,提出问题来,我上课来给你们回答问题,进行辅导,省得有些每个人都懂的东西再白费劲地讲一遍,多不好啊!是吧?嘿嘿,好,我走了啊!”说着他站起身转头刚要走,却想起什么似的,猛地回过头:“有没有问题?有问题赶紧来问我啊!”
望着他的背影,我忽然觉得他就是一个陈景润,一个脑子里装满数学——学生、学生——数学的陈景润。后来我又知道,“陈景润”早就是徐老师的雅号了。
有一天,他突然病了。我知道他以往总是带着病体和那只不能高抬的左臂来上课的,但没有想到现在因为眼病不能教课了。前天下午,他来了——“来看看学生!”他双眼眯缝着,但我从这半睁的眼睛里看到的依旧是智慧和坚毅。实际上,不管什么病也是折磨不倒这位倔犟的老师的。无数条细细的皱纹从两只眼角散开来,布满颧骨,又深深地印在脸颊上。可他似乎没有倦意,站在大家中间,笑着向每个人点着头:“唉,我真想来教你们啊。可是,越着急越是没有用。医生让我整天躺在家里,我这个人又偏偏好动。唉,连书都不许我看。哎,你说,这……这当老师的哪……哪能不看书呢?”他的声音开始有些哽咽了。“老师,你的病怎么样了?”大家着急地问。他苦笑着说:“唉,它,它现在倒反而越来越坏了,往那、那个方向发展。”“那会怎么样呢?”“那,那就要失明啦!”声音越来越低,后来几乎听不见了。悲伤的泪水在眼眶中转着,可始终没有流出来。过了一会,他强打起笑容,有些抱歉地问道:“学得还好吧?你知道我真想来教你们哪,一班的同学还是挺好的。听说你们要到我家里去,我来了就不要去了吧!谢谢你们啊!”说着他连连向大家拱着手,一个人转身走了。到了门口,他转过身来,将双手放在胸前,又连连向大家拱着手:“我走啦,好好看书啊!”我们猛然想起要送送老师,他连连摆手:“不用送了,谢谢同学们,再见啦!”
到现在,徐老师还没回来,不知道要多久他的病才会好呢?
点评:
写教师,不外乎从教学写起,本文也不例外。先写徐老师上课的风采,借徐老师的课堂语言突出讲课时的生动性,同时插入一些神态描写;接着写徐老师的家境,突出他“贫而不改其乐”的性格特征;再写他对学生的学习辅导,采用对话描写;最后写老师生病还到学校来和学生们道别。作者用类叙的方法,描写了一个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教师的形象,行文有变化,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文题演练
题目(一) 清晰的面孔
写作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③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提示:
①认真审题,吃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这个作文题目为一个偏正短语,所要写的对象是“面孔”,这就意味着这篇作文要以写人为主。但修饰语“清晰”不可忽视。之所以“清晰”,是因为这张面孔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文体确定的角度来说,可以写成记叙文,而且最好写正面的有积极教育意义的,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自己的独特感悟,切记无病呻吟式的呐喊、呼唤。
②选材要新颖。
写作中,我们选择的材料不必只限于学校和家庭。能在我们记忆中留下“清晰的面孔”的还有很多人,如古代的伟人,外国的科学家……虽然我们不曾真正接触过他们,但他们的业绩、言行、贡献使他们的面孔一直清晰地留在世人心中。另外,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偶然间遇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也都可以让你铭记他的面孔。如果写父母、老师、朋友,一定要选取新颖的材料,切忌再选取“下雨送伞”、“冒雨补课”时的面孔,以免落入俗套。
③形式上巧妙创新。
“清晰的面孔”,很多习作者会想到写记叙文,事实上,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写成访谈录的形式,写成微型小说,或者以书信的形式表达对某个印象深刻的人的感激之情等。这样,文体灵活多变,创新色彩就浓厚得多。
题目(二) (1)最美丽的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阅读是人生难以忘怀的体验和过程,阅读,让我们走进了缤纷多彩的世界;阅读,使我们的精神家园丰富而高尚。
请以“课外阅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题目自拟,但不能直接以话题为题目。
写作要求:
①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尽可能写成记叙文。
写作提示:
本题在具体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内容——真实独特。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的目的就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看似平淡无奇,但只要你认真去思索,仔细去剖析,就会发现那里面蕴含着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所以必须坚持写自己的生活。
我们在写作时,无论是写自己还是写别人,都要忠实于现实生活,不拔高,不偏离;不说假话,也不说空话、套话。一切都要还原生活真实的本质。
②思路——曲径通幽。
作文必须放开思路,写出新意。如题目(二)的写作,大多数同学围绕“课外阅读”泛泛而谈,有一位考生却从历史的角度入手,谈自己阅读史书的感受,独特而深刻。
③选材——避俗求新。
作文时,应注意灵活选择写作素材。要注意从课本、课外阅读、生活中选取新鲜素材,写出个性。
④写法——灵活多变。
写法灵活体现在多方面,开头要活,开头活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语言要活,语言活才能让人认识别具一格的你;叙事要活,灵活的运用插叙、倒叙会使你的文章与众不同;描写要活,精彩的描写会使你的文章充满生活的气息;结尾要活,结尾活才能让人回味无穷。
佳作展示
世界上,总有许多事物不能忘记。在我的记忆深处,总有几张抹不去的面孔。
静静的夜晚,我一个人在灯下苦读。一阵凉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忽然间,我感到肩上多了一件外衣,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回转身,我看到了母亲慈祥的面孔,父亲就站在母亲身后,手里端着水果盘,盘里装着我总也吃不够的苹果。母亲轻声对我说:“不早了,休息吧。明天上课可不要打瞌睡啊!”不知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母亲送来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父亲送来一顿丰盛的夜宵。无论将来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不会忘记父母那慈祥的面孔。
课桌上,是那张考砸了的试卷。我呆呆地坐在角落里,欲哭无泪。这样的成绩,叫我如何去向父母汇报,我又怎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正当我胡思乱想时,朋友们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你鼓励,我劝慰;你做鬼脸,他大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啊,我的朋友们,是你们给了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是你们把我从困境中拉出来,是你们帮我补课,是你们让我开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记得朋友们可爱的面孔。
一个深秋的黄昏,我骑车疾驰在放学路上。前面,是一个驮着米袋的青年。突然,绑米袋的绳子开了,大米洒落一地。青年人不知所措。路上的行人似乎都在落日的余晖中赶着回家,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我刚要跑过去帮助时,青年面前出现了一位拾荒者,他掏出一个干净的布袋和一根绳子,两个人很快就收拾好了一切。路上又恢复了平静,那位拾荒者默默地远去了。夕阳里,我没有看清拾荒者的面孔,但我却看到了他美丽的心灵,我可以在脑海中清晰地想象出他善良的面孔。
慈祥、可爱、善良……相信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清晰的面孔,希望我们每个人的面孔都能这样慈祥、可爱、善良!
早晨,我来到后院,为满院的鲜花浇水。
姹紫嫣红,争芳夺艳,无尽的缤纷让我目眩神迷。当我情不自禁地俯身低头去嗅一朵月季时,却惊然见到了眼前的一幕:
一颗油绿的小草,在那不为人知的角落,安静却又孤傲地立着,不单如此,它还开出了一朵淡白的小花。我惊讶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油然的敬畏。
它是渺小的,若非我低下头,决不会看到它。它的花也是平凡的,在高贵、鲜艳的月季比衬下,甚至显得有点龌龊。然而,我却猛然觉得,它最美,它就那么渺小却真实的活着,对于无尽缤纷的鲜花视而不见,活出真实的自己,开出自己的花朵。
这是什么?是尊严,生命的尊严!鲜花,不算什么,我就是我,我便要活出自己的样子,开出自己的花,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生命的尊严。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小草的想法。
我站起身,恭敬、肃然、敬畏地对它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我和刚满七岁的表弟来到了葱翠的田郊。
他手拿一根麦茬,欢快地跑着,捉蚂蚱,将捉来的蚂蚱穿上去,再捉别的。我常见孩子们拿着一串蚂蚱欢乐地回家。
表弟不跑了,我知他捉住了一只,便过去看,眼前的一幕,使我惊呆:
一只翠绿的蚂蚱,由嘴到尾已被贯穿,按理已没活,然而,它却用强劲的大腿抓住麦茬尾部,将自己的身子一寸一寸向上拔!表弟也不动了,定睛望着它,只见绿色的血从它口中、尾部流出,麦茬尾部已被染成绿色。我知道,它在忍受着巨大的痛楚,然而,它还是奋力地要脱离麦秆,还有二寸、一寸……终于,它脱离了麦秆,掉到了地上,却立即不动了。
我惊呆了,这小小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只做了一件事:脱离束缚,获得自由,为的只是维护生命的尊严!
我肃然起敬,于是站起身,向它鞠了一个躬,深深地……
尊严的生命啊,你是最美丽的!
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事情按性质分类叙述的方法即类叙法。这种方法在叙述人物举例类的文章中较为常见。它和平叙法有显著的差异。平叙法有分有合,合是重点;类叙法则意合事分,在一个总纲下分别叙述几件事。典型的文章如《任弼时同志二三事》,这篇短文共记叙了任弼时同志的16件事。这16件事,发生的时间从解放前到解放后,地点在陕北、延安、晋察冀边区、北京。作者把这16件事分为五类叙述:1.忘我工作;2.事无大小,自己动手;3.事事关心;4.坚持原则;5.生活朴素,从不同的侧面叙述任弼时的精神风貌。
类叙法的另一种方式,是将某一种现象按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面分为若干类别,再叙述若干事例。如夏衍《包身工》中说到那些棉纱厂的包身工被资本家剥削,几乎丧失人身自由,罗列了三种状况:第一,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第二,包身工都是新从乡下出来,而且大半都是老板的乡邻,这在“管理”上是极有利的条件;第三,就是工价的低廉。在每一类中叙述部分事例,以增加叙述成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运用类叙法,一般来说,叙述的内容多,且可以归类,在每一类前有总起式的句子统领下属内容,这样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作文中,《××二三事》、《介绍×××》等题目最宜采用此叙述法。
例文评析
数学老师二三事
袁 庄
徐老师第一次跨进教室门时,我脑中马上反映出“陈景润”这三个字。一副最普通的白框眼镜紧紧地架在鼻梁上,背有些驼,脖子向前探,一张嘴毫无表情地闭着,矮小瘦弱的身子,不合身的衣服,显得那么没有生气。可他穿着那双小球鞋走向讲台时,倒是蛮有精神。左手一直插在兜里,用眼镜后隐藏着的那两只眼睛冷静、执拗地注视着大家——“同学们——好……”
但他讲课时,那双眼睛竟是那样富于表情,充满光彩,好像不只嘴在说,连眼睛都在向我们揭示着一个奇妙的世界。
“哎哟!你们看,这个集合是从哪个防空洞里钻出来的呀?”“无理数是啥物什呢?无理数可长着啦!从咱们这儿一直排下去,出了骑河楼,到了太平洋上也不会完。”——我们的脑中就是这样建立起了一个个清晰的数学概念。
“今天我们讲讲不定方程啊,大家看,这个方程怎么有两个小淘气呢?想一想啊,用个什么方法把他们都抓住。”说着,右手举起来在空中做了个抓的动作,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又盯住了我们,一张笑脸等待着我们的回答。
“哈哈!有办法了是不是?两个抓不住,先抓一个怎么样?好的,抓住了一个,先关好他,再去抓那个小淘气。喏,两个小淘气都抓住了吧!”说完话嘿嘿地笑的那副神态,使他变得更像陈景润了。
陈景润生活艰苦,比起他来,徐老师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家四口人挤在不到十一平方米的小屋里,全家只有一把椅子,一张凳子,床头坐满同学时,他只好和正在做功课的小儿子坐在一把椅子上了。他对自己的生活很随便,对工作却不一样。比如,他板书时一笔一画的那个认真劲儿,就跟电影里陈景润在写论文似的。要不,都要放学了他还来教室:“今天你们解题的错误可不少啊!凡是解错的同学,改好了一个一个地叫我看过才可以回家,我陪着你们。”
他把一腔心血都扑在同学身上,仿佛每时每刻都在我们中间。一回,我正在做功课,觉得前面有个人慢吞吞地坐下了,抬眼一看,是徐老师那张微笑的脸。我一时竟不知说什么了,倒是他先开口问我:“怎么样,这堂课听懂了吧!”
“懂!懂了!”
“你可要注意好好看书啊。你们不能光靠着老师,要学会自学,老师可不能跟你一辈子啊,你说对不对?”
“对!对!”
“我往后想改变一下方法,这样还是不行,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底下听,这都是几千年传下来的,不适合现代的要求。”这时他眯起眼睛说:“你们有什么建议可以提出来。我看以后你们自己看书自学,做习题,提出问题来,我上课来给你们回答问题,进行辅导,省得有些每个人都懂的东西再白费劲地讲一遍,多不好啊!是吧?嘿嘿,好,我走了啊!”说着他站起身转头刚要走,却想起什么似的,猛地回过头:“有没有问题?有问题赶紧来问我啊!”
望着他的背影,我忽然觉得他就是一个陈景润,一个脑子里装满数学——学生、学生——数学的陈景润。后来我又知道,“陈景润”早就是徐老师的雅号了。
有一天,他突然病了。我知道他以往总是带着病体和那只不能高抬的左臂来上课的,但没有想到现在因为眼病不能教课了。前天下午,他来了——“来看看学生!”他双眼眯缝着,但我从这半睁的眼睛里看到的依旧是智慧和坚毅。实际上,不管什么病也是折磨不倒这位倔犟的老师的。无数条细细的皱纹从两只眼角散开来,布满颧骨,又深深地印在脸颊上。可他似乎没有倦意,站在大家中间,笑着向每个人点着头:“唉,我真想来教你们啊。可是,越着急越是没有用。医生让我整天躺在家里,我这个人又偏偏好动。唉,连书都不许我看。哎,你说,这……这当老师的哪……哪能不看书呢?”他的声音开始有些哽咽了。“老师,你的病怎么样了?”大家着急地问。他苦笑着说:“唉,它,它现在倒反而越来越坏了,往那、那个方向发展。”“那会怎么样呢?”“那,那就要失明啦!”声音越来越低,后来几乎听不见了。悲伤的泪水在眼眶中转着,可始终没有流出来。过了一会,他强打起笑容,有些抱歉地问道:“学得还好吧?你知道我真想来教你们哪,一班的同学还是挺好的。听说你们要到我家里去,我来了就不要去了吧!谢谢你们啊!”说着他连连向大家拱着手,一个人转身走了。到了门口,他转过身来,将双手放在胸前,又连连向大家拱着手:“我走啦,好好看书啊!”我们猛然想起要送送老师,他连连摆手:“不用送了,谢谢同学们,再见啦!”
到现在,徐老师还没回来,不知道要多久他的病才会好呢?
点评:
写教师,不外乎从教学写起,本文也不例外。先写徐老师上课的风采,借徐老师的课堂语言突出讲课时的生动性,同时插入一些神态描写;接着写徐老师的家境,突出他“贫而不改其乐”的性格特征;再写他对学生的学习辅导,采用对话描写;最后写老师生病还到学校来和学生们道别。作者用类叙的方法,描写了一个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教师的形象,行文有变化,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文题演练
题目(一) 清晰的面孔
写作要求:
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
③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提示:
①认真审题,吃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这个作文题目为一个偏正短语,所要写的对象是“面孔”,这就意味着这篇作文要以写人为主。但修饰语“清晰”不可忽视。之所以“清晰”,是因为这张面孔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文体确定的角度来说,可以写成记叙文,而且最好写正面的有积极教育意义的,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自己的独特感悟,切记无病呻吟式的呐喊、呼唤。
②选材要新颖。
写作中,我们选择的材料不必只限于学校和家庭。能在我们记忆中留下“清晰的面孔”的还有很多人,如古代的伟人,外国的科学家……虽然我们不曾真正接触过他们,但他们的业绩、言行、贡献使他们的面孔一直清晰地留在世人心中。另外,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偶然间遇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也都可以让你铭记他的面孔。如果写父母、老师、朋友,一定要选取新颖的材料,切忌再选取“下雨送伞”、“冒雨补课”时的面孔,以免落入俗套。
③形式上巧妙创新。
“清晰的面孔”,很多习作者会想到写记叙文,事实上,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写成访谈录的形式,写成微型小说,或者以书信的形式表达对某个印象深刻的人的感激之情等。这样,文体灵活多变,创新色彩就浓厚得多。
题目(二) (1)最美丽的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阅读是人生难以忘怀的体验和过程,阅读,让我们走进了缤纷多彩的世界;阅读,使我们的精神家园丰富而高尚。
请以“课外阅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题目自拟,但不能直接以话题为题目。
写作要求:
①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尽可能写成记叙文。
写作提示:
本题在具体写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内容——真实独特。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的目的就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看似平淡无奇,但只要你认真去思索,仔细去剖析,就会发现那里面蕴含着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所以必须坚持写自己的生活。
我们在写作时,无论是写自己还是写别人,都要忠实于现实生活,不拔高,不偏离;不说假话,也不说空话、套话。一切都要还原生活真实的本质。
②思路——曲径通幽。
作文必须放开思路,写出新意。如题目(二)的写作,大多数同学围绕“课外阅读”泛泛而谈,有一位考生却从历史的角度入手,谈自己阅读史书的感受,独特而深刻。
③选材——避俗求新。
作文时,应注意灵活选择写作素材。要注意从课本、课外阅读、生活中选取新鲜素材,写出个性。
④写法——灵活多变。
写法灵活体现在多方面,开头要活,开头活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语言要活,语言活才能让人认识别具一格的你;叙事要活,灵活的运用插叙、倒叙会使你的文章与众不同;描写要活,精彩的描写会使你的文章充满生活的气息;结尾要活,结尾活才能让人回味无穷。
佳作展示
清晰的面孔
世界上,总有许多事物不能忘记。在我的记忆深处,总有几张抹不去的面孔。
慈祥的面孔
静静的夜晚,我一个人在灯下苦读。一阵凉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忽然间,我感到肩上多了一件外衣,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回转身,我看到了母亲慈祥的面孔,父亲就站在母亲身后,手里端着水果盘,盘里装着我总也吃不够的苹果。母亲轻声对我说:“不早了,休息吧。明天上课可不要打瞌睡啊!”不知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母亲送来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父亲送来一顿丰盛的夜宵。无论将来走到天涯海角,我都不会忘记父母那慈祥的面孔。
可爱的面孔
课桌上,是那张考砸了的试卷。我呆呆地坐在角落里,欲哭无泪。这样的成绩,叫我如何去向父母汇报,我又怎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正当我胡思乱想时,朋友们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你鼓励,我劝慰;你做鬼脸,他大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啊,我的朋友们,是你们给了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是你们把我从困境中拉出来,是你们帮我补课,是你们让我开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记得朋友们可爱的面孔。
善良的面孔
一个深秋的黄昏,我骑车疾驰在放学路上。前面,是一个驮着米袋的青年。突然,绑米袋的绳子开了,大米洒落一地。青年人不知所措。路上的行人似乎都在落日的余晖中赶着回家,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我刚要跑过去帮助时,青年面前出现了一位拾荒者,他掏出一个干净的布袋和一根绳子,两个人很快就收拾好了一切。路上又恢复了平静,那位拾荒者默默地远去了。夕阳里,我没有看清拾荒者的面孔,但我却看到了他美丽的心灵,我可以在脑海中清晰地想象出他善良的面孔。
慈祥、可爱、善良……相信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清晰的面孔,希望我们每个人的面孔都能这样慈祥、可爱、善良!
最美丽的生命
(一)
早晨,我来到后院,为满院的鲜花浇水。
姹紫嫣红,争芳夺艳,无尽的缤纷让我目眩神迷。当我情不自禁地俯身低头去嗅一朵月季时,却惊然见到了眼前的一幕:
一颗油绿的小草,在那不为人知的角落,安静却又孤傲地立着,不单如此,它还开出了一朵淡白的小花。我惊讶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油然的敬畏。
它是渺小的,若非我低下头,决不会看到它。它的花也是平凡的,在高贵、鲜艳的月季比衬下,甚至显得有点龌龊。然而,我却猛然觉得,它最美,它就那么渺小却真实的活着,对于无尽缤纷的鲜花视而不见,活出真实的自己,开出自己的花朵。
这是什么?是尊严,生命的尊严!鲜花,不算什么,我就是我,我便要活出自己的样子,开出自己的花,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生命的尊严。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小草的想法。
我站起身,恭敬、肃然、敬畏地对它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二)
我和刚满七岁的表弟来到了葱翠的田郊。
他手拿一根麦茬,欢快地跑着,捉蚂蚱,将捉来的蚂蚱穿上去,再捉别的。我常见孩子们拿着一串蚂蚱欢乐地回家。
表弟不跑了,我知他捉住了一只,便过去看,眼前的一幕,使我惊呆:
一只翠绿的蚂蚱,由嘴到尾已被贯穿,按理已没活,然而,它却用强劲的大腿抓住麦茬尾部,将自己的身子一寸一寸向上拔!表弟也不动了,定睛望着它,只见绿色的血从它口中、尾部流出,麦茬尾部已被染成绿色。我知道,它在忍受着巨大的痛楚,然而,它还是奋力地要脱离麦秆,还有二寸、一寸……终于,它脱离了麦秆,掉到了地上,却立即不动了。
我惊呆了,这小小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只做了一件事:脱离束缚,获得自由,为的只是维护生命的尊严!
我肃然起敬,于是站起身,向它鞠了一个躬,深深地……
尊严的生命啊,你是最美丽的!
今日更新
-
交代清楚记叙要素
[2019-07-13]
-
用眼睛开掘有境的故事
[2019-07-13]
-
顺叙法
[2019-07-13]
-
倒叙法
[2019-07-13]
-
插叙法
[2019-07-1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