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转换记叙法

2019-07-13 可可诗词网-写作技巧 https://www.kekeshici.com

        技法解说
        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不宜混合使用;否则,会因观察点、立足点的不断转移,而使文章头绪不清。但是,由于叙述或抒情的需要,两种人称交替使用也是允许的。而且,人称转换得法,往往可突破一种人称写法的限制,或更强烈地宣泄作者的情感。下面试举二例说明。
        鲁迅的《祝福》是人称改换处理很好的典范作品。小说的开头部分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结尾处,用的也是第一人称:“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中间叙述祥林嫂悲惨遭遇的文字,则用第三人称。作者详细写了她两次来鲁镇的情形。作者进入故事用第一人称,处处表明身份(用“我”字);退出故事则用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故事。
        再看《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电影解说词片断:
        群山肃立,江河挥泪,辽阔的祖国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敬爱的周总理和我们永别了。中国无产阶级失去了伟大的战士,中国人民失去了敬爱的好总理。
        ……
        泪水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灵车隔断了我们的视线。敬爱的总理啊!我们多么想再看一看您,再看一看您哪!
        周总理啊,您在天安门前停一步吧!在这里,您和我们一起欢度过多少个胜利的节日,此时此刻,您爽朗的笑声还回响在我们耳边,您炯炯的目光还在亲切地看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我们多么想念您,我们多么需要您!
        这段解说词中,有时是在沉痛地述说:“敬爱的周总理和我们永别了。”用的是第三人称。有时又在直接向总理倾诉:“敬爱的总理啊!我们多么想再多看一看您,再看一看您哪!”“周总理啊,您在天安门前停一步吧!”是用第二人称。人称的变换,角度的交错,使得全篇气势奔腾,情感波澜起伏。
        一篇文章交替使用两种人称,要注意人称改换不可过于频繁,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要打乱了叙述的线索。为了眉目清楚,可以使用过渡性的句子或段落,起提示的作用。抒情散文中,往往是在感情激动到极点时,才可插进第二人称“你”(您),转向所追怀的人物。
        例文评析
        

生活告诉我……


        生活,是一位严峻的老师,在我度过的短短十六个春秋当中,它告诉我许多许多……有一件事也许不仅仅因为它就发生在前几天才使我不能忘却,而是它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丁零零——”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由远而近,“十四号,许征,信!”信!我一听,气就不顺。唉,谁这么好事,这时候来什么信,岂不是存心和我过不去?人家明天还要参加市里的作文比赛呢,刚想坐下来准备准备。“十四号,信!”邮递员的嗓门又炸了一下。我气呼呼地打开房门,走下楼去,抓过邮递员手里的信封,转身就上了楼。回到屋里,这才往信封上溜了一眼。原来是小军这小丫头从上海伯伯家寄来的信。小军是我的小妹妹,不过,我好像从来不用“妹妹”来称呼她,反正家里老老少少都叫她“小军”。只有大妹阿兰除外,出出进进总是妹妹长妹妹短的。为了这,妈妈还唠叨了好几次,说我也该叫她“妹妹”。我可没在乎,其实你说,这“妹妹”、“小军”、“阿兰”还不都一样,何必小题大做呢?不过,她俩可得甜甜地叫我一声“姐姐”!姐姐与妹妹不一样嘛!有人说,做父母的总是庇护小的,我看这话一点不假。你瞧,有时候,我说了好几声:“小军,快去给姐拿瓶墨水来!”可她总是慢悠悠的,你说,我要不要生气?但妈妈还说是我的不是。还有一件事,更使我“耿耿于怀”:若是有人问小军,“两个姐姐哪个好?”她竟然会不假思索地说:“兰姐好,真的!”好就好呗,还添什么真啊假的!每当这时候,妈妈就会笑着让我找找原因。你说,气人不气人?今年暑假,小军去上海伯伯家玩了,阿兰去参加学校夏令营了。要不,小军会给我写信,才怪呢!
        我拆开信封,抽出信笺,草草看一下。嘿,真是小孩子,没办法!你猜猜,她写些什么?“请你问问妈妈让我再住一星期好不好?”(本来就定住半个月。)还让我回信转告妈妈的意思。我把信笺往桌上一扔,我才没那份闲工夫呢,重新拿起桌上的书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可是,不一会,一阵敲门声又搅乱了我的思绪。开门一看,嗬,是阿兰回来了。一进屋,她就眉飞色舞地向我描述夏令营的所见所闻。我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又拿起书看了起来。“咦,妹妹来信了?”突然,她惊喜地发现了桌上小军的来信。“唔。”我淡淡地说。过了一会儿,她又问:“姐,你回信了吗?” 我没好气地说:“没空,没空!”“可……”阿兰似乎还想说什么,我索性抱着书走了。
        等我在里屋看了一会儿书再转身回屋的时候,只见阿兰正伏在桌上全神贯注地写着什么。走近她的身旁,“亲爱的军妹”几个字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写回信呢。我抿嘴一笑,悄悄地走了出去。
        不知什么时候,县人民广播电台的文坛节目已经开始了,蓦地,有一句话在我心头猛撞了一下。“青年朋友,你若要别人尊重你,首先你必须尊重别人……”接着广播员叙述了一个邻里之间由反目而成挚友的故事。
        我边听边沉思,越听心里越沉重。
        “若要别人尊重你,你必须首先尊重别人。”我默默地重复着这一句话,脸一下火辣辣的。作为大姐,当然希望妹妹们尊重自己,然而我对妹妹们又如何呢?尊重了吗?平日里,我也常常埋怨周围的人不尊重自己,可我又尊重他人了吗?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诚然渴望受到人们的尊重,却常常忽略了尊重别人,而这恰恰是最首要的。兰妹为什么能得到小妹的尊重,不正是因为她时时处处首先尊重小妹吗?而我呢?仅仅希望听到别人叫自己“姐姐”,岂不荒唐?于是,我站了起来,走到桌前,铺开白纸,拧下钢笔套:“亲爱的小妹……”
        几天后,我收到了小军妹妹热情洋溢的回信,我一时流下了滚滚热泪。
        啊,是生活——这位严峻的老师,又告诉了我一个人生哲理,它使我逐步走向成熟。
        点评:
        本文在叙述中,基本采用了第一人称,但也偶尔插进第二人称“你”。如“其实你说……”“你瞧……”“你说……”人称转换,可使文章增加亲切感,仿佛和读者拉家常,促膝谈心。作者从一个称呼的转换中感到了生活中的哲理:若要别人尊重你,你必须首先尊重别人。
        恰当的人称变化,使行文有娓娓而叙的动态美,也避免呆板,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
        

我的文老师


        

陈学炯


        仲夏的夜空总是那么的灿烂,那么的美丽。每当明月高挂、繁星点点的时候,我总会望着其中那颗最明、最亮的星星,因为她多像文老师那美丽的大眼睛。望着、望着,我的思绪似乎又回到从前,回到了文老师教我读书的日子里。
        那是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是个性情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上课时即使自己能回答的问题,也不敢像其他同学那样,大大方方地举手发言。记得有一次,老师叫我回答一个问题,不知是由于紧张还是害怕,我一下子把先前想好的话全忘了。我涨红了脸,说了几句连自己也听不清的话就一屁股坐了下去。从那以后,我对老师的提问,总有一种恐惧感,老师再也不常叫我发言。日复一日,我不再奢望老师的提问。我像一只不被人注意的丑小鸭,低垂着头上完每一堂课。
        下课时,其他同学都在一起开心地玩耍,站在一边的我,虽然内心是多么渴望和他们一起玩,但我却没有勇气去。久而久之,我变得愈发孤僻,在老师的心目中,我是个不聪明的孩子,在同学们眼里,我是一只不合群的孤雁。8岁的我,已经知道了什么叫自卑。
        直到有一天,新调来了位班主任,甜甜的笑脸、柔柔的声音,特别是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上去是那么的亲切。文老师的出现,使我孤僻的内心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文老师的第一堂语文课,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问题,然后用她那带期望而亲切的目光看着我们,“陈学炯!”想不到文老师竟叫了我,我不知所措地站了起来,当我抬起头,看到老师那亲切的目光时,我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准确地回答了问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文老师表扬了我,夸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此时的我真是好开心、好快乐。文老师表扬了我,这难道是真的吗?我真有点怀疑这是不是我的幻觉。但我抬头看到的,依然是文老师那亲切而又美丽的笑容。那堂课,我听得特别认真。
        文老师,你也许不知道,这是我第一次受到表扬。由于你的一次小小的肯定,打开了我孤僻的心灵之门,去面对一个灿烂的、充满阳光的新世界。
        从此,我像变了个人,课堂上有我积极发言的声音,操场上有我尽情玩耍的身影。在文老师的悉心辅导下,我的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成了班里数一数二的好学生。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帮助,使我从内向孤僻变成了活泼开朗,这一切都要感谢文老师。是她,使一个8岁的孩子走出了自我封闭的泥潭,走向灿烂的明天。
        多少年以后,我已成为一名中学生,依然为着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着。但我永远忘不了在我人生道路的起点上,第一个给我以帮助、给我以温暖的文老师。
        啊!文老师,您永远像一颗明亮的星星,在我记忆的银河中闪烁。
        点评:
        恰当的人称转换便于抒情或表达内心真实感受,一般讲,用第二人称都是为了突出内心的变化。本文叙述文老师对“我”的鼓舞,使“我”克服自卑,增长勇气。于是,很自然地表述了对文老师的感激之情:“文老师,你也许不知道……”由第三人称的称呼转而为第二人称,自然妥帖,情真意切。接着再以第三人称叙述:“是她,使一个8岁的孩子走出了自我封闭的泥潭,走向灿烂的明天。”人称变换的切入要符合叙述的规律,即不致打乱叙述的脉络。本文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文题演练
        题目(一)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
        ②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之内。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话题是个偏正短语。“教育”是中心语,如仅写家庭之爱、亲情,显然不符合题意。“家庭”是修饰语,这里的“家庭”是与“学校”、“社会”相对的狭义的概念,如果写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显然偏离题意。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家庭教育”不限于父辈的教育,还可以是祖父辈的教育,也可以是比自己年龄大的兄长或姐姐的教育等。不能打擦边球,或写家庭之“爱”及亲情而不涉“教育”,或泛论“教育”而远离“家庭”,或忽视引导语,写的是外国教育。
        题目(二)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话题范围内。
        写作提示:
        可写为社会而忙,为国家而忙,为单位集体而忙;也可写为自己而忙,为亲人而忙,为某个朋友而忙……
        佳作展示
        

悠悠师魂


        

江苏考生


        那是秋夜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如泣如诉,啪嗒啪嗒地落在门前小树的叶子上……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冷涩的思绪剪开了小雨编织的故事。一半随梦而去,一半随您而归,又与您相聚依依……
        记得吗,吴芝仁老师?在一个雨后的黄昏,我从远处的乡村走来,校门口第一个为我接下行李的就是您。您两鬓如霜,却和蔼可亲;一身朴素,两眼却炯炯有神。您那沉稳的目光似乎在暗示着我:来到这里,也就来到了家里,来到了一个可爱的世界里。
        后来,我偷偷地溜进您的书房。哇!那满架的书,烫金的字,惹得我眼花缭乱,简直是书的长城,知识的殿堂!我随手拣了一本最厚的。您会心地笑了,亲自递给我一本,和蔼地说:“傻孩子,那是《史记》,你还啃不动。这本才适合你的口味,不仅能开启智慧,培养品德,更能引你走进梦中的殿堂。”犹如马良喜获神笔,我轻轻地抚摩着,“居里夫人传”五个金字熠熠闪光。
        从此,我读着宁静,拥着清风,闻着馨香,沉浸在迷人的世界里。在您谆谆的教导中,我领略到了北岛的狂放、舒婷的细腻、三毛的浪漫;欣赏到了琼瑶的纯情、鲁迅的冷峻、冰心的清新、马克·吐温的幽默、丘吉尔的强健……于是,我又知道了航天飞机的遨游宇宙,大西红柿在丰产,巴黎有时装博览会,北极有爱斯基摩人,愚人节互开玩笑,情人节互赠巧克力,戴上耳机还可以欣赏到克莱德曼的名曲《秋日的私语》……可是,为了我们能得到这些,您费尽了心机!此时,我才真正地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梯!”
        还记得吗,吴老师?我们在寝室里冻若筛糠,您雪中送炭搬来了火炉,尽管您薪水菲薄,可是班里的贫困生却能得到您无私的捐助……您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您开怀一笑,淡淡地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不必在意。做人么,就应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何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呢?”耳濡目染,您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生的真谛。
        沙沙,沙沙,起风了,微风徐来,像一方透明的白纱巾,轻拂在我的脸上,舒服极了。迎着风深深地呼吸,风儿夹着泥土淡淡的芬芳、小草翠绿的气息,这味儿还有点儿甜呢!河面飘过浅浅的暮云,一抹夕阳的血红从天边淌下来,淌进深黛的河里,蒸腾起淡淡的水汽。您在讲述这美景妙境之时,面部的表情却引起我一种不良的预感,盯着您那被风撕扯的白发,心儿随波荡漾,久久难以平静,似乎眼前又晃动着窗帘上您那疲倦的身影。
        看着河边的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却丝毫没有屈服的意味。即使是飘落的树叶,虽在左摇右摆,也始终不甘沉沦。回忆起那几次考试的挫败,我有些气馁了。您却耐心地讲起了“一把辛酸泪”的曹雪芹,“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还留下了史诗般的哲理:曲线之所以比直线美,就因为它是转折的,能引导眼睛作变幻无穷的追逐,有着流动的韵味。无论是缺还是圆,月亮从来不用直线来勾勒自己的形象。假如人生是一条直线,往事还值得回首吗?
        您的话,使我惭愧不已,又兴奋不已。于是我再次树起了雄心:“初战告捷,常想征途遥遥,笑在最后;先决虽败,尤思来日方长,鹿死谁手!”假如那时有人说月亮可以摘下来,我也要试一试了。
        终于度过了难忘的高中生活了,面对您的声声叮嘱,我重重地点点头:“老师,请珍重!我一定铭记您的教导,将来也做一名像您一样的老师!”
        沿着您引导的道路,我们向前跋涉,踩着夕阳和晚霞,读着路遥的《人生》,回味着《滴血的残阳》……突然接到了您的噩耗。
        我的内心茫然失措,真正体会了“痛定思痛”的苦楚了。吴老师,您走得太早了,太匆忙了,您还没有看到我们手持高等学府的录取通知书呢!我还没有读完您借给我的《史记》呢!
        您永远地睡着了。我只有在梦中才能与您相聚依依;您的眼睛仍然那么深邃,面孔仍旧那样慈祥。
        您在微笑着向我招手,向后看还有许多犹如我当年的跋涉者,踩着崎岖的小径向上攀登。去做他们的向导?把他们也带到您所指引的殿堂?……是的,应该接过您手中的航灯,高悬于叠叠的峰峦上,照彻正在山径中徘徊者的前方……为他们也搭建一座稳健的人梯!
        多么想抓住您的手再向前走一程,可您还是远去了。看到门前我们所栽的小树了吗?已“亭亭如盖”矣!
        雨,早已停息,黎明的曙光正在升起……
        

非典型性忙碌


        

上海考生


        

(一)


        小李头脑精明,遇啥事都喜欢拨拨心头的金算盘,看看能否从中赚点零花钱。可整日如此小打小闹,小李觉得太没出息了。这不,他一边看着新闻,一边在沙发上又打起了金算盘。
        又是非典!正冥思苦想不得出路的小李被新闻吵得恼火,腾地一下子起来关了电视。可坐回沙发后,长期精打细算养成的第六感觉又让小李坐卧不安,总觉得没抓住什么。
        这时,女友小凤拿着一袋板蓝根开门进来了。
        “小李,最近非典传播情况严重,医院来了好多病人,确诊是非典的就有两个,我决定最近呆在医院。这是医院发的板蓝根,记住要按时喝。出门要戴上口罩,可记住了!”
        小李盯着板蓝根,一句也没搭理小凤。小凤气得马上回医院去了。
        

(二)


        小李不愧为一个精明人,一包板蓝根就让他大受启发。第二天,他就忙开了。
        他先是调查了一下非典传播最严重的几个地方,列出了四大“财区”:北京、内蒙古、山西、广东。继而买进一大批白醋、板蓝根,急飞至内蒙古。要说内蒙人就是豪爽,小李没过几天就发了一笔横财。想到北京消费水平之高,小李更是偷着乐。却不想,天子脚下,百姓人人觉悟很高,小李却落得个铩羽而归。咬咬牙,小李决定杀向广州,再赌一把。由于他头脑活络,专挑小乡村出手板蓝根等药物,居然让那些村民心甘情愿地掏钱给他,甚至于疯狂地抢购。
        一连几天,小李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四大“财区”。好几次,小凤给他打电话都没时间接。小李说:“全国闹非典,忙啊!”
        

(三)


        医院已连续几天收到非典疑似病人了。
        小凤也已好几天没好好地休息了。那双原本水灵灵的眼睛熬得通红,似乎还夹杂着几缕血丝,眼圈黑糊糊的。头发也略显凌乱,大概好几天没仔细打理了吧。
        “小凤,快!又有病人送进来了!”
        话音未落,刚眯上眼、靠着椅背想休息一下的小凤便像弹簧般跳了起来,向医务室冲去。这一幕已不知上演多少遍了,小凤对此也习惯了。
        现在让她最感不安的是:打给小李的电话总没人接。其实她只想跟小李说一句:“对不起!非典闹得厉害,最近不能陪你,忙啊!”
        

他为我摆渡


        

湖南考生


        我想他应该是出生在一个缺少浪漫的灰色年代,一个黯淡而不见生动的枯槁岁月,一点摇曳都可以带来许多惊喜与闪光。
        大概与那个时代精神风貌及他的自身阅历有关,他很稳重内敛。他不喜欢我的嚣张我的任性,要求我做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到未雨绸缪。可是他不知道这样我很累,结果及过程都预测好了,安稳得让我觉得一切都很程序化。
        他对我期望很高,给了我一双沉重的翅膀,让我像一只孤独的大雁,疲惫地飞翔。我很努力地学习,可是总达不到他想要的成绩,我为他放弃了我本该拥有的激情与活力。
        他从来不表扬我,即使我拿了稿费获得荣誉证书。有一次我看到席慕容的一句话:“青春的无瑕与无邪,就在于它的一去而不复返,可遇而不可求。”我意识到我已经背离了青春的道路,背离了我的梦想。
        他是教师,总喜欢说一大堆的话来教训我。他告诉我不懂一件事就不要说它没有道理,告诉我无论受多大的委屈都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我没有说我不喜欢这种处世基调,就因为他是我那很辛苦很敬业的父亲,他的话我不想违背。
        我记起那些童年往事。他让我骑在他的肩上带我去看马戏,买很多小字本让我一笔一画地练字,灰蒙蒙的雨天带我去很远很远的地方爬山。他认为这样可以让我高兴,让我拥有一个可以回忆的童年。可是他从来就不知道我不喜欢看马戏,不喜欢练字爬山,我更喜欢和小朋友一起自由地嬉戏玩耍。
        我很想鼓起勇气对他说,没有他的束缚,我依然可以不改变初衷,没有他的导航,我依然可以不埋葬向往……
        可是有一天我翻了他的抽屉,里面放满了我的大大小小的照片。我伫立了很久,突然明白我就是他的希望他的梦想,就像去看海是我的梦想一样,我们都在努力去实践,只是我们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对方想想。
        以前,我总觉得,我们之间有条河,我在这边,他在对岸。
        现在,我才知道,对岸的不是他,他是为我摆渡的那个人。只是我衷心地希望,有一天,他能够递一支桨给我,我们一起来掌握方向。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