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摹景象
景象多是综合性的画面,常常形色
俱全。其对象往往是景物所构成的图
象。人们常常借用它们抒发思想感情。
79.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 清清旧帏屏。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 窗儿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忒楞楞的 纸条儿鸣。枕头儿上孤零,被窝儿里寂 静。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王 实甫《西厢记》)
评析 景象是一幅综合画面,由色形俱 备的多个景物组合而成的。在这段张生 思念莺莺的唱词中,四个三字格叠字, 分别描写了“灯”、“帏屏”、“风”、“纸条” 的色彩、形状、声音,传达出夜晚凄凉孤 寂的环境气氛,将张生的眷眷恋情,衬 映得真切动人。
80.我则见赤焰焰长空喷火,怎能够 白茫茫平地生波? 望一番云雨来,空几 个雷霆过,只落得焦煿煿煮海煎河。(金 銮《沉醉东风》)
评析 大胆的夸张与摹绘结合,写得气 势磅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表达出作 者渴望雨露的炽热强烈的感情。作者还 注意到了句子的匀称和韵律,读起来上 口,听起来顺耳,富有音乐感。
81.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 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 有风味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评析 作者以“淡淡的云”不能朗照衬 托月色朦胧之景,以“小睡也别有风味” 比喻恰到好处的意境。优美动人的朦胧 之美,全由“淡淡”二字生发开来。
82.寒风飒飒,怪雾阴阴。那壁厢旌旗 飞彩,这壁厢戈戟生辉。滚滚盔明,层层 甲亮。滚滚盔明映太阳,如撞天的银磬; 层层甲亮砌岩崖,似压地的冰山。(吴承 恩《西游记》)
评析 以“飒飒”、“阴阴”描写寒风、怪 雾,摹绘气候;用“滚滚”、“层层”描写盔 甲,摹绘出两军对垒,激战前夕的气氛, 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紧张而热烈。
83.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 桡,几时期信似江潮?花片片飞风弄蝶, 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张 先《浣溪沙》)
评析 词的上片说一座高楼临江而立, 日夜思念丈夫的妻子正在百尺高楼上 凝望,但是江雾弥漫的水上并没有她所 盼望的那一只船,失望之余,埋怨丈夫 不及江潮有信。下片“花片片飞风弄蝶, 柳阴阴下水平桥”是说落花片片在空中 飞舞,像蝴蝶相戏,绿柳成荫,柔丝拂 水,与桥面相平,形象地摹绘出一片暮 春景象。女主人触景生情,万分感伤,好 容易度过漫长白日,却迎来难耐的长 夜。词中的“花片片”“柳阴阴”都是写乐 景,用以衬托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哀 情。
84.灶房里,左手大锅里在熬酸菜粉, 满屋子酸菜香味。右手大铁锅上支着笼 屉,呼呼冒着蒸气,在蒸馒头。整个灶 间,混渍渍的,连悬在屋当心的电灯都 被水气蒙得黄晕晕了,不是瘦高个推开 通向里间的门,我怕连门框一时也摸不 到。(刘北汜《迎春二题》)
评析 “混渍渍”写水气弥漫的房间, “黄晕晕”状蒙蒙水气中的灯光,两处摹 绘恰到好处地描摹出晚间灶房里蒸气 弥蒙的景象,令人如亲临其境。
85.我自少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 海平如镜,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 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凉风习 习,舟如在冰上行。过了高丽界,海水竟 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 光,长蛇般自天边接到栏旁人立处。上 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 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 了来。——小朋友,我恨不能画,文字 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 灵的妙景!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
86.一条小溪沿着公路流走,来自山 涧的水,清澈见底。小溪横过公路的地 方,出现了一座石桥,黑轿车开到桥边 陡然停住。刘思扬望了望桥的左面,是 个黑黝黝的水潭、溪水的源泉。水潭后 面是悬崖,山涧的水,冷浸浸地从悬崖 上泻下,汇进水潭,悬崖之上,便是插进 乌云的峥嵘山峰。(罗广斌、杨益言《红 岩》)
评析 “黑黝黝”的潭,“冷浸浸”的水, 作者以幽冷的笔调摹景,暗示出刘思扬 所处环境的险恶。
87.当杨树的枝头伸出毛茸茸的小拳 头,当河湖溪流泛着蓝蓝的青光,当夜 晚嘎嘎的冰层断裂声吵闹着人们的睡 梦,甚至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光秃秃的 地皮上闪着一层淡淡的绿光;你身上会 不时发出瘙痒,你会感到衣服的臃肿或 多余,这就是真真切切的春天的到来。 (雷抒雁《白雪与绿叶》)
88.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评析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有画 意,是好的写景句,但它的境界还不够 开阔。“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茫茫, “阴阴”描绘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加“漠 漠”“阴阴”四字以点化,自见其妙,意境 全出矣!
89.下了毛毛雨,那蒿草上就迷漫得 朦朦胧胧的……好像是下了霜的早晨, 混混沌沌的,在蒸腾着白烟。(萧红《呼 兰河传》)
评析 “朦朦胧胧”、“混混沌沌”均是细 雨之中的景象,同摹绘其它的形式一 样,这是作者观察后的感觉,渗透着作 者的情感。
90.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评析 这是一首借春景写别情的古诗。 诗人选取极有特色的春天景物——杨 柳和杨花作为春天景象的代表,先以 “青青”摹色,后以“漫漫”摹形,将不尽 的依依惜别之情融汇其中。还没有告 别,就问归期,真挚的深情厚谊,实在令 人感动。
91.晚霞转眼间消失了。代替它的是 一抹柔丝一样的浮云。一阵寒刺刺的西 北风掠过河面吹来,浮云在湛蓝色的天 幕上丝丝绵绵地飘游着。(吉学霈《洛阳 桥上》)
评析 作者抓住一抹随风飘荡的浮云 精心摹绘,把晚霞退却后的余辉写得情 意绵绵,“丝丝绵绵”既有形态,又有动 态,与“湛蓝色的天幕”一起构成了一幅 立体的画图。
92.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 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 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 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 秦淮河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 河》)
9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 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评析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虽喻出天 地之辽阔,草原之苍茫,但“天苍苍,野 茫茫”的摹绘使之更具有形象感。这首 描写草原风貌的北朝民歌自古以来以 壮丽、雄奇的草原风光令人心醉;以雄 浑、粗犷的气概被人赞赏。
94.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浙浙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人,岁岁不知春。
评析 这首唐诗使用叠字综合摹绘景 象很富于变化。“杳杳”写山路的幽暗深 远,“落落”写山涧的寂寞冷落;“啾啾”、 “寂寂”一写有声,一写无声,以有声反 衬环境的冷寂;“淅淅”写风的凄凉,“纷 纷”绘落雪的形态与动态。八组叠字,各 具情态;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 雪,情景交融一体,通篇浸透了幽冷的 意境。而以幽冷诗风著称的寒山,在这 首诗中恰是通过叠字摹绘表现其风格 特征的。
95.在小麦丰产田里,脚下到处都响 着淙淙的流水声音,从水面上,又飘送 过来人们的欢笑声音。双双只有两天没 有到这边来,可是她发现那绿油油的麦 苗,就像手提着长一样,已经密密实实 地扑住膝盖了。(李准《李双双小传》)
评析 “淙淙”摹水声,“绿油油的麦苗” 摹色又摹形,“密密层层”写出了麦苗的 繁茂,三者合成的景象,优美又动人。充 分体现了摹绘景象的综合性特点。
79.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 清清旧帏屏。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 窗儿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忒楞楞的 纸条儿鸣。枕头儿上孤零,被窝儿里寂 静。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王 实甫《西厢记》)
评析 景象是一幅综合画面,由色形俱 备的多个景物组合而成的。在这段张生 思念莺莺的唱词中,四个三字格叠字, 分别描写了“灯”、“帏屏”、“风”、“纸条” 的色彩、形状、声音,传达出夜晚凄凉孤 寂的环境气氛,将张生的眷眷恋情,衬 映得真切动人。
80.我则见赤焰焰长空喷火,怎能够 白茫茫平地生波? 望一番云雨来,空几 个雷霆过,只落得焦煿煿煮海煎河。(金 銮《沉醉东风》)
评析 大胆的夸张与摹绘结合,写得气 势磅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表达出作 者渴望雨露的炽热强烈的感情。作者还 注意到了句子的匀称和韵律,读起来上 口,听起来顺耳,富有音乐感。
81.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 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 有风味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评析 作者以“淡淡的云”不能朗照衬 托月色朦胧之景,以“小睡也别有风味” 比喻恰到好处的意境。优美动人的朦胧 之美,全由“淡淡”二字生发开来。
82.寒风飒飒,怪雾阴阴。那壁厢旌旗 飞彩,这壁厢戈戟生辉。滚滚盔明,层层 甲亮。滚滚盔明映太阳,如撞天的银磬; 层层甲亮砌岩崖,似压地的冰山。(吴承 恩《西游记》)
评析 以“飒飒”、“阴阴”描写寒风、怪 雾,摹绘气候;用“滚滚”、“层层”描写盔 甲,摹绘出两军对垒,激战前夕的气氛, 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紧张而热烈。
83.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 桡,几时期信似江潮?花片片飞风弄蝶, 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今宵。(张 先《浣溪沙》)
评析 词的上片说一座高楼临江而立, 日夜思念丈夫的妻子正在百尺高楼上 凝望,但是江雾弥漫的水上并没有她所 盼望的那一只船,失望之余,埋怨丈夫 不及江潮有信。下片“花片片飞风弄蝶, 柳阴阴下水平桥”是说落花片片在空中 飞舞,像蝴蝶相戏,绿柳成荫,柔丝拂 水,与桥面相平,形象地摹绘出一片暮 春景象。女主人触景生情,万分感伤,好 容易度过漫长白日,却迎来难耐的长 夜。词中的“花片片”“柳阴阴”都是写乐 景,用以衬托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哀 情。
84.灶房里,左手大锅里在熬酸菜粉, 满屋子酸菜香味。右手大铁锅上支着笼 屉,呼呼冒着蒸气,在蒸馒头。整个灶 间,混渍渍的,连悬在屋当心的电灯都 被水气蒙得黄晕晕了,不是瘦高个推开 通向里间的门,我怕连门框一时也摸不 到。(刘北汜《迎春二题》)
评析 “混渍渍”写水气弥漫的房间, “黄晕晕”状蒙蒙水气中的灯光,两处摹 绘恰到好处地描摹出晚间灶房里蒸气 弥蒙的景象,令人如亲临其境。
85.我自少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 海平如镜,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 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凉风习 习,舟如在冰上行。过了高丽界,海水竟 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 光,长蛇般自天边接到栏旁人立处。上 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 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 了来。——小朋友,我恨不能画,文字 竟是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写不出这空 灵的妙景!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
86.一条小溪沿着公路流走,来自山 涧的水,清澈见底。小溪横过公路的地 方,出现了一座石桥,黑轿车开到桥边 陡然停住。刘思扬望了望桥的左面,是 个黑黝黝的水潭、溪水的源泉。水潭后 面是悬崖,山涧的水,冷浸浸地从悬崖 上泻下,汇进水潭,悬崖之上,便是插进 乌云的峥嵘山峰。(罗广斌、杨益言《红 岩》)
评析 “黑黝黝”的潭,“冷浸浸”的水, 作者以幽冷的笔调摹景,暗示出刘思扬 所处环境的险恶。
87.当杨树的枝头伸出毛茸茸的小拳 头,当河湖溪流泛着蓝蓝的青光,当夜 晚嘎嘎的冰层断裂声吵闹着人们的睡 梦,甚至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光秃秃的 地皮上闪着一层淡淡的绿光;你身上会 不时发出瘙痒,你会感到衣服的臃肿或 多余,这就是真真切切的春天的到来。 (雷抒雁《白雪与绿叶》)
88.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评析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有画 意,是好的写景句,但它的境界还不够 开阔。“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茫茫, “阴阴”描绘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加“漠 漠”“阴阴”四字以点化,自见其妙,意境 全出矣!
89.下了毛毛雨,那蒿草上就迷漫得 朦朦胧胧的……好像是下了霜的早晨, 混混沌沌的,在蒸腾着白烟。(萧红《呼 兰河传》)
评析 “朦朦胧胧”、“混混沌沌”均是细 雨之中的景象,同摹绘其它的形式一 样,这是作者观察后的感觉,渗透着作 者的情感。
90.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唐 无名氏《送别》)
评析 这是一首借春景写别情的古诗。 诗人选取极有特色的春天景物——杨 柳和杨花作为春天景象的代表,先以 “青青”摹色,后以“漫漫”摹形,将不尽 的依依惜别之情融汇其中。还没有告 别,就问归期,真挚的深情厚谊,实在令 人感动。
91.晚霞转眼间消失了。代替它的是 一抹柔丝一样的浮云。一阵寒刺刺的西 北风掠过河面吹来,浮云在湛蓝色的天 幕上丝丝绵绵地飘游着。(吉学霈《洛阳 桥上》)
评析 作者抓住一抹随风飘荡的浮云 精心摹绘,把晚霞退却后的余辉写得情 意绵绵,“丝丝绵绵”既有形态,又有动 态,与“湛蓝色的天幕”一起构成了一幅 立体的画图。
92.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 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 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 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 秦淮河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 河》)
9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 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 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评析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虽喻出天 地之辽阔,草原之苍茫,但“天苍苍,野 茫茫”的摹绘使之更具有形象感。这首 描写草原风貌的北朝民歌自古以来以 壮丽、雄奇的草原风光令人心醉;以雄 浑、粗犷的气概被人赞赏。
94.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浙浙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人,岁岁不知春。
(寒山《杳杳寒山道》)
评析 这首唐诗使用叠字综合摹绘景 象很富于变化。“杳杳”写山路的幽暗深 远,“落落”写山涧的寂寞冷落;“啾啾”、 “寂寂”一写有声,一写无声,以有声反 衬环境的冷寂;“淅淅”写风的凄凉,“纷 纷”绘落雪的形态与动态。八组叠字,各 具情态;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 雪,情景交融一体,通篇浸透了幽冷的 意境。而以幽冷诗风著称的寒山,在这 首诗中恰是通过叠字摹绘表现其风格 特征的。
95.在小麦丰产田里,脚下到处都响 着淙淙的流水声音,从水面上,又飘送 过来人们的欢笑声音。双双只有两天没 有到这边来,可是她发现那绿油油的麦 苗,就像手提着长一样,已经密密实实 地扑住膝盖了。(李准《李双双小传》)
评析 “淙淙”摹水声,“绿油油的麦苗” 摹色又摹形,“密密层层”写出了麦苗的 繁茂,三者合成的景象,优美又动人。充 分体现了摹绘景象的综合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