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子飞白

2023-09-02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62.“我看啦,晻,”停了一会,结果是 蒋自己说出了,“这个很是严重的。这个 是,哎,这个是,是太平洋上的‘九一 八’。我们应该,这个是,把英法鼓动起 来,要她们出来,这个是,干涉。要是他 们不行动的话,哎! 这个是,这个是,她 们的利益就要受到侵害的……晻? 唔? 这个是太平洋的‘九一八’啦! 这个是, 哎,这个是,我们应该这个是这样宣传 啦。(郭沫若《洪波曲》)
        评析 口头禅也是一种语病。“哎,这个 是”,“唔”,“晻”?都是蒋介石的口头禅, 直录的作用有二:一、通过语言描写人 物神态特征。二、使读者在发笑中领略 到讽刺、嘲笑的意味。
        63.本世纪是东、西文化互相参杂最 繁剧的时代,一向由右到左排列的汉 字,由于横写和西方同化,便改为由左 到右来读,但是保守的习惯则仍然由右 到左,这样,有时就出了问题。蔡澜说: 有一天走过一家百货公司,看到一条横 书的广告,不禁惊奇,它写着“出卖大日 本”——习惯性地将它由右读。原来却 是由左写至右的日本汉字“本日大卖 出”——今天大减价。(黄苗子《蔡澜谈 日本》)
        评析 同一条横书的广告,由于阅读顺 序的不同,或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而 使广告的含义大相径庭。从“惊奇”的产 生,到“惊奇”的消除,自然不无自嘲的 味道。这则看似无意,实则故意的运用 变化语序制作的飞白,使作者对日本帝 国主义的厌恶情绪得以快意的宣泄。
        64.孔乙己自己着了慌。孔乙己着了 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往,弯下腰去说 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子 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 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 笑声里走散了。(鲁迅《孔乙己》)
        评析 “多乎哉?不多也。”作者将这句 废话实录之中,把孔乙己迂腐可笑的形 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如此写来,显得意 趣横生,诙谐幽默。
        65.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 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 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 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 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红楼梦》)
        评析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杀 气腾腾,鲜血淋漓。可是,“红刀子进去, 白刀子出来!”这算是什么话呢?焦大自 恃有功,借着酒性,破口大骂其主子,竟 说出了这样一句昏话。作者明知其错, 却“故意”仿效,使焦大的一副醉态,跃 然纸上。
        66.文革中,从“五七”干校毕业,就是 分配工作。一次,干校副政委在二位干 部毕业欢送会上讲话说:“两位同志在 干校很好,毫无思想,毫无表现!”
        这话现在听起来费解,当时人人明 白,意思是毫无坏思想、坏表现……
        

(采众《谣言四起》)


        评析 此例真实地记录了干校副政委 讲话中的语法错误。(成分残缺,用词不 当)在那个动辄得咎的年代,“思想立 场”、“现实表现”,有如两根棍棒,随时 都可以把你打翻在地。只有亲历其境的 人,才能体会到“毫无思想,毫无表现” 是何等滋味。这个“飞白”,既是一个人 的语言谬误的记录,也是时代的谬误的 记录。
        67.马四喜……另一个特点是讲话爱 用成语,又把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甚至几 个字“歇”掉。他在学员练功前总要讲几 句话:“同志们,你们可都是含苞待,大 家都有锦绣前!这练功,一定要硬砍实, 可不能偷工减! 千万不要少壮不,将来 可就要老大徒啦! ——踢腿! 走!”(汪 曾祺《云致秋行状》)
        评析 成语是人们约定成俗的,形式简 洁而意思精粹的固定短语。成语的字数 及结构形式一般不能随意更动,只能按 规定的形式及含义去应用。所谓的“含 苞待”、“锦绣前”、“硬砍实”、“偷工减”、 “少壮不”、“老大徒”之类,只能让读者 从这些残缺的,语焉不详的“飞白”中, 去领略说话人的无知与怪诞。
        68.马龙转过身去做了一个平息掌声 的手势,然后拉开嗓门大声说:“乡亲 们,弟兄……同志们。”他清清喉咙,想 一想又说:“我们独立大队是老百姓的 兵……子弟兵,是革命的。我们不光是 杀富济贫,啊……老百姓说,哪里有搞 ‘三征’的反动(派),我们就去哪儿打 ……”
        马龙拭拭脸上的汗水,想了又想, 又说:“底下还要开同乐(会),我的话完 了。”(陆柱国 王炎《独立大队》)
        评析 例中“哪里有搞‘三征’的反动 (派)……”和“底下还要开同乐(会) ……”两句话,都是缺少宾语中心词的 病句。如不用括号将它们补充出来,就 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作者有意将这种不 完整的句子直录下来,是为了刻画“独 立大队”队长马龙的质朴、粗犷,缺少文 化的性格。读者看了这些幽默、诙谐的 语言后,会发出会意赞美的微笑。
        69.老包把眼镜放到那条桌的抽屉 里,嘴里小心地试探着说:“你已经留过 两次留级,怎么又……”(张天翼《包氏 父子》)
        评析 “你已经留过两次留级”是个病 句,其中的动词谓语“留过”与宾语“两 次留级”搭配不当。出自老包的口,倒觉 得异常真实。飞白的句子,描写出了他 的缺乏文化,地位低下的社会状况。
        70.(高)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 意为太子,……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 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 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 子,臣期期不奉诏。”《史记·张苍列传》
        评析 口吃也是一种语病。“期”是“綦” 的转音,本意为“很”,“极”。“綦知其不 可”意思是“很知道这样做是不可以 的”;“綦不奉诏”就等于说,“极不赞成”。 周昌不只口吃,还咬舌子,眼看着高帝 要废太子,情急之中,更是口吃得厉害, 所以便有“期期知其不可”、“期期不奉 诏”之说。《史记·张苍列传》实录口吃 的形式,刻画出一个正直、愚忠的封建 大臣形象。
        7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 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 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鲁迅 《孔乙己》)
        评析 “窃”即“偷”,窃书当然是偷盗行 为。作者让孔乙己说出这样不合事理的 话语,意在表现这位穷酸儒生在不轨行 为揭穿后,仍然咬文嚼字,强词夺理的 尴尬相。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充分显示 出句子飞白在描写人物形象上的特殊 表达作用。
        72.鲁大成:……大家听着,我指挥, 唱支歌。唱《解放军进行曲》!(发音)向, 向向……(音总是发不准,总是在向上 飘,逗得大家都捂着嘴噗哧噗哧发笑) 严肃点! 赵大大,你起个头。
        赵大大:向前、向前、向前……
        鲁大成:齐步——走! 向前……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


        评析 既是指挥唱歌,就不应喊操练口 令。“齐步——走!”“向前……”是一连 串违背常理的话,应属病句,如实写于 作品中,既揭示出他连长的身份,又勾 画出他那粗犷、率直的性格,还给语言 增添了幽默、诙谐的情味。
        73.人古而事近的,就是袁中郎。这一 班明末的作家,在文学史上,是自有他 们的价值和地位的。而不幸被一群学者 们捧了出来,颂扬,标点,印刷,“色借、 明借、烛借、青黄借、眼色无常。声借,钟 鼓借,枯竹窍借……”借得他一塌糊涂。 正如在中郎脸上,画出花脸,却指给大 家看:“看哪,这多么灵性呀!”对于中郎 的本质自然是无关系的,但在未经别人 将花脸洗清之前,这“中郎”总不免招人 好笑,大触其霉头。(鲁迅《骂杀与棒 杀》)
        评析 例中引文的标点应该是:“色借 明,借烛,借青黄,借眼,色无常。声借钟 鼓,借枯竹窍,借……”作者明知其错, 却故意直录不改,用以讥讽由刘大杰标 点、林语堂校阅的《袁中郎全集》断句的 错误甚多。如同明证,立此存照,加强了 语言的论辩力量。
        74.三人进了酒楼,就在楼下捡个桌 几坐了。旁边一个酒保,也是儒巾素服, 面上戴着眼镜,手中拿着摺扇,斯斯文 文,走来向着三人打躬赔笑道:“三位先 生光顾者,莫非饮酒乎?抑用菜乎?敢请 明以教我。”……酒保赔笑道:“请教先 生,酒要一壶乎,两壶乎? 菜要一碟乎, 两碟乎?”(李汝珍《镜花缘》)
        评析 招待客人时也掉文,这个酒保可 谓腐酸得厉害。说话要切合语境,针对 交际对象,不合时宜地滥用文言虚词, 只会给人荒谬、怪诞的感觉,这类句子, 自然属于语病。直录下来就是“飞白”。 用以写人,是能显示人物特征的个性化 语言,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75.他打算吃住在梁处长公馆里。可 是梁处长抬起头,眼珠从两旁射下来, 眉毛中间打三条皱纹。
        “唔,本来呢,我这里可以住。唔,但 是,呃,唔,住了两个客。那你住到处里 去罢,我先通知梁副官,唔?横竖你不是 外人。” (张天翼《皮带》)
        评析 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讲,“口头 禅”也是一种语病。多是特定的社会环 境和生活环境的产物。面对从家乡投奔 而来的亲戚,梁处长碍于情面,无法直 接拒绝,只好用“唔、呃”之类的含混不 清的语言推辞。既掩饰了他的虚伪心 理,又显示出他那装腔作势的官样神 态。
        76.吾兄如见:前日罗嗦而今日不复 罗嗦矣! 吾于下月即将返里,不在初一 即在初二,不在初三即在初四,不在初 五即在初六,不在初七即在初八,…… 不在二十八即在二十九。其所以不写三 十,因月小之故也。家中有棉鞋一双,希 吾兄取出拍拍打打。其所以要拍打,因 灰尘多之故也。希吾兄千千万万不可忘 记。为省笔墨起见,吾不写草字头的繁 体“萬”字,而以‘方’字去点代之。”(《中 国民间故事》)
        评析 仅为了告之归家的消息,用去 134字。幸亏预先声明“不复罗嗦”。如其 罗嗦,洋洋万言难止也。虽说是笑话,写 作者应引以为戒。作者以句子飞白的形 式直录其言,将思考留给了读者。
        77.刘石甫说:“我们的抗战,打了两 年多日本了。我们的中央军‘进行’到我 们的‘原籍’来了。他们的共产党都被抓 住了。我们的国民党都‘秩序’了,我们 的吴参谋来给你们训话。大家要‘严重’ 地听,越‘严重’,吴参谋越喜欢,就是这 个‘问题’。”(赵树理《灵泉洞》)
        评析 地主恶霸刘石甫的一番话,语无 伦次,语病百出:或生吞活剥,误用词 类;或死搬硬套,搭配不当;或装腔作 势,重复啰嗦。作者将它飞白式直录下 来,生动地表现了刘石甫无知粗俗,阿 谀奉承,故弄玄虚,张牙舞爪的无耻丑 态。真可谓入木三分,形神兼备。
        78.屋里的人开始集中“治”新郎。“四 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 十,快念!”温大头坐在桌上指挥着,唾 沫横飞。
        黄扬尽管十分努力,嘴咧得又大, 可还是“系、系、系”、“席、席、席”地念不 清。
        

(成平《干杯,女兵们!》)


        评析 此即所谓的“绕口令”,用声、韵、 调极易混同的字交叉重叠编成句子,要 求一口气快速念出,往往发生错误,而 成了“咬舌子”或“大舌头”。作者如实记 录下新郎发音不准、吐字不清的语病, 渲染出一种欢快的情调,增加了婚礼的 喜庆气氛和文章的生活气息。
        79.甲:对您要是净用重叠词,那…… 那就不够尊敬啦。
        乙:是吗?
        甲:郭同志,您忙吗?
        乙:没事儿。
        甲:小郭郭儿(谐音“蝈蝈儿”音)
        乙:我成蝈蝈儿啦!
        甲:我带你上街街、去遛遛,你穿上 袜袜、戴上帽帽,我给你买糕糕,咱们去 坐车车,回家吃饺饺。
        乙:我成傻子啦!
        

(侯宝林《普通话与相声》)


        评析 字、词的重叠要符合语法规则, 否则会给人幼稚、愚笨的感觉。此例是 运用句子飞白形式,为相声制作笑料, 有意给读(听)者荒诞、谬误的印象,达 到说明主旨——正确使用普通话的目 的。
        80.三姐:笑死人,开口秀才最聪明, 问你几时种麦子? 问你几时种花生?
        兰芬:快答,快答。
        陶秀才:你发昏来你发昏,这点小 事问我们,阳春三月种麦子,八月十五 种花生。
        

(歌剧《刘三姐》)


        评析 “阳春三月种麦子,八月十五种 花生”,虽合乎语法,却不合乎逻辑。违 反了麦子、花生的种植规律。因而也是 错话。将它们直录下来,可以揭露这些 酸腐秀才不懂农作,无知昏聩的本质, 反衬出刘三姐的勤劳和聪明。
        81.后来不知谁笑着说了一句什么 话,他突然生起气来了,立在那里,噘着 嘴像个孩子,不声不响也不干活。过了 足足两分钟,他对我说:“这人是不好 人,这人人不是”。他停了一下,调整了 盛怒中弄乱了的语法,告诉我说,“这些 人不是人。”(王蒙《哦,穆罕默德·阿麦 德》)
        评析 少数民族说汉语,难于习惯,情 急之中弄混语法,说些颠三倒四的话, 那是意料之中的,作者有意直录下来, 是为了勾勒出人物在盛怒状态下的形 象,用以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使之富 于立体感。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