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断
中断是指话未说完,就被另外的话
截住、打断。
1.他站起来,像一头鸭子似地走着, 慢慢地走到炕前,对大家说:“我想这样 子吧,把事情分两下里说——”才说了 这么一句,忽然门外有人接着说:“把什 么事情分做两下里说呀?”门开了,从院 子里走进一个公务人员,大家一看,原 来是乡长罗生旺。高生亮让他炕上坐 下,把刚才的问题对他简单地叙述一 遍,就接着说下去:“怎么分做两下呢? 一下是办得到的事情,一下是办不到的 事情。……” (欧阳山 《高干大》)
评析 门外来人的话中断了门内人的 话,使人物活动场所的范围一下扩大了 许多,并使气氛顿时活跃,虽是轻着一 笔,但对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却颇为有 用。门内人的话中断后又接上了,这是 中断的形式之一。
2. ……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 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 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 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鲁 迅《伤逝》)
评析 这是因为行文的需要而形成的 另一种形式的中断,插入的文字起注释 说明作用,一方面使表意精确鲜明,另 一方面又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
3.他平常很不喜欢说话,可是这阵儿 他愿意跟光头的矮子说几句,街上清静 得真可怕。“抄土道走吧?马路上——” “那还用说?”矮子猜到他的意思,“只要 一上了便道,咱们就有点底儿了!”还没 拉到便道上,祥子和光头的矮子连车带 人都被十来个兵捉了去!(老舍《骆驼祥 子》)
评析 祥子刚说出“马路上”几个字,话 语就被光头矮子中断了。这个中断有两 重意义,对祥子来说,他的话有商量的 语气,对光头矮子而言,则满口赞同。避 免了平铺直叙,显得含蓄,彼此会意。
4.然而他们都不听。阿Q进三步,小 D便退三步,都站着; 小D进三步,阿 Q便退三步,又都站着;大约半点钟 ——未庄少有自鸣钟,所以很难说,或 者二十分——他们的头发里便都冒烟, 额上便流汗,阿Q的手放松了,在同一 瞬间,小D的手也正放松了,同时直起, 同时退开,都挤出人丛去。(鲁迅《阿Q 正传》)
评析 按照叙述顺序,本该是“大约半 点钟,他们的头发里便都冒烟……”,但 作者却在其中插入一段关于钟的说明, 改变了正常的语句结构,有意造成语意 的间断。由此却获得了饶有趣味的表达 效果——既使读者在无意之中认识到 了当时中国农村物质生活的一个小小 侧面,又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为语 言着了一层幽默色彩。
5. 湘莲道:“还要说软些,饶你。”薛 蟠哼哼着道:“好兄弟”,湘莲便又一拳; 薛蟠“暖哟”一声,道:“好哥哥——”, 湘莲又连两拳;薛蟠忙 “嗳哟” 叫道: “好老爷!饶了我这没眼睛的瞎子罢!从 今以后,我敬你怕你了!”(《红楼梦》第 四十七回)
评析 湘莲饶薛蟠的条件是薛蟠要“说 软些”,但“好兄弟”、“好哥哥”,并不 是湘莲所说的“软”,于是就用拳头中断 薛蟠的话。可见,除了话语,还可以用 行动,例如挥拳头造成中断。这种中断 是由人物当时激愤的情绪导致的,因而 颇能传神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6.因为我此番归去,本来想去看看故 乡的景状,能不能容我这零余者高卧, 所以我所带的,只有两袖清风,一只空 袋,和填在鞋底的几张钞票——这是我 的脾气,有钱的时候,老把它们填在鞋 子底里。一则可以防止扒手,二则因为 我受足了金钱迫害,借此可以满足我对 金钱复仇的心思,有时候我真有用了全 身的气力,拚死蹂践它们的举动——而 已,身边没有行李,在车站上跑来跑去 是非常自由的。(郁达夫《还乡记》)
评析 中断后插入的一段关于钞票和 脾气的话,不是可有可无的。“防盗”、 “复仇”两种心理自白,是社会状貌和作 者人格的一种反映,密切地关联着作品 的思想内容。看来,中断的表现形式貌 似支离破碎,但其修辞作用恰与散文的 “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有着某种契合。
7. 迟龙章接着说: “对啦,慧生是你 们的村长,当年也参加过斗争我迟家, 可我一点都不记仇,现在委任他干了保 队副,就是你爷爷也是一样……”“你把 我爷爷弄到哪里去了?”海生截断他的 话,质问道。“嘿嘿,他在另一屋里,保 险不会让他受半点委屈。只要你们肯说 出实话,我打算一起放你们出去!”(姜 树茂 《海岛怒潮》)
评析 海生用厉声质问截断了迟龙章 的话,既可表现海生对爷爷命运的关 心,也可表现对迟龙章的满腔激愤。中 断这种辞式虽造成了语言形式的破碎, 但却能收到独特的表达效果。
8. 郑丰喜先生对他能得到吴继钊的 垂青,掩饰不住他的喜悦,他在书上说: “想不到一个地下爬的穷人,想不到一 个自小受尽苦难、折磨,得了残废的人, 竟然有这么一天——结婚了,而结婚的 对象,竟是一位大学毕业的江西小姐。 ……” (柏杨《一个尊严的榜样》)
评析 郑丰喜是台湾纪实电影《汪洋大 海中的一只船》中的主人公,他勇于向 命运抗争,战胜身体的残缺,终于获得 事业与人格方面的成功,中断后的话语 介绍的是他的爱情生活。
9. “连长,手榴弹没有……”一个战 士回头来叫。“不准叫……”,连长知道 后面没有手榴弹可补充了,怕他高声叫 起来给敌人听见。(周而复《黄土岭的夕 暮》)
评析 连长把战士的话截住,表现了连 长对当时敌我情况的清楚认识、周密考 虑和机敏处置。因语意自明,中断的话 无需接上。这是中断的另外一种形式。
10. 聂华苓: 我讲讲,看你觉得怎么 样?鲁迅的杂文是知识分子的杂文……
柏杨: 而且还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杂 文……
聂华苓: 你的杂文是三教九流,什 么人都可看的杂文,但你触及的问题是 很尖锐的,意义是深刻的。你嘻嘻哈哈 开玩笑,其实眼泪往肚子里流,心里在 呐喊。
评析 聂、柏二人相互打断对方的话, 形成两个中断。这不仅可表现二人对鲁 迅杂文的评价有共同性,而且还能表现 二人谈话气氛的融洽、活跃、热烈、直 率以及由此表露出来的情谊。
11. 李太太:石清,我实在受不了啦。 你叫我回家去吧,好不好?这不是我们 玩的地方,没有一个正经人,没有一句 正经话——
李石清: 谁说没有正经人,潘经理 不就是个正经人么!你看他办学校,开 工厂,办济贫院,这还不是好人做的事?
评析 潘经理是不是正经人,看过《日 出》的人自有公断。李石清之所以急急 打断太太的话,并违心地说了一大堆假 话,是因为他这个身份卑微的小办事员 有着不可遏制的野心。
12. 那女人平日就有一种孤芳自赏、 落落难合的神情——大宴会上没有人 敷衍的来宾或喜酒席上过时未嫁的少 女所常有的神情——此刻更流露出嫌 恶,黑眼镜也遮盖不了。孩子的母亲有 些觉得,抱歉地拉皮带道:“你这淘气的 孩子,去跟苏小姐捣乱!快回来。—— 苏小姐,你真用功,学问那么好,还成 天看书。” (钱鍾书 《围城》)
评析 作者没有按照“平日”怎样,“此 刻”又怎样的顺序说下去,而是在其中 插进一段注释 “神情”的文字。这种中 断不是由于情境突然改变所致,而是由 于作者在行文过程要故意弄点“节外生 枝”的情趣,读者则可从中断后的注释 性文宇中欣赏到苏小姐那所谓孤芳自 赏的具体形象。
13. 〔红上云〕姐姐唤我,不知有什么 事,须索走一遭。
〔旦云〕这般身子不快啊,你怎么不 来看我?
〔红云〕你想张……
〔旦云〕张什么?
〔红云〕我张着姐姐哩。
〔旦云〕我有一事央及你咱。
〔红云〕什么事?
〔旦云〕你与我看望张生去走一遭 ……
评析 这里的中断把红娘的心直口快、 无拘无束但又不缺少机智的性格和莺 莺的娇羞难言及种种疑虑的复杂心理 以及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表现得 如此生动传神。
14.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 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 睛说,“你怎么这样污人清白……”“什 么清白? 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 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 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 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 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 穷……,什么 “者乎”之类,引得众人 都哄笑起来……。(鲁迅《孔乙己》)
评析 无力养生的孔乙己有时干些偷 盗之类的事情,还要以 “污人清白” 为 辞自辩,他的自辩或被人用话语打断, 或被人用哄笑中断,就又搬出 “窃书不 能算偷”或“者乎”之类争辩、解脱。孔 乙己的迂腐,人情的冷漠,世态的可悲, 被刻画得极为动人、深刻。中断在这里 成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当时社会氛围的 重要手段。
15. 方鸿渐恼道: “不过是同坐一条 船,全没有什么。鹏图总——喜欢多 嘴。”他本要骂鹏图好搬是非,但当着鹏 图太太的面,所以没讲出来。(钱鍾书 《围城》)
评析 此例貌似跳脱中的另一种形式 “岔题”,但“喜欢多嘴” 与 “好搬是 非”并无质的区别,只是感情色彩有轻 重之分而已。因此仍视为 “中断”。
16. 昨夜晚吃醉酒和衣而卧,
稼场鸡惊醒了梦里南柯。
二贤弟在河下相助于我,
他叫我把打渔的事一旦丢却。
我本当不打渔关门闲坐!
怎奈我家贫穷无计奈何,
清早起开柴扉乌鸦叫过——
飞过去叫过来却是为何?
将身儿来至在草堂内坐,
桂英儿捧茶来为父解渴!
评析 由于跳脱在语言形式上总是支 离破碎的,所以书面上总是用破折号或 省略号。唱词中的“乌鸦叫过——”是 触物,中断之后续接原话则是“生情”, 萧恩当时的心理活动—— “无计奈何” 由 “中断”得以描绘。
17.智深提着禅杖道:“你这两个如何 把寺来废了?”那和尚便道:“师兄请坐, 听小僧——。”智深睁着眼道:“你说,你 说!”——“说,在先敝寺十分好个去处, 田庄又广,僧众极多,只被廊下那个老 和尚……”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回)
评析 陈望道先生曾指出,和尚说的 “师兄请坐,听小僧说”原是一句,只因 智深睁眼在旁抢说“你说你说”,作者要 把两个的话一齐写出,就将那和尚的话 隔断,把 “听小僧” 等字隔在上文, “说”字隔在下文。之所以 “隔”,是因 为被智深的话中断了。正如陈先生所 说:“如果硬将它们补全或者接连,也容 易失了当时的急骤神情。”金圣叹将此 写法誉为“从古未有之奇事”,也不算溢 美之词,因为这个中断确有其传神的表 达效果。
18. 袭人道:“又开门阖户的闹,倘或 遇见巡夜的问——”宝玉:“怕什么!咱 们三姑娘也吃酒,再请他一声才好。还 有琴姑娘。”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评析 袭人的话被宝玉打断。对于夜晚 聚众喝酒一事,袭人怕,宝玉不怕。这 个中断既能表现主奴的不同态度,又能 表现主奴关系的一个侧面。
19.我把那冻得发红的小鼻子按了一 下,说:“天上要通电话,我一定给你问 问。可是……”
嗬!他恼啦!一蹦起来,站在离我 几步远的地方,皱着眉头,偏着脑袋,把 我上下打量了一番,说:“你!哼,还哄 我!你口袋装着报纸。报上有天气哩。” (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评析 这个中断表现了人物之间的一 种谐趣,尽管语句的形式是不完整的。 以不完整的语言形式表达较复杂的思 想感情,增加语意的容量,正是 “中 断”的修辞效果。
20.记得我们常常议论:“文艺的春天 来了没有?……”我说:“管它呢!老百 姓有句农谚: 插柳不叫春知道。管它春 天迟来晚到,咱们只管插柳吧。” (黄宗 英 《插柳不叫春知道》)
评析 在极左思想盛行时期,议论一个 极其敏感的话题,显然不合时宜。有意 中断它,透露出作者的隐秘心理和不满 情绪。后文虽不是回答,却算得一种暗 示。
21. ××打个电话给局长: 你那儿子 很能干,我打算安排搞供销……”“那怎 么行呢,可要对他严格点……”不露痕 迹,心照不宣,这谓之“心领神会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6月7 日)
评析 少数人以权谋私,还要用 “美 辞”掩饰,此类现象时有所见。作者通 过××与局长的电话交谈,运用 “中 断”辞格,写尽了一个“心照”,另一个 “不宣”,彼此“心领神会”的情态和心 理,勾勒出一个圆滑、世故、混迹官场 的谋私利者的丑恶形象。
22.春生找小青商量,小青说:“看你 急的!我刚学习回来,村里的妇婴卫生 工作还没开展,忙着就闹个人问题,群 众影响多不好!我想过了旧历年再 ——”春生没等她说完,就笑着说:“我 太个人主义了,我同意你的意见。”(马 烽 《结婚》)
评析 中断并非只用于“反驳式”的对 话中。春生完全赞同小青的意见,中断 在这里是为表现人物的激动心情和急 切语气而设置的。
23. 刘宗敏 (不快地): 你是什么人?
悟明和尚(惶恐地):阿弥陀佛!小 僧是一个和尚。
刘宗敏: 我当然知道你是一个和 尚。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悟明和尚 (惶恐地): 小僧在庙里——
刘宗敏: 和尚不在庙里,难道还在 尼姑庵里吗?
悟明和尚(惶恐地):小僧在庙里念 经,(指胡嘉)他无礼地骂我。后来又带 人把小僧抓到这里来。(合十)望施主大 发慈悲,放了小僧回去。(阿英《李闯 王》)
评析 悟明和尚的话被刘宗敏打断,后 又接着往下说。这种中断完全是由于刘 宗敏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躁的情绪造 成的,形象地表现了刘宗敏的个性。
24. “真的,我只想我的病人,我没有 尽到做妻子的责任,也没有尽到做母亲 的责任……”
“别说傻话。你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只有我知道。”他忍住涌上眼眶的泪水, 不说了。
陆文婷依偎在傅家杰胸前,伤心地 说:“你老了,我,我真不愿意你老 ……”
“不要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春 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 援上升’。”他轻声地吟着他们喜爱的诗 句。
评析 这是陆文婷重病时与丈夫傅家 杰的对话。唯有重病才有时间想到做妻 子和母亲的责任。陆文婷满怀疚愧和深 情的话语先后两次被丈夫中断。真挚的 爱情,无私的奉献,善良的性格,宽厚 的胸怀,再加上勤劳刻苦、任劳任怨,充 分体现了可歌可泣的中国牌知识分子 的独特个性。
25. 兰畦先生是我幼年的私塾师。正 如他的典雅的别号所表示,他代表一批 “古雅”的人物。他也有“古雅”的面孔: 古铜色的脸,端正的鼻子,整齐的八字 胡。他穿了一个宽大的蓝布长衫,外面 罩上墨布马褂。头上戴一顶旧皮帽,着 一双老布棉鞋。他手里拿了一根长烟 管,衣襟上佩着眼镜匣子——眼镜平常 是不用的——他的装束是十足古风的。 (陆蠡 《私塾师》)
评析 中断后插入的说明式文字,并非 等闲之笔。“眼镜平常是不用的”,可见 “佩着眼镜匣子”只是为了装饰,既 “古”且“雅”的兰畦先生,因作者的这 一“点睛”之笔,就更为“典雅”了。
26.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 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 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 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 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 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 未可知。(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评析 “有些人家”后中断,来个解说, 有助于把话说得更严密、更准确些,也 使读者在理解上免去歧疑。
27.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 是什么地方都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 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 空旷的地方也与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 ——天下第一了。(老舍《想北平》)
评析 最后一句话,本可一气说完,但 却被故意中断了,插入的话,除了使语 言显得活泼,使语意表达得准确外,还 能透露出作者的阅历和幽默。
28.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 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鲁迅《阿 Q正传》)
评析 有意把最关键的字眼 “官”不说 出来,使语句残缺,这个中断,给人造 成悬念,而插入的话语,与 “官”字相 衬映,暗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中 断”辞式的运用,扩大了语意的容量。
29.老蔡对大水说:“最近干部里头有 些调动。你回去跟双喜说,叫他马上到 区上来工作; 中心村的村长你给当上 ……。”大水抢着说:“啊呀,我那个中 队长怎么着?”黑老蔡笑着说: “你别忙 嘛!中队长就叫高屯儿当,你捎搭兼个 中队副。” (袁静等《新儿女英雄传》)
评析 老蔡的话未说完就被大水的话 打断,因而显得支离破碎,间断不接,但 却形象地表现出了大水当时急切的心 情和对工作的热情。这个中断,看似平 常,实则是作者一笔巧妙的描绘。
30. 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 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 的话。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 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说真话。你有什 么想法,有什么意见,讲出来让大家了 解你。倘使意见相同,那就在一起作进 一步的研究; 倘使意见不同,那就进行 认真讨论,探求一个是非。这样做有什 么不好。(巴金《真话集》)
评析 中断后插入的话 “这就是说真 话”,起了强调作用,提醒读者注意,突 出了文章的主旨。
1.他站起来,像一头鸭子似地走着, 慢慢地走到炕前,对大家说:“我想这样 子吧,把事情分两下里说——”才说了 这么一句,忽然门外有人接着说:“把什 么事情分做两下里说呀?”门开了,从院 子里走进一个公务人员,大家一看,原 来是乡长罗生旺。高生亮让他炕上坐 下,把刚才的问题对他简单地叙述一 遍,就接着说下去:“怎么分做两下呢? 一下是办得到的事情,一下是办不到的 事情。……” (欧阳山 《高干大》)
评析 门外来人的话中断了门内人的 话,使人物活动场所的范围一下扩大了 许多,并使气氛顿时活跃,虽是轻着一 笔,但对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却颇为有 用。门内人的话中断后又接上了,这是 中断的形式之一。
2. ……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 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 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 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鲁 迅《伤逝》)
评析 这是因为行文的需要而形成的 另一种形式的中断,插入的文字起注释 说明作用,一方面使表意精确鲜明,另 一方面又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
3.他平常很不喜欢说话,可是这阵儿 他愿意跟光头的矮子说几句,街上清静 得真可怕。“抄土道走吧?马路上——” “那还用说?”矮子猜到他的意思,“只要 一上了便道,咱们就有点底儿了!”还没 拉到便道上,祥子和光头的矮子连车带 人都被十来个兵捉了去!(老舍《骆驼祥 子》)
评析 祥子刚说出“马路上”几个字,话 语就被光头矮子中断了。这个中断有两 重意义,对祥子来说,他的话有商量的 语气,对光头矮子而言,则满口赞同。避 免了平铺直叙,显得含蓄,彼此会意。
4.然而他们都不听。阿Q进三步,小 D便退三步,都站着; 小D进三步,阿 Q便退三步,又都站着;大约半点钟 ——未庄少有自鸣钟,所以很难说,或 者二十分——他们的头发里便都冒烟, 额上便流汗,阿Q的手放松了,在同一 瞬间,小D的手也正放松了,同时直起, 同时退开,都挤出人丛去。(鲁迅《阿Q 正传》)
评析 按照叙述顺序,本该是“大约半 点钟,他们的头发里便都冒烟……”,但 作者却在其中插入一段关于钟的说明, 改变了正常的语句结构,有意造成语意 的间断。由此却获得了饶有趣味的表达 效果——既使读者在无意之中认识到 了当时中国农村物质生活的一个小小 侧面,又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为语 言着了一层幽默色彩。
5. 湘莲道:“还要说软些,饶你。”薛 蟠哼哼着道:“好兄弟”,湘莲便又一拳; 薛蟠“暖哟”一声,道:“好哥哥——”, 湘莲又连两拳;薛蟠忙 “嗳哟” 叫道: “好老爷!饶了我这没眼睛的瞎子罢!从 今以后,我敬你怕你了!”(《红楼梦》第 四十七回)
评析 湘莲饶薛蟠的条件是薛蟠要“说 软些”,但“好兄弟”、“好哥哥”,并不 是湘莲所说的“软”,于是就用拳头中断 薛蟠的话。可见,除了话语,还可以用 行动,例如挥拳头造成中断。这种中断 是由人物当时激愤的情绪导致的,因而 颇能传神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6.因为我此番归去,本来想去看看故 乡的景状,能不能容我这零余者高卧, 所以我所带的,只有两袖清风,一只空 袋,和填在鞋底的几张钞票——这是我 的脾气,有钱的时候,老把它们填在鞋 子底里。一则可以防止扒手,二则因为 我受足了金钱迫害,借此可以满足我对 金钱复仇的心思,有时候我真有用了全 身的气力,拚死蹂践它们的举动——而 已,身边没有行李,在车站上跑来跑去 是非常自由的。(郁达夫《还乡记》)
评析 中断后插入的一段关于钞票和 脾气的话,不是可有可无的。“防盗”、 “复仇”两种心理自白,是社会状貌和作 者人格的一种反映,密切地关联着作品 的思想内容。看来,中断的表现形式貌 似支离破碎,但其修辞作用恰与散文的 “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有着某种契合。
7. 迟龙章接着说: “对啦,慧生是你 们的村长,当年也参加过斗争我迟家, 可我一点都不记仇,现在委任他干了保 队副,就是你爷爷也是一样……”“你把 我爷爷弄到哪里去了?”海生截断他的 话,质问道。“嘿嘿,他在另一屋里,保 险不会让他受半点委屈。只要你们肯说 出实话,我打算一起放你们出去!”(姜 树茂 《海岛怒潮》)
评析 海生用厉声质问截断了迟龙章 的话,既可表现海生对爷爷命运的关 心,也可表现对迟龙章的满腔激愤。中 断这种辞式虽造成了语言形式的破碎, 但却能收到独特的表达效果。
8. 郑丰喜先生对他能得到吴继钊的 垂青,掩饰不住他的喜悦,他在书上说: “想不到一个地下爬的穷人,想不到一 个自小受尽苦难、折磨,得了残废的人, 竟然有这么一天——结婚了,而结婚的 对象,竟是一位大学毕业的江西小姐。 ……” (柏杨《一个尊严的榜样》)
评析 郑丰喜是台湾纪实电影《汪洋大 海中的一只船》中的主人公,他勇于向 命运抗争,战胜身体的残缺,终于获得 事业与人格方面的成功,中断后的话语 介绍的是他的爱情生活。
9. “连长,手榴弹没有……”一个战 士回头来叫。“不准叫……”,连长知道 后面没有手榴弹可补充了,怕他高声叫 起来给敌人听见。(周而复《黄土岭的夕 暮》)
评析 连长把战士的话截住,表现了连 长对当时敌我情况的清楚认识、周密考 虑和机敏处置。因语意自明,中断的话 无需接上。这是中断的另外一种形式。
10. 聂华苓: 我讲讲,看你觉得怎么 样?鲁迅的杂文是知识分子的杂文……
柏杨: 而且还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杂 文……
聂华苓: 你的杂文是三教九流,什 么人都可看的杂文,但你触及的问题是 很尖锐的,意义是深刻的。你嘻嘻哈哈 开玩笑,其实眼泪往肚子里流,心里在 呐喊。
(聂华苓《柏杨和他的作品》)
评析 聂、柏二人相互打断对方的话, 形成两个中断。这不仅可表现二人对鲁 迅杂文的评价有共同性,而且还能表现 二人谈话气氛的融洽、活跃、热烈、直 率以及由此表露出来的情谊。
11. 李太太:石清,我实在受不了啦。 你叫我回家去吧,好不好?这不是我们 玩的地方,没有一个正经人,没有一句 正经话——
李石清: 谁说没有正经人,潘经理 不就是个正经人么!你看他办学校,开 工厂,办济贫院,这还不是好人做的事?
(曹禺《日出》)
评析 潘经理是不是正经人,看过《日 出》的人自有公断。李石清之所以急急 打断太太的话,并违心地说了一大堆假 话,是因为他这个身份卑微的小办事员 有着不可遏制的野心。
12. 那女人平日就有一种孤芳自赏、 落落难合的神情——大宴会上没有人 敷衍的来宾或喜酒席上过时未嫁的少 女所常有的神情——此刻更流露出嫌 恶,黑眼镜也遮盖不了。孩子的母亲有 些觉得,抱歉地拉皮带道:“你这淘气的 孩子,去跟苏小姐捣乱!快回来。—— 苏小姐,你真用功,学问那么好,还成 天看书。” (钱鍾书 《围城》)
评析 作者没有按照“平日”怎样,“此 刻”又怎样的顺序说下去,而是在其中 插进一段注释 “神情”的文字。这种中 断不是由于情境突然改变所致,而是由 于作者在行文过程要故意弄点“节外生 枝”的情趣,读者则可从中断后的注释 性文宇中欣赏到苏小姐那所谓孤芳自 赏的具体形象。
13. 〔红上云〕姐姐唤我,不知有什么 事,须索走一遭。
〔旦云〕这般身子不快啊,你怎么不 来看我?
〔红云〕你想张……
〔旦云〕张什么?
〔红云〕我张着姐姐哩。
〔旦云〕我有一事央及你咱。
〔红云〕什么事?
〔旦云〕你与我看望张生去走一遭 ……
(王实甫 《西厢记》)
评析 这里的中断把红娘的心直口快、 无拘无束但又不缺少机智的性格和莺 莺的娇羞难言及种种疑虑的复杂心理 以及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表现得 如此生动传神。
14.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 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 睛说,“你怎么这样污人清白……”“什 么清白? 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 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 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 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 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 穷……,什么 “者乎”之类,引得众人 都哄笑起来……。(鲁迅《孔乙己》)
评析 无力养生的孔乙己有时干些偷 盗之类的事情,还要以 “污人清白” 为 辞自辩,他的自辩或被人用话语打断, 或被人用哄笑中断,就又搬出 “窃书不 能算偷”或“者乎”之类争辩、解脱。孔 乙己的迂腐,人情的冷漠,世态的可悲, 被刻画得极为动人、深刻。中断在这里 成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当时社会氛围的 重要手段。
15. 方鸿渐恼道: “不过是同坐一条 船,全没有什么。鹏图总——喜欢多 嘴。”他本要骂鹏图好搬是非,但当着鹏 图太太的面,所以没讲出来。(钱鍾书 《围城》)
评析 此例貌似跳脱中的另一种形式 “岔题”,但“喜欢多嘴” 与 “好搬是 非”并无质的区别,只是感情色彩有轻 重之分而已。因此仍视为 “中断”。
16. 昨夜晚吃醉酒和衣而卧,
稼场鸡惊醒了梦里南柯。
二贤弟在河下相助于我,
他叫我把打渔的事一旦丢却。
我本当不打渔关门闲坐!
怎奈我家贫穷无计奈何,
清早起开柴扉乌鸦叫过——
飞过去叫过来却是为何?
将身儿来至在草堂内坐,
桂英儿捧茶来为父解渴!
(京剧 《打渔杀家》)
评析 由于跳脱在语言形式上总是支 离破碎的,所以书面上总是用破折号或 省略号。唱词中的“乌鸦叫过——”是 触物,中断之后续接原话则是“生情”, 萧恩当时的心理活动—— “无计奈何” 由 “中断”得以描绘。
17.智深提着禅杖道:“你这两个如何 把寺来废了?”那和尚便道:“师兄请坐, 听小僧——。”智深睁着眼道:“你说,你 说!”——“说,在先敝寺十分好个去处, 田庄又广,僧众极多,只被廊下那个老 和尚……”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回)
评析 陈望道先生曾指出,和尚说的 “师兄请坐,听小僧说”原是一句,只因 智深睁眼在旁抢说“你说你说”,作者要 把两个的话一齐写出,就将那和尚的话 隔断,把 “听小僧” 等字隔在上文, “说”字隔在下文。之所以 “隔”,是因 为被智深的话中断了。正如陈先生所 说:“如果硬将它们补全或者接连,也容 易失了当时的急骤神情。”金圣叹将此 写法誉为“从古未有之奇事”,也不算溢 美之词,因为这个中断确有其传神的表 达效果。
18. 袭人道:“又开门阖户的闹,倘或 遇见巡夜的问——”宝玉:“怕什么!咱 们三姑娘也吃酒,再请他一声才好。还 有琴姑娘。”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评析 袭人的话被宝玉打断。对于夜晚 聚众喝酒一事,袭人怕,宝玉不怕。这 个中断既能表现主奴的不同态度,又能 表现主奴关系的一个侧面。
19.我把那冻得发红的小鼻子按了一 下,说:“天上要通电话,我一定给你问 问。可是……”
嗬!他恼啦!一蹦起来,站在离我 几步远的地方,皱着眉头,偏着脑袋,把 我上下打量了一番,说:“你!哼,还哄 我!你口袋装着报纸。报上有天气哩。” (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评析 这个中断表现了人物之间的一 种谐趣,尽管语句的形式是不完整的。 以不完整的语言形式表达较复杂的思 想感情,增加语意的容量,正是 “中 断”的修辞效果。
20.记得我们常常议论:“文艺的春天 来了没有?……”我说:“管它呢!老百 姓有句农谚: 插柳不叫春知道。管它春 天迟来晚到,咱们只管插柳吧。” (黄宗 英 《插柳不叫春知道》)
评析 在极左思想盛行时期,议论一个 极其敏感的话题,显然不合时宜。有意 中断它,透露出作者的隐秘心理和不满 情绪。后文虽不是回答,却算得一种暗 示。
21. ××打个电话给局长: 你那儿子 很能干,我打算安排搞供销……”“那怎 么行呢,可要对他严格点……”不露痕 迹,心照不宣,这谓之“心领神会法”。 (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6月7 日)
评析 少数人以权谋私,还要用 “美 辞”掩饰,此类现象时有所见。作者通 过××与局长的电话交谈,运用 “中 断”辞格,写尽了一个“心照”,另一个 “不宣”,彼此“心领神会”的情态和心 理,勾勒出一个圆滑、世故、混迹官场 的谋私利者的丑恶形象。
22.春生找小青商量,小青说:“看你 急的!我刚学习回来,村里的妇婴卫生 工作还没开展,忙着就闹个人问题,群 众影响多不好!我想过了旧历年再 ——”春生没等她说完,就笑着说:“我 太个人主义了,我同意你的意见。”(马 烽 《结婚》)
评析 中断并非只用于“反驳式”的对 话中。春生完全赞同小青的意见,中断 在这里是为表现人物的激动心情和急 切语气而设置的。
23. 刘宗敏 (不快地): 你是什么人?
悟明和尚(惶恐地):阿弥陀佛!小 僧是一个和尚。
刘宗敏: 我当然知道你是一个和 尚。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悟明和尚 (惶恐地): 小僧在庙里——
刘宗敏: 和尚不在庙里,难道还在 尼姑庵里吗?
悟明和尚(惶恐地):小僧在庙里念 经,(指胡嘉)他无礼地骂我。后来又带 人把小僧抓到这里来。(合十)望施主大 发慈悲,放了小僧回去。(阿英《李闯 王》)
评析 悟明和尚的话被刘宗敏打断,后 又接着往下说。这种中断完全是由于刘 宗敏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躁的情绪造 成的,形象地表现了刘宗敏的个性。
24. “真的,我只想我的病人,我没有 尽到做妻子的责任,也没有尽到做母亲 的责任……”
“别说傻话。你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只有我知道。”他忍住涌上眼眶的泪水, 不说了。
陆文婷依偎在傅家杰胸前,伤心地 说:“你老了,我,我真不愿意你老 ……”
“不要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春 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 援上升’。”他轻声地吟着他们喜爱的诗 句。
(谌容 《人到中年》)
评析 这是陆文婷重病时与丈夫傅家 杰的对话。唯有重病才有时间想到做妻 子和母亲的责任。陆文婷满怀疚愧和深 情的话语先后两次被丈夫中断。真挚的 爱情,无私的奉献,善良的性格,宽厚 的胸怀,再加上勤劳刻苦、任劳任怨,充 分体现了可歌可泣的中国牌知识分子 的独特个性。
25. 兰畦先生是我幼年的私塾师。正 如他的典雅的别号所表示,他代表一批 “古雅”的人物。他也有“古雅”的面孔: 古铜色的脸,端正的鼻子,整齐的八字 胡。他穿了一个宽大的蓝布长衫,外面 罩上墨布马褂。头上戴一顶旧皮帽,着 一双老布棉鞋。他手里拿了一根长烟 管,衣襟上佩着眼镜匣子——眼镜平常 是不用的——他的装束是十足古风的。 (陆蠡 《私塾师》)
评析 中断后插入的说明式文字,并非 等闲之笔。“眼镜平常是不用的”,可见 “佩着眼镜匣子”只是为了装饰,既 “古”且“雅”的兰畦先生,因作者的这 一“点睛”之笔,就更为“典雅”了。
26. 清明前后扫墓时,有些人家—— 大约是保存古风的人家——用黄花麦 果作供,但不作饼状,做成小颗如指顶 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 曰茧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蚕上山 时设祭,也用这种食品,故有是称,亦 未可知。(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评析 “有些人家”后中断,来个解说, 有助于把话说得更严密、更准确些,也 使读者在理解上免去歧疑。
27.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 是什么地方都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 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 空旷的地方也与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 ——天下第一了。(老舍《想北平》)
评析 最后一句话,本可一气说完,但 却被故意中断了,插入的话,除了使语 言显得活泼,使语意表达得准确外,还 能透露出作者的阅历和幽默。
28.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 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鲁迅《阿 Q正传》)
评析 有意把最关键的字眼 “官”不说 出来,使语句残缺,这个中断,给人造 成悬念,而插入的话语,与 “官”字相 衬映,暗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中 断”辞式的运用,扩大了语意的容量。
29.老蔡对大水说:“最近干部里头有 些调动。你回去跟双喜说,叫他马上到 区上来工作; 中心村的村长你给当上 ……。”大水抢着说:“啊呀,我那个中 队长怎么着?”黑老蔡笑着说: “你别忙 嘛!中队长就叫高屯儿当,你捎搭兼个 中队副。” (袁静等《新儿女英雄传》)
评析 老蔡的话未说完就被大水的话 打断,因而显得支离破碎,间断不接,但 却形象地表现出了大水当时急切的心 情和对工作的热情。这个中断,看似平 常,实则是作者一笔巧妙的描绘。
30. 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我 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 的话。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 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说真话。你有什 么想法,有什么意见,讲出来让大家了 解你。倘使意见相同,那就在一起作进 一步的研究; 倘使意见不同,那就进行 认真讨论,探求一个是非。这样做有什 么不好。(巴金《真话集》)
评析 中断后插入的话 “这就是说真 话”,起了强调作用,提醒读者注意,突 出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