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串对
又名“流水对”、“走马对”。上下句
的意思相关相联,表示承接、递进、因
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6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评析 “春种”与“秋收”是农作中相衔 接的两个过程,上下句呈条件关系构成 串对。诗人通过“一粒粟”化为“万颗子” 的具体而形象的描绘,赞美了丰收,也 赞美了劳动,高度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 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后两句采用反 对形式突转语意,将诗的意境推向高 峰,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促人深思。
62.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 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 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 泳》)
评析 起首二句运用两个典故巧妙地 点出自己的行踪。“才”、“又”二字紧紧 相应,突出了行为的连续和时间的急 促,表现出承接关系,反衬出后面的“今 日得宽余”之态。抒发了诗人乐观、从 容、镇定、无畏的革命情怀。
6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 论》)
评析 起首以有限的诸侯之地,反衬无 厌的秦国之欲,揭示出秦国的侵略本 质。接着又用串对形式,进一步分析“六 国”外交政策的失误:上句写六国所为, 下句写行为的结果,两句呈承接关系, 语气紧凑,说理透彻。
64.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评析 上句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语气 紧凑,意思连贯,说明了少时勤学的重 要意义。
65.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评析 诗的最后一联,包含四个地名。 “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各自 组成句内对,而上下句又形成工整的地 名对,再以“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 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 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 “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 电,既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又抒 发了诗人闻失地收回后,欢欣雀跃的心 情。
66.樱桃沟花园清静幽深,以“天然” 二字取胜。一进园门,石阶层层变幻,小 径曲曲迂回;数间精舍,半隐于树阴之 中,几座古台,微露于石峰之侧;翠竹临 风,野花匝地;早春便有燕来,盛夏可闻 蝉鸣,无时无处不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寄水《樱桃沟》)
评析 四组对偶句写景,连贯,紧凑,又 极有层次。作者以游踪为描述线索,由 “石阶”而“小径”,再由“精舍”而“古台”; 眼之所至,笔之所至,静中寓有动意。然 后环视,写“翠竹”、“野花”;写春燕、夏 蝉,和谐、均衡、优美的语言形式,描绘 出一幅自然天成的风景画图,令人神 往。
67.瑟瑟的秋风叩打着门窗,沉沉的 夜色吞蚀着病房。她出了一身冷汗,神 智反而清醒了。她意识到眼前一切真真 实实,这确实不是梦。这是生的尽头,这 是死的亲临。(谌容《人到中年》)
评析 超负荷的工作,终于使眼科大夫 陆文婷病倒了。这是一次生与死的体 验。首二句写秋风、门窗;夜色、病房,语 意连贯,衔接紧密,在景物描写中,暗示 出人物的心理和一场悲剧的来临。
68.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
评析 这是周恩来总理在1962年3月 参加中央财经会议时讲的话。短短十个 字分成上下联,构成串对,言简意明,朴 实亲切,道理明确透彻,把党关心人民 生活的心愿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表 现得十分清楚。
6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评析 这是一首全篇对偶的绝句。一二 句正对,语句工整,厚重有力;显示出所 写景象的辽远,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 水对,上下句构成假设关系,前句表示 一种假设,后句表示要达到这一假设目 的所必须采取的手段,虽然只是平铺直 叙地写登楼过程,但是深远的含意尽在 其中,表达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 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看得 远的哲理。
70.汪处厚在外面只听得笑声不绝; 真是“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人 的地方,笑多。”(钱钟书《围城》)
评析 这是一则由喻体和本体构成的 串对。喻体和本体各是一个单句,两句 之间为承接关系,幽默地嘲笑了女人相 聚时的笑声。
71.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评析 相传此诗为唐宣宗时宫人韩氏 所写。有关唐代诗人卢渥的“红叶题诗” 的多情故事,即源于此。诗的一、二两句 以“流水”之湍急和“深宫”之闲形成对 比,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若即若离 地托出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一起的深宫 宫女青春虚度,红颜暗老的愁苦与怨 恨。后两句采取前句祝告,后句点题,形 成因果关系,托物寄情,曲折传意的手 法,委婉地表达了渴望冲破樊笼,回到 人间,向往自由生活的愿望。据说卢渥 就是拾到此诗与这个宫女结为美满夫 妻的。故事的真伪并不重要,它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生活。
72.情思昏昏眼倦开,单枕侧,梦魂飞 入楚阳台。早知道无明无夜因他害,想 当初“不如不遇倾城色”。人有过,必自 责,勿惮改。我却待“贤贤易色”将心戒, 怎禁他兜的上心来! (王实甫《西厢记· 第四本·第一折》)
评析 这是张生与莺莺私会之前的一 段唱词。四、五两句构成串对:上句假 设,下句描述假设后的结果,两句呈假 设关系。作者表面写张生的后悔,思圣 贤教导而想改过,实际上是以此作反 衬,描写张生对莺莺的难以摆脱的思念 和钟情。结句“怎禁他兜的上心来”,说 明了张生在情网徒劳挣扎的神态。
73.学为父子,学为君臣,学为长幼, 汇千古忠孝节义,细细看来,无非逢场 做戏;
行乎富贵,行乎贫贱,行乎患难, 成一时离合悲欢,般般演出,管叫拍案 惊奇。
评析 这是一副戏台楹联。串对很好, 下联对上联作了恰到好处的补充。绘声 绘色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旧时舞台生涯 的情景。即概括了旧时戏剧的内容,又 表现出戏剧艺术的表演特点。
6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古风之一》)
评析 “春种”与“秋收”是农作中相衔 接的两个过程,上下句呈条件关系构成 串对。诗人通过“一粒粟”化为“万颗子” 的具体而形象的描绘,赞美了丰收,也 赞美了劳动,高度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 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后两句采用反 对形式突转语意,将诗的意境推向高 峰,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促人深思。
62.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 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 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 泳》)
评析 起首二句运用两个典故巧妙地 点出自己的行踪。“才”、“又”二字紧紧 相应,突出了行为的连续和时间的急 促,表现出承接关系,反衬出后面的“今 日得宽余”之态。抒发了诗人乐观、从 容、镇定、无畏的革命情怀。
6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苏洵《六国 论》)
评析 起首以有限的诸侯之地,反衬无 厌的秦国之欲,揭示出秦国的侵略本 质。接着又用串对形式,进一步分析“六 国”外交政策的失误:上句写六国所为, 下句写行为的结果,两句呈承接关系, 语气紧凑,说理透彻。
64.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评析 上句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语气 紧凑,意思连贯,说明了少时勤学的重 要意义。
65.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评析 诗的最后一联,包含四个地名。 “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各自 组成句内对,而上下句又形成工整的地 名对,再以“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 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 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 “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 电,既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又抒 发了诗人闻失地收回后,欢欣雀跃的心 情。
66.樱桃沟花园清静幽深,以“天然” 二字取胜。一进园门,石阶层层变幻,小 径曲曲迂回;数间精舍,半隐于树阴之 中,几座古台,微露于石峰之侧;翠竹临 风,野花匝地;早春便有燕来,盛夏可闻 蝉鸣,无时无处不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寄水《樱桃沟》)
评析 四组对偶句写景,连贯,紧凑,又 极有层次。作者以游踪为描述线索,由 “石阶”而“小径”,再由“精舍”而“古台”; 眼之所至,笔之所至,静中寓有动意。然 后环视,写“翠竹”、“野花”;写春燕、夏 蝉,和谐、均衡、优美的语言形式,描绘 出一幅自然天成的风景画图,令人神 往。
67.瑟瑟的秋风叩打着门窗,沉沉的 夜色吞蚀着病房。她出了一身冷汗,神 智反而清醒了。她意识到眼前一切真真 实实,这确实不是梦。这是生的尽头,这 是死的亲临。(谌容《人到中年》)
评析 超负荷的工作,终于使眼科大夫 陆文婷病倒了。这是一次生与死的体 验。首二句写秋风、门窗;夜色、病房,语 意连贯,衔接紧密,在景物描写中,暗示 出人物的心理和一场悲剧的来临。
68.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
(彭友元等《对联趣话》)
评析 这是周恩来总理在1962年3月 参加中央财经会议时讲的话。短短十个 字分成上下联,构成串对,言简意明,朴 实亲切,道理明确透彻,把党关心人民 生活的心愿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表 现得十分清楚。
6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
评析 这是一首全篇对偶的绝句。一二 句正对,语句工整,厚重有力;显示出所 写景象的辽远,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 水对,上下句构成假设关系,前句表示 一种假设,后句表示要达到这一假设目 的所必须采取的手段,虽然只是平铺直 叙地写登楼过程,但是深远的含意尽在 其中,表达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 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看得 远的哲理。
70.汪处厚在外面只听得笑声不绝; 真是“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人 的地方,笑多。”(钱钟书《围城》)
评析 这是一则由喻体和本体构成的 串对。喻体和本体各是一个单句,两句 之间为承接关系,幽默地嘲笑了女人相 聚时的笑声。
71.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韩氏《题红叶》)
评析 相传此诗为唐宣宗时宫人韩氏 所写。有关唐代诗人卢渥的“红叶题诗” 的多情故事,即源于此。诗的一、二两句 以“流水”之湍急和“深宫”之闲形成对 比,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若即若离 地托出看似矛盾而又交织一起的深宫 宫女青春虚度,红颜暗老的愁苦与怨 恨。后两句采取前句祝告,后句点题,形 成因果关系,托物寄情,曲折传意的手 法,委婉地表达了渴望冲破樊笼,回到 人间,向往自由生活的愿望。据说卢渥 就是拾到此诗与这个宫女结为美满夫 妻的。故事的真伪并不重要,它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生活。
72.情思昏昏眼倦开,单枕侧,梦魂飞 入楚阳台。早知道无明无夜因他害,想 当初“不如不遇倾城色”。人有过,必自 责,勿惮改。我却待“贤贤易色”将心戒, 怎禁他兜的上心来! (王实甫《西厢记· 第四本·第一折》)
评析 这是张生与莺莺私会之前的一 段唱词。四、五两句构成串对:上句假 设,下句描述假设后的结果,两句呈假 设关系。作者表面写张生的后悔,思圣 贤教导而想改过,实际上是以此作反 衬,描写张生对莺莺的难以摆脱的思念 和钟情。结句“怎禁他兜的上心来”,说 明了张生在情网徒劳挣扎的神态。
73.学为父子,学为君臣,学为长幼, 汇千古忠孝节义,细细看来,无非逢场 做戏;
行乎富贵,行乎贫贱,行乎患难, 成一时离合悲欢,般般演出,管叫拍案 惊奇。
(彭友元等《对联趣话》)
评析 这是一副戏台楹联。串对很好, 下联对上联作了恰到好处的补充。绘声 绘色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旧时舞台生涯 的情景。即概括了旧时戏剧的内容,又 表现出戏剧艺术的表演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