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及断取

2024-07-02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甲乙两事物密切相关,说甲时连带 说及乙的一种修辞方式。其中乙事物无 表意功能,只是起到匀称结构、补充音 节的作用。文言中常见,是断取修辞的 源头。
        1.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 (《后汉书·何进传》)。
        评析 “成败”是两个相反相成的概念, 经常连说。这里因说“败”,连带出“成”, “成”无表意功能,只是起到补充音节的 作用。
        2.潘朝恩犹豫了一下,正要往脚上 穿,忽然一个人拉住他说:“哎! 这是您 的鞋子不是!”潘朝恩脸唰地一下红了 ……“我要我的鞋子!”那个人指着自己 的脚,又气愤地说:“你们学习好了没 有? 太应该‘斗私批修’了。”(李准《芒 果》)
        评析 从上下文分析“批修”应该舍去, 只留下“斗私”表意。“斗私批修”是文化 大革命中人所皆知的成语。内容与形式 十分固定,一说到“斗私”就习惯性地联 想到“批修”。社会环境与语言习惯为连 及式断取提供了心理基础。
        3.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易· 系辞》)
        评析 风不能润物,因说“雨”而连及 “风”,文言中称这种修辞方式为“连 及”,从修辞特征看,实为断取修辞的先 声和源头。
        4.“夫子”起床以前要在被窝里默念 英文单词。“蚂蚱”要按摩自己的皮肤直 至红透专深。(王蒙《深的湖》)
        评析 “红透专深”是一个特定历史时 期的“特定用语”,形式和内容十分固 定。皮肤可以按摩直至“红透”,却无法 “专深”,“专深”因“红透”而连带说出。 作者有意借用政治术语,并进行断取, 使得被舍弃的“专深”却与“红透”对照, 隐含着对“时弊”的嘲讽,语意深刻而含 蓄。
        5.咸丰庚申岁,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京洛骚然。(徐珂《冯婉贞》)
        评析 “京洛”是指京城即北京,而不是 指北京和洛阳,更不是指京城洛阳。可 见“京洛”实际上只有“京”有实在意义, “洛”字不过是虚设。这个“京洛”出于曹 植《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 年。”“京洛”原指京城洛阳。徐珂借来单 指京城即北京,这种用法,体现了断取 修辞的典型特征。
        6.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
        评析 马无法造,因说“车”而连及 “马”,这是文言中“断取”的最早用法。 有人称之为“连及。”
        7.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 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而不售,酒 酸。(《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评析 文言修辞中有“连及”一说:本说 甲,连带说乙称为连及。其中只取“甲” 义而舍“乙”义。实际上是断取修辞的初 级形式。例中“升”是容器,“升概甚平” 是说容器装满了,没有亏缺。“概”是刮 平斗斛的器具,说“升”连带说到“概”。
        8.说时迟,那时快,光腚老汉照准“八 卦羊”的前胸,扑哧一刀,鲜血顿时喷泉 般涌了出来,把老汉一身一脸溅得桃红 柳绿。(赵本夫《斗羊》)
        评析 “桃红柳绿”是语意和结构固定 的习惯用语。例中断取“桃红”表意,“柳 绿”因“桃红”而连带说出。“桃红”“柳 绿”,色彩斑斓,相映成趣,增添了语言 的喜剧色彩。
        9.良弼正要进门,猛听得一声怪响, 不禁却顾,可巧弹落脚旁,把左脚轰得 乌焦巴弓,呼痛未终,已是晕倒。(蔡东 藩、许廑文《民国通俗演义》)
        评析 “乌焦巴弓”是南方俗语,“乌黑、 焦黄”的意思,语出《百家姓》,乌、焦、巴、 弓四姓序连,“巴、弓”连带说出。断取 “乌焦”后,“巴弓”无义,成了有形有音 的后缀成分。
        10.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世说新语· 德行》)
        评析 “轩”是车,“冕”是礼帽。可乘者 是“轩”而不是“冕”。因说“轩”连带说到 “冕”,取“轩”而舍“冕”。
        11.坦公亮于幽险,流子爱于百姓,然 后可以经夷险而不忧。(《晋书·范汪 传》)
        评析 “夷”是平坦的意思。本来说“经 险而不忧”,带出了“夷”。
        12.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 (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夏代寒浞的儿子) 荡舟(用舟师冲锋陷阵),俱不得其死 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论语·宪 问》)
        评析 亲自耕种的是稷,禹无躬耕的记 载,这里说“稷”连带说到“禹”。虽无表 意作用,却使句子结构匀称,前后对照, 意思概括周全。
        13.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 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 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 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 复来还?”(《孔雀东南飞》)
        评析 取“作”弃“息”,“息”在此处只是 因为古诗音韵的需要,为了句式整齐而 虚设,是因说“作”而带出“息”的连及式 断取。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