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反义仿语

2019-05-25 可可诗词网-修辞艺术 https://www.kekeshici.com

        仿造的新短语与 被仿造的短语意义相反。
        60.夏天,为了在灯下静坐读书,罗克 总是“重装上阵”,三伏天穿起毛蓝布制 服,将裤角、袖口掖紧,外加一盒清凉 油。(王晨 张天来《划破晚幕的陨星》)
        评析 “重装上阵”是仿体,被仿体 “轻装上阵”并未出现,但却一目了然。 将语素“轻”翻为“重”,这是反义仿语。 一个“重”字,勾画出人物刻苦攻读的 感人形象。
        61.方老太太怪柔嘉引诱儿子,豚翁 也对自由恋爱和新式的女人发表不了 恭敬的意见。但他是一家之主,觉得家 里任何人丢脸,就是自己丢脸,家丑不 但不能外扬,而且不能内扬,要替大儿 子大媳妇在他们的兄弟妯娌之间遮隐。 (钱钟书 《围城》)
        评析 “家丑不能外扬”是中国传统观 念。这是利用 “外” 的反义,翻造出 “家丑不能内扬”的新义,更加深刻地反 映出方老先生守旧和爱面子的心态。
        62. 自傲和自卑是一个物体的两面。 自傲是顾影自喜,自卑是顾影自怜。(姚 蜀平《爱之切,故言之也苛》)
        评析 此例仿体是“顾影自喜”,被仿体 是“顾影自怜”,仿体与被仿体同时出 现,互相呼应,相得益彰。形象地说明 了自傲和自卑的不同特征与表现。
        63.龙树古的父母,是一对只赌金钱 不斗志气 “黑头到老”的夫妻。他们无 限惭愧的躺在棺材里,不曾践履人们当 他结婚的时候所给的吉祥话—— “白头 偕老”。(老舍 《老张的哲学》)
        评析 仿语修辞的表现力是很强的,从 “白头偕老”到“黑头到老”,仿拟之功, 融入了作者的戏谑、讽刺,读来轻松风 趣却又含着深意。
        64. “你认识我?”他有点吃惊了。
        “你也应该认识我呀! 您叫祁梁, 祁导演,不对吗?”女孩子向他靠拢了两 步,竖起一根食指,指着左眼下一个绿 豆粒大小的浅疤痕问他: “您难道不记 得它了?我可是好了伤疤还记得疼啊!”
        

(张笑天 《相会在西半球》)


        评析 这是反义仿语。由此构成的俏皮 话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传神之笔。被 仿体“好了伤疤忘了痛”,在文中未出 现,但是因为这是大众熟悉的俗语,仿 的什么,读者一看自明。
        65.……陶君于石印本的错字多未纠 正,而石印本的不错字儿都多纠歪了。 ( 《鲁迅全集》一卷477页)
        评析 “纠歪”是仿拟“纠正”而成,一 正一歪,形成对照,作者用风趣幽默的 语言对陶君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66.霍尔果斯口岸的“旅游热”已经成 了“旅游灾”,到了非管不行的时候了。 要刹住这股风,上级领导首先应该自 重,再不要给口岸打电话,写条子送游 客,口岸各单位也应该挂起 “恕不接 待”的牌子,将那些优哉游哉的游客兼 吃客拒之门外。(《光明日报》1988年9 月18日)
        评析 “旅游热”变成“旅游灾”,用反 义仿语揭露不正之风,醒目、尖锐,具 有振聋发聩的表现力。
        67.造成“一方面文艺创作大丰收,另 一方面群众艺术欣赏闹饥荒” 的原因, 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一 般的说,“曲”之“高低”,应视“和”之 “寡众”。当然,有些一时 “和众” 之作 不一定都是高的,有些一时“和寡”之 作也不一定都是低的,但也绝非像宋玉 所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毛 书征 《曲高和众与两个效益》)
        评析 “曲低和寡”是仿拟成语“曲高 和寡”而成。“低”与“高”反义相对, 在对比中揭示了群众艺术欣赏闹饥荒 的根本原因仍在于作品质量的低下, “曲高和寡”并非一条定律,“曲低和 寡”却是必然的。
        68. 我近来对于年关颇有些神经过钝 了,全不觉得怎样。其实,倘若觉得吧, 可以不胜其觉得。(鲁迅《杂论管闲事、 做和尚、灰色等》)
        评析 幽默中见犀利,是鲁迅杂文语言 的一大特色。“神经过敏”,经鲁迅的点 化,变成为“神经过钝”,表示出对年关 的不感兴趣,对陈西滢宣告 “不管闲 事”不感兴趣,因为这种“宣告”往往 不算数,过了年,又会转回来的。仿语 的本体 (神经过敏) 虽未出现,但读者 已从幽默中体味出辛辣的讽刺了。
        69.在关中塬上,我见过平地挖 “土 城”又在“城墙”上打的窑洞。那土城 和窑洞集中的时候,会像蜂房水涡,自 成地下村落。那种村落,在远处是看不 见的。只偶而在路上走着,影影绰绰望 到不远的地方有一丛两丛树梢,隐隐约 约听见哪里有三声五声鸡叫,奔着树梢 和声音走去,忽然发现自己仿佛从天而 降,已经站在一座土城的城墙上了。 ……雨落在街巷里,“鸡犬相闻”,俨然 是世内桃源。(吴伯箫《窑洞风景》)
        评析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 一个与世隔绝的,安居乐业的理想之 地,后人常以此“世外桃源”喻不受外 界影响的美好境地。这里作者用 “世内 桃源”赞扬了北方窑洞的美,新颖别致, 情趣盎然。
        70. 自古以来,人们就惯以 “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作为称颂无私精神的至 高的赞语; 如今么,或许有些不足 了,——请看这雪,这死掉的雨:生前, 滋灌万物; 死后,更同大地合一,竭力 孕育着新的春色,新的丰年,——这, 竟是“死而不已” 了。(韩少华《雨的精 魂》)
        评析 “死而后已”意犹未尽,“死而不 已”更深一层。被仿体和仿体同时出现 于一个语境,前后照应,使得表意更加 丰富,深刻。
        71.老人给他们讲了许多话: 我国天 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当前天 体研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诸多宇宙 之谜……最后,老人说: “完了,完了, 一切都完了。现在不是‘文化大革命’, 是 ‘武化大胡闹’!”老人还说:“现在中 国的上空有一颗彗星,民间叫做 ‘扫帚 星’,‘扫帚星’ 是不祥之物,它的尾巴 要把中国扫成沙漠了!”(韶华《煤气》)
        评析 作者在这里仿“文化大革命”而 反其义,制作出特殊的偶发语“武化大 胡闹”,表达了老人对“十年动乱”和 “四人帮”丑类极其愤慨的心情。
        72. “嗷!”一声惊呼,山崩地裂,看 台一阵抖动,跺脚的,骂街的,有许多 人站起来呼喊:
        “快点呀,腿肚子转筋了还是怎么 的?整个是他妈的大肉蛆!”
        “这帮混蛋,永远立于不胜之地, 无往而不败。” 叫喊声给整个球场泼下 一阵酸雨。
        

(蒋子龙 《净火》)


        评析 这里所描述的是观众在看球赛 时的场面。这里用镜头画出了各种情态 和动作: 跺脚、骂街、呼喊……一组特 写,依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无往而 不胜”而仿制成的反义仿语“永远立于 不胜之地,无往而不败”,将观众的不满 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73.看球,等于两军对垒,作壁下观。 虽然战场在香港,好似我们也参加了战 斗似的,精神紧张,脸色随着球变,心 胸逐着球起落。(臧克家 《看球记》)
        评析 “作壁下观”是仿成语“作壁上 观”反义而制。“壁”: 营垒。被仿体原 意是比喻坐观成败,不帮助谁。仿语反 其义而用之,恰如身临其境,身经其战。 “壁上”,“壁下”,截然相反。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