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深度解读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闺:女子卧室。闺怨:闺中女子的哀怨之情。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外战争频繁,出征边塞希冀立功封侯成为时代风尚,于是闺中怨妇遂增多。诗中写一天真“不知愁”的少妇,在盛妆后登览春光的一刹那间,触景生情,引起感情的波动和心理的变化。前二句笔调轻快,实为蓄势,第三句顿作转折,末句点出主题。波澜横生,意味深长。
【注释】
①凝妆:盛妆。②翠楼:华美的楼台。③陌(mo)头:路边。④悔教:悔使。夫婿:丈夫。觅封侯:寻找封侯道路而从军。
〔1〕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名家,又是闺怨诗的圣手。闺怨诗是以描写闺中妇女怀人的哀愁为题材的一类诗。《闺怨》是王昌龄所写这类诗的代表作。
〔2〕凝妆:精心梳妆。翠楼:精致华美的楼阁。
〔3〕“忽见”二句:陌头,这里泛指路边。觅封侯,汉制无军功不得封侯,这里即指从军出征。
这首七绝描写一位天真的少妇在初春季节登楼远眺时突发的心理变化,语言平易浅显,但内涵相当丰富。《唐诗三百首详析》说:“不说别而别情自见,不言愁而愁思倍增。”总起来看,王昌龄的七绝都具有不事雕琢、质朴明快、自然宛转、而意境自现、涵蕴深厚的特点。
【点评】
唐代王昌龄的七言绝 句。闺,妇女的住处。这首诗写的 是闺中少妇的怨悔。诗是这样: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 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 封侯。”凝妆,盛妆,打扮得很漂 亮。翠楼,华美的楼阁。陌 (mò 墨) 头,路边。夫婿,丈夫。觅 (mì蜜) 封侯,求取功名富贵。诗 中说,闺阁里的少妇无忧无愁,春 天盛妆打扮登上了华美的楼台。忽 然看见路旁杨柳的颜色,于是后悔 让丈夫从军以求取功名富贵。诗中 写少妇自怨自悔的心情,细腻而真 切。
【翻译】
闺中的少妇哪里知道忧愁,
春日里精心打扮登上翠楼。
蓦然看到路旁依依的柳色,
悔不该让夫婿从军觅封侯。
【鉴赏1】
一个贵家少妇,因为丈夫出了远门,在家中无所事事,于是在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走上高楼,向远处眺望,欣赏 初春的美景。这是一个充满闲情逸致的日子,贵家少妇本不知愁,生活无 忧,闲庭信步,心情轻松而愉悦,所以很有心情打扮。“忽见”二句转得极 为突然,却在情理之中,将少妇急转突变的微妙心理描述得真切而自然。
站在高楼之上,看到陌头已经一片杨柳青青。欣欣向荣、万物复苏的 景象在唤醒生命的热情与憧憬的同时,激起曾经无欲无求的少妇对于生 命荣枯的感慨,“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一眨眼,这个春天就 会从刚刚冒出新绿到满野葱茏,从花儿含苞欲放到盛开怒放,转眼枯叶飘 落,落红满地。少妇忽然感到春日易逝,而独守空闺,浪费多少青春华年, 这样的等待究竟什么时候可以到头?年复一年的杨柳青青,花开花谢,春 去春回,而人的青春与生命却再不重来。少妇在优裕物质生活中沉睡的 心灵和迟钝的触觉,因为物候的兴发而骤然变得敏感多情。她不禁深深 悔恨鼓励丈夫为追求名利而离家远走。她曾经为夫婿的事功感到骄傲, 但在这一刻,她更加听从了自己内心渴望的声音,原来,她更想得到的是 珍惜每一刻生命的爱与记忆。
这首诗是一个生动的心理流程。诗写到这里,画面定格,少妇仍在楼 头遥望,只是她脸上无忧无虑的微笑早已凝固,哀怨之情在眸中流动。她 凝望的不再是无边的春色,望尽天涯路的是那更在春山之外的行人。诗 写完,余情未了。那里,一个少妇的闺怨才刚刚开始。
【鉴赏2】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 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闺怨诗以细腻出色地描写出“闺中少妇”的心理活动而称 誉诗坛。唐代感时恨别的诗作极多,而王昌龄此诗在艺术构思上 却以“不知愁”翻出独特新意。少妇“凝妆上楼”,为“不知愁”的生 动形象。正当她兴冲冲地登楼观赏春色时,忽然瞥见青青柳色,回 忆起昔日折柳送别夫婿的情景,夫婿离乡从军已经年不归,一心渴 求的功名富贵至今甚为渺茫,夫妻间的离愁别恨正与时日俱增,怨 情难堪,顿时感到后悔不迭。诗的用笔一句一折,情思宛转,波澜 横生。“春日”两字既写景,又贯串全篇。少妇凝妆上楼为的是观 赏春日光景,而春日之柳色又是引起她反悔之情的媒介。“忽见” 为诗笔的一大转折,“悔教”写少妇的心情,表达出她内心难以尽言 的缠绵情致,真可谓“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俞 樾语)。诗语浅而近,情淡而真,集中而微妙地写出了闺中少妇心 理变化的一瞬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广阔天地,诱使人们逐步寻 绎出少妇心理变化的缘由和过程,从而获得审美的心理满足。
【鉴赏3】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诗。此诗采用先扬后抑之法, 写得涵咏悠长,耐人寻味。首二句写少妇登楼赏春的心情。“不知愁”,与题面“闺怨” 之意相反,点出其快乐无忧的心情,正说明她正当青春少年,家境优裕,没有经过生活 的波折。“凝妆”,言少妇着意修饰,精心打扮。目的是为了登楼,赏春自娱。后二句, 言其心情大变。“忽见”二字,乃急遽反跌,使全诗生动有致,意境极妙。少妇之见“杨 柳色”,能触动神经,使人浮想联翩,一是想到折柳送夫从军,今日竟隔绝数千里,不得 相见;二是心头悲凉,顿觉人生孤寂,青春易老。为此,怎能不滋生满腔幽怨,发出“悔 教夫婿觅封侯”的感慨呢?此诗巧用“陡转”,抓住闺中少妇心理上刹那间发生的变化, 作集中描写。此乃七绝重格,出诗味之要法也。此诗虽含哀怨,然含蓄意长,语言洁净, 可谓风雅盛誉之诗也。
今日更新
-
王昌龄《闺怨》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18-05-30]
-
王昌龄《春宫怨》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18-05-29]
-
王昌龄《长信怨·长信秋词五首(其三)》全诗原文、注释
[2018-05-29]
-
王昌龄《长信怨·长信秋词五首(其三)》全诗原文、注释
[2018-05-28]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2018-05-2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