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李商隐《柳》

2024-03-02 可可诗词网-古典诗词札丛 https://www.kekeshici.com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在李商隐的诗集中,今存咏柳诗十九首。其中只有《柳枝》 五首是为怀念一位名叫柳枝的少女而作,内容比较明确,其它十 四首有的写艳情,有的感身世,大都隐有所喻。然而在这些诗 中,有没有讽世之作呢?这就值得进一步研究了。
        上面这一首绝句是很有名的。清人冯浩评为“入神之作”, “妙不可穷也”,评价甚高。而前人论其诗旨,大都以为乃自感身 世之作。直至近年,如叶葱奇、周振甫以及刘拜山、富寿荪诸先 生,皆主以柳自喻之说。盖艳阳天气,柳条在东风中吹拂于舞筵 之上,自是春风得意之态。“乃一入清秋,而枝抱残蝉,影低斜 日,光景顿殊”(俞陛云先生《诗境浅说续编》)。把柳在春秋两季 先荣后悴的形象在一首短诗中作鲜明对比,当然容易引起读者 联想,认为这是诗人自况之作。但我在十周岁时,先父玉如公即 授以此诗。他却认为此实作者讽刺世俗之作。柳以喻小人,得 意时轻佻狂放,所谓“逐东风”、“拂舞筵”,正写其向富贵显达之 家殷勤献媚之状。“乐游春苑”即乐游原,乃唐代贵族士女游春 胜地,这一句也衬托了小人的趋炎附势。及一入清秋,柳亦无异 到了末日。在它身上,除了落照余光,只有寒蝉凄咽,其衰残冷 落是可想而知的。正如小人失势,潦倒颓唐,只剩下一片凄凉 萧瑟。
        我虽同意先父这一讲法,但成年后历览前人旧评,竟未见有 一人持此解者。只好存疑。惟李商隐借柳讽世,并非仅此一首。 如五律《垂柳》云:“娉婷小院中,婀娜曲池东。朝珮皆垂地,仙衣 尽带风。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冯浩《笺注》:“此借喻朝贵之为新君所斥者,语意显豁。”既然《垂 柳》可用以讽世,那么这一首《柳》似亦不一定非解作自伤身世不 可。后来读宋人诗,发现被人视为素不能诗的古文大师曾巩也 有一首题为《咏柳》的七绝: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其讽世之意既醒豁又尖锐,从构思立意上看,则曾诗显然受 李商隐的启发。若以《垂柳》和《咏柳》二诗做为旁证,把这一首 七绝理解为讥时刺俗之作,似乎更说得过去。至少两存其说,我 想还是可以的。
        最后,想简单解释一下此诗中的两个词。一是“断肠天”究 应如何理解,二是“如何肯到”的“肯”该怎样讲。“断肠”本是形 容人的内心忧伤悲痛,与“销魂”、“伤心”性质相类。但李白[菩 萨蛮]“寒山一带伤心碧”,杜甫《滕玉亭子》“清江锦石伤心丽”, “伤心”都指景色漂亮得使人心动,不一定有痛苦的意思。而“销 魂”既有黯然神伤之意,也有遇到了愉快的事高兴、舒畅到极点 的意思。然则这里的“断肠”也不一定只指肝肠摧绝,也可以指 春光美好得使人荡气回肠,怡然心醉。这本来也是前人旧说,只 因近人说李商隐此诗,有把“断肠”释为本意者,故在此略加说 明。这同《牡丹亭》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差不多,“奈何天”是 说良辰美景好得无以复加,使人无可奈何;并非百无聊赖之意。 至于“肯”,本有“情愿”的意思;这里的“如何肯到清秋日”,是说 柳实在不情愿秋天的到来,可是秋天终于到来了。如果从这种 语气来理解,那么讲成讽刺诗就更顺理成章了。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