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作诗要学会读诗
这里所说的读诗,不是指朗读,更不是指吟诵,而是指读准
字音。我在1987年10月号的《红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向屏
幕上的老师请教》的拙文,实际已涉及这个问题,请读者参看。
这里想把这个问题说得更详尽些。
我们说“作诗”,当然是指旧体诗词,也就是学作古典诗词。 古人写诗填词,当然是根据古汉语的特点来写作的,它同现代汉 语的读音自然不完全一样。如果我们一律用现代通行的普通话 来读古诗,肯定会出问题。而现、当代人学写旧体诗,既未被明 令禁止,何况旧体诗至今也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在写旧 体诗时就必须或多或少掌握一些古汉语的特点和规律,而不能 一概按照普通话的词义和读音来办事。这个道理原是人所共知 的。
无论是读还是写旧体诗词,首先遇到的最要紧的事就是应 当注意入声字。我们国家当前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根据北方方 言、主要是北京话的语音来规定的。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阴平 (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却没有 第五声,也就是入声。可是入声字在全国范围内,到今天为止, 还远远没有消失,还在被人们使用。不仅吴语、闽语、粤语、客家 语有入声字,就连西北各省市自治区,包括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 的某些方言里面,也还保留着个别的入声字。这些入声字的读 音同样也是不能硬性规定禁止使用或一律废弃的。尤其是古人 写的诗词,有一部分押仄声韵的干脆就以入声字为韵脚,如果你 竟用普通话的发音去读它们,那就肯定不押韵,当然更谈不到有 诗味儿了。由于这个缘故,我一直主张有志学写旧体诗词的北 方同志,最好能掌握一定数量的入声字。甚至于广播电台和电 视台的播音员同志,在朗读古典诗词时偶然发出一两个入声字 的读音,也不该就给人家扣上读音不规范化的帽子。这里试举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几个句子为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 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 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 沾湿何由彻!
如果我们试用普通话的读音来读它,那简直彼此全不相干。 因为“力”(lì)、“贼”(zéi)、“得”(dé)、“息”(xī)、“色”(sè)、“黑” (hēi)、“铁”(tiě)、“裂”(liè)、“绝”(jué)、“彻”(chè)这几个字的读 音是绝对不押韵的。而如果用入声读,则它们做为韵脚的特点 就非常明显了。再如毛泽东同志的[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 国,沉沉一线穿南北。”如果把“国”和“北”读作入声,自然押韵, 要是读成guó和běi,那上下句的韵脚就毫无关系了。
还有,有些汉字是一字多音的,既可以读平声,又可以读仄 声。而在现代汉语中,往往就只读一种声调了。比如胜利的 “胜”,现在一般只读去声,其实它在某些词组里应当读阴平的, 像苏轼的词“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们通常说“不胜荣 幸”或“不能胜任”,其实都应读第一声(与“升”同音)。如果读成 第四声,在古典诗词里就会不协律(失粘),甚至不押韵。如韩愈 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第一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 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第四句的“胜”字 就应读第一声,否则即为失粘。这类字很多。比如看见的“看”, 一般都读去声,可是就在北方口语里,也还是有读阴平的地方, 像我们常说“看大门的”,“看自行车的”,都还读第一声。这个字 在古代诗歌里,读平声的时候就比较多了。上述韩愈诗的第二 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就应当读第一声,否则也是失粘。同理,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看”也应读 阴平才对。再比如李白的《清平调》“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益的 《从军北征》“一时回向(一本作‘首)月中看”,李璟的[摊破浣溪 沙]词“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等句,“看”字都是韵脚,如果不 读阴平而读成去声,就不押韵了。此外还有忘记的“忘”,在古典 诗词里是经常读阳平的,量衣服的“量”也是如此。像毛泽东同 志的七律“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以及下面的两 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忘”和“量”都必须读平 声,要是读成去声,就不押韵了。(陆游《示儿》诗中的“家祭无忘 告乃翁”,如读“忘”为去声,则为失粘。)其它如骑马的“骑”,作动 词用,应读阳平;如作名词用,就应读去声(Jì)。王维的《老将行》 开头两句:“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这个“骑”当然 读阳平,可是杜牧的《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 来。”“骑”字就必须读成去声。要读成阳平,就不合律,算作失 粘。这种一字多音的现象,本来是正常的,也很平常,偶然读错, 也是难免的;可是读古典诗词就应特别注意,一错,就可能影响 整首诗的格律和韵脚。尤其是作旧体诗,弄错了难免贻笑大方。 所以我说,作诗必先学会读诗,决不能掉以轻心。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跟上面一字多音的现象差不多,但多少 又有点区别,这就是古今异读。我们不必追究为什么一个字古 今读音不同的原因,反正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如果一个字在古 代读平声,现代人却读了仄声;或者一个字在古代读仄声,现代 人却读了平声,要是把它按照今音写进旧体诗里,或者古人的作 品而我们按照今音来读,就难免出错误。比如“竣工”,在古代是 读“cún工”的;“叹息”和“探望”的“tàn”,在古代一律读“tān”;研 究的“究”,古读去声;“稍”字亦然。这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是不 会乱用或错用的,就是当代作家,只要他讲究格律,严格按照写 旧体诗词的规定办事,也不会用错。最近读聂绀弩同志写的《散 宜生诗》,凡是用“稍”字的地方,一律按仄声处理。尽管聂老本 人谦虚地说他写的是打油诗,其实他对写诗的格律还是相当谨 严的。这种例子还有不少。比如治疗的“疗”,古人读去声,今 人读平声;而料理、预料的“料”,今人都读去声,古人却读阳平。 福建古称为“闽”,本读阳平“mín”,现在读上声“mǐn”了。《红楼 梦》里贾宝玉的书童叫茗烟,“茗”本读上声“mǐng”,而今已读阳 平,与“名”字同音了。杜甫诗中有一句“春风啜茗时”,按近体诗 的格律应为“平平仄仄平”,可见“茗”字为上声字。如果照今音 读,此句就失粘了。我认为,在学写旧体诗时,最好要较一较真 儿,不能随意爱怎么读就怎么读,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否则长此 以往,就有可能越来读法越乱,反而有点糟踏古典文学了。所以 不惮辞费,特意提出来请大家在这方面注意。
我们说“作诗”,当然是指旧体诗词,也就是学作古典诗词。 古人写诗填词,当然是根据古汉语的特点来写作的,它同现代汉 语的读音自然不完全一样。如果我们一律用现代通行的普通话 来读古诗,肯定会出问题。而现、当代人学写旧体诗,既未被明 令禁止,何况旧体诗至今也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在写旧 体诗时就必须或多或少掌握一些古汉语的特点和规律,而不能 一概按照普通话的词义和读音来办事。这个道理原是人所共知 的。
无论是读还是写旧体诗词,首先遇到的最要紧的事就是应 当注意入声字。我们国家当前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根据北方方 言、主要是北京话的语音来规定的。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阴平 (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却没有 第五声,也就是入声。可是入声字在全国范围内,到今天为止, 还远远没有消失,还在被人们使用。不仅吴语、闽语、粤语、客家 语有入声字,就连西北各省市自治区,包括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 的某些方言里面,也还保留着个别的入声字。这些入声字的读 音同样也是不能硬性规定禁止使用或一律废弃的。尤其是古人 写的诗词,有一部分押仄声韵的干脆就以入声字为韵脚,如果你 竟用普通话的发音去读它们,那就肯定不押韵,当然更谈不到有 诗味儿了。由于这个缘故,我一直主张有志学写旧体诗词的北 方同志,最好能掌握一定数量的入声字。甚至于广播电台和电 视台的播音员同志,在朗读古典诗词时偶然发出一两个入声字 的读音,也不该就给人家扣上读音不规范化的帽子。这里试举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几个句子为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 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 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 沾湿何由彻!
如果我们试用普通话的读音来读它,那简直彼此全不相干。 因为“力”(lì)、“贼”(zéi)、“得”(dé)、“息”(xī)、“色”(sè)、“黑” (hēi)、“铁”(tiě)、“裂”(liè)、“绝”(jué)、“彻”(chè)这几个字的读 音是绝对不押韵的。而如果用入声读,则它们做为韵脚的特点 就非常明显了。再如毛泽东同志的[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 国,沉沉一线穿南北。”如果把“国”和“北”读作入声,自然押韵, 要是读成guó和běi,那上下句的韵脚就毫无关系了。
还有,有些汉字是一字多音的,既可以读平声,又可以读仄 声。而在现代汉语中,往往就只读一种声调了。比如胜利的 “胜”,现在一般只读去声,其实它在某些词组里应当读阴平的, 像苏轼的词“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们通常说“不胜荣 幸”或“不能胜任”,其实都应读第一声(与“升”同音)。如果读成 第四声,在古典诗词里就会不协律(失粘),甚至不押韵。如韩愈 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第一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 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第四句的“胜”字 就应读第一声,否则即为失粘。这类字很多。比如看见的“看”, 一般都读去声,可是就在北方口语里,也还是有读阴平的地方, 像我们常说“看大门的”,“看自行车的”,都还读第一声。这个字 在古代诗歌里,读平声的时候就比较多了。上述韩愈诗的第二 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就应当读第一声,否则也是失粘。同理,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看”也应读 阴平才对。再比如李白的《清平调》“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益的 《从军北征》“一时回向(一本作‘首)月中看”,李璟的[摊破浣溪 沙]词“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等句,“看”字都是韵脚,如果不 读阴平而读成去声,就不押韵了。此外还有忘记的“忘”,在古典 诗词里是经常读阳平的,量衣服的“量”也是如此。像毛泽东同 志的七律“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以及下面的两 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忘”和“量”都必须读平 声,要是读成去声,就不押韵了。(陆游《示儿》诗中的“家祭无忘 告乃翁”,如读“忘”为去声,则为失粘。)其它如骑马的“骑”,作动 词用,应读阳平;如作名词用,就应读去声(Jì)。王维的《老将行》 开头两句:“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这个“骑”当然 读阳平,可是杜牧的《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 来。”“骑”字就必须读成去声。要读成阳平,就不合律,算作失 粘。这种一字多音的现象,本来是正常的,也很平常,偶然读错, 也是难免的;可是读古典诗词就应特别注意,一错,就可能影响 整首诗的格律和韵脚。尤其是作旧体诗,弄错了难免贻笑大方。 所以我说,作诗必先学会读诗,决不能掉以轻心。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跟上面一字多音的现象差不多,但多少 又有点区别,这就是古今异读。我们不必追究为什么一个字古 今读音不同的原因,反正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如果一个字在古 代读平声,现代人却读了仄声;或者一个字在古代读仄声,现代 人却读了平声,要是把它按照今音写进旧体诗里,或者古人的作 品而我们按照今音来读,就难免出错误。比如“竣工”,在古代是 读“cún工”的;“叹息”和“探望”的“tàn”,在古代一律读“tān”;研 究的“究”,古读去声;“稍”字亦然。这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是不 会乱用或错用的,就是当代作家,只要他讲究格律,严格按照写 旧体诗词的规定办事,也不会用错。最近读聂绀弩同志写的《散 宜生诗》,凡是用“稍”字的地方,一律按仄声处理。尽管聂老本 人谦虚地说他写的是打油诗,其实他对写诗的格律还是相当谨 严的。这种例子还有不少。比如治疗的“疗”,古人读去声,今 人读平声;而料理、预料的“料”,今人都读去声,古人却读阳平。 福建古称为“闽”,本读阳平“mín”,现在读上声“mǐn”了。《红楼 梦》里贾宝玉的书童叫茗烟,“茗”本读上声“mǐng”,而今已读阳 平,与“名”字同音了。杜甫诗中有一句“春风啜茗时”,按近体诗 的格律应为“平平仄仄平”,可见“茗”字为上声字。如果照今音 读,此句就失粘了。我认为,在学写旧体诗时,最好要较一较真 儿,不能随意爱怎么读就怎么读,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否则长此 以往,就有可能越来读法越乱,反而有点糟踏古典文学了。所以 不惮辞费,特意提出来请大家在这方面注意。
今日更新
-
九、关于七律拗体
[2019-05-24]
-
八、怎样写七言古诗(下)
[2019-05-24]
-
七、怎样写七言古诗(上)
[2019-05-24]
-
六、怎样学作五言古诗
[2019-05-24]
-
五、作诗要学会读诗
[2019-05-2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