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联军在西北非进行“火炬”登陆作战
在蒙哥马利指挥英军第8集团军突破阿拉曼防线,由东向西追击隆美尔军团的时候,英美联军于1942年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登陆,自西向东对德意联军发动进攻,以彻底歼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地中海,巩固中东,为尔后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1941年圣诞节,美英在华盛顿举行了阿卡迪亚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商定两国共同作战的战略计划。会上,美英双方一致认为:德国是主要敌人,打倒德国是取得二战胜利的关键。英国首相丘吉尔以维护大英帝国霸权地位和海上生命线出发,把进攻重点放在地中海两岸,南欧和北非。根据这一战略思想,他提出“体育家”作战计划,先占北非,再攻南欧。美国三军参谋长反对这个计划。他们意在以英伦三岛为基地,渡过海峡,在西欧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对德作战。丘吉尔反对这个计划。
1942年6月,丘吉尔再次访问华盛顿时又提出他的“体育家”计划。经过美英两国多次协商,终于取得了一致意见,决定在西北非登陆。这次军事行动的代号也由“体育家”改为“火炬”,并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和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分别担任美英联军的正副司令,指挥这次登陆作战。
1942年7月下旬,美英两国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开始在伦敦拟制具体作战方案。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并在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干预下,于9月20日达成一项折衷方案,确定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达尔贝达)和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瓦赫兰)、阿尔及尔3处同时登陆。
在卡萨布兰卡登陆作战的是美国部队;向奥兰进攻的是一支美国登陆部队;在阿尔及尔登陆作战的大部是英国部队。9月22日,在丘吉尔主持并有艾森豪威尔参加的联合参谋长会议上,最后敲定登陆日期定为11月8日。
美英联军登陆作战的“法属北非”包括法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面临大西洋,北端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是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面积45万平方公里,1912年沦为法国的“保护国”;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端,北濒地中海,隔海与西班牙、法国相望,面积约238万平方公里,1830年沦为法国属地;突尼斯位于非洲北端,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1881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登陆作战前3天,即1942年11月5日,艾森豪威尔冒险飞抵直布罗陀。丘吉尔把这个要塞置于他的指挥之下,作为这次美英首次大规模作战行动统帅的临时司令部的所在地。直布罗陀对反法西斯战争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的新飞机场的发展和使用。它最初是跑马场改成的一个小型降落场,从1942年起不断扩建,最后成为一条1英里多长的宽阔跑道。它的西端一直伸到直布罗陀海湾,是用开凿坑道时挖出的碎石筑成的。“火炬”计划所使用的大批飞机就集中在这里。整个地峡挤满了飞机,共有14个战斗机中队集中在那里待命出击。艾森豪威尔认为,倘若没有英属直布罗陀,就不可能进攻西北非。当时在地中海,盟军除了直布罗陀,没有安身之处。如果没有它,就不可能在北非战场迅速建立必需的空中掩护力量。
根据作战计划,前往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的部队从英国出发,前往卡萨布兰卡的登陆部队直接由美国出发。参加“火炬”作战的英国运输船队应于10月26日前全部驶离英国港口。美国的部队则应于10月24日从美国的港口乘舰出航。美英的这支联合远征军必须在同一时间到达各自的登陆地点。参加“火炬”作战的美英联军共13个师,665艘军舰和运输船只,其中包括3艘战列舰、7艘航空母舰、17艘巡洋舰和64艘其他作战舰只,分别编成“西部”、“中部”、“东部”3个特混舰队。首批登陆的兵力为7个师,其中有美国的4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英国的1个步兵师,共约11万人。此外,还有几支空降营将参加这次行动,其任务是占领敌防御纵深内的机场和作战目标。这次登陆由1700架飞机进行空中保障,绝大部分都由直布罗陀起飞。
1942年11月3日,德军统帅部获悉隆美尔从阿拉曼防线溃败的消息,同时,又获悉盟国的大批军舰正向直布罗陀集结。5日,又接到报告,直布罗陀附近的舰队正与从大西洋开来的大批运输船队会和,向东驶入地中海。当时,希特勒正忙于为在斯大林格勒前线作战的德军打气,对北非的不利军情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希特勒只下令加强地中海的空军力量。然而在此时,数以百计的盟国舰艇所组成的快速或慢速护航舰队正从北大西洋驶向非洲的北海岸。
1942年11月7日—8日,美英联军的3支特混舰队分别驶抵阿尔及尔、奥兰、卡萨布兰卡地区,准备强行登陆。
截止11月8日午夜,美英联军的3支特混舰队分别在阿尔及尔、奥兰、卡萨布兰卡地区登陆。“东部”特混舰队,在英国海军少将布罗斯的指挥下,于8日凌晨1时开始在阿尔及尔及其东、西两面登陆。在西南,英军第11旅顺利地占领了滩头;在东面,载运美军的船只被意外的浪潮冲离海岸数公里,在黑暗中造成了一些混乱,耽搁了时间。但在天亮后,也就很快地控制了局势。
“中部”特混舰队,在美军弗里登少将的指挥下,也于8日1时许在奥兰登陆。法军在这里的抵抗比在阿尔及尔较为猛烈。登陆部队虽在开始时较顺利占领了阿尔泽湾和安达鲁斯,但在向奥兰实施向心突击的过程中被阻于半路。两艘载运美军的英国军舰,在强行驶入奥兰港时被击毁,乘员和部队死伤过半。直到9日,美军的进攻仍无进展。
“南部”特混舰队,由美军巴顿少将指挥,在11月8日拂晓前抵达摩洛哥海岸。由于夜间行驶,而且航程较远,所以登陆时间比原计划晚3个小时。美军分别在卡萨布兰卡附近的费达拉、利奥特港和萨菲登陆,一开始就牢固地占领了立足点。有些地点,登陆部队并未遇到抵抗。但随后战斗一度相当激烈,特别是在利奥特港附近。11月9日,美军一面巩固自己的登陆点,一面向纵深推进,但因弹药、油料还堆积在滩头,来不及运给战斗部队,所以部队前进的速度极为缓慢,而法军的抵抗开始加强。在其他地区的战斗也在激烈进行。
盟军登陆的第一天,希特勒还一心想与维希政府建立全面合作,共同抗击美、英军。但到了第二天,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全面占领法国,登陆科西嘉岛,并在突尼斯建立一个桥头堡。11月10日下午,他发出了占领法国南部的命令。11日早晨,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和意大利的6个师很快就占领了法国的“自由区”,维希政府就此垮台。与此同时,德、意军队迅速占领了科西嘉岛和突尼斯,并在突尼斯集结了5个师的兵力,组成坦克第5集团军,由阿尔尼姆将军指挥,企图制止美、英军的前进。
1942年12月初至1943年2月中旬,美、英军进行进攻准备,在北非战场设立战区,由艾森豪威尔任总司令,亚历山大任副总司令并负责指挥第18集团军群的作战。德军得知这一消息后,集结在突尼斯南部的2个坦克师于2月14日抢先发起进攻,乘机向北推进150公里。美、英联军总部急忙抽调大批陆军和航空兵投入战斗,击退了德军在突尼斯的最后一次反扑,并于2月25日恢复了原态势。
艾森豪威尔统率的英美大军,在完成作战准备后,于1943年3月下旬发起进攻。这时亚历山大指挥的第28集团军群,至少有20个师又两个旅,人员和装备齐全。而德意联军中有14个师又两个旅,人员和装备的缺额很大,每个师平均人数不超过5000人,且不处于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两支大军之间,态势十分不利。隆美尔认为,轴心国的军队若再留在非洲,就等于“明显的自杀”。3月9日,隆美尔请他的属下阿尔林将军代理指挥军队后,便返回欧洲养病,并向其“元首”要求迅速从北非撤军。结果隆美尔成了希特勒眼中的“悲观主义者”,从而失去了对非洲军团的指挥权。
3月20日,英美联军以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为主力向敌人的主要阵地——马雷特防线展开进攻。这条防线是法国人在战前防备意大利入侵突尼斯而修筑的一条长达20英里且组织严密的防御系统。现在意大利人竟在此防守,以对付英国人!
1943年4月19日,盟军集中优势兵力发起总攻。英军第8集团军自南向北实施突击,美、英联军由西向东发起进攻,经过18天的战斗,于5月7日分别攻占了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25万德、意军队由于没有运输船只可供撤退,便于5月13日宣告投降。
1941年圣诞节,美英在华盛顿举行了阿卡迪亚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商定两国共同作战的战略计划。会上,美英双方一致认为:德国是主要敌人,打倒德国是取得二战胜利的关键。英国首相丘吉尔以维护大英帝国霸权地位和海上生命线出发,把进攻重点放在地中海两岸,南欧和北非。根据这一战略思想,他提出“体育家”作战计划,先占北非,再攻南欧。美国三军参谋长反对这个计划。他们意在以英伦三岛为基地,渡过海峡,在西欧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对德作战。丘吉尔反对这个计划。
1942年6月,丘吉尔再次访问华盛顿时又提出他的“体育家”计划。经过美英两国多次协商,终于取得了一致意见,决定在西北非登陆。这次军事行动的代号也由“体育家”改为“火炬”,并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和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分别担任美英联军的正副司令,指挥这次登陆作战。
1942年7月下旬,美英两国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开始在伦敦拟制具体作战方案。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并在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干预下,于9月20日达成一项折衷方案,确定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达尔贝达)和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瓦赫兰)、阿尔及尔3处同时登陆。
在卡萨布兰卡登陆作战的是美国部队;向奥兰进攻的是一支美国登陆部队;在阿尔及尔登陆作战的大部是英国部队。9月22日,在丘吉尔主持并有艾森豪威尔参加的联合参谋长会议上,最后敲定登陆日期定为11月8日。
美英联军登陆作战的“法属北非”包括法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面临大西洋,北端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是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面积45万平方公里,1912年沦为法国的“保护国”;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端,北濒地中海,隔海与西班牙、法国相望,面积约238万平方公里,1830年沦为法国属地;突尼斯位于非洲北端,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1881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登陆作战前3天,即1942年11月5日,艾森豪威尔冒险飞抵直布罗陀。丘吉尔把这个要塞置于他的指挥之下,作为这次美英首次大规模作战行动统帅的临时司令部的所在地。直布罗陀对反法西斯战争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的新飞机场的发展和使用。它最初是跑马场改成的一个小型降落场,从1942年起不断扩建,最后成为一条1英里多长的宽阔跑道。它的西端一直伸到直布罗陀海湾,是用开凿坑道时挖出的碎石筑成的。“火炬”计划所使用的大批飞机就集中在这里。整个地峡挤满了飞机,共有14个战斗机中队集中在那里待命出击。艾森豪威尔认为,倘若没有英属直布罗陀,就不可能进攻西北非。当时在地中海,盟军除了直布罗陀,没有安身之处。如果没有它,就不可能在北非战场迅速建立必需的空中掩护力量。
根据作战计划,前往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的部队从英国出发,前往卡萨布兰卡的登陆部队直接由美国出发。参加“火炬”作战的英国运输船队应于10月26日前全部驶离英国港口。美国的部队则应于10月24日从美国的港口乘舰出航。美英的这支联合远征军必须在同一时间到达各自的登陆地点。参加“火炬”作战的美英联军共13个师,665艘军舰和运输船只,其中包括3艘战列舰、7艘航空母舰、17艘巡洋舰和64艘其他作战舰只,分别编成“西部”、“中部”、“东部”3个特混舰队。首批登陆的兵力为7个师,其中有美国的4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英国的1个步兵师,共约11万人。此外,还有几支空降营将参加这次行动,其任务是占领敌防御纵深内的机场和作战目标。这次登陆由1700架飞机进行空中保障,绝大部分都由直布罗陀起飞。
1942年11月3日,德军统帅部获悉隆美尔从阿拉曼防线溃败的消息,同时,又获悉盟国的大批军舰正向直布罗陀集结。5日,又接到报告,直布罗陀附近的舰队正与从大西洋开来的大批运输船队会和,向东驶入地中海。当时,希特勒正忙于为在斯大林格勒前线作战的德军打气,对北非的不利军情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希特勒只下令加强地中海的空军力量。然而在此时,数以百计的盟国舰艇所组成的快速或慢速护航舰队正从北大西洋驶向非洲的北海岸。
1942年11月7日—8日,美英联军的3支特混舰队分别驶抵阿尔及尔、奥兰、卡萨布兰卡地区,准备强行登陆。
截止11月8日午夜,美英联军的3支特混舰队分别在阿尔及尔、奥兰、卡萨布兰卡地区登陆。“东部”特混舰队,在英国海军少将布罗斯的指挥下,于8日凌晨1时开始在阿尔及尔及其东、西两面登陆。在西南,英军第11旅顺利地占领了滩头;在东面,载运美军的船只被意外的浪潮冲离海岸数公里,在黑暗中造成了一些混乱,耽搁了时间。但在天亮后,也就很快地控制了局势。
“中部”特混舰队,在美军弗里登少将的指挥下,也于8日1时许在奥兰登陆。法军在这里的抵抗比在阿尔及尔较为猛烈。登陆部队虽在开始时较顺利占领了阿尔泽湾和安达鲁斯,但在向奥兰实施向心突击的过程中被阻于半路。两艘载运美军的英国军舰,在强行驶入奥兰港时被击毁,乘员和部队死伤过半。直到9日,美军的进攻仍无进展。
“南部”特混舰队,由美军巴顿少将指挥,在11月8日拂晓前抵达摩洛哥海岸。由于夜间行驶,而且航程较远,所以登陆时间比原计划晚3个小时。美军分别在卡萨布兰卡附近的费达拉、利奥特港和萨菲登陆,一开始就牢固地占领了立足点。有些地点,登陆部队并未遇到抵抗。但随后战斗一度相当激烈,特别是在利奥特港附近。11月9日,美军一面巩固自己的登陆点,一面向纵深推进,但因弹药、油料还堆积在滩头,来不及运给战斗部队,所以部队前进的速度极为缓慢,而法军的抵抗开始加强。在其他地区的战斗也在激烈进行。
盟军登陆的第一天,希特勒还一心想与维希政府建立全面合作,共同抗击美、英军。但到了第二天,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全面占领法国,登陆科西嘉岛,并在突尼斯建立一个桥头堡。11月10日下午,他发出了占领法国南部的命令。11日早晨,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和意大利的6个师很快就占领了法国的“自由区”,维希政府就此垮台。与此同时,德、意军队迅速占领了科西嘉岛和突尼斯,并在突尼斯集结了5个师的兵力,组成坦克第5集团军,由阿尔尼姆将军指挥,企图制止美、英军的前进。
1942年12月初至1943年2月中旬,美、英军进行进攻准备,在北非战场设立战区,由艾森豪威尔任总司令,亚历山大任副总司令并负责指挥第18集团军群的作战。德军得知这一消息后,集结在突尼斯南部的2个坦克师于2月14日抢先发起进攻,乘机向北推进150公里。美、英联军总部急忙抽调大批陆军和航空兵投入战斗,击退了德军在突尼斯的最后一次反扑,并于2月25日恢复了原态势。
艾森豪威尔统率的英美大军,在完成作战准备后,于1943年3月下旬发起进攻。这时亚历山大指挥的第28集团军群,至少有20个师又两个旅,人员和装备齐全。而德意联军中有14个师又两个旅,人员和装备的缺额很大,每个师平均人数不超过5000人,且不处于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两支大军之间,态势十分不利。隆美尔认为,轴心国的军队若再留在非洲,就等于“明显的自杀”。3月9日,隆美尔请他的属下阿尔林将军代理指挥军队后,便返回欧洲养病,并向其“元首”要求迅速从北非撤军。结果隆美尔成了希特勒眼中的“悲观主义者”,从而失去了对非洲军团的指挥权。
3月20日,英美联军以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为主力向敌人的主要阵地——马雷特防线展开进攻。这条防线是法国人在战前防备意大利入侵突尼斯而修筑的一条长达20英里且组织严密的防御系统。现在意大利人竟在此防守,以对付英国人!
1943年4月19日,盟军集中优势兵力发起总攻。英军第8集团军自南向北实施突击,美、英联军由西向东发起进攻,经过18天的战斗,于5月7日分别攻占了突尼斯城和比塞大港。25万德、意军队由于没有运输船只可供撤退,便于5月13日宣告投降。
今日更新
-
意大利西西里黑手党魁首落网
[2019-06-01]
-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在巴黎举行签约会议
[2019-06-01]
-
捷克和斯洛伐克分手
[2019-06-01]
-
英国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王妃正式分居
[2019-06-01]
-
多国出兵索马里
[2019-06-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