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尔达·梅厄就任以色列总理
果尔达·梅厄是以色列的缔造者之一,长期在以色列政府任职和担任以色列最大的政党以色列工党的领袖。1969年3月7日,她出任以色列政府总理,从而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果尔达·梅厄于1898年5月3日出生在沙皇统治下的基辅。她的父亲摩西·伊茨哈克·马博维奇是乌克兰人,在平斯克服兵役时与果尔达的母亲布卢梅一见钟情并结了婚。当时,基辅反犹排犹很厉害,为了生计,果尔达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前往美国谋生。
果尔达·梅厄小的时候,除了和其他小孩一样玩耍、唱歌、编造故事哄婴儿外,她最喜学习,姐姐谢伊娜教她认字、写字、做算术。
每逢星期6母亲去教堂时,谢伊娜她们就在她家开会。果尔达常常爬到家里大炉子的平顶上,听谢伊娜和她的朋友争论,并试图弄清楚他们为什么那样激动。但当时的梅厄只能推断出谢伊娜卷入到一种特殊的斗争中,这种斗争不仅同俄国人民有关,而且特别同犹太人有关。
在平斯克,虽然大多数年轻的犹太革命者,在决心推翻沙皇政权、解放俄国受压迫群众的问题上是团结的,但他们仍然分为两个主要集团:一个是崩得(联合)派,一个是郇山工人党(工人犹太复国主义者)。谢伊娜是属犹太复国主义一派。每当她和朋友们在家聚会时,她们辩论的大部分内容都涉及两派的冲突。
果尔达·梅厄通过偷听姐姐谢伊娜她们的谈话与辩论,至少学到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没有一件事是自然发生的,仅仅有信仰是不够的,你必须具备韧性以应付和克服困难,进行斗争。
后来谢伊娜与她未来的丈夫沙马伊·科恩戈尔相遇。沙马伊是一位强悍、聪敏、有才华的青年,为了参加革命活动,他放弃了他最大的乐趣学习和对数学的强烈爱好。他是当时青年犹太复国主义的领袖之一,在运动中绰号哥白尼。他时常来梅厄家,并同谢伊娜低声谈论城里革命的骚动、加剧和哥萨克轻骑兵正准备挥舞大刀镇压平斯克。
在日益恶化的局势下,谢伊娜和沙马伊不只是召集或参加策划颠覆的会议,他们还竭力鼓动其他青年参加运动,甚至介绍她家房东的女儿参加。母亲再也无法忍受了,便给在美国的父亲写信,要求全家去美国。就这样,梅厄一家于1906年到了美国的密尔沃基。
到美国不久,果尔达·梅厄一家便搬进密尔沃基犹太人居住区——核桃街的一套小公寓。父亲在密尔沃基铁路的工厂工作,母亲则开了一家小杂货店。
果尔达·梅厄在密尔沃基的一所小学上学。梅厄很喜欢这所学校,在那里她很快就学会了英语,并结交了一些朋友,其中有两位成了她的终身之交。一位是利贾纳·汉伯格(后称梅齐妮),后来同梅厄一起离开美国;另一位是萨拉·费干,她后来成了美国工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袖之一。
梅厄14岁时小学毕业,她的学习成绩很好,还被选为毕业生告别会上的班代表。她很想继续读书,将来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她的父母却不同意她继续念书,希望她今后能帮助店里工作。梅厄与父母争辩,但无济于事。因此,梅厄决定尽快自立。她利用下午和周末的时间打工挣钱。这年秋天,梅厄升入密尔沃基的北区中学读书,她没有向父母要一分钱。
尽管这样,母亲还是不同意她继续念书,并要梅厄同一个年纪比她大一倍的人结婚。梅厄一气之下给在丹佛的姐姐谢伊娜写了一封怒气冲天的信。姐姐和姐夫沙伊马接到信后,马上回信建议果尔达到丹佛来,并告诉她在丹佛她可以继续学习和接受教育。
1912年12月的一天,梅厄给父母留下了一张便条:“为了我能继续学习,我将同谢伊娜在一起住。”之后便偷偷地乘上去丹佛的火车,投奔姐姐和姐夫。
在丹佛,生活为梅厄展开了广阔的前景,她在那里接受教育并迅速成长。
每天下午放学后,梅厄边替姐夫沙伊马照看洗衣店,边写作业。晚上,姐姐也总是要她继续做功课。但她却被常来姐姐家的一些人的谈话所吸引,她对政治无休止的讨论比她所学的课程更感兴趣。谢伊娜小小的公寓成了丹佛的一个俄国犹太移民的中心,这些人是到丹佛犹太人结核病院接受治疗的。其中有无政府主义者,有社会主义者,有社会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者,他们就当今世界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事进行议论、争辩甚至争吵。梅厄仔细地听着他们的发言,好像这些人将来能改变人类命运似的。梅厄理解并完全赞同他们关于建立犹太人民族之家的意见。她对犹太复国主义者想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之家的讨论比对丹佛的政治形势或当时俄国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
梅厄在丹佛的另一收获是,她认识了莫里斯·迈耶森(后来成了她的丈夫)。莫里斯是一位文雅、博学的广告画家。他也是俄国的犹太移民。他从不提高嗓门讲话,即使在争论最为激烈的时候。他爱好诗歌、艺术和音乐。梅厄与莫里斯接触一段时间后,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便开始一同去公园听免费音乐会。莫里斯还耐心地引导梅厄欣赏古典音乐,为梅厄朗诵拜伦、雪莱和济兹的作品,并邀她去听有关文学、历史和哲学的演讲。
梅厄非常崇拜莫里斯——除了姐姐谢伊娜外她没有崇拜过任何人。她不仅崇拜他的百科全书般的知识,而且羡慕他的和善、智慧和可爱的幽默感。但梅厄自己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爱上莫里斯的。
到丹佛两年后的一天,果尔达与谢伊娜发生了口角,一气之下梅厄从姐姐家搬了出去,被谢伊娜的两个朋友收留。虽然找到了住处,但她得独立应付生活。于是她在一家铺子找到了一份为定做连衣裙的人量尺寸的工作,这虽不是一项能引人入胜或愉快的工作,但却能使梅厄维持生计。很快她就租到了一间很小但属于自己的房间。
一年后,梅厄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中说:“如果珍惜母亲的生命,你应立即回家。”梅厄看罢信后决定回密尔沃基。在她离开丹佛的那天夜里,梅厄接受了莫里斯的求婚。
梅厄的家已搬到密尔沃基第10号街的一所新的较体面的公寓里。梅厄回家后继续上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密尔沃基师范学院。
梅厄的家成了巴勒斯坦来访者的聚集中心。她见到的第一批巴勒斯坦人中有伊茨哈克·本—茨维,他后来任以色列第二任总统;亚科夫·泽鲁巴韦尔,一位著名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和作家;以及戴维·本—古里安,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
1915年,犹太人在世界许多地方遭难。梅厄和父亲一起参加了各种救济活动。与此同时,梅厄开始了她的教书生涯。她在密尔沃基的犹太人中心教意第绪语朗读、书法以及一部分文学和历史课。梅厄非常喜欢这里的教书生活。
在乌克兰和波兰发生反犹太屠杀事件后,梅厄决定去巴勒斯坦。为了实现去巴勒斯坦的计划,梅厄首先加入了郇山工人党,那年她只有17岁。其次是动员说服莫里斯同她一起去。
1917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它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以及它将“竭尽一切可能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即著名的《贝尔福宣言》。受这个宣言的影响,莫里斯同意与梅厄一起去巴勒斯坦。
1917年12月24日,果尔达·梅厄同莫里斯·迈耶森举行了婚礼。由于战争还没有结束,他们暂时还不能去巴勒斯坦。
1921年5月23日,梅厄同丈夫莫里斯、姐姐谢伊娜等人一同离开了美国,踏上了去巴勒斯坦的行程。一路上他们历尽千辛万险,终于在7月的一个早晨,到达了巴勒斯坦的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是1909年由60个乐观的犹太人家庭创建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虽然只有12年的历史,但它已迅速成为自治城市。1921年特拉维夫已拥有1500人,居民中一部分是犹太复国主义者第三次移民浪潮中到达巴勒斯坦的,另一部分是一开始就在巴勒斯坦的“先驱者”。
梅厄他们到达特拉维夫后,先是租了一个两间房的公寓,过着集体生活。很快,梅厄和莫里斯便申请加入在伊兹雷平原埃梅克的梅尔哈维亚集体农庄。
梅厄在梅尔哈维亚生活了两年半,由于莫里斯的健康情况,梅厄一家搬到了耶路撒冷。由于儿子和女儿的相继问世,梅厄一家的生活很是艰难,她只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如何维持生活上。但梅厄不甘心这样生活下去,后来她到了犹太工人总工会工作。这是一个为了建立忠于巴勒斯坦犹太人前途的工人社团,它在许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
1928年,梅厄被选为犹太工人总工会妇女工人理事会书记,主管移民姑娘们的就业培训工作。这个工作必须频繁外出,而那时梅厄与莫里斯的婚姻由于种种原因已濒于破裂,如果她接受这一工作就有可能促使他们的婚姻彻底破裂。但是为了事业,梅厄已顾不了许多。从此她与莫里斯过着分居的生活,直到1951年莫里斯去世。
1929年,巴勒斯坦工人党成立,它是由“青年工人党”和梅厄所在的“劳动联盟”合并而成的。多年来,巴勒斯坦工人党始终处于最有利的领导地位,它的历史就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工人党始终占政府成员中的多数。巴勒斯坦工人党一成立,梅厄就属于这个党,并从未动摇过对它的忠诚,以及这样一种信念,即工人犹太复国主义的唯一坚实基础是由代表各种意见的一个统一的工人党来进行统治。
1930年,梅厄去英国参加英国社会党妇女代表大会。梅厄利用这一机会向代表们介绍了巴勒斯坦的一些情况,让人们对巴勒斯坦有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1932年,梅厄的女儿萨拉得了重病,她决定带孩子回美国治疗。萨拉在美接受了6个星期的治疗后就健康地出院了。除了给女儿治病外,梅厄到美国的另一个任务是妇女工人理事会派驻到妇女开拓者组织的代表。在美期间,梅厄工作得非常勤奋。她到处旅行、介绍巴勒斯坦、筹款,并为妇女开拓者组织扩大会员。妇女开拓者组织对梅厄的工作非常满意,选她作了美国妇女开拓者组织全国书记。
1934年,梅厄结束了美国的工作,回到了巴勒斯坦。不久,她便被推荐到犹太人工人总工会执委会工作,为巴勒斯坦摆脱当时的困境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1937年,由于梅厄夫人的努力(她到美国筹的款),巴勒斯坦终于了有了自己的港口。特拉维夫港开业的这天成了巴勒斯坦人地地道道的国庆日,人们为它感到骄傲和兴奋。
1938年,梅厄夫人以巴勒斯坦犹太人观察家的身份出席了埃昂莱班国际难民会议。一些正式代表对在德国的犹太人的困境表示同情,但他们又说自己的国家不能接收犹太难民。这使梅厄夫人的心里充满了愤怒。
1939年5月,尽管奥地利和德国加紧迫害、屠杀犹太人,英国政府还是颁布了一份白皮书,严格限制犹太移民;犹太人在巴勒斯坦购买土地的活动将全部停止,除了全境5%的地方之外;进入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在今后5年将限制在75,000人之内,然后永远停止。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对白皮书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他们举行了抗议集会和罢工,巴勒斯坦的犹太工人党决定同白皮书作战,移民将继续进行,而且继续扩大并保护定居点。即使这会导致同英国人的武装冲突。
从某种意义上说,1939年英国政府的白皮书加速了以色列独立的进程。
白皮书发表后,英国便与巴勒斯坦犹太人之间展开了一场限制与反限制犹太移民的斗争。从1945年夏到1947年冬,梅厄夫人与同伴们利用那些完全适宜航行的船只从欧洲难民营运送了大约7万犹太人。
为此,1946年成立了英美调查委员会。3月25日梅厄夫人作为犹太工人总工会的代表,出席了该委员会的会议。
1946年6月9日,英军和英国警察冲入集体农庄和村落,搜查了犹太人代办处、犹太全国委员会和犹太工人总工会执行委员会等全国性机构,并监禁了大部分犹太复国主义的领导人。
为了彻底解决巴勒斯坦和犹太人问题,联合国于1947年2日决定成立由11人组成的“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于1947年6月赴巴勒斯坦调查。1947年8月31日,特别调查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报告。特别委员会中的8位成员建议在这个地区建成两个国家,即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少数成员则建议成立一个阿拉伯—犹太联邦国。这样,联合国于1947年11月29日进行投票表决。结果,以美、苏为代表的33个国家赞成分治计划;而以阿拉伯国家为代表的13个国家反对;以英国为代表的10个国家弃权。这个消息公布后,令梅厄及所有的犹太人欢欣鼓舞。然而,这一消息同时也带来了战争阴影。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当时有65万人口。梅厄夫人与其他全国执行委员会成员在以色列独立宣言上签了字。签字后,梅厄夫人哭了。她说:“当我在学生时代学习美国历史时,当我对签署美国独立宣言的人物有所了解之后,我简直难以想象,这些签名者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而现在我自己签署了独立宣言。”
以色列宣布成立后,美国立即表示承认以色列国,苏联在以色列宣布成立的第二天,也表示承认。这意味着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次一起支持犹太国家。
然而,就在以色列国宣布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国家联合发动了对以色列的进攻。为了应付这场战争,梅厄夫人主动承担了去美国筹集资金的重任。在美国,她共募集到5000万美元。以致于本—古里安,这位以色列国的第一任总理这样称赞她:“有一天要写历史时,将写上有一位犹太妇女,她弄到了使国家能存在的钱。”
建国初期,梅厄夫人一直担任劳工部长。她上任后,首先解决的是移民的住房和就业问题。以色列建国初期源源流入了几十万犹太人,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为此,梅厄夫人向议会提出了建造3万套住房的计划。在获得通过后,她到美国寻求必要的资金援助,使得建房计划得以实施。1951年,在梅厄夫人的主持下,还建了112个接待站,供22万7千多新移民居住。
1956年,梅厄夫人出任以色列外交部长,并参与策划了苏伊士运河战争。战后,以色列在许多方面成了孤立的、不受欢迎的。为此,梅厄夫人制定了以色列对发展中的非洲国家扩大技术援助的政策。数千名以色列农业、水文、地区规划、公共卫生、工程、公用事业、医疗等数十行业的专家,从1958年起陆续到了非洲,向那里的人们传授技术,直到1973年。同时,数以千计的非洲人在以色列得到了培训。
由于梅厄夫人的辛勤努力,以色列在80多个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进行了近200个发展计划项目,并改善了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梅厄夫人每天工作长达18小时。多年的劳累,使梅厄夫人身患多种疾病。于是,1965年她退出了内阁。但没过多久,由于巴勒斯坦工人党发生了分裂以及以色列的经济形势和民族情绪,梅厄夫人出任巴勒斯坦工人党总书记一职。
就在她出任党的总书记一职期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了。当时梅厄夫人虽不是内阁成员,但在这关系到以色列生死存亡的时刻,她被邀帮助内阁,参予制定所有重大的决策。
第三次中东战争虽是以以色列的胜利而告结束的,但梅厄夫人却说:“只有和平才能取代战争,而实现和平的唯一道路是谈判。”“没有什么能比和平更令以色列人心驰神往的了。”她还说:“我们被迫成为勇敢的战士,但我们并不乐意如此,我们愿意当个好农民。”
1967年冬至1968年初,梅厄夫人终于解决了党内的分裂,完成了统一工人运动这个任务。1968年1月,由巴勒斯坦工人党、劳工联盟和以色列工人党联合组成了以色列工党。2月梅厄夫人被选为该党总书记。
1969年2月26日,以色列总理列维·艾希科尔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这时距下届全国大选还有8个月的时间,必须任命一名临时总理。工党推举梅厄夫人为总理候选人。这时的梅厄夫人已经71岁了,她内心极度希望退休,但她还是接受了这一推选。
3月7日,以色列工党中央委员会投票通过,梅厄夫人当选以色列总理。在随后10月以色列举行的第7次大选中,梅厄夫人继续出任内阁总理,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并且凭着她的坚强性格和不屈精神,使以色列在赎罪日战争中最终赢得了胜利。
1978年12月8日,被白血病折磨了12年之久的果尔达·梅厄在耶路撒冷与世长辞,终年80岁。
果尔达·梅厄于1898年5月3日出生在沙皇统治下的基辅。她的父亲摩西·伊茨哈克·马博维奇是乌克兰人,在平斯克服兵役时与果尔达的母亲布卢梅一见钟情并结了婚。当时,基辅反犹排犹很厉害,为了生计,果尔达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前往美国谋生。
果尔达·梅厄小的时候,除了和其他小孩一样玩耍、唱歌、编造故事哄婴儿外,她最喜学习,姐姐谢伊娜教她认字、写字、做算术。
每逢星期6母亲去教堂时,谢伊娜她们就在她家开会。果尔达常常爬到家里大炉子的平顶上,听谢伊娜和她的朋友争论,并试图弄清楚他们为什么那样激动。但当时的梅厄只能推断出谢伊娜卷入到一种特殊的斗争中,这种斗争不仅同俄国人民有关,而且特别同犹太人有关。
在平斯克,虽然大多数年轻的犹太革命者,在决心推翻沙皇政权、解放俄国受压迫群众的问题上是团结的,但他们仍然分为两个主要集团:一个是崩得(联合)派,一个是郇山工人党(工人犹太复国主义者)。谢伊娜是属犹太复国主义一派。每当她和朋友们在家聚会时,她们辩论的大部分内容都涉及两派的冲突。
果尔达·梅厄通过偷听姐姐谢伊娜她们的谈话与辩论,至少学到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没有一件事是自然发生的,仅仅有信仰是不够的,你必须具备韧性以应付和克服困难,进行斗争。
后来谢伊娜与她未来的丈夫沙马伊·科恩戈尔相遇。沙马伊是一位强悍、聪敏、有才华的青年,为了参加革命活动,他放弃了他最大的乐趣学习和对数学的强烈爱好。他是当时青年犹太复国主义的领袖之一,在运动中绰号哥白尼。他时常来梅厄家,并同谢伊娜低声谈论城里革命的骚动、加剧和哥萨克轻骑兵正准备挥舞大刀镇压平斯克。
在日益恶化的局势下,谢伊娜和沙马伊不只是召集或参加策划颠覆的会议,他们还竭力鼓动其他青年参加运动,甚至介绍她家房东的女儿参加。母亲再也无法忍受了,便给在美国的父亲写信,要求全家去美国。就这样,梅厄一家于1906年到了美国的密尔沃基。
到美国不久,果尔达·梅厄一家便搬进密尔沃基犹太人居住区——核桃街的一套小公寓。父亲在密尔沃基铁路的工厂工作,母亲则开了一家小杂货店。
果尔达·梅厄在密尔沃基的一所小学上学。梅厄很喜欢这所学校,在那里她很快就学会了英语,并结交了一些朋友,其中有两位成了她的终身之交。一位是利贾纳·汉伯格(后称梅齐妮),后来同梅厄一起离开美国;另一位是萨拉·费干,她后来成了美国工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袖之一。
梅厄14岁时小学毕业,她的学习成绩很好,还被选为毕业生告别会上的班代表。她很想继续读书,将来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她的父母却不同意她继续念书,希望她今后能帮助店里工作。梅厄与父母争辩,但无济于事。因此,梅厄决定尽快自立。她利用下午和周末的时间打工挣钱。这年秋天,梅厄升入密尔沃基的北区中学读书,她没有向父母要一分钱。
尽管这样,母亲还是不同意她继续念书,并要梅厄同一个年纪比她大一倍的人结婚。梅厄一气之下给在丹佛的姐姐谢伊娜写了一封怒气冲天的信。姐姐和姐夫沙伊马接到信后,马上回信建议果尔达到丹佛来,并告诉她在丹佛她可以继续学习和接受教育。
1912年12月的一天,梅厄给父母留下了一张便条:“为了我能继续学习,我将同谢伊娜在一起住。”之后便偷偷地乘上去丹佛的火车,投奔姐姐和姐夫。
在丹佛,生活为梅厄展开了广阔的前景,她在那里接受教育并迅速成长。
每天下午放学后,梅厄边替姐夫沙伊马照看洗衣店,边写作业。晚上,姐姐也总是要她继续做功课。但她却被常来姐姐家的一些人的谈话所吸引,她对政治无休止的讨论比她所学的课程更感兴趣。谢伊娜小小的公寓成了丹佛的一个俄国犹太移民的中心,这些人是到丹佛犹太人结核病院接受治疗的。其中有无政府主义者,有社会主义者,有社会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者,他们就当今世界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事进行议论、争辩甚至争吵。梅厄仔细地听着他们的发言,好像这些人将来能改变人类命运似的。梅厄理解并完全赞同他们关于建立犹太人民族之家的意见。她对犹太复国主义者想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之家的讨论比对丹佛的政治形势或当时俄国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
梅厄在丹佛的另一收获是,她认识了莫里斯·迈耶森(后来成了她的丈夫)。莫里斯是一位文雅、博学的广告画家。他也是俄国的犹太移民。他从不提高嗓门讲话,即使在争论最为激烈的时候。他爱好诗歌、艺术和音乐。梅厄与莫里斯接触一段时间后,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便开始一同去公园听免费音乐会。莫里斯还耐心地引导梅厄欣赏古典音乐,为梅厄朗诵拜伦、雪莱和济兹的作品,并邀她去听有关文学、历史和哲学的演讲。
梅厄非常崇拜莫里斯——除了姐姐谢伊娜外她没有崇拜过任何人。她不仅崇拜他的百科全书般的知识,而且羡慕他的和善、智慧和可爱的幽默感。但梅厄自己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爱上莫里斯的。
到丹佛两年后的一天,果尔达与谢伊娜发生了口角,一气之下梅厄从姐姐家搬了出去,被谢伊娜的两个朋友收留。虽然找到了住处,但她得独立应付生活。于是她在一家铺子找到了一份为定做连衣裙的人量尺寸的工作,这虽不是一项能引人入胜或愉快的工作,但却能使梅厄维持生计。很快她就租到了一间很小但属于自己的房间。
一年后,梅厄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中说:“如果珍惜母亲的生命,你应立即回家。”梅厄看罢信后决定回密尔沃基。在她离开丹佛的那天夜里,梅厄接受了莫里斯的求婚。
梅厄的家已搬到密尔沃基第10号街的一所新的较体面的公寓里。梅厄回家后继续上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密尔沃基师范学院。
梅厄的家成了巴勒斯坦来访者的聚集中心。她见到的第一批巴勒斯坦人中有伊茨哈克·本—茨维,他后来任以色列第二任总统;亚科夫·泽鲁巴韦尔,一位著名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和作家;以及戴维·本—古里安,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
1915年,犹太人在世界许多地方遭难。梅厄和父亲一起参加了各种救济活动。与此同时,梅厄开始了她的教书生涯。她在密尔沃基的犹太人中心教意第绪语朗读、书法以及一部分文学和历史课。梅厄非常喜欢这里的教书生活。
在乌克兰和波兰发生反犹太屠杀事件后,梅厄决定去巴勒斯坦。为了实现去巴勒斯坦的计划,梅厄首先加入了郇山工人党,那年她只有17岁。其次是动员说服莫里斯同她一起去。
1917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它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以及它将“竭尽一切可能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即著名的《贝尔福宣言》。受这个宣言的影响,莫里斯同意与梅厄一起去巴勒斯坦。
1917年12月24日,果尔达·梅厄同莫里斯·迈耶森举行了婚礼。由于战争还没有结束,他们暂时还不能去巴勒斯坦。
1921年5月23日,梅厄同丈夫莫里斯、姐姐谢伊娜等人一同离开了美国,踏上了去巴勒斯坦的行程。一路上他们历尽千辛万险,终于在7月的一个早晨,到达了巴勒斯坦的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是1909年由60个乐观的犹太人家庭创建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虽然只有12年的历史,但它已迅速成为自治城市。1921年特拉维夫已拥有1500人,居民中一部分是犹太复国主义者第三次移民浪潮中到达巴勒斯坦的,另一部分是一开始就在巴勒斯坦的“先驱者”。
梅厄他们到达特拉维夫后,先是租了一个两间房的公寓,过着集体生活。很快,梅厄和莫里斯便申请加入在伊兹雷平原埃梅克的梅尔哈维亚集体农庄。
梅厄在梅尔哈维亚生活了两年半,由于莫里斯的健康情况,梅厄一家搬到了耶路撒冷。由于儿子和女儿的相继问世,梅厄一家的生活很是艰难,她只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如何维持生活上。但梅厄不甘心这样生活下去,后来她到了犹太工人总工会工作。这是一个为了建立忠于巴勒斯坦犹太人前途的工人社团,它在许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
1928年,梅厄被选为犹太工人总工会妇女工人理事会书记,主管移民姑娘们的就业培训工作。这个工作必须频繁外出,而那时梅厄与莫里斯的婚姻由于种种原因已濒于破裂,如果她接受这一工作就有可能促使他们的婚姻彻底破裂。但是为了事业,梅厄已顾不了许多。从此她与莫里斯过着分居的生活,直到1951年莫里斯去世。
1929年,巴勒斯坦工人党成立,它是由“青年工人党”和梅厄所在的“劳动联盟”合并而成的。多年来,巴勒斯坦工人党始终处于最有利的领导地位,它的历史就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工人党始终占政府成员中的多数。巴勒斯坦工人党一成立,梅厄就属于这个党,并从未动摇过对它的忠诚,以及这样一种信念,即工人犹太复国主义的唯一坚实基础是由代表各种意见的一个统一的工人党来进行统治。
1930年,梅厄去英国参加英国社会党妇女代表大会。梅厄利用这一机会向代表们介绍了巴勒斯坦的一些情况,让人们对巴勒斯坦有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1932年,梅厄的女儿萨拉得了重病,她决定带孩子回美国治疗。萨拉在美接受了6个星期的治疗后就健康地出院了。除了给女儿治病外,梅厄到美国的另一个任务是妇女工人理事会派驻到妇女开拓者组织的代表。在美期间,梅厄工作得非常勤奋。她到处旅行、介绍巴勒斯坦、筹款,并为妇女开拓者组织扩大会员。妇女开拓者组织对梅厄的工作非常满意,选她作了美国妇女开拓者组织全国书记。
1934年,梅厄结束了美国的工作,回到了巴勒斯坦。不久,她便被推荐到犹太人工人总工会执委会工作,为巴勒斯坦摆脱当时的困境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1937年,由于梅厄夫人的努力(她到美国筹的款),巴勒斯坦终于了有了自己的港口。特拉维夫港开业的这天成了巴勒斯坦人地地道道的国庆日,人们为它感到骄傲和兴奋。
1938年,梅厄夫人以巴勒斯坦犹太人观察家的身份出席了埃昂莱班国际难民会议。一些正式代表对在德国的犹太人的困境表示同情,但他们又说自己的国家不能接收犹太难民。这使梅厄夫人的心里充满了愤怒。
1939年5月,尽管奥地利和德国加紧迫害、屠杀犹太人,英国政府还是颁布了一份白皮书,严格限制犹太移民;犹太人在巴勒斯坦购买土地的活动将全部停止,除了全境5%的地方之外;进入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在今后5年将限制在75,000人之内,然后永远停止。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对白皮书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他们举行了抗议集会和罢工,巴勒斯坦的犹太工人党决定同白皮书作战,移民将继续进行,而且继续扩大并保护定居点。即使这会导致同英国人的武装冲突。
从某种意义上说,1939年英国政府的白皮书加速了以色列独立的进程。
白皮书发表后,英国便与巴勒斯坦犹太人之间展开了一场限制与反限制犹太移民的斗争。从1945年夏到1947年冬,梅厄夫人与同伴们利用那些完全适宜航行的船只从欧洲难民营运送了大约7万犹太人。
为此,1946年成立了英美调查委员会。3月25日梅厄夫人作为犹太工人总工会的代表,出席了该委员会的会议。
1946年6月9日,英军和英国警察冲入集体农庄和村落,搜查了犹太人代办处、犹太全国委员会和犹太工人总工会执行委员会等全国性机构,并监禁了大部分犹太复国主义的领导人。
为了彻底解决巴勒斯坦和犹太人问题,联合国于1947年2日决定成立由11人组成的“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于1947年6月赴巴勒斯坦调查。1947年8月31日,特别调查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报告。特别委员会中的8位成员建议在这个地区建成两个国家,即犹太国和阿拉伯国,少数成员则建议成立一个阿拉伯—犹太联邦国。这样,联合国于1947年11月29日进行投票表决。结果,以美、苏为代表的33个国家赞成分治计划;而以阿拉伯国家为代表的13个国家反对;以英国为代表的10个国家弃权。这个消息公布后,令梅厄及所有的犹太人欢欣鼓舞。然而,这一消息同时也带来了战争阴影。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当时有65万人口。梅厄夫人与其他全国执行委员会成员在以色列独立宣言上签了字。签字后,梅厄夫人哭了。她说:“当我在学生时代学习美国历史时,当我对签署美国独立宣言的人物有所了解之后,我简直难以想象,这些签名者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而现在我自己签署了独立宣言。”
以色列宣布成立后,美国立即表示承认以色列国,苏联在以色列宣布成立的第二天,也表示承认。这意味着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一次一起支持犹太国家。
然而,就在以色列国宣布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国家联合发动了对以色列的进攻。为了应付这场战争,梅厄夫人主动承担了去美国筹集资金的重任。在美国,她共募集到5000万美元。以致于本—古里安,这位以色列国的第一任总理这样称赞她:“有一天要写历史时,将写上有一位犹太妇女,她弄到了使国家能存在的钱。”
建国初期,梅厄夫人一直担任劳工部长。她上任后,首先解决的是移民的住房和就业问题。以色列建国初期源源流入了几十万犹太人,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为此,梅厄夫人向议会提出了建造3万套住房的计划。在获得通过后,她到美国寻求必要的资金援助,使得建房计划得以实施。1951年,在梅厄夫人的主持下,还建了112个接待站,供22万7千多新移民居住。
1956年,梅厄夫人出任以色列外交部长,并参与策划了苏伊士运河战争。战后,以色列在许多方面成了孤立的、不受欢迎的。为此,梅厄夫人制定了以色列对发展中的非洲国家扩大技术援助的政策。数千名以色列农业、水文、地区规划、公共卫生、工程、公用事业、医疗等数十行业的专家,从1958年起陆续到了非洲,向那里的人们传授技术,直到1973年。同时,数以千计的非洲人在以色列得到了培训。
由于梅厄夫人的辛勤努力,以色列在80多个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国家进行了近200个发展计划项目,并改善了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梅厄夫人每天工作长达18小时。多年的劳累,使梅厄夫人身患多种疾病。于是,1965年她退出了内阁。但没过多久,由于巴勒斯坦工人党发生了分裂以及以色列的经济形势和民族情绪,梅厄夫人出任巴勒斯坦工人党总书记一职。
就在她出任党的总书记一职期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了。当时梅厄夫人虽不是内阁成员,但在这关系到以色列生死存亡的时刻,她被邀帮助内阁,参予制定所有重大的决策。
第三次中东战争虽是以以色列的胜利而告结束的,但梅厄夫人却说:“只有和平才能取代战争,而实现和平的唯一道路是谈判。”“没有什么能比和平更令以色列人心驰神往的了。”她还说:“我们被迫成为勇敢的战士,但我们并不乐意如此,我们愿意当个好农民。”
1967年冬至1968年初,梅厄夫人终于解决了党内的分裂,完成了统一工人运动这个任务。1968年1月,由巴勒斯坦工人党、劳工联盟和以色列工人党联合组成了以色列工党。2月梅厄夫人被选为该党总书记。
1969年2月26日,以色列总理列维·艾希科尔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这时距下届全国大选还有8个月的时间,必须任命一名临时总理。工党推举梅厄夫人为总理候选人。这时的梅厄夫人已经71岁了,她内心极度希望退休,但她还是接受了这一推选。
3月7日,以色列工党中央委员会投票通过,梅厄夫人当选以色列总理。在随后10月以色列举行的第7次大选中,梅厄夫人继续出任内阁总理,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并且凭着她的坚强性格和不屈精神,使以色列在赎罪日战争中最终赢得了胜利。
1978年12月8日,被白血病折磨了12年之久的果尔达·梅厄在耶路撒冷与世长辞,终年80岁。
今日更新
-
意大利西西里黑手党魁首落网
[2019-06-01]
-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在巴黎举行签约会议
[2019-06-01]
-
捷克和斯洛伐克分手
[2019-06-01]
-
英国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王妃正式分居
[2019-06-01]
-
多国出兵索马里
[2019-06-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