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其三

2018-03-18 可可诗词网-李白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三首诗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集》以为前两首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无成而归之时,第三首作年不详。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行路难 其三》
    [唐] ·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xínɡ lù nán   qí sān 
    行   路 难    其 三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yǒu ěr mò xǐ yǐnɡ chuān shuǐ , yǒu kǒu mò shí shǒu yánɡ jué 。 
    有  耳 莫 洗 颍   川    水   , 有  口  莫 食  首   阳   蕨  。 
    hán ɡuānɡ hùn shì ɡuì wú mínɡ , hé yònɡ ɡū ɡāo bǐ yún yuè ? 
    含  光    混  世  贵  无 名   , 何 用   孤 高  比 云  月  ? 
    wú ɡuān zì ɡǔ xián dá rén , ɡōnɡ chénɡ bú tuì jiē yǔn shēn 。 
    吾 观   自 古 贤   达 人  , 功   成    不 退  皆  殒  身   。 
    zǐ xū jì qì wú jiānɡ shànɡ , qū yuán zhōnɡ tóu xiānɡ shuǐ bīn 。 
    子 胥 既 弃 吴 江    上    , 屈 原   终    投  湘    水   滨  。 
    lù jī xiónɡ cái qǐ zì bǎo ? lǐ sī shuì jià kǔ bù zǎo 。 
    陆 机 雄    才  岂 自 保  ? 李 斯 税   驾  苦 不 早  。 
    huá tínɡ hè lì jù kě wén ? shànɡ cài cānɡ yīnɡ hé zú dào ? 
    华  亭   鹤 唳 讵 可 闻  ? 上    蔡  苍   鹰   何 足 道  ? 
    jūn bú jiàn wú zhōnɡ zhānɡ hàn chēnɡ dá shēnɡ , qiū fēnɡ hū yì jiānɡ dōnɡ xínɡ 。 
    君  不 见   吴 中    张    翰  称    达 生    , 秋  风   忽 忆 江    东   行   。 
    qiě lè shēnɡ qián yì bēi jiǔ , hé xū shēn hòu qiān zǎi mínɡ ? 
    且  乐 生    前   一 杯  酒  , 何 须 身   后  千   载  名   ? 
  • 行路難 其三
    [唐] 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不要学许由用颍水洗耳,不要学伯夷和叔齐隐居首阳采薇而食。
    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
    我看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功绩告成之后不自行隐退都死于非命。
    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中。
    陆机如此雄才大略也无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惨的结局为苦。
    陆机是否还能听见华亭别墅间的鹤唳?李斯是否还能在上蔡东门牵鹰打猎?
    你不知道吴中的张翰是个旷达之人,因见秋风起而想起江东故都。
    生时有一杯酒就应尽情欢乐,何须在意身后千年的虚名?
     
  • 1、“有口”句:反用伯夷、叔齐典故。《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2、“含光”句:言不露锋芒,随世俯仰之意。贵无名,以无名为贵。
    3、云月:一作“明月”。
    4、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遂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又见《国语·吴语》。
    5、陆机:西晋文学家。《晋书·陆机传》载:陆机因宦人诬陷而被杀害于军中,临终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
    6、李斯:秦国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杀。《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喟然叹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索引》:“税驾,犹解驾,言休息也。”
    7、“华亭”二句:用李斯典故。《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卷九二六:《史记》曰:“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门,不可得矣。”
    8、“秋风”句:用张翰典故。《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或谓之曰:‘卿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        郁贤皓《李白集》:诗的前四句否定历代人崇敬的许由洗耳和伯夷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行为;接着提出一个结论:自古以来贤能是人,攻城不退都不得善终;最后四句认为只有像张翰那样在当时混乱政治中借秋风思乡为名辞官回家,才是真正的旷达之人,避免了杀身之祸。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第三首诗纯言退意,与第一首心情有异。通篇以对比手法,前四句言人生须含光混世,不务虚名。中八句列举功成不退而殒身者,以为求功恋位者诫。最后赞成张翰唯求适意的人生态度。一篇之意三层而两折。言虚名无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则须及时退身,一为避祸,二求适意自由。这是李白人生哲学的基调。
    此篇用典频繁,但不是自比古人,而是通过对古人的评论表达出至为复杂的心情。首先对许由、伯夷与叔齐的弃世提出非议,可见前两首所说的“济沧海”“归去来”并非心甘情愿;可是,接着又对伍员、屈原、陆机、李斯之殒身政治表示不满。弃世既不符合他的人生理想,济世又深感世情险恶,两边都不是他原意选择的出路。正因为如此,李白的“行路难”才有别于鲍照等人,具有更深刻的悲剧性。不用说,诗中引用历史教训也出于现实感受。

                如果说第二首用典主要是揭露宫廷的腐败,此首则在揭露宫廷政治的黑暗和险恶,两方面都是诗人在长安宫廷的切身感受,也是他不得不辞官的理由。最后他对及时身退的张翰表示赞赏,正如前两首的结尾一样,不过是无可奈何之下的强自宽解,也是对现实表示抗议的激愤之词。“且乐生前一杯酒”,犹如“直挂云帆济沧海”,神仙和酒原是李白排除忧愤的两大法宝。但他还说过“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举杯消愁愁更愁”,无论仙与酒都无济于事,原因就在于他的人生态度始终是积极的。这种执著于现实人生的积极态度,既是李白悲剧深刻性之所在,也是李白诗歌永恒生命力之所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