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诗词简介: 唐代李白作。此诗为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此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诗中三、四句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全诗如下:“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此诗有认为作于晚年流放夜郎归来者,有认为当作于早年初出夔门者,于诗题之“送别”亦感未合诗之内容。从起结两句来看,可解作故乡之水送我这个别乡之人,如此来解,自是早年之作了。但中间两联之高妙,技艺之炉火纯青,又令人疑为晚年之作。
此诗有认为作于晚年流放夜郎归来者,有认为当作于早年初出夔门者,于诗题之“送别”亦感未合诗之内容。从起结两句来看,可解作故乡之水送我这个别乡之人,如此来解,自是早年之作了。但中间两联之高妙,技艺之炉火纯青,又令人疑为晚年之作。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 dù yuǎn jīnɡ mén wài , lái cónɡ chǔ ɡuó yóu 。渡 远 荆 门 外 , 来 从 楚 国 游 。shān suí pínɡ yě jìn , jiānɡ rù dà huānɡ liú 。山 随 平 野 尽 , 江 入 大 荒 流 。yuè xià fēi tiān jìnɡ , yún shēnɡ jié hǎi lóu 。月 下 飞 天 镜 , 云 生 结 海 楼 。rénɡ lián ɡù xiānɡ shuǐ , wàn lǐ sònɡ xínɡ zhōu 。仍 怜 故 乡 水 , 万 里 送 行 舟 。
- 渡遠荊門外, 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 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 萬里送行舟。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我已经跨越了荆门城楼,来到楚地南国漫游。高山已随着平野的出现而消隐,长江在广袤的大荒泽地奔流。月亮倒映在水中像是由天飞落的明镜,云朵变幻生姿,如同海市蜃楼。我真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江水,它不远万里到此送我的行舟。
- 1.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县西北,隔长江与北岸虎牙山相对。战国时为楚国西方门户。楚国:今湖北省一带古代属楚国。2.楚国:指今湖北,春秋战国时属楚国。3.大荒:广阔无垠的原野。4.海楼:即海市蜃楼。海上因空气密度上下不均,造成光线折射,把远处景物反映在空中,出现奇异的幻境,这就是“海市蜃楼。”这里用它来形容江上云彩的奇幻多姿。5.故乡水:长江自四川流向东方,李白是四川人,故把长江水称做“故乡水”。6.怜:爱。一作“连”
【题解】唐开元十三年(726),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乘舟经由三峡离蜀,此诗即为其顺江出峡经荆门山时所作,诗写江行所见蜀、楚两地不同景观和不同感受。蜀地多山,“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荫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而入楚以后所见则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壮阔景象,使得作者的心境也为之开阔,虽然还免不了淡淡的乡愁。
- 诗歌篇名。唐李白作。明陆时雍《唐诗镜》:“诗太近人,其病有二,浅而近人者率也,易而近人者俗也。如《荆门送别》诗便不免此病。”清王夫之《唐诗评选》:“明丽果如初日。结二语得象外于圜中。‘飘然思不穷(群)’,唯此当之。”清王琦《李太白全集》:“丁龙友曰:胡元瑞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此太白壮语也。子美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语,骨力过之。予谓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清翁方纲《石州诗话》:“太白云‘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少陵云‘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此等句皆适与手会,无意相合;固不必谓为倚傍,亦不容区分优劣也。”此诗是开元二十四年(726)李白由三峡出蜀,沿江东下时途中所作。题中“送别”,意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诗人雄奇飘逸的笔触,描绘了乘舟出三峡后所见到的壮阔伟丽的景象,表现了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时的积极向上的情怀。全诗笔势流荡,一气呵成;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二句,写景逼真,恰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历来脍炙人口。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次壮游。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说自荆门以东地势平坦,不再见山,只见大江流往一望无际的原野。前一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写出了动感;后一句写江水仿佛流向荒漠辽远的原野,境界高远,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朝气。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结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描写了出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送我远行。诗人从五六岁到25岁,一直在四川生活,初次离别,无限留恋,依依难舍。但诗中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是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恋恋深情。
这首诗意境深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的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丽的五律也可以说以小见大,容量丰富,包含了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 这首诗约作于李白出蜀之时。从诗的内容看,诗人已离开故乡,经巴渝,出三峡,这时刚刚渡过向有楚蜀咽喉之称的荆门山,前面便是浩渺无垠的洞庭湖了。看到眼前奇丽壮美而又变化多端的自然景色,诗人满怀激情,写下了这首纪游兼写景的佳作。首二句点明行程和去向,次二句紧接着便写山写江。“山随平野尽”,令人想见刚才还是崇山峻岭,而今已是平原旷野了,心中顿感无限开阔;“江入大荒流”,极写江水穿过狭窄的荆门之后,一泻千里、奔腾到海的宏阔气势,令人骤生壮美之感。这里,作者巧妙地用“随”和“入”两个动词,贴切地描摹出船出荆门以后,山尽江流、一缓一速的两种变化,真是传神写照,健笔纵横。五、六两句承上而来,推出更为奇妙的景观。荆门一过,洞庭在望,整个江面至此益发宽阔、平静。夜间,一轮明月倒映水中,宛如天上飞来的皎洁明镜;白天,云霞蔚起,形成海市蜃楼那样的壮丽景致。两句诗,一“月”一“云”,分别概括出江上的夜与昼;一“天镜”一“海楼”,分别展现出夜与昼的两般景象,一“下”一“生”,一“飞”一“结”,分别造成从天上到水底,又由水面到空中的强烈动感,这一切凝聚在一起,令人顿生无限美感。最后两句陡作转折,诗人的思绪从眼前之景一下跳到对故乡的思念,但又不明说思念故乡,而出以“仍怜故乡水”。一个“怜”字,将诗人对故乡爱怜、留恋、思念的万般情感囊括无遗。水本是无情之物,却说它万里行来,为诗人“送行舟”,则水送人、人怜水,情意殷殷,难分难舍之状如在目前。这首诗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叙事简明扼要,写景具体生动,抒情真挚浓郁。收尾更神妙莫测,诚如王夫之所说:“结二语得象外于圜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唐诗评选》)。
- 这是李白从四川至湖北,在荆门送别同舟的人继续东去时写的作品。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意气风发,抒发了自己刚刚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 时的积极向上的情绪。首联交代远道而来渡过荆门,登临楚地游览。颔联描写渡过荆门山时所看到的奇妙美景: 高山随着平原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诗人逼真地写出了自然景观的特征及其气象阔大,气势飞腾的神韵。颈联描写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很有奇思。它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多姿,也反映了诗人从蜀地初到平原的喜悦心情和开阔胸襟。诗中有昼景,有夜景,可见船在荆门停了一宿以上。尾联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自己远行,从对面写来,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长江流过荆门,两岸再无高险之山的约束,而是浩浩荡荡,奔向大荒 (大海),使人骤感天地宽广,胸怀也为之豁然开朗。诗人以清新飘逸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沿江东下所见的壮阔形势和奇丽景色。全诗意境开阔,如大江奔流,格调轻快。想象瑰丽,充满了积极的生活气息。这里的山和水,都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都在这“万里送行舟” 的深情祝福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前途的憧憬。尤其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成为脍炙人口的写景名句。